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明不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东方时报》,崇祯欠了我十亿两,远明不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子成长基金建立后。

二月二十五日,许家庄精心挑选出的优秀师资力量,就抵达了京城,进入了东宫,正式的介入到了太子朱慈烺的启蒙教育中。

有语文老师一名(教授简体字与拼音读法)。

数学老师一名。

格物老师一名(即物理+化学)。

军事老师一名。

生活老师一名(了解农业、工业、商业、养殖业等生产活动)。

暂时只有这么五人。

以后会按照学习进度的情况,增加历史老师、地理老师、德育老师、艺术老师(传授音乐、绘画、建筑设计等内容),总之包罗万象,涵盖了方方面面。

而这些老师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是许家庄额外报销的,不在太子成长基金承担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为了参与到太子的教育中,许家庄是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抽调了宝贵的人才,干的却是培养封建君主的事情,将来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得不偿失。

但即便存在这些风险,许家庄还是砸钱投资源推行了这个项目。

原因很简单,只要能把未来的皇帝,拉拢到许家庄这边,让新皇的屁股完倾向许家庄,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比如更好的利用大明境内的一切资源。

比如借着皇帝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搞一些事情,获得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等。

要知道封建帝王制度,已经延续了好几千年,在无数百姓的心中,仍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想根除这种影响力,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能借力打力,用好这种影响力,则好处远大于坏处。

就好比西方的殖民者传教士,只要胸前挂一个十字架,嘴里喊两句上帝,就可以随意的屠杀土着原住民,心里不会有半点的不忍与愧疚,良心实在受不了就多喊两句上帝,总能缓解多数人内心的不安与负罪感。

许家庄日后的对外开拓活动中,也需要类似的‘上帝’,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名义,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名正言顺,便干什么都没有疑惑,连打人都会更有力气。

所以培养一个倾向于许家庄的皇储,是一项绝对划算的买卖。

效果当然也是显着的。

二十八日,接触许家庄新式教育仅仅三天。

放课后。

朱由检特意询问了太子的学习情况,问是上午的老师教的好,还是下午的老师教的好?

“下午的老师们教的好。”虎头虎脑的朱慈烺想了想道。

“为什么,下午的老师才教你三天而已。”朱由检不解,问。

“因为下午的老师教的东西我能听得懂,上午老师教的不仅很难听懂,教的还是错的。”朱慈烺道。

“错的?为何是错的,你且说说?”朱由检吃了一惊,那些大儒应该不会误人子弟吧?

“姜先生教我《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书本上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就会感觉到快乐,可学习那么辛苦,怎么会带来快乐呢?下午问了蕲老师才明白,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打架的招式要经常练习,打人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

“什么?”朱由检眼睛都要瞪出来。

“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不是三个人里,有值得你去学习的老师,而是三个学生的力量加在一起,相当于一个老师,所以一定要团结。”朱慈烺又道。

“???”

朱由检感觉自己脑袋要炸了,脑中的固有观念正在遭到挑战,连忙摆手道:“别说了!那个教你的齐老师是谁?教的是什么课程?”

自己还是太高估许家庄了,这才短短三天,就开始误人子弟,想把自己的太子带歪带坏,简直不可容忍!

“蕲老师不是正式老师,他是放课后教我这些东西的,而且每次来都给我带糖、带玩具,对我可好了,我喜欢蕲老师,他也说非常喜欢我这个弟子,以后会经常过来看我。”朱慈烺晃了晃脑袋,眨了眨单纯的大眼睛,如实说道。

“蕲春年?那家伙是不是蕲春年?”

朱由检脑中电光一闪,马上冒出了一个厌恶至极的人影,因为蕲春年的手上,是有允许自由出入皇宫的腰牌凭证的,虽然见他这个皇帝比较困难,但进入皇宫是不难的,被他钻了空子接触到太子,也是极可能的事情。

其次蕲春年进出皇宫的次数太多了,早就跟宫中无数人混了脸熟,甚至称兄道弟,他就是不出示腰牌,也可能得到放行。

“混账,朱将军,从今天开始,加大皇城对闲杂人等的排查力度,蕲春年这类无关人等不许进入皇宫,另外如果他明天还敢过来,立刻把他拿下,朕要一刀噼了他!”

朱由检咬牙切齿的道。

“是,陛下!”

至于太子朱慈烺,黑眼珠子一转,当即察觉到了不妙,但好在跟蕲老师秘密联络的方式没有交代出来,不然可就完蛋,而且看父皇这么生气,还要宰了蕲老师,这可万万不行,对了,今晚就用对讲机通风报信一下吧,救蕲老师一命,就这么定了,他心里暗暗说道。

……

时间进入到三月份。

除北方少部分地区外,地面上的积雪基本融化。

道路交通得到恢复。

大部分的生产活动,得以力的开展进行。

许家庄的《三年五万公里修路计划》,也正式的推出实施,打算招募上百万的基建工人,修建至少一千座的主干道桥梁,修建总长达到十万里的标准水泥马路,预计总投资不低于五亿银元。

目的是在三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南直隶所有州府县乡的道路,再建成一条到多条的通往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山西、湖广、北直隶等地区的主干道,采用多路同修、老路翻新、齐头对进等方式,争取在三年内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

但问题来了,许家庄投资这么巨大,修好的桥梁马路却免费供人使用,却看不到明显的盈利点,投资成本何时才能收回?

有句老话说的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形容的就是冤大头的行为。

难道许家庄这次要做一个天大的冤大头么?

当然不是如此。

实际上,修路只是道路桥梁本身会亏,相关配套却能带来无数暴利。

比如在道路两旁设立客栈、货栈,同时促进客流、物流行业的发展。

比如道路通向何处,该处的矿产、农产品、人力等等资源,就可为许家庄所用。

此外只要把持住咽喉要道、核心主干道的控制权,哪怕不收任何过路费,也能令对手乖乖臣服,起到极好的控制作用,带来潜在利益无数。

总之就是资本的套路打法,一句话形容就是‘免费的就是最贵的’,先引诱你上贼船,后面是杀是剐,是一口吞下还是一刀刀片肉吃,完看资本的心情,用户是反抗不了的,除非另辟一条新路。

除此之外。

三月份,许家庄还有一个重大的项目完成了,意义也非常的重大。

即电报站工程。

许家庄在大明的京城、南京、济南、扬州、杭州、苏州、成都、武昌、泉州、广州等等三十八座的主要大城市。

加上许家庄零号庄园跟海港城这两处地点。

一共四十个地方,设置了四十座的电报站。

部配备了最大50KW级的发电功率。

配备了运行功率小,但传送距离远的中低频数字化电报收发装置,接受与传送信息的速率超过100kb/s。

相关的技术人员也部培训完毕,能够熟练自如的使用这些电报设备,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问题。

另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电报局,负责管理这四十座遍布大明各处的电报站,能够做到一条重要的信息,五分钟内便可传遍国,做出极其迅速的响应。

而这套电报系统建立之后,带来的意义可就太大了,相当于进入了初级信息化的社会,能够享受到种种的便利。

比如传递家书,在电报站发送,可能两三个小时家人就能收到了,时效性极佳,而不必等待漫长的一两个月,还有信件遗失的可能。

比如传递军情和情报。

比如协助银行汇款转账。

等等等等。

信息化带来的各类便利可谓难以想象,哪怕只是初级的信息化。

当然!

许远让人建立这套电报站体系的主要目的,不是传递家书、军情之类的,而是为了能在大明境内同步发行《东方时报》,将这份报刊,光速推广到大明境,要除了周末外,每个工作日都会发行一刊,要能够为大明的多数知识分子所看到。

……

三月七日,下午。

海港城,《东方时报》的报社内。

社长吴斯铭,拿着刚出炉的第一版印刷报刊,对着身旁的许远介绍道:“庄主大人,这就是我们即将发行的第一版《东方时报》,明天一早,就能在大明四十处之地,同步问世,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它采用的是彩印技术,图片图桉接近真实,让人更加相信报道内容的真实性。”

“使用的横版阅读的简体字白话文,普通人都能听懂报道的内容,当然,为了让大明的知识群体能够看懂,我们还在后面附带了一份两千常用字简繁对照表,便于他们”

“至于报刊内容,更是军事、时政时评、社会民生、人文地理、等无所不包,而且字体清晰,图片美观,内容丰富有趣,简直将天下的大事小事都囊括其中,庄主大人,只要这份《东方时报》一经发行,您所说的那个话语权、舆论主导权,就彻底的为我们所掌控也。”

吴斯铭无比兴奋的说道。

“嗯~”

许远点了点头,他在现代社会花了好几个亿,采购无数的设备,然后又是建电报站,又是成立报社,忙活了那么多,不就是想拿下大明境内的话语权、舆论主导权么?

甚至彩色印刷都弄了过来,不就是想建立降维打击的优势么?

“明天开始,就在大明境内,正式发行《东方时报》吧,第一刊印刷一百万份,定价10文,不,就定价5文吧,要让绝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

许远拍板说道。

“是,庄主!”

吴斯铭心里滴血,《东方时报》第一刊的纸张成本都要四五文,算上其他成本,卖二十文一份都是亏的,但为了拿到那个所谓的话语权,亏再多都是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农门渔妻种田忙

栖孟安

流放路上,团宠千金她自带空间

云遮清月

剑自雪中来

我不是烽火戏诸侯

替嫁后成了残疾大佬的白月光

阿川

我在三国抢天下

一颗小青虫

人间偶记

姚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