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
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规三条,新居备好【超大杯】,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迷糊又无奈,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冯一博一直想找个机会,亲自去一趟流求。
虽然有运输木料的船只往来,差不多每个月都能收到汇报。
而且这一年里,因为修建省亲别墅,都中对木料需求大增。
冯一博每个月,甚至能收到两次以上的汇报。
偶而有重要的事,狗子还会来府里面呈。
可即使这样,他还是想要亲自过去看看。
因为很多事情,终究要亲临现场才能了解。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出因地制宜的决策,
不然很容易纸上谈兵。
现在可卿已显出疲态,有些应接不暇了。
不然也不会主动找王熙凤帮手。
若是他能过去,至少可以把管理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
避免无意义的亲力亲为,让可卿的杂事减少一些。
当然,如果可卿想像冯一博这样,做个甩手掌柜。
那还是不太可能的。
冯一博为了做甩手掌柜,做了太多安排。
不仅在用人上尽量用自己人,还大搞平衡之术。
一切只为防微杜渐,避免任何一方独大。
同时又耗费心力,开辟都中的木料买卖。
让他能在都中遥控流求,掌控发展的大方向。
不至于因联络不畅,让海外失去控制。
日常杂务他不会多插手,但重大事务必须要有冯一博的首肯。
当然,海外主事肯定有临机专断的权利。
但在专断之后,也需要向冯一博说明原因。
就是靠这套管理办法。
我们的黑龙王才能“人在家中坐,牢牢掌大权”。
而这些办法,正是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所制定。
那么海外的实际情况呢?
他只能从可卿、狗子等人的日常汇报中一窥端倪。
虽然流求有了如今的规模,也还算发展的不错。
但终究是隔海操控,很多地方还是不够精细。
可惜的是,冯一博在都中着实脱不开身。
若是请长假,没个好借口不说,也容易影响仕途。
好不容易,年纪轻轻就官至五品。
这个时候,除了丁忧之类,其他长假就等同于留职停薪。
大好前程可不是这样肆意挥霍的。
若是外放闽越,倒是方便掌控。
但他之前在江南剿倭,已经算是外放过了。
也不必为求地方经历,再平白外放一次。
冯一博如今该做的,就是在部中苦熬资历。
以他的年纪,只要稳扎稳打。
将来登阁拜相,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就算他一动不动,都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嫉妒着呢!
若是轻举妄动,很容易受到各方攻讦。
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从长远来看,如果他在朝中发展的好,对海外也能更好反哺。
可以提供相应的便利,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庇护。
再加上,他如今定下两门婚事,又纳了三房妾室。
不到万不得已,冯一博不可能抛开这边大好前程,还有娇妻美妾。
哪怕海外发展的好,有封疆裂土的可能。
也一样不值得他冒险去搏一次。
因为他暂时不去,海外也只是发展稍慢一些。
将来还有的是机会。
所以,海外的事就还是先这么悬着。
若有机会,冯一博就过去看看。
没有机会,他在后面把握好大方向。
其余交给那边四人去处置就好。
这边狗子离开,冯一博也就回了妙玉那边。
两个新婚燕尔,就算以妙玉的冷艳,也难免有些缠磨。
就这样,冯一博接连半月都陪在妙玉这边。
竭尽所能的陪养感情。
而妙玉除了晨昏定省,几乎就是在屋里不出门。
当然,不是因为别的。
只怕被尤家姐妹给笑了去而已。
半个月后,妙玉的新手保护期算是过了。
为了避免厚此薄彼,冯一博把尤家姐妹找来。
等三人到了一处,就开始排班了。
原本只有尤家姐妹,两人不争不抢。
还时常一起伺候。
现在有了妙玉在,自然要公平公正公开。
这个班倒是很好排,无非就是七天一个轮回。
最后再加上三条规矩
第一,一人一天,来回轮换。
这个是最基本的公平。
尤家姐妹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意图。
各自暗下决心。
只要每次都一起伺候,她们的机会就能翻倍。
第二,两轮之后,清净一天。
这个是冯一博自己加的。
借口是偶尔要独处,清净身心。
实际上需要清净的,自然没有心。
只有身。
他虽然很强,但也不是铁打的身子。
偶尔歇歇,避免过度劳累。
上六休一,这个频率还能维持。
若是将来感觉太累,就搞个大小周。
再挺不住,那就双休。
第三,特殊情况,直接轮过。
这个自然是尤家姐妹要求加的。
避免特殊情况,白白浪费机会。
她们姐俩现在争分夺秒,想要先一步怀上子嗣。
只有这样,才能地位稳固。
哪怕姐俩有一个怀上,也算解决后顾之忧。
此三条规矩,三女都无异议。
冯一博当即宣布,即日起正式生效。
这边定好了家规,三女就联袂离开。
一起去后面陪李孟氏说话。
而冯一博则开始研究乔迁新居的事。
他让人去请李守中,相约书房见面。
等李守中到了,连忙起身见礼。
两人落座后,冯一博才笑着道
“恩师,北门那边宅子修的差不多了,就差后面的园子还未栽种花木。”
李守中之前去过一次,知道那边占地很大。
对这个修建速度感到微微惊讶,疑惑的道
“哦?这么快就要竣工了?”
惊讶之后,李守中却没继续纠结。
没等冯一博说话,就笑着又问道
“那就是说,等开春栽好花木,就可以迎薛家姑娘过门了吧?”
这话问的冯一博一愣。
他本来想铺垫两句,就准备邀请李守中一起搬过去,继续同住。
没想到一提新房竣工,李守中却联想到了迎亲。
这自然是因为,李守中知道薛家来了都中。
按理说,薛冯两家早该商量婚事了。
但他却一直没听冯一博提起。
尤氏姐俩进门时间不短,却丝毫没有动静。
李守中老两口一直忧心冯一博的子嗣问题。
今日说起新宅子,借机就问起这事。
冯一博先愣了一下,以为李守中是问薛家送嫁的事,就摇了摇了摇头,道
“薛家那边虽然对外都说,是来都中送嫁,但其实只为帮薛家二房走些关系。”
这事不用冯一博说,李守中自也有耳闻。
贾政上书保奏梅翰林之后,还曾广邀老亲帮忙。
自然不会漏掉李守中这个亲家公。
可李守中为人正直,却不是傻子。
自然不会答应这种请托。
他连落笔都不曾,只让人回了个口信儿。
说自己不参与新旧党争。
对于李守中来说,这是冒着极大风险的提醒。
可惜的是,哪怕都摆在明面上,
贾政还是未能理解。
他只觉自己保的是实在亲戚,并未参与什么党争。
自觉无愧于心。
当然,贾政为人谦恭厚道。
虽不理解,也没强求。
毕竟,他请托的人多了,上本者却是寥寥。
也不差李守中这一个。
李守中听冯一博提起这事,顿时皱眉。
不过对于这位亲家,他也没什么好说。
当下摇了摇头,道
“不管怎么说,薛家大房也来都中了。”
绕开薛家二房的事,才继续问道
“你没和他们商量一下婚事?”
没等冯一博说话,又道
“我记得他们家长辈就一个母亲,并无其他。”
“我若上门有些不便,让你师娘过去商量一下。”
冯一博一听,就知道李守中误会了,连忙摆手,口中道
“不必劳动恩师和师娘,其实薛家公子已经和我提过一次。”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道
“只是我还没想好,就推说宅子还未竣工,没给具体答复。”
李守中闻言一愣。
都已经定亲了,对方又来送嫁,你还有什么犹豫的?
这还是皇帝赐婚,难道你还想退婚?
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下就皱眉问道
“这是何故?”
冯一博听问,就是老脸一红。
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笑一下,才吞吞吐吐的回道
“过了年,薛家姑娘方才十五,却不过将笄。”
说到此,冯一博面露为难道
“所以我才犹豫着,是不是再等一年更好些。”
好家伙!
李守中这才恍然。
搞了半天,这小子是嫌薛家姑娘小啊?
《礼记》有云十有五年而笄。
也就是说,女子十五岁就要换个发型。
把头发挽起,用一个东西一插,代表已经成年。
这个东西就是笄。
和男子及冠类似,也称为及笄。
而将笄,指的就是已满十四,未满十五。
冯一博手中有宝钗的庚帖,自然是算过年龄的。
宝钗过年就十五了,但那是……
“虚岁十五?”
李守中一听将笄,先微微皱眉。
再见冯一博的神色,没好气的道
“差一岁而已,何况嫁做人妇就可戴笄了!”
只要嫁人就可以换发型。
可冯一博纠结的也不是发型啊!
“你们也不是才定亲,都快两年了,早晚也要迎过门的。”
李守中见冯一博有些犹豫,就劝了起来,又道
“再说,过年你也二十了,我看就别等下去了吧。”
这个二十也是虚岁,但在大魏也算晚婚了。
虽然冯一博已经纳了尤家姐妹,还有个刚进门的妙玉。
但那都是妾室。
严格来说,冯一博现在还是单身未婚的大龄青年。
“薛家姑娘也到了年纪,正该迎过来了。”
别说是虚岁十五,就算十三、四虽,成亲的也大有人在。
显贵人家稍微好些。
哪怕定亲了,一般也会多留几年,好好教养。
但将笄过门也是没问题的。
可将笄过门没问题,但冯一博有问题。
十四周岁,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大姑娘了。
可对于冯一博来说,还是有心理障碍。
他实在有些过不去心里的槛儿。
“不管怎么说,他们母子三人既然说来都中送亲,我看就尽早迎她过门。”
雅文吧
李守中循循劝导,最后还道
“不然再闹出什么闲话,就好说不好听了。”
这话让冯一博陷入了沉思。
若是有人送亲,而无人接亲。
难免就要有人说起闲话。
比如说他想要悔亲之类。
但凡他有所犹豫,这样的闲话就会传出去。
即使薛家两房都是这个借口,但任谁也知道宝琴才几岁。
自然明白那是借口。
可宝钗的年龄够了,若是不迎,那就要有闲话了。
冯一博之前只想这年龄的事了,倒是没想这些。
不过,若是先迎回来,倒也不是不行。
正好先培养培养感情。
想通这些,冯一博当即拱手,道
“多谢恩师教诲,我明白了。”
稍一沉吟,就道
“等我和薛家商议一下,开春修好了园子,就迎她进门。”
“如此就好!”
李守中见他相同,自是满意点头,又道
“让你师娘和薛家主母商议,好帮你操持一二。”
“恩师,这事不急,还要等开春再说。”
冯一博闻言却摆了摆手,笑着道
“我现在倒是有个事,需要年前办好。”
“哦?”
李守中面露疑惑,问道
“还有什么事?”
眼看都二十了,成婚不急什么急?
难道他还想在成婚前,再纳几个妾?
李守中心中琢磨着,还有没有合适人选。
要不在李家找个庶女?
“那边虽然园子没载花种草,但前面宅邸已经修建好了。”
冯一博不知李守中所想,朝他一笑,道
“我想着,咱们年前就搬过去。”
李守中正在思考李家有没有合适人选。
闻言反应了一下,才明白冯一博是在邀请自己过去同住。
“原来是这事啊!”
李守中恍然,随即摆手道
“你们搬过去吧,我和你师娘就在这边住着。”
显然,这事他早就想过,所以才能直接拒绝。
又笑着道“两边也不远,平日往来也方便。”
冯一博闻言却不答应,他立刻道
“恩师,您和师娘若是不去,那我也不去了。”
这话发自真心,李守中自然明白。
“别说傻话,若非你修了新宅子,我和你师娘早就搬出去了。”
李守中欣慰一笑,说出了实情,又摆了摆手,劝道
“你也不是孩子,搬过去就要成家了,我和你师娘再跟着就不是回事了。”
老两口不止一次的,商量过要搬出去,
毕竟冯一博不是他儿子。
只是,冯一博再三挽留,后来又修建新宅。
老两口一商量,才决定留下。
想等冯一博去新宅那边,他们就把这里买下。
“恩师,我自幼怙恃双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恩师和师娘,才让我体验到了家的感觉。”
冯一博立刻发动感情攻势,真挚的道
“我建那宅邸不只是为了大婚,更是为了给恩师和师娘养老。”
“若您和师娘不去,那我也不会过去,正好就在这院成婚吧!”
看着冯一博像是发脾气的小孩子,李守中有些哭笑不得。
“我知道你的孝心,但咱们师徒太近,于你仕途无益。”
说到这里,顿了顿,李守中一字一句道
“若我入阁,太近了需避嫌。”
这话也不是吹嘘。
他已官至礼部尚书,就差一步就能入阁。
只要内阁有人致仕,不出意外,就轮到他了。
所谓避嫌,自然就是不能明目张胆提拔冯一博。
至少保持一点距离,再提拔的时候,才能不落人口舌。
“若我出事,太近了受牵连。”
这两年朝中党同伐异,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轮到他了。
尤其他这个位置,进一步就登阁拜相。
最是让人眼红。
若非他本身在江南有巨大声望,又有隆庆帝支持。
再加上和张松越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默契。
怕是早就被人攻讦下台了。
“恩师,您想的太多了。”
李守中将心中担忧说出,冯一博却不当回事的摆摆手。
“以我们的关系,早就绑定一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无论是否住在一个宅邸,都是一样的。”
说到此处,冯一博不由露出笑意,问道
“谁还能因为我们分开住了,就觉得我们决裂不成?”
“唉!”
李守中沉默半晌,最后才叹了口气。
带着一丝责备,又带着一丝欣慰,道
“你呀~!”
冯府这边劝服了李守中夫妇,准备着乔迁新居。
荣府那边的省亲别墅也已经修好,只剩些细碎的收尾工作。
别看剩下一些琐事。
人员往来,穿梭不停。
忙坏了掌事的几人。
一会儿有人禀,工程那边等着湖东西的纱绫。
请李纨去开库。
一会儿又有人来禀,请人验收金银器皿。
探春就带人过去清点。
因没了凤姐,李纨和探春又是初掌。
三五件事,就把几人支的团团转。
宝钗一个外人,又不好过多插手。
只在关键之处帮忙把把关。
王夫人见此,也只能亲自上阵。
就连上房丫鬟等也都忙碌起来。
直忙到了十月末,才全都备齐了。
之后就是监办的都交清账目。
各处古董、文玩俱已陈设齐备。
采办鸟雀的,自仙鹤、鹿、兔以及鸡、鹅等,亦已买全。
交于园中各处饲养。
贾蔷那边也让戏班演练了二、三十出杂戏来。
采买的一班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念佛诵经。
等禀到贾政这边,他又请史老太君到园中一起斟酌。
直到再无些微不合之处,贾政才敢题本。
奏本才上,当日便得了回信儿。
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
即上元之日,贵妃回府省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