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香兰花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第11章,能躲就是福,焦香兰花豆,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及笄礼前一天,沐浴戒斋,在家静待成礼。魏清源早让王婆子些街坊邻居,在家中打扫擦洗,里外布置一新。
及笄对女子而言,是人生中,仅次于婚礼的一件大事。对我,这个未知的闯入者而言,是令人兴奋和难忘。
前世已经是高龄剩女,今生还要经历一次少女的成人礼,不知是荣幸还是莫大的讽刺。
陌生而刺激的感觉,让人不能安眠。服了一点点安神的药,才让坦然入眠。
及笈礼当天,可以看出魏清源在当地声望颇高。
四邻八方,都有人过来送礼。里里外外有人帮忙打理。姜夫人和王夫人更是早早来到,整个及笄礼庄重热闹。
王夫人作为赞者,为魏芸儿梳发正笄,姜夫人为魏芸儿,换上成人女子所穿的襦裙。
出门,当着来宾,一拜魏清源。二拜王夫人等师长前辈,包括学堂老夫子。三拜祖先。
这三代体现了一个成年女子,要感谢生养他的父母,教育他的师长,眷顾她的祖先。
可见古人成人礼对人的心性的塑造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礼毕,众宾客离去。王会宁和姜婷在闺房等魏芸儿。
三姐妹叙了一回话,王会宁说京中父亲的来信,要母女近日返京。再过几日,就要启程。
深念王夫人对魏芸儿的拳拳爱心,王会宁的关爱友善,我一定要去送送。
将王夫人即将离开靖江的事情,告诉了魏清源。并说自己一定要去送别。
“应该的,王夫人待你如子侄,此次及笄礼也多亏她用心操办,顺利礼成。”
魏清源沉吟了一下“王夫人离去,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芸儿一定要用心准备一份谢礼。家中还有些安济丸,到时带过去作为送别之礼吧。”
“祖父,从靖江府到京城大概要多少时日?”一时好奇,就开口问了。
魏清源捻须一笑“这就远了。从靖江府上船,行船月余,到达吴郡,上岸再坐车,经江宁、永安、京口,一路顺利,十余日就到京城。”
听完暗暗咋舌,原来从靖江府到京城,一路上车马劳顿,要接近两个月。
怪不得许多古人,一辈子没有出过村。这一路上不知,要打打点多少东西,那花销,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负担得起。
王夫人和会宁在船上,要一个多月,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暗中思量,抬头问魏清源“祖父,有什么药物能解乏提神,缓解舟船劳顿之苦吗?”
“外面有卖,但是东西好坏就不知了。还有几天时间,祖父腌制一罐草药梅子,你送王夫人。”
回到房间,细想该送什么礼给王夫人。
最方便的还是颈枕,这一回的颈枕要做得精致些。布料要上好的,做工也要精细。
第二日带着桂儿离了家,采买布料。买完布料又到回春堂去转了一圈。
果然如桂儿所言,药铺里生意尚可,虽然只是布衣百姓,有了人就有了生气。
从库房取了天萝筋,返回家中。接下来的日子,就在闺房里慢工出细活。
一回生二回熟,更何况是分外用心。做的颈枕连桂儿都没得挑。
早两天带了到姜府,向王夫人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感激之情。
王夫人看了看颈枕,满脸笑容。
“芸儿真是个灵巧的孩子。会宁与你相处不久,分外投缘。我们此去到京城,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可要保持书信往来,方不负闺中姐妹之情。”
一一应下。王会宁又拉着我,去了闺房,细细叙话,还送了好几件礼物,以表姐妹之情。
送上了自己绣的帕子。只是绣工不好,怪不好意思的。王会宁却是很喜欢。临别时,还红了眼眶。姜婷更是哭湿了帕子。
到了王夫人离开的日子。天蒙蒙亮,早早打理好一切,带着桂儿坐着驴车,往城门口赶。
来到城门口等,远远看见姜员外骑着马,领着王夫人的一行车驾,慢慢行来。忙赶着驴车向前会合。
王会宁看到魏芸儿,万分惊喜,到车上坐在一起。在路上抓紧时间叙叙姐妹之情。
一路说一路走,原本挺长的路,也过得分外的快。
行至码头,王夫人和会宁下了车驾,三人在码头边上的茶楼里喝茶。
姜员外指挥的下人,把后面车驾上的行李,一一搬下来,大大小小好多箱子。果然穷家富路,古代人出一趟远门真不容易。
行李装备妥当,临启程,王夫人再三叮咛,要魏芸儿好好照顾好自己。王会宁紧紧拉着魏芸儿的手,一时竟说不出半句话。
拿出帕子,轻轻擦去王会宁眼角的泪珠,把准备的蜜饯果拿出来。
“夫人,会宁姐,一路上风急浪大,时间又长,恐坐久了身体困乏,食欲不振。干果蜜饯是芸儿祖父,用药材腌制过的,能开胃生津,提神醒脑,用来解解乏。”
王夫人和会宁听了,万分感谢,才依依惜别。
船要起锚了,目送姜夫人和会宁上了船,与她们挥手道别。
船渐渐离了码头,越行越远,人也慢慢看不见了。真真切切感受,一别千里,再难相见的惆怅。
送行后,姜员外让魏芸儿坐车,一同回城。魏芸儿说坐车久了,身体太过疲乏,想再歇歇。姜员外见魏芸儿身体不适,执意要留,不好勉强。
看旁边只有一个小丫鬟和年老的钟叔,就留下了两个仆役在一旁照看。嘱咐他们一起送魏芸儿回家,才放心离去。
作为小姐,没有家人陪伴留在码头,是太任性了。
可是面对这滔滔大江,就是想着再呆一会儿。
近一年了,活得小心翼翼,想着如何应付这世上的人和物,努力的融入,真的太累了。
只有此刻,水天融于一色,人和物都极远,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人。
江不远处停着一艘官船。船舱里一位公子,拿着手上的纸笺细细地看,纸上的内容,一个月来已经反反复复,看了不下几十遍,就是怕看漏了什么。
魏芸儿女,十三岁会识字,个性活泼,有丫鬟桂儿随身伺候。
魏清源魏芸儿祖父,回春堂药铺掌柜。
魏丽娘魏清源的女儿,魏芸儿的母亲,魏芸儿六岁时已去世。
许华峰魏芸儿的父亲,入赘魏家,魏芸儿六岁已离家,去向未明。
丫鬟桂儿王大妈的外甥女。
王大妈曹淑玉的丫鬟,现已经脱籍,自立门户,但与魏家关系密切。
曹淑玉曹清之独女,魏清源之妻,已过世。
曹清魏清源岳丈,大夫,已过世。
老钟魏清源的老仆。
王安回春堂伙计王妈妈的儿子。
严芳魏芸儿的刺绣师傅。
…………
还有关于姜家的资料。
记录很详实,手下人工作很到位,短短几天,把关于魏芸儿的每一点,都调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拿到资料看到到现在,季公子即使看了不止几十遍,总觉得哪不对,漏了什么。
个性活泼。遇到过最活泼的女子,假如求人救自己妹子,应该是嚎啕大哭,双膝下跪,苦苦哀求。哪有要喊非礼,来进行要挟的。
家里从曾祖父起,行医开药铺,家学渊源,略懂医理,也是情理之中。可魏芸儿检查孩子身体时候,摸脉,听音,翻眼皮,动作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像做过千百遍,太熟练了。
最令人想不通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见微知著的判断。
那种情况下,还能注意到别人的指甲和胡须。小家碧玉待人接物均有限。她却能在人群中依据种种迹象,找出歹人,只身犯险,还知道事急从权,真是胆大心细。
自己身居刑狱,身上自带一股戾气。寻常人见了,都畏缩三分。
魏芸儿,一个小小女流,能和自己谈笑风生。该说的说,不该问就不问。知进退,懂分寸。这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所为吗?
更奇怪的是,伸手解男子腰带,脱鞋袜等荒唐之举。做起来,可光明磊落,毫无扭捏之态。实乃女子中之少见。
初次见面之后,觉得魏芸儿实在是疑点重重。自己又身负机密要案,不得不防。
让手下人仔细调查。可魏芸儿就是个,清清白白小家碧玉。才想不通。
想不到,在延生堂又一次见到魏芸儿。看她店堂外探头探脑,想必要打探什么。自己一时兴起,想看看判断是否有误。
面对自己的突然出现,她有一刻惊慌,但很快镇定下来,从善如流的出了店门。
和她说话,实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没有诚惶诚恐,没有巧言献媚,亦没有寻常女子的扭捏作态。
自己原本是一个严肃之人,从不喜与人开玩笑。见她表面恭敬,客套话满满,就开玩笑,向她讨一份谢礼。
那一刻,她的小脸的表情,真是精彩极了,每每想起,就让自己忍俊不禁。
见她答应,内心有一丝期待,不知会拿什么礼物。
那日早早坐在二楼,看她和丫鬟款款走来。
听她言语间打发丫鬟,连哄带骗,不让人感到心机深沉,反而有点小可爱。
这次见面也是有惊喜,向她要了一份小小谢礼,原想着女子的谢礼,无非是一些绣品小物件。哪知她拿出一个大包裹,大到出乎自己的意料。
眼角看到几案上的颈枕,一想到魏姑娘,会考虑路途艰苦,特地为自己所做,内心泛上丝丝喜悦。
敲门声打断了思绪,手下进来递上一个纸卷。
“大人,京中急件。”
打开一看“吩咐下去,立刻调转船船头,去往建宁。”
“可是,大人就要到靖江府了,这边的案子还没有结呢。”
“飞鸽传书给季明,将案子交接给靖江府李通判。然后快马去建宁会合。”
手下一听,知道事态紧急“属下马上去办。”
“晋王爷失踪,这是要变天吗?”季弘毅攥紧手中的字条,陷入沉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