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 章 农业交流会,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居凡世,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很快来到二十号,这天是与苏父约定好和农业研究院交流的日子,一早苏父就带着李昭来到农业研究所。
这里也是在城边上,不仅有一个大院子,还有几百亩属于研究所的试验田,现在田里已经都种上了各种作物。
而且李昭发现,有一些东西他都不认识,他认识也就小麦、油菜之类常见的。
而且像小麦这样的作物,都是一块地里看上去最少都有上十个品种的样子,因为长势、性状什么的有明显区别,而且都插着小牌子。
这里的地也很有意思,都是整成了规则的地块,一块也不知道是一千平还是两亩,具体多少李昭也不清楚。
来到研究所的会议室,这里居然已经坐满了人。最让李昭惊诧的是,他的位置居然被安排在了仅次于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上,真是让李昭受宠若惊,一番推让之后,李昭还是坐了下来,在所长宣布会议开始时,李昭也能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热情,因为李昭搞得生态农业,这些人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以往很多时候想研究什么,都需要自己筹款,现在有了国家拨款。而划给了材料厂之后,更是只要项目合理,能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苏父基本都会批,今年研究所将进行几百项的研究,这是以往都没有过的。
会议开始,所长就请苏父讲话,苏父也没有推让,直接介绍了起来:“你们今年申报的项目,我大部分都批了,希望大家研究的时候尽心尽力,尽可能多的拿出成果。而今天我来的目的主要有两個,一个是国家给了我们任务,就是给五十个农场推广生态农业,第二件事就是交流下咱们的推广方式。”.接着苏父介绍了这五十家农场的位置,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天南海北,李昭不禁开始皱眉,这样的话,这事情就不好办了,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
介绍完了之后,众人也都议论开了,好一阵才有人举手问道:“苏厂长,我们需要到各地的农场驻扎吗?如果去各地农场驻扎,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兼顾上研究啊。”苏父面对这个问题,早有对策,于是说道:“我们不需要驻扎,但我们需要去实地考察,然后根据当地的特色拿出适合他们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然后与当地的农业部门甚至农业研究院合作,共同完成这件事。这次的推广主要是为了给以后大规模的推广提供经验,基本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听了苏父这么说果然有人不怎么认同,于是说道:“苏厂长,我们也研究生态农业有半年时间了,对于里面的情况非常了解了,可以说现在军垦农场还有李家村使用的模式,已经算是有机质利用率最高的模式了。我们想了很久,都没有其他什么模式有比这个更高效的了,所以直接推广这个不就可以了吗?”见是这个问题,苏父看向李昭示意李昭来回道,李昭这时也就说道:“使用蚯蚓的模式是我想到的,但这种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地方啊。比如说草原地区,那里世代以放牧为生,刚刚我也听到推广目标里就有这样的牧场。我们现在搞得生态农业完全不变的搬到这样的地方,就显然是不合适的。”见那位提问的人仍然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李昭也是牙疼,这位都可以称之为狂信徒了。
李昭也接着解释道:“对于这样的地方,养牛羊就是最好的选择,让当地的人们放弃养牛羊,去种地再养殖蚯蚓、养猪,不是本末倒置吗?咱们这么算吧,一个人放羊,咱们不多算,放三两百只没有问题吧?养猪可以吗?”
“就算没有三百只,咱们按一百只算,也比养猪养的多啊,诸位认为我说的在不在理?”在没有机械帮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养猪还真养不了多少,但养牛羊却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这就是差距。
这时众人也沉默下来,思考起来。好一阵才有人问道:“那像草原这样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李昭见众人这样,也是被气乐了,这些位可都是搞农业研究的,怎么反而问起他这个搞机械的了,李昭也是无奈说道:“其实你们都知道怎么办,像这样的牧场,无非两点,一个是牧草,另一个就是青贮饲料,我想这些你们比我懂。有足够优秀的牧草,再加上青贮饲料,养殖规模就能大大提高。”这时众人都议论起来,确实是这样,他们都看到了李家村还有军垦农场的变化,一心想的都是各地怎么也能像李家村还有军垦农场那样,忘了各地自有各地的情况。
其实他们是被两个农场的模式惊到了,以前哪有这么搞得,一下将有机质利用率提高了好几层,甚至都忘了两个农场本身的模式都有差别。
就听这时有人说道:“我怎么把王教授的青贮饲料的方法给忘了,是啊草原那地方可不就是适合研究牧草,然后推广青贮饲料的方法吗?只要牧草品质、产量、动物适应性都比现在的强,那就是最好的生态农业方式,醍醐灌顶啊。”见众人反应了过来,李昭总结道:“草原只要有了更优秀的牧草,再发动牧民多多储备青贮饲料,那么到冬天牧民同样能够保证牲口的规模,最后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这样不就能给国家带来更多财富了吗?”刚说完这个,接着又有人问道:“那西北呢?哪里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就是草场都不多,通常只有河流、绿洲地区才能发展农业,一部分地下水多一些,但也很难支撑农业发展需要,我们又该怎么解决那里的问题呢?这些地方我们都有过设想,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现在也有这方面的推广目标。”对于解决西北方面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设想,无非两点,一个是北水南调,一个就是南水北调。
北水南调也就是从贝加尔湖往整个北方供水,但想法是好的,技术上问题也不大,但这直接跨过了两个国家,很难协调。
至于南水北调,则是利用世界屋脊上多湖、雪山的特点,将如雅鲁藏布江这样水系里的水引入西北,但想法是好的,同样非常难实现,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了。
当然还有人异想天开的想炸开喜马拉雅山,显然都是没有实现可能的。
而且就算将山炸开,也不一定会有降雨,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干旱。对于西北李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李昭也变不出来水啊。
就算是六十年后有一个凝集空气水分的方法,那也要大笔投资才可能实现,现在显然也是没有办法的。
李昭也没有想到现在第一步的推广工作就有西北地区。想了想李昭说道:“对于西北地区我也没想到会出现在推广名单里,对于西北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那里无非发展灌溉农业以及绿洲农业,如果地下水比较浅的,也可以打井发展灌溉农业,但这么做很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见众人若有所思,李昭继续说道:“对于地下水比价丰富的地方,我倒是觉得可以种植耐运输的果树,比如核桃、大枣、葡萄之类的。而如核桃这样的果树,本身需要上十年才能结果,你们可以研究如何让树木提前挂果,如果能将挂果时间提前到三到四年,那对于推广就非常有利了,核桃的用处就不用莪说了吧?”在六十年后,西北产的棉花非常多,但现在显然很难发展这么快,一个是运输是问题,其次就是灌溉真的是问题。
而对于那些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方,李昭反而更倾向于种植果树,对于蒸发量极大的西北来说,树木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接着李昭又给众人讲了自己关于南方地区、山区等地的想法,比如山区,那里土地稀少,交通不便,高价值的山货绝对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而如何提高山货产量,就是这些人研究的目标。就如灵芝,只需要将灵芝孢子放在培养皿里用琼脂培养出菌丝,然后再到森林里进行接种,就能长出优质的灵芝。
当然灵芝只是一种,这种方法也是一种伪野生灵芝的种植方法,李昭更是将六十年后大棚种植灵芝的方法都在这里进行了分享,直接将这些人说的直发愣。
这也算是给众人打开了思路,人参、灵芝可以种,还有什么药材是不能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