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克复散关
釜中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一十一章 克复散关,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釜中囚,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羌人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没有王廷,也没有什么民族认同感,各个部落的习俗不一样,社会形态也不一样,甚至生存方式都不一样。
有的已经是奴隶社会,还有很大一部分,&nbp;&nbp;他们的文明程度没有这么高,仍然是比较原始的部落形态。
这些部落的首领叫“王”也好,叫“头人”也好,性质都一样,是族人推举出来领着他们求生的,等他老了、死了、打不动了,&nbp;&nbp;族人会再推举一个,&nbp;&nbp;完全没有世袭的概念。
这样的小部落,或主动,&nbp;&nbp;或被动,组成了一个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就是先零羌啊,白马羌啊,烧当羌啊等等羌人大部,但其实他们内部也是五花八门,各玩各的。
烧戈的部落就是这种原始小部落,由首领带着部族之人与天争命,打猎、捕鱼、采食、抢劫,为了活着什么都干,他们与野兽厮杀,与同类厮杀,习惯了搏命的生活。汉人一般把这种部落,叫做野人或者生羌。
今天,&nbp;&nbp;他们的王,带着他们葬身在了汉军的营垒之外,两千多人只活下来五百多个,还都是身受重伤之人。
刘襄第一次接触生羌,&nbp;&nbp;他有点震撼,全军覆没的战例有很多,可全员战死在冲锋的路上,这不是依靠训练就能做到的。最文明的、有信仰的部队和最野蛮的部队都做到了,感觉就像个轮回,所谓的文明就像个笑话。
“这些生羌真是不要命,给他们个痛快吧。”孙坚跟着一起过来查看这处战场,看着壕沟以北满地铺陈的尸体,也有点感触。
士卒开始打扫战场,处决敌人的伤兵,他们受伤不轻,救不活,民夫开始搬运尸体,要抬到山口外面掩埋。
军中功曹禀报“启禀将军,我军阵亡七十三人,轻重伤员两百零四人,歼灭敌军两千四百余人。”
地形、人数、武器全面占优,打了个一换十,刘襄不太满意,这种仗不应该零伤亡吗?
是我军太废物还是敌军太凶猛呢?看着衣衫褴褛,&nbp;&nbp;战具简陋,很多都没有鞋子穿的生羌,他真的挺无语的。
但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斥候已经回报,张郃正在关口猛攻,他们不能干看着。
命令张修所部继续围困故道县城。
命令韩当所部打扫战场,就地修整。
命令程普所部携带攻城器械夹攻散关。
刘襄和孙坚也跟着一起来到了散关的南口,关南的道路比关北要平缓的多,但关口一样狭窄,这是散关防御的优势之处,也是它最大的弱点关城狭小,无法驻扎大军,也没办法储备大量物资。
若只是进攻一面,无论南北,其后都有城池提供补给,可两面夹攻就打到了它的死穴。
说实话,就地形而论,散关比居庸关还有优势,可居庸关是纵深三十六里的一套防御体系,散关就是个孤立的关卡,所以居庸才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刘襄在观察着地形,孙坚已经带人冲上了关墙,张郃在北面攻的很凶,云梯已经怼到了墙边,士卒正源源不绝的冲上关墙,还有飞梯辅助,羌人正在艰难抵抗。
南边的兵马一到,羌人就先慌了,床弩开始压制崖砦,孙坚领人扛着飞梯就上了,冲车都没推到门口呢,云梯也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看着特意带来的烧戈的脑袋,再打量了一下正在激战的关城,刘襄撇撇嘴,现在确实不是劝降的好时候。
用长杆挑起头颅,兵卒在关口喊话“烧戈死了,烧戈死了。”
权当干扰敌军吧。
这种时候停战劝降,那是脑残才能做出的决定。
关墙之上两军兵卒杀做一团,刀劈斧剁,手戟翻飞。孙坚左手持盾,荡开一杆刺向他的长矛,顺着矛杆纵身前扑,右手的长刀已经捅进了敌人的肚子,他翻腕一搅,对方六腑俱碎,嘶声痛呼,被他一脚踹开,战刀顺势拔出,豁开的肚皮肠肚外露,血浆喷涌。
他大声呼喝“盾阵,结盾阵。”
登城的兵卒铁盾联结,占据了一段城垣,后续不断有人登上关墙,人数越来越多,阵型越来越密,优势越来越大,羌人慌乱的向南关增兵。张郃的压力骤减,冲上北关的兵卒更多了,羌人首尾难顾,左支右绌。
南关的云梯终于架好,又多了两处通道,云梯比飞梯可好爬多了,士卒手持铁盾,口衔战刀,顺着梯面冲刺而上。
井蘭上的弓弩手不断的放箭支援,羌人终于被压下了关墙,汉军士卒不急着冲下登城道,他们顺着山壁通道登上崖砦,要彻底剿灭敌军的弓箭手。汉军弓弩手登城,居高临下,弓弩连发,企图顽抗的守军被一一射杀。
战斗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关内残敌全部肃清。
散关克复。
一千守军战死了六百余人,三百多人被俘。
攻打关南的部队伤亡不大,只有百余人,北关战斗的时间长,攻城的压力也大,伤亡了一千四百多人。
士卒开始打扫战场,刘襄进入散关署衙写报捷文书。他口述,范贤执笔,辛辛苦苦的练字,不如直接找个写字好的,这个办法太美妙了。虽然征辟范贤为典农从事,但凉州哪有让他们种地的机会,先跟在他身边做些秘书的工作吧。
捷报还没发出去,刘襄就接到了两封信件。
一封是袁滂的,从褒斜道绕了一大圈,路上花费了很长时间,是诏安张修之事的回复,信上说别部司马是小事,可以自决,但张修身份敏感,已经上表陛下,需要等待朝廷批复,先暂时随军,由刘襄管辖。
这个态度是不想担责任啊,那故道县就先留着不打了,战事没结束,真有什么事的话,他手握大军也能有个转圜的余地。
第二封是董卓的求援信,韩遂十万大军攻打陇关,他只有不到两万人,形势不妙,需要发兵支援,还特意点名,需要幽州突骑驰援。
这死胖子疯了,想屁吃呢。
原本还想派兵支援他一下,现在,滚一边子去吧。
董卓的求援信是在陈仓转送的散关,发往长安的应该也快到了,袁滂的态度猜不出来,为了防备万一,刘襄又写了一封救援陇关的建议,和捷报一起,快马发往长安。
建议很简单,让董卓正面吸引韩遂的大军,他统帅一万骑兵走祁山道,抄敌军的后路,只要速度快,必定能够出其不意。
能不能赢不知道,反正他不会把骑兵交给董卓。
刘襄麾下的军队已经有步卒三万八千,骑兵一万,还有益州友军六千人,是三辅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他这个幽州的造反头子,现在要带着长安三辅最大的军团,去打凉州的反贼首领了。
真讽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