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即正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套中套,伐清1652,胜者即正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支连绵不绝的军队出现在了东乡城以东的山谷之中,军队的服饰很乱,旗帜也是颜色各异,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绿营兵,包衣兵都有,他们走得很慢,看起来军容颇为整齐。
屯齐天一亮便下令大军开拔了,他们必须要按照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出这个山谷的行军计划来调动,以免被李定国看出了什么破绽。
这支三万多人马的大军大部分都是包衣兵假扮的,为了不漏出破绽,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当然,在李定国看来,这应该是屯齐因为害怕被自己伏击,变得十分谨慎了。
这其中还有一万多是精锐的绿营兵,八旗兵,主要以骑兵为主,他们的行军位置十分巧妙,只要李定国发起突袭,佯装抵抗一会便能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从容撤退,并作为诱饵引诱李定国大军追击。
与此同时,这支假的清军主力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警惕性,屯齐派出了大量哨骑对付明军斥候不说,他还派兵占领了靠近白塔河一侧的一高一低两个山岭。
昨天夜里,屯齐便亲自安排了所有的哨骑和伏路军,并部署了机动部队轮番警戒,同时确保巴牙喇的封锁,使得李定国派出的斥候只能靠近他的大营,而无法渡过白塔河,侦察到陈泰和尚可喜的部队。
此时,陈泰和尚可喜,还有他的主力大军已经在凌晨的时候,趁着夜色和巴牙喇驱逐明军斥候的时候,迅速行动,埋伏到了两侧的山岭之中。
这个过程中,真假清军主力,巴牙喇组成的斥候,几乎都是一前一后,或者同时行动的,相互之间形成了极好的掩护。
屯齐和陈泰为这次伏击策划了那么久,又曾经控制过这块区域,之前还提前派兵侦察了多次,自然不会在一些低级的地方犯错误。
而靠着清军中最精锐的巴牙喇组成的斥候,清军全面拦截了李定国的侦察,但是又因为追击,遇到李定国派出协助的骑兵之后,损失了几十骑。
虽然这片区域东西距离二十余里,南北也有数里到十数里不等,但屯齐要掩护几万大军的行动,还是十分困难的,为此他只能派出部分兵马占据了一些地方,吸引明军斥候的注意力。
之前屯齐,陈泰和尚可喜等人预计李定国大军三万五千到四万五千不等,所以计划的佯装溃退之后,在距离白塔河十里左右,更旷阔的平野地带伏击,并提前占领山谷中的一块小山岭,确保牵制李定国大军的行动。
他们的计划是以北面山地的埋伏的骑兵截断李定国大军,将其分为两部,南面的部队再展开突袭,而前面佯装溃败的骑兵绕弯之后反身攻击。
在这样平坦且不宽敞的地方作战,一旦大军无法展开阵型或者难以构建工事,面临的将是一边倒的屠杀。如此,屯齐和陈泰便能实现去几乎全歼李定国主力的目的了。
只要这一仗击败了李定国主力,对方虽然在各地还有数万兵马,但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组织起来的,至少清军能够短暂威胁赣中的膏腴之地,减轻其他战场的压力,甚至扭转局势。
而李定国终究还是大意了一些,在遇到清军的强力阻挠之后,他并没有派出更多骑兵强行突破清军的封锁,抵近侦察,由此也丝毫没有察觉到假清军主力后方的数万大军。
不过,因为李定国仍旧派出了大量骑兵协助斥候的防御行动,屯齐和陈泰同样也无法进一步侦察,并不能确定李定国的兵力,这使得屯齐更加谨慎了起来。
他当然希望李定国的主力就在这里,否则这场倾尽了赣闽清军主力的伏击就没有意义了,但三万五千和四万五千的布局和打法是不一样的,若是李定国带来的兵马超过了四万五千,就算成功伏击,屯齐也没有把握直接拿下了。
毕竟,他和陈泰两部人马合在一起,最核心的八旗甲兵不过两万多,而且都不是正白,正黄,镶黄这样的最核心精锐,吞不下那么多明军。
对于屯齐和陈泰来说,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十分紧张的,对手是李定国,大军如此规模的行动很难不被发现,只要对方谨慎行动,他们的伏击就很有可能失败。
不站在上帝视角,无论是李定国,还是屯齐和陈泰,都像是在开盲盒一样,总是不断有惊喜和意外在等着他们。但他们也只能根据战场的情况,不断做出新的判断。
屯齐站在即将用来牵制李定国大军的山岭之上,看着他的王旗正朝着山谷另一端的出口移动,那面王旗自然是被苏克萨哈拿走,尽管他对于这个决议颇有微词,也明知屯齐是在给他下马威,但陈泰站在了屯齐这边,苏克萨哈也没办法不听从两个战场最高指挥官的指令。
李定国拿着他那个心爱的“千里眼”,正在观察前方的哨骑战,从山麓到平地,数百骑兵正在交战,双方有来有回,局部互有胜负,在地上丢下了三十几具军服各异的尸体,但整体而言局势并没有发生改变。
今天的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李定国手中的“千里眼”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这也让他发现了清军行军队列中的一些端倪。
但也只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或者说是李定国多年行军打仗,无数经验积累之后产生的直觉,他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就从七八里外的那支清军的行动中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
不过,因为“千里眼”的精度有限,这样的距离李定国并没能深入观察,他也说不出哪里不对,但警惕心已经大起。
清军现在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之中,屯齐所部有三万多兵马,这和他的预估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精准,这让李定国颇为得意,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虽然带来了四万大军,但面对三万清军,李定国只计划派出同等兵力伏击。南北两面大山的伏兵完成对清军的分割骚扰,然后正面冲去骑兵将来不及布阵反应的清军一举击溃,由此形成分割包围,三面夹击之势。
以李定国本部精锐的战力,在这样的地形之下,清军甚至难以支撑到太阳落山,便会全军溃散。到时大军一路追击到白塔河,用骑兵包抄,必能将清军主力全歼于此。
清军的斥候虽然凶悍,但也同样没有突破明军的最后封锁线,李定国有信心自己的部署没有暴露,只要进入了山谷,清军就算小心翼翼,也无法逃脱被伏击歼灭的命运。
当然,现在基本上确定了清军只有三万兵马之后,李定国甚至有信心,就算伏击没有成功,他和清军正面决战,对方也无法阻挡他的进攻,但这样变数太大,而且清军必然会有大量溃散,到时候广信府一线,还是需要耗时耗力攻克。
“大王,清军前锋已经进入伏击圈!”靳统武抱拳道。
李定国扭头朝着山谷中看去,“千里眼”里面的清军旗帜清楚了非常多,甚至可以看到清军拉着小炮的马车了,他想了想,随即重新调整了原本的部署“坐营原地待命,还有铁骑左营留下充当预备役。”
看得更加清楚之后,李定国奇怪的感觉更加明显,这让他也更加小心起来,特别是所有的一起如此顺利,更让他临阵警惕之心大起,所以把靳统武麾下最为精锐的五千坐营中军和铁骑左营三千兵马留了下来,还有原计划中作为预备部队的武安营五千多人。
“传本王军令,各部准备,以炮声为令,准时发起袭击!”李定国看着“千里眼”里面不断接近的清军,随即又下令道。
从进入山谷的宽敞大道到即将走出山谷的谷地土路上,苏克萨哈骑在马上,一脸阴沉,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南北两侧的山峰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植被十分茂盛,不需要过多的掩饰就能藏住大量伏兵,靠近他们的山麓边上,还有不少小山坡,上面的低矮树丛更加适合藏匿兵马。
他现在正在假扮屯齐,头上就是屯齐的王旗,一会如果明军发起进攻,他还不能迅速撤退,按照屯齐的说法,得佯装抵抗一番才能溃败,不然李定国不会上钩。
这就是一顶大帽子了,要是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苏克萨哈都得担责任。毕竟,谁能说得清楚什么时间撤是最好的?除非这场仗取得了大胜,可那也是屯齐的功劳啊!
“嘭!嘭!嘭!”
突然,三声雷鸣般的咆哮声响起,火药爆炸的巨大响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苏克萨哈立即勒停了胯下的战马,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前方山腰上果然升起了一团白色浓烟。
在这样的高山密林之中,依靠旗帜传达军令是不现实的,而放几声空炮作为发起进攻的信号,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清军队伍中立即产生了骚动,这支兵马在缓慢行军的时候有模有样,但一旦发生战事,就原形毕露了,好在他们早就知道这里会有伏击,也经过了训练,表现还不算太差。
不过,对于这些包衣兵来说,这里毕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而且他们面对的又是李定国麾下的强军,军中免不得出现了恐慌和不小的混乱。
苏克萨哈随即开始组织兵马就地展开防御,并派出了斥候去通知屯齐,斥候是巴牙喇,得了命令之后飞快策马离去。
清军进入的这个地段已经是山谷里面比较狭窄的地方了,伏击的明军冲出来很快,距离也不远,他们除了武器以外,并没有携带构筑工事的工具,只能就地结成简单的军阵进行防御。
当然,因为一切都是提前有计划的,又有一万多真正的清军主力,苏克萨哈麾下的这支假主力的速度并不慢,整支队伍迅速行动了起来,盔甲晃动的声音哗哗作响。他们也知道这个防御只是做做样子,为的是不让明军胜得太轻易,以至于李定国产生了怀疑。
这支假清军主力就地结成的军阵并不牢固,他们的战斗力也并不强,在两侧强悍骑兵的策应下勉强撑住了明军少数先锋部队的突袭。
兵马快速移动,谷底里尘土飞扬,苏克萨哈趁正面的明军还没袭来,把战斗力比较强的包衣兵都放在了最前面,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厚实的军阵。
军阵中的长枪手两两配合,在阵前形成了简单的拒马,这样可以在没有工事协助的情况下抵挡骑兵更长时间一些。这是他们在和殿前军的交战中逐渐学习的,满洲军事贵族的战争学习能力依旧不弱。
但苏克萨哈也很清楚以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和耐力,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多久的训练,一旦溃败,前方的士兵往后涌,如此厚实的阵型将会使得己方士兵相互踩踏,损失必将更加惨重。不过,汉人包衣的死伤他并不是非常在乎。
除此之外,这支假清军主力还携带了十几门小炮,由此形成的火力或许也能阻挡住明军一段时间,至少可以造成不小的伤亡。
很快,南北两侧山岭之中,山谷出口都迅速涌来了无数明军,密密麻麻的头盔如同涌动的潮水,其上是无数面飞扬的旌旗。这些涌来的潮水不断分叉,朝着山谷中蔓延而来,正面变得越来越宽,似乎要吞噬掉所有阻碍他们的障碍物。
成千上万骑兵奔驰所产生的闷雷般轰鸣声从清军正面山谷出口传来,由远而近,山谷的土路上源源不断地冲出披坚执锐的精悍骑兵。
苏克萨哈上战场的经验不多,这种数万大军的大战更是屈指可数,他看着眼前越来越多,几乎望不到头的明军,不由得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抓着缰绳的手甚至都有些颤抖了。
很快,随着十几声爆炸声响起,清军的火炮发射出了成百上千颗铅弹,向着冲到阵前的明军飞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