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面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零六章 诊所,四合院:我是杜守义,干面鱼,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依然是三月十日,礼拜天。
当杜守义刚把加完班的龚小北接回家,王大妈带着街道的同志找他来了。
原来随着郭大娘事情的发展,王大妈和街道干部们不约而同的发现:杜守义不正是个‘学**’典型吗?你瞧瞧他已经不声不响的做了多少好事了?
胡同里哪家有个扭伤挫伤,腰酸背疼,找他准没错。他总是尽心治疗,体贴周到,临了还分文不取,连苹果鸡蛋这类的小心意都不肯收。
这一个多月更是帮着非亲非故的郭大娘做康复,送医送药还送水果,这些不是**精神是什么?
“想要宣传我?那绝对不行!”杜守义一听她们的来意,连忙拒绝。
“怎么不行?”王大妈有些郁闷了,她是真心想要推一把杜守义,没想到对方还不领情!
“**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从不留名,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街道同志们一听:嘿,还行,觉悟还挺高?!
于是几个大妈纷纷劝了起来。一方要给,一个拼命想往外推,场面一时间变得热闹起来。
这一幕让陪坐的三位大爷有些看糊涂了。二大爷更是不明白:这事儿要是答应下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答应呢?
他忍不住发话道:“守义,这是大好事啊?你怎么这么轴呢?”
这话不中听,但说出了场内大多数人的心声,大家顿时安静下来,看向了杜守义。
杜守义没去和二大爷计较,他说道:“二大爷,诸位,不是我犯轴。**日记我看了好几遍,对照一下才发现,我是真配不上这份荣誉。
我和大家说实话吧,我打小在咱们胡同长大,对胡同里的人感情很深。看到那些大叔大妈有个腰酸背疼的总觉得心里不落忍,想着要帮一把。
但这也就局限在咱们胡同,您瞧我什么时候对胡同外不相干的人伸过手吗?北锣那么近我都不去。
说到底,我这还是私心,格局太小了。和**同志走到哪儿把好事做到哪儿根本没法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点我自己太明白了。
现在您几位要把我当先进宣传,我能有这个脸答应吗?要真答应了,自己就得把自己给臊死!”
众人一听无语了。杜守义的话说明了他对南锣的感情很深,这让大家都觉得有些动情。只是他就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了,不知道该说他一根筋,太单纯了,还是该说他思想觉悟确实高。
也就是南房来往的人太多,杜守义在年前就把墙上的‘苟’字拿了下来。否则大伙儿看到那个字,多多少少能明白点。
劝到最后,杜守义才勉强同意,在胡同里设个学**的点,但要挂靠在街道名义下,绝不以个人名义行事。
这对街道而言无疑是天上掉下大馅饼了。原来的个人荣誉忽然变成集体荣誉,大家都能雨露均沾。这样的好事儿哪里去找?
杜守义上道,街道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一场简单的现场办公会后,街道决定将四合院里一间空置的小房归杜守义使用,‘学**义务诊所’就设在了那儿。
这间空置房是院里原先的净房,就在中院的东南角,和杜家一道院墙之隔。
说到这里要扯点题外话了。净房和茅房不太一样,没有‘坑位’。但无论哪样一般都会落在院子的东南角。而厨房会落在西南角,这是老京都四合院的风水。
具体在哪儿呢?二道门也就是垂花门进来不是有影壁吗?净房一般就在影壁右手边,东南角的那个犄角旮旯里。
四合院里的这间净房虽然早就清理过了,但因为那段‘黑历史’,而且只有东西两道门没有窗,不能算间正经房子。所以一直空着没人要。街道这次做了个顺水人情,拿出来给杜守义得了。
杜守义拿下这里开‘诊所’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是这里本来就有扇对外的边门。那原是留着让人进出倒便桶、运垃圾用的,现在正好供外人进出。
否则来问诊的人总是从四合院正门进进出出的实在不方便,要影响了院里正常生活秩序。
二来是随着守桂和建国两个理论学习结束后,杜守义发觉少了个名正言顺,让他们实习练手的地方。
以后还跟着小当和槐花呢,说不定还有李奎勇。
上人家里练手不太合适,但自己家里就这么一间房,一直让人到家里看病实在不方便。
院里的三位大爷一商量也没什么意见。小净房就六七个平米,原先一直没人住就被许大茂占着堆了些杂物,现在许大茂搬了,把他的东西归置出来,让他找时间搬走就行。
三方都同意,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夜无话,时间到了第二天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石氏’伤药X500。”
杜守义看到这份奖励忍不住叹了口气。
伤药根据成分、药力不同也分高低好几种,今天奖励的虽然是‘中低端’产品,但系统的推动之心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是乐于见到杜守义开家小诊所的。
可这件事太麻烦了,杜守义现在都觉得要操心的事太多,再加个小诊所可怎么了得?他都有些后悔当时心一软答应了。
杜守义的叹息惊动了一旁的白三儿。
“班长,想什么呢?”
“没什么,想着学**做好事呢。你那儿都准备齐了吗?还缺什么?”
白三儿这礼拜天就要结婚了,已经说好了要请何雨柱来做菜。
“都是我妈和丈母娘在张罗,我们也插不上手。”
“好福气。”杜守义笑着赞了一句。
“她们俩比我们还来劲呢,由她们折腾去吧。对了,你和小北那天会来吧?”
“肯定到。我和熊明都说好了,一个躲床底下,一个藏大衣柜,好好闹闹你的洞房。到时候你别后悔请我们就行。”
白三儿听完大笑,道:“太缺德了,你们俩。都别得意,等你们结婚我会加倍捞回来。”
“随便,先痛快了再说。”
两人一边说笑着一边巡着线,不一会儿就见前面绿化班在干活,里面就有秦淮茹。
杜守义走上前,问道:“嫂子,干嘛呢?”
“剪枝呢,这不春天要到了吗?”
杜守义走向不远处的工友,散了圈烟道:“可别让我嫂子爬上爬下啊?她恐高。”
绿化班长接过烟道:“这还用你说?放心吧。”
两个人闲聊了会儿,班长问道:“守义,听说你懂医?”
“谈不上懂,只能治治伤筋动骨这些外伤,有事?”
“唉,我爹和小小子都有哮喘,每年都要犯好几回,原来还想找你问问有什么偏方没有。”
杜守义想了想道:“偏方没有,不过他们要是犯了病,您跟我说,我能给他们扎两针缓解一下。”
“真的?”
“当然真的,这事儿能瞎说吗?不过我也只能缓解一下,断不了根。”
“缓解就行,唉,你是不知道,这病犯起来就喘不上气,太难受了!”
“我知道,我妈就有这病。”
杜守义说的是他前世的母亲。他母亲有很严重的过敏性哮喘,一犯起病来不靠激素根本压不下去。但在六十年代,你让哮喘病人上哪儿找激素去?只能度日如年的硬挺着。
午休时间,绿化班长迫不及待的把杜守义请回了家。杜守义三根银针下去,老头不到两分钟就慢慢恢复了正常。
班长在一旁看着,赞叹道:“神了,比医院大夫都神!”
杜守义一面细心观察一面道:“正经看病还得找大夫,不过止喘这样的小事叫我就行,不用去花那冤枉钱。”
他最近在尝试着让银针带上点微弱电流,以眼前这位病人的情形看,效果似乎....不是太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