叫我魏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0章 我相信你,万历帝,叫我魏叔叔,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热气球本身不能提供热量,要靠外部的火源来产生上升气流。
这是因为两人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按照朱翊钧最初的设计——将松明和动物油脂混合的火盆,悬于吊篮之上,很容易引发失火。
毕竟整个热气球都是易燃材料制成,当遇到气流颠簸时,满满一盆着火的油脂只要洒出一点来,就足以让气球变成火球。
他们已经吃了太多烧焦的动物尸体了……
在这一点上,两人有些不同意见。
一个觉得试验嘛,成功最重要。但另一个绝对无法接受,一个会把人害死的实验。
于是在某一天,二人抓住了在御花园遛鸟的朱翊钧,两人又就这个问题,请示了朱翊钧。
朱翊钧自然不能让自己的手下人出危险,而且短时间内想要搞出水煤气加气瓶也不现实。
看来,果然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一步也跳不得。
于是,他很自然的把问题抛回给了杨建国二人。
“我相信你们可以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加油~”朱翊钧用力的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三天后,满眼黑眼圈的杨建国拿着自己冥思苦想后修改了设计图找到了朱翊钧。
他取消了内部火源,将吊篮改为中空的环形。
朱翊钧不清楚,杨建国的设计方案与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的设计方案已经相差不多了,唯一欠缺的是具体数据了,但是模样已经极为相似了。
也就是此刻众人见到的样子了。
……
“这么大的东西,能起飞吗?”
虽然感到很震撼,但没有几个人相信,如此庞然大物可以飞上天去。
毕竟,光那藤编的吊篮本身,就得一两百斤了吧?再加上龙骨和丝绸蒙皮,三四百斤是绝对有的。
六斤七两的人都飞不起来,三四百斤重的东西,怎么可能上的了天?
“哎,杨建国,不是我批评你。”武清伯震撼之后,摇头晃脑的感叹道“实在是劳民伤财、大而无当啊。”
“这是全人类的梦想,破费点也是应该的。”杨建国却淡淡笑道。
“就是,陛下自己赚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且一旦成功,不可限量!”朱衡讨好的看了一眼朱翊钧。
李月明跳下马车,跑到那架子边上,目眩神迷的看着热气球道“它真能飞起来吗?”
“当然了。”朱翊钧看向杨建国,对方回了他一个值得信任的眼神后。
朱翊钧指了指那藤编的吊篮道“那上头可以坐两个人,不知道谁敢与我同乘?”
“我,我!”李明月马上自告奋勇。
见她有点过于激动,春妮赶忙小声提醒道“小姐,淑女,淑女……”
李月明这才想起自己的人设,赶紧恢复了大家闺秀的模样,低头嗫喏道“我不敢。”
原本刚刚从孔子学院回来的时候,还是一副生人勿进的高冷女神范,但是这段时间再次和朱翊钧经常碰面,也是恢复到了一开始的性子。
至于其他人早就得了吩咐,全都不言不语充当工具人。
洛沐等人却是望而生畏,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冒险。
此时张鲸在不断的给自己做心里暗示。
嗯,等所有人都不敢,陛下会看到,只有奴才我会舍命陪着陛下的……
春妮小嘴嗫喏几下,看了看李月明,终究还是忍住了。
吕慎行身为禁卫军的一员,今天也自然在场。
“那就我试试?”他见猎心喜,虽然有些惴惴,但以他对朱翊钧的了解。既然对方敢说这话,那就应该很安全。
话音未落,他只觉一道阴森的目光从侧面投来。
不用看,都知道那是李月明在发功了。
吕慎行便一脸苦涩道“我太重了,还是让月明和陛下一起吧,她轻。”
“既然吕慎行你都这么说了。”李月明心里笑开了花,袅袅走到朱翊钧身边道“那我,就试试吧……”
“你不怕了?”朱翊钧微笑提醒道“会飞的很高很高,还是挺吓人的。”
李月明就怕飞不高,只要能在朱翊钧的身边,做什么都很值得开心,更何况只要前无古人的大事!
“我相信你。”李明月‘鼓足勇气’,仰头看着朱翊钧,小声说道。
“那好吧,我们上去。”朱翊钧不顾众人反对,便率先攀着竹梯,进到吊篮中。
然后伸手将跟着爬上来的李月明,也拉进了吊篮。
朱衡等人便点燃了竹架下的燃料堆,火焰熊熊燃烧,将热气顺着烟囱,源源不断灌入了气球内。
气球不断充盈,向上的浮力越来越大,将四根系留绳全都拉得笔直紧绷。
一直密切关注充气进程的杨建国,便大喝一声道“砍!”
四位禁卫军同时挥动斧子,将系留绳悉数砍断。
那充满热气的大气球,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带着两人缓缓腾空而起。
“杨建国,陛下要是有一点事,你们杨家就等着抄家吧。”吕慎行小声的威胁着自己的同窗。
“正好我祖父年纪也大了,退下来也行。”
“我说的是抄家!”
“闭嘴,飞起来了!”
每一次伟大表演的背后,都离不开细致辛苦的准备。
这一切的幕后功臣自然是朱衡和杨建国两个人,尤其是杨建国通过计算实现了钢铁入海之后,所有对于自己的设计,他有着十足的信心!
那些烤焦的小动物,可不是白吃的。
起飞架出自杨建国的手笔,设计十分巧妙。
在制作热气球过程中,他又是让工匠们上上下下的的脚手架。
为了达到最佳工艺水平,两人还特意请来了,十几名扎鳌山灯的师傅。
鳌山灯最高可达六七丈,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造型。
现在只是单纯扎一个三丈的球体,制灯师傅们自然手到擒来,最后造出的热气球比设计重量还轻了三四十斤。
而且工匠师傅们还用了一种,他们糊鳌山灯时的秘制胶水。刷在丝绸蒙皮上既防水又不透气,而且使蒙皮更加抗撕扯。
这样突然遇上刮风下雨也不怕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