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 党同伐异,大明马弓手,碧霄声,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纪纲悻悻而去后,吴高没有多言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包元乾几眼,安慰了几句稳住了几人的情绪便让其回到住处,静待圣旨。
回到住处后包布同率先开火,他不屑嘁了一声将刀鞘丢在一旁道:“什么他娘的锦衣卫同知,鸟也不算!”
应浩皱眉道:“纪纲此人睚眦必报,如今让他吃了瘪他必然会伺机寻我们麻烦,对于我们日后在应天行走并不是个好消息。”
高守正几人对于锦衣卫的认知也与包布同大差不差,都好奇问道:“这纪纲的官得有多大?”
应浩轻叹一声道:“你们有所不知,纪纲这个锦衣卫与我这个锦衣卫乃是天差地别。他乃是新天子启用锦衣卫中的第二号人物,天子亲军之从三品锦衣卫同知,备受荣宠。想那寇百户穷极一生立功无数,亦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百户官,尚与之相差甚远。更遑论我只是个寻常锦衣卫校尉,连个九品都算不得,乃是最低层次的校尉。”
应浩一番言语才把几人唬住,几人都啧啧咋舌。他们一群边塞士卒平日能接触的锦衣卫也就是寇石城与应浩,没想到竟然还有比他们更厉害的锦衣卫。
这应浩二人如此低的阶别尚能伪造圣旨,瞒天过海。这纪纲手中的权力,又得有多大?
“关他鸟不鸟同知,如今我们大功在身他不也得乖乖给咱让步?”包布同虽然嘴中不屑,但想比方才的神情也有所收敛,想必他自己心中也有杆秤。
姜为摇头道:“能让他让步的,不只是咱们的功劳。更多的是让他掣肘的力量,否则以锦衣卫的手段,惩治的有功之人还会少了?”
包布同几人似懂非懂,但是卢刚锋却是明白了姜为话里的意思道:“所以日后,我们不能居功自傲才是。有句话说的不错,小心驶得万年船。”
姜为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功劳并非是永恒的护身符。功劳不仅会带来荣华富贵,也会带来杀身之祸。
功劳乃是有正反两面性,而这平衡的掌握者,在于帝王个人的看法。
包元乾看着应浩问道:“如今的锦衣卫内部恐怕派系之争颇为严重?”
应浩摇头道:“我远离京师对其不甚了解,不过这些时日也从同僚嘴中打听到些许消息。如今掌权的锦衣卫指挥使名为赵曦,此人乃是建文旧臣,靖难之后以首开金川门之功被圣上升任锦衣卫指挥使。而这纪纲则是靖难功臣,跟随圣上南征北战颇有功劳,属于新晋功臣被任为锦衣卫同知。”
包元乾点头道:“一个是迎降的建文旧臣,一个是靖难新晋的勋臣。锦衣卫内部果然是新老派系之间的内斗,这二人便不是一路人。”
卢刚锋若有所悟道:“难怪这纪纲不敢轻举妄动,原来也是怕这个赵曦从中对自己作梗。”
包元乾看着房中几人,赵彪、赵豹也同在此处。@·无错首发~~
他见自己亲信几人都在,便坐下环顾众人道:“兄弟们,咱们不日便要被宣召进京。一来是论功受赏,二来也是献出那块传国玉玺。我想一旦做成这两件事,荣华富贵自是不必多言。”
“但是...”众人见他话锋一转,皆是静待下文,包元乾轻叹一声道:“所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等因功受赏必然也会因功引来记恨。加之得罪了那纪纲,我们在应天府并不是高枕无忧的。”
“我们几人同起于肃州,辗转万里。不知在那刀来剑往的死局历经多少次,方才有此一日。我们虽非亲兄弟却早已胜似兄弟,日后入朝更当多加照应,莫要手足相煎才是。”
几人纷纷点头认同,他们皆是出于一地,经历无数生死考验的同伴。如今苦尽甘来,即将入朝受赏,岂能不知在那陌生且如履薄冰的官场中,有几个推诚置腹的兄弟是有多么重要。
“我虽信任诸位,但口说无凭。”包元乾拔出短刀道:“我们不是绿林响马,不必使那。
套立香拜神之说辞,也不必立那作恶的投名状。”
他说话走至案前划开自己手掌,轻握拳头滴入几滴鲜血入酒盏道:“若是认我们为兄弟者,便滴血入此盏。兄弟手足共饮此酒,自此兄弟之血便为彼此之血。若是日后有人做出伤害手足的事情,当人神共怒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包布同二话不说抽出短刀,也将自己的血滴入其中。就这般一个接一个,所有人都饮下了这盏洒,算是立了誓。
包元乾是一个穿越者,自然对这套鬼神之说不感兴趣。但是他不感兴趣,却不代表不能利用这个时代迷信的特点,以此为工具将众人笼络到一起。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相信鬼神之说。视精血为通达神灵之物,对于滴血共饮一事有着深深的忌讳。若非心怀至诚,决不敢轻易这般做。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包元乾抱拳环礼众人,说了句桃园结义里的话。
这些多为大老粗的人,哪儿看过三国?只觉得包元乾说的极为在理又押韵,便纷纷激昂抱拳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如此这般,包元乾便以利益与鬼神之说结合,施以恩威的将众人笼络在一起,初步的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草台班子。
时至深夜,包元乾站在关楼上遥望寒夜朗月,咧咧北风呼啸而过。
“包元乾对否?”这时身后一个声音传来。
包元乾回头看去,却是一个身着曳撒劲装的武官走来。
“何事?”
“我乃亲兵千户,杨洪。”那人抱拳道:“吴侯有请,还请你移步往内堂一叙。”
包元乾随着杨洪往内堂而去,那杨洪路上似乎对他颇为感兴趣,也许是自己寻来援军救下了吴高,两人一路倒是相谈甚欢。
“请。”那杨洪在内堂外驻足,做了个请的手势。
包元乾大步入内,却见吴高早已端坐其中等候了。
“见过吴侯。”包元乾作揖道。
吴高满脸和煦,示意其坐下。
“包元乾,你年纪轻轻便立此大功,如今入朝在即日后当是不可限量。”吴高顾左右而言他道,“只是不能为我所用,实在可惜了些。”
“吴侯错脸色的。可是私下这两人的关系,却不见得坚不可摧,甚至还会伺机扳倒对方。@
吴高又道:“而文官党羽又分为迎降派与戴罪派,这迎降派当以杨荣、解缙、金幼孜等人为首的中低级文官。尤其是那杨荣,在圣上入宫时挡在其马前献媚问及谒陵乎?而戴罪派则以多是圣上所列的女干臣榜上未诛杀而得到宽宥之人,如那张紞王纯之辈,这些人多是旧朝的六部大员。这些迎降派仗着往日官职轻微未能对靖难造成阻碍,加之迎降之功而沾沾自喜借此为跳板打压这些戴罪的旧朝大臣,所图者也是名利官位罢了。”
包元乾听吴高这么说,倒是深信不疑。他后世每每读史,向来便不耻于这些所谓的永乐名臣的为人。
那解缙、胡广在朱棣进京时高谈阔论,大有提刀杀燕贼之气势。徒有王艮兀自掩面哭泣,不知所措。
众人皆以胡解二人为建文忠臣,唾弃王艮懦弱无能必降燕逆。可事实则是朱棣打进南京后,胡解二人立刻献媚归附。而被人批驳的王艮却自缢而亡,成了为建文守节的忠臣。
那茹瑺更投地,爬到朱棣脚下求他登基,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所谓文人风骨在他们这些“永乐名臣”的身上,荡然无存。
更让包元乾无语的,便是那个在永乐朝三杨中权力最大的杨荣。
皆言杨荣拦朱棣马,让其先谒孝陵而广收美名。可在包元乾看来不过也是谄媚之举,朱棣谒陵与否他本人岂能不知?需要你杨荣来自作多情献媚?
四年前朱元璋驾崩之时,朱棣哭丧的队伍都快到南。
京了,就是被杨荣这帮子文官撺掇地被迫北返。可以说朱棣没能见着自己父皇最后一面,大抵是杨荣这帮子中下级文官给齐黄之流出的馊主意。
如今见朱棣杀了回来,他倒望风归附惺惺作态跑去拦朱棣马儿,不过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侯爷一番言语,元乾倒是受教了。”包元乾恭敬道,“不知侯爷是哪一派?告诉小人这么多事,所图又为何?”
吴高既然告诉了他这么多,便不会只是当个百科书这么简单。他方才说自己已入党争漩涡,如今听来倒是呼之欲出。
果不其然吴高起身踱步道:“本侯世袭江阴侯爵,按理说当是武将之旧勋派系。不过本侯并无迎立之功,虽为旧勋却未涉及文武党争。我在朝中那些人看来,可文可武。皆是可以笼络之对象,只是我远在边关已不知朝政如何,岂能轻下决定?”
包元乾心思活络道:“侯爷想告诉我的是,侯爷本人如今仍未倒向任何派别,我乃侯爷举荐之人在别人眼中却早已是侯爷的人。一旦入朝,那文官武将皆会抛来拉拢之意?”
包元乾自然是懂其意,靖难之后官员缺漏严重,朱棣在继位之初也不得不下诏各地举荐人才入朝,可不通过科举之途,一步登天。
他吴高虽想站队却不知朝政风向,只能举荐自己引为自己人,以自己几人谋略才思辨析朝政斗争情形而择其站队。
吴高点头道:“不错,毕竟你在夹缝中对于二者皆是底子干净,如此一来反倒容易取信于别人。”
包元乾道:“吴侯想让在下自己抉择,究竟是拜入文官派系,还是投入武将门下?”
吴高点点头,“也不尽然,你由我举荐入朝满朝皆知。你做得好封赏乃是你的,你坏了事我也会受到牵连。”
他听到吴高这般说,也自然明白了为何吴高那日会回护自己,原来自己一行人在不知不觉间早就上了党争的这条大船。
包元乾作揖道:“吴侯乃是靖难后戴罪之人,所以吴侯是想让在下在朝中选择一条正路,为你正名洗脱前罪对否?”
吴高转身淡笑道:“孺子可教,这些时日我看出你的远大抱负,不甘于人下。你们几人皆是心思活络足智多谋之辈,且勇猛异于常人。正是我所需举荐的人才,这也是为何我与你说这般多的缘由。”
“在下明白了。”包元乾听罢心中有些沉重,如今还未入朝,可党争的苗头已然出现。
吴高叮嘱道:“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切勿以小恩小惠而轻信他人,你要明白党争是不可调和之物,一旦你选择了一方那便是永无退路,至死方休。”
包元乾深谙其中道理,自己若想在朝中混迹就必须和光同尘。无论是选择武将集团还是文官集团,都是必经之路。
可党同伐异,你死我活这八个字贯穿古今,尤其是这般容易?
自己要在其中发迹,更谈何容易。
......
二人那夜谈后,包元乾沉闷了许久,虽然与姜为几人多有商议。但毕竟还未入朝,那龙潭虎穴究竟如何,如今还是纸上谈兵。
谋略如姜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就在三日后,他们朝等暮等,终于等来了朱棣的圣旨!
一个中书通事舍人,陪同着数十个御林军模样打扮的甲士便到了都指挥使司宣召。
满堂官员与包元乾几人哗啦啦跪倒一地,听那中书舍人宣读完宣召包元乾几人进京面圣的圣旨后,便要即刻起行。
宣读不过片刻,没有包元乾想象的那般大场面。圣旨中并未有甚劝慰之言,更无赞誉之话。只是须臾,便已草草读罢便接过圣旨。
包元乾心中咕噜了一句,感觉自己立了这么大功好像对于朱棣来说,早已见怪不怪。这场面也就是一个文官,几十个士卒便打发了。。
只是这回已经是包元乾听过的第二次宣读圣旨了,却没有一次是太监宣旨。
这中书舍人也是个七品文官,那在他记忆里动不动便是司礼监太监宣读的场景,他到现在还未见过。
他不由得心道,看来永乐初年这司礼监地位也不是后世那般夸张。
送别一行人时,杨洪抱拳环礼众人道:“诸位义士乃是我家侯爷救命恩人,此番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若是日后有缘,当要再与各位一醉方休。”
包元乾看着挺拔的汉子道:“杨兄豪气干云,我想日后定有相会之日,就此别过!”
他说罢看了一眼披着斗篷蒙着面,被高守正挟制的本雅失里,便扯过缰绳随着那中书舍人向南而去。_o_p> “应天府,包某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