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 议和可行乎?,穿越到明朝当举人,黎明之卿,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清宫里,烛火通明。
崇祯在烛火明暗交界之处来回走动着,脸上浮现出些许兴奋神色。
“新式火铳…..不,崇祯十五式火铳现在一个月能量产多少杆?”
“启禀父皇,根据目前安民厂的回奏,眼下一个月大概有一千杆左右的产量,后续人手物资备齐之后,或许能再多一些…”
“好好好,这样朕也能放心下来,不过你打算这些火铳该怎么用?”
崇祯说完话以后,眼神中微微有些飘忽不定,似乎意有所指。
一旁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连忙道:“若是这些火铳能够装备到前线,或许能够挽救当前危局,至少守住开封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
“不可。”
朱慈熄断然表示了拒绝,他面向露出疑惑神色的崇祯皇帝,道:“父皇,这些新式武器威力虽然不俗,可是必须搭配新式作战方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眼下如果只是发给前线士卒,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流失出去,使得闯逆和东虏有机可趁。”
崇祯原本还有些犹豫,可是在听说新式武器有可能会流失出去,当即便改变了主意。
“皇儿说得对,此等神兵利器,决不可为敌所得,不过你想好了怎么用没有?”
林敬自然早就想好了安排,他恭声道:“儿臣以为,眼下所有的崇祯十五式火枪都可以先给亲军营,训练新式战法,等到将来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往羽卫军普及,至于将来扩大产量后,可以逐步对剩下的军队进行改编。”
陈新甲顿时有些失望,不过他知道太子所说才是正理,当下也不再反驳,退到了一旁。
经过了这件事以后,崇祯的心情也稍微好转了一些,便将桌前的奏章递给了林敬,轻声叹气道:“你先看看吧。”
林敬原本心中就很好奇,连忙接过了奏章,定睛一看果然是同东虏的议和奏疏。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林敬仔仔细细将奏折看了一遍,这才明白了为何崇祯会出现这种复杂的心理。
其实在这封议和奏疏当中,主要内容有六项。
一、如遇两国有婚丧大事,须互相遣使庆吊。
二、明朝每年送清国黄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送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三、清之叛人(满洲、蒙古、汉人)逃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逃入清境者,须捕送于明。
四、划定国界,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明朝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地点,进行互市贸易
五、自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沿海至黄城岛以西为明界,以东为清界,互相越境
妄行者,察出处死。
六、明清双方的尊卑关系,清方并不计较。
严格来说,光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封议和奏疏的要求并不过分,拿第一款来说,“吉凶大事,交相庆吊”﹐只是寻常的外交礼节,跟宋金议和就是两回事,而第二款说起来虽然金银比较高,但是双方好歹也算是有来有还,后面不是不可以再谈。
至于敲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虽然在疆界的划分上,明廷将宁远以北很多还没有失守的地方割让给了清廷,可至少为自己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
林敬明白崇祯皇帝是有意想要同意的,但问题并不在于条约是否严苛,而是主要因为明廷内部的问题,使得他目前并不敢贸然同意。
原因也很简单,明廷并不存在真正的对外平等交流意识,在明廷官员们看来,他们代表的是堂堂正正天朝上国,而满洲只不过是‘属夷’罢了,大明同东虏的战争只不过是一场平叛之战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崇祯并不敢贸然将满洲提升为能够面对面谈判的平等势力,否则来自内部的反对声将会把崇祯打成赵构一类的皇帝,这一点对于好名的崇祯而言,是不可允许的。
主导议和进程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此时表情微微有些忐忑,他不知道太子到底会不会赞同这个方案,但是如果不赞同,那么两面作战还会持续下去,这将来也会使得大明更加被动。
不过想到之前林敬的话,陈新甲也微微放下一些心来。
林敬看完了奏章之后,轻声道:“父皇,看此诸款,允之难,不允亦难,只是儿臣以为,当从大局出发考虑,然时势如此,并无两全之策,尚需安内方能攘外。”
听到林敬这么干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一直沉默不语的新任首辅吴牲脸上带着些许惊讶,好奇道:“殿下这番话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局势的确到了一个需要抉择的时候。”
说到这里,吴牲恭声道:“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崇祯沉默半晌,长叹一声道:“眼下朝廷群臣争论不休,至今仍有人无术救国,徒尚高论。在他们看来这天下纯属朕一人之过,却不想想眼下内外交困,处境十分艰危,非空言攘夷能补实际,朕心中何尝不愿效仿太祖成祖,行廓清天下,扫平四方之举,然而……”
一旁的陈新甲连忙开口道:“陛下,如今我大明不过是对东虏暂缓挞伐,先事安内,俟剿贼奏功,再回师平定辽东,届时天下太平,四方皆安,陛下当为天下英主。”
崇祯却是摇了摇头,自从松锦之战结束后,他内心的雄心壮志也随之覆灭,如今空谈所谓的中兴之主,自觉不过是一场梦幻,能够守住大明基业便已经不错。
当然,这番心思崇祯也不好跟众人说,只得含糊道:“卿等所言甚是,朕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自然不会对东虏议抚……四年前杨嗣昌与高起潜暗主议抚,只可惜走漏了消息,不意被卢象升等人妄加反对,致抚事中途而废,国事因循磋跑至今,如今幸而有卿主持,还请勉力为之。”
一番话说完,林敬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崇祯这一番推锅的话术简直是炉火纯青,表面上似乎什么都说了,可是细细一品味下来,又什么都没有说。
难怪原本历史上陈新甲泄密之后,才惨遭被杀,合着皇帝根本就没有给过正式的承诺!
可是陈新甲很明显没有回过神来,他沉浸在崇祯皇帝画下的宏伟蓝图中,却根本没有看到林敬暗含关切的眼神,以及首辅吴姓嘴角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