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凄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史相下野,登基吧!大王!,话凄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史弥远摇摇头,将赵泰的俊脸甩出脑海,觉得不太可能。
那厮如此年轻,怎会有如此心机。
一个人的能力,有时候是与阅历和经历有关系的。
史弥远仔细回想,觉得不太可能是赵泰,毕竟他太年轻,没经历过多少事情,不可能如此洞察人心,把他这条老泥鳅都玩弄了。
不过,想到他从蒙古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听说这个赵泰,毒杀蒙古王爷拖雷,又施离间计,让窝阔台退兵,史弥远便又有些不确定了。
难道真是他给郑清之出的注意?
这时各人出了皇宫,也不敢久留,匆匆回家返回府邸。
史弥远回到府邸内,内心是有怒又急,主政这么多年的老丞相,居然阴沟翻船,令他感到恼火。
在大宋的体制内,要想掌握权力,皇帝的信任是关键,他扶立赵昀为帝,经营多年,才让赵昀信任自己,如今前功尽弃,着实令他心急。
覆水难收,破镜难园,他与赵昀之间的信任一旦出现裂缝,想要重新挽回,便几乎不可能了。
这时史弥远让人去打听外面的情况,不多时,便有下人来报,说殿前司的人马开进临安,已经掌握了临安防御。
这让史弥远心中大惊失色,知道赵昀对他已经不放心,他这次是大意失荆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本来史弥远还想挣扎一下,看能否挽回圣眷,听说赵昀调兵入城,便只能按着赵昀的意思,写了封奏疏,声言自己身体不适,向赵昀请辞丞相之位。
……
次日清早,勤政殿外,临安城内的文武官员聚集,众多官员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
李知孝等人站在一处,都是内心叫苦。
梁成大低声道:“昨天,殿前司的人马开进城了。”
薛极道:“史相没来,大家小心!”
李知孝小声道:“咱们都好自为之。”
说完,他移了几步,竟和几人分隔开来。
赵昀怀疑他们结党,各人都得避嫌。
这时众人站了一阵,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百官入殿!”
众多文武连忙站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排队入殿,于两侧分立,安静的等候皇帝到来。
不多时,赵昀便在侍卫的簇拥下,进入了大殿,于皇位坐下,两名甲士则立于皇位两侧,持刀警戒,仿佛大臣中会有刺客,对皇帝不利一般。
这让众多大臣,都意识到有事发生,心事重重的行礼,“吾皇万岁!”
赵昀沉着脸摆手道:“众卿平身。”
大臣们谢恩,然后恭敬站立,恭听皇帝训示。
赵昀拿起一份奏疏,目光看着噤若寒蝉的臣子,内心忽然升起一股快感,他沉声道:“今天朕收到一份奏疏,史相自感年事以高,身体不适,所以向朕请辞。本来朕应该挽留,可考虑到史相身体不允许,朕便恩准了!”
这话一出,百官哗然,李知孝等人更是面色铁青,心中感到恐惧。
一般而言,朝中高欢要辞官,皇帝都要再三挽留,给足官员面子,可现在距离都愿意客气一下,让各人都感到心寒,为史相不值得。
赵昀继续道:“史相有拥立之功,主政朝廷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史相已经决定归养,朕决议封史相为太师,鄞国公,宅一座,良田五百亩恩养。”
史弥远主政朝廷多年,党羽众多,在朝廷有很深的根基,赵昀担心史弥远狗急跳墙,只能以这种方式处理。
朝廷上众多史党本来想挽留,不过他们得了史弥远的吩咐,又见皇帝这样处理,一时间也无话可说。
这时,赵昀又看向郑清之,微笑道:“郑爱卿,史相请辞后,你暂领政事堂,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郑清之大喜,他熬了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于是激动出列,连忙拜谢,“臣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辱使命!”
赵昀微微抬手,“爱卿免礼,莫要让朕失望。”
郑清之谢恩起身,赵昀目光扫视众人,询问道:“百官可有事启奏?”
大殿内,众多官员都低着头,思考着如今朝局,都不敢轻易表态,殿上沉默一片。
赵昀见此,随即沉声道:“既然无事,那郑爱卿留下,散朝吧!”
……
在众臣散去后,赵昀走下殿来,“朕已经让人去叫赵泰,你们陪朕走走,朕要与你们商议联金还是联蒙之事。”
赵昀登基以后,朝政一直是史弥远掌握,如今他让史弥远告老还乡,自己掌握权力,便想要干一番事业。
今天朝堂上百官的反应,赵昀还算满意,认为史弥远的事情,已经基本解决,接下来就是扶持郑清之,与朝中的史党抗衡,内部问题不大,该着手解决外部问题了。
当下,赵昀与郑清之出了大殿,来到御花园,赵泰早在这里等候。
赵昀没有直接谈正事,而是微笑道:“赵卿,这临安比汴京如何?”
“陛下,金人不善经营,加之蒙古年年入侵,汴京以非昔日汴京,而临安江南水乡,风景如画,经济繁荣,以胜汴京多矣!”赵泰道。
赵昀满意颔首,“等朕平定天下,便为你们在江南建造府邸,赐予田产,让你们享受江南美景,富贵荣华。”
赵泰听了这话,不知道赵昀是另有深意,还是随口一说。
一般而言,就算是要杯酒释兵权,也是等到天下统一后,所以赵泰倾向于赵昀只是随口一说,是宗族家法已经深入他的潜意了。
赵泰连忙行礼,“那臣就先谢过陛下了。”
赵昀微微颔首,走到一处假山前停下脚步,找了石凳坐下,“两位爱卿也坐!”
郑清之和赵泰坐下后,赵昀又开口道:“朝廷上的事情,朕已经处理妥当,朕让你们过来,是想聊一聊北方的事情。蒙古人开的条件,朕已经知晓,现在朕想知道金国方面是什么条件。”
赵泰既然自称是宋国的细作,便不能与赵昀谈条件,而是应该直接亮出金国的底牌。
“陛下!”赵泰当即行礼,“金国现在哪里还有资格和大宋谈条件,臣已经摸清他们的底牌,只要大宋愿意支持他们抗蒙,金国什么都可以退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