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八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会再看,明星之天王基因,独对八荒,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感谢书友“小居师”的打赏!!
“小楠,你要记住,无论如何,我爱你,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大屏幕上安嘉和说完这句话立刻举起手枪放进自己嘴里,然后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安嘉和倒在了血泊之中。
“啊!怎么是这样!”
“就这么死了吗,虽然猜得到结果,但是……”
“为什么我突然又变的喜欢起安嘉和来了?”
“是啊,我也觉得他有点可怜呢,他只不过是疑心太大了而已。”
……
播放到这一幕,放映室内不由响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讨论之声。有人觉得安嘉和死得好,有人觉得安嘉和死的有些可惜,还有些人觉得安嘉和突然因为这一死而变得不再那么令人感到恐惧……
观众的种种反应不一而足,但是无疑证明一样,这部剧确实是成功了,这一点从影片播放完毕之后观众自发献出的掌声也可以感受得到。
郑莫畅看完电影之后,一言不发的站起了身,他自然是不会鼓掌的,不管这部影片多么好。
但是郑莫畅却不得不承认,虽然这部影片的剧情很简单,主线也很清晰一点不复杂,但是经过林知默精心选取的镜头以及巧妙地剪辑之后,整部影片的水准无疑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提升,甚至已经可以称为经典影片了。
就连他一直惦记的那个漏洞也在后来借着安嘉睦的诉说弥补了过来——那名越狱犯在狱中因为受伤已经失去了性能力,而这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安嘉和对妻子所有猜忌的源头就是错的,毕竟一个失去性能力的人即便和他妻子在一起也绝对不会发生什么。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猜疑之心太重!
而这,也为安嘉和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使得影片的主题再一次升华,不再仅仅限于关爱女性单一主题,更是包括了对于男人本性的一种探讨,或许这种探讨的意味并不明显,但是有就是有,谁也无法抹杀。
郑莫畅知道,自己是确确实实看走眼了。林知默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非但没有成为他的滑铁卢。反而为他光辉灿烂的娱乐生涯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没有什么穿帮镜头,逻辑上也不存在自身矛盾的地方,播放时机也特意选在了符合影片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时期,可以说天时地利都具备了。只要等到明天第一批观影的观众把自己良好的观后感告诉给身旁的亲朋好友之后。那么人和也有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郑莫畅已经可以预感到这部影片会火,或许受制于影片类型电影最后的票房不会太高,但是绝对会引起一阵讨论热潮。
想到这里郑莫畅心底忽然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挫败感。林知默从来没有对于他的评价发表过任何意见,甚至于或许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郑莫畅仍然认为林知默在背地里一定会嘲笑自己。
双拳悄悄攥紧,郑莫畅再次看了一眼站在讲台上满脸笑容的林知默,恨声说道:“这次算你走运,下次可别被我抓住把柄!”
电影播放完之后还有几个和影迷互动的小游戏,但是郑莫畅已经没有心思看下去,他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明天交稿的时候,要怎样才能编排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影的不是。
于是他弯着腰悄悄离开了放映厅。
等到几个互动环节完毕,影迷离开的时候每一个脸上都是布满了笑容,很显然,他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还不错。
等到观众们出来,原本等在的门外的记者立刻就围拢了过来。
“这位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您对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影有何看法?”一名记者抓住一个年约三十岁的带着领带的中年男子问道,他知道就电影宣传来说,这个年龄段的观众应该是观影的主体,而已经结婚的他们对于影片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理解。
戴领带的男子回答道:“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我从里面看出了林知默的用心,我对于影片中反应的家庭暴力事件也非常痛恨……等有机会我一定要让我老婆也看一看,比起林知默在电影中饰演的安嘉和来我可以算得上是圣人了,哈哈。”
记者闻言眼睛一亮,追问道:“您是说您打算再次看一遍吗?”
“不,我不再看了。”不料戴领带的男子却是立刻摇头摆手否认了记者的意思。
记者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就是一喜,心中暗自想到:莫非这部影片并不是多么好看,否则他怎么会不愿意看第二遍?想到这里看向中年男子的目光都热烈了几分,想要从他嘴里听到什么爆料。
然而就在记者期盼的目光之中戴领带的男子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是不会再来看了,太压抑了!我看一遍就已经快压抑死了……但是我会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来看。”
记者被男子的话弄蒙了,这到底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啊,什么叫做压抑?
不过没等记者反映过来继续追问,戴领带的男子却是一转身径直离开了。
相同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观众身上,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表示,之后会大力推荐自己的朋友前来观看,但是却自己却不会再看了,这使得没有进场观看的记者们为此大惑不解。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部影片的具体内容,更不会想到影片之中,林知默把安嘉和这个对自己的妻子由怀疑转变到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形象,演绎的多么入木三分。以至于以后的媒体报道中,每次提及家庭暴力,都会说“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安嘉和”这句话。
不过自己不明白可以问,于是当第二天媒体上开始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影的时候,仿佛每一家报纸都亲眼观看了这部影片一样。
“警惕你身边的安嘉和!”这是《电影周刊》对于这部电影写出的标题,在下面的详细报道之中他们没有把目光放在柏林影后的身上,而是放在了话题性更大的林知默身上。
“林知默的表演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安嘉和这个社会上的精英人士在他的演绎之下栩栩如生,扑面而来。不论是安嘉和做手术时的专注与认真,还是接人待物的圆滑成熟。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医院的著名医师;但是同样。在家庭中作为一个施暴者,林知默也把安嘉和多疑、狠辣又有些矛盾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第一次对梅湘南动手之后的后悔懊恼到后来动手后毫不心软的把她软禁,安嘉和这个角色的心理路程被林知默完整而又清晰的呈献给了观众。”
“我们不去说这部影片的质量到底如何。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我们这里就先不去透露影片的内容了,等到大家去影院观看之后自然会有自己的意见。我们要讨论的是现实社会中有多少‘安嘉和’隐藏其中?!”
“他们平日里以一副社会精英的形象面对众人,回到家之后却对自己的家人施以毒手。他们简直就是披着人皮的狼!据林知默所讲,电影中的情况不乏真实的事例,甚至于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千件百件!如果是那样的话简直太可怕了,我们希望每一个被施暴的受害者都能够像影片中的梅湘南一样勇敢的站出来!把自己受伤害的经历讲述出来,让社会给你们一个公道!不要在沉默了,你们的沉默只能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只能让自己收到的痛苦越来越大!”
《电影周刊》上的这份报道很可能是一名女记者写出来的,否的话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和《电影人》中的报道明显不同。
《电影人》是一家专注于演员以及导演的媒体,他们同样没有过多的讨论影片的具体内容,也没有讨论林知默和巩丽两位主演,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两位配角身上。
“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就有许多媒体封林知默为‘点石成金’手,被他教导的女演员都会获奖,即便不能获奖最起码也能够提升不少的演技实力。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没有镜头多的女配角,但是我们从两位男配角身上也大致可以看到这个称号的由来了。”
“邓朝,在《不要》中饰演的是安嘉和的弟弟安嘉睦,他在影片之中扮演的是一位警察;黄海博,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位记者,他为了拍摄一部反应家庭暴力的纪录片而无意之中偷拍到了对面房屋之中的真实事例,最后命丧安嘉和之手。”
“两个男配角在影片之中的分量很重,甚至于和林知默相比也不差多少了。而他们在参与这部影片之前并没有过多的演戏经历,也没有什么代表作,但是从这部影片中两人展现的演技来看,他们将来绝对会成为圈中的实力派演员!”
“不论是邓朝还是黄海博在电影中都表现的可圈可点,而在之后的采访之中两人也都非常正经的表示了对林知默导演的感谢,声称正是因为林知默的指导他们两人才会有了如此巨大的进步,并且开玩笑称柏林电影节没有最佳男配角,否则的话那个奖项就会是他们两个人的窝里斗了。”
《一周电影》对于林知默的处女作也给出了非常大的版面,由于是彩色版,他们在头版头条放上了电影中安嘉和脸色阴沉看着镜头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林知默饰演的安嘉和脸色沉静,眉头紧紧地蹙在一起,两只锋利的眼睛射出一道寒光,嘴巴紧紧抿着,脸颊上的肌肉也微微紧绷。
虽然只是一幅照片,但是每一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被这幅巨大的图片吓了一跳,因为照片里面林知默的眼神实在是太吓人了,好像真的是在瞪着自己一样,在配上《一周电影》的标题显得更是惊悚——一部披着文艺片外衣的恐怖片!
《一周电影》是有记者进入放映室观看了影片的,但是他们却别出心裁的没有报道任何与影片内容和演员有关的信息,反而是整幅篇幅都放在了对观影观众的采访上,而在报道中,这些接受采访的观众的回答中都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会推荐给我的朋友们看,但是我不会再去看”。
“本报采访了三十九名观影观众,其中三十三名观众表示会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观看这部影片,而不论是那六名不打算推荐给朋友的观众还是那三十三名观众,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自己不会去再次观影了,双方给出的原因都是相同的一个,那就是影片的整体风格太压抑了。”
写上这句话后,这篇报道加上了一句卒章显志的话:“至于这部影片究竟是一部文艺片还是一部恐怖片,竟然使得这么多观众大声为其叫好却不敢再次进去观看,恐怕这都需要您亲自去一趟电影院观影才会明白究竟了。”(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