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泛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7章 无限之箭,欧拉之的,学霸的无限,桔子泛泛,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力是切割磁场产生的,之前叶寒以为它并不是电。意识到电、磁可能分很多种,或者很多状态,那或许仍然是电了。
可能电子有不同种类,也可能内秉属性比较丰富,除了阴阳之别,还有金木水火土五行。
然后不同电子或属性会被五行矩阵,也就是身体的经脉和穴道系统改变。
这个过程中又印上了专属于个人的标志!
否则无法解释内力在自己的身体里畅通无阻,一旦侵入他人身体就会有害的情况。
就算不同内力特性不同,总有内力相同的人吧?一个门派的,交手时候都用同种内力,为什么和不同门派的人交手没有太大区别?
至少该有一部分跟自己一样,被内力侵入,只要不是流量过大短路,那就毫发无伤,跟没事一样吧?
甚至如果没漏气的话,两个人内力互通,功力共享,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样的情况,也应该比比皆是才对。
但是并没有。
内力的区别绝对比内功的种类更大,内涵更丰富。
就好像这缠天七缩扣,只吸它自己……不,不仅自己,还吸活物,只要距离够近;对内力同样十分敏感,使的内力越多,吸力就越强……
这就是科学家和普通人的区别了。
普通人觉得缠天七缩扣是挣扎越厉害,收缩的力量就越强。而科学家就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不是因为反抗,是因为内力。
用力越大,催发内力就越多,内力越多,形成的生物磁场就越强,就好像通了电的电磁铁,肯定会被牢牢吸住不放啊……
但人人一种类型的内力究竟是如何区分的呢?与免疫系统有关?还是根植于dna?毕竟不管哪个,都是能勾连维度的分形系统。
缠天七缩扣的奇特吸力又是怎么实现的呢?究竟是一种独特的物质,还是普通物质的独特形式?
科学家无比好奇。
但这并不耽误他听到了甘大地的问题,注意到了系统提示。
系统提示他并不在意,但甘大地的问题对这个原味的古风世界来说算是难得了,他就勉为其难回了一句。
“条件不充分?”甘大地神情古怪。
“条件不充分?哪里不充分了?”便宜孙子则是茫然。
“只给了四个数据,根本不能断定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别说四个,五个都不够。比如1、2、4、8、16……你以为是2的幂数列,但也可能是点连线分割圆公式【注一】,下个数是31而不是32”
甘大地不说话了。
便宜孙子:(???)……
为什么这个表情?因为他便宜爷爷的表情告诉他,叶寒说对了。
关键便宜爷爷明显是知道的,知道这题不只一个答案,所以傻乎乎的按等比数列算就上当了!
作为一个来自近现代纤维的选手,面对这样的题目,唯一不会的竟然是自己?
而且自己公务猿可是高分过的,类似的通用能力测试题做了不知道多少,竟然很多题目根本就是错的?便宜孙子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忽然注意到,甘大地面前的石块,上面横纵交错着不知道多少条条杠杠,依稀有围棋棋盘的影子,又有一堆堆的围棋旗子和条状的算筹。
山居幽谷,无人应答,无人对弈,除了日复一日修行练气,剩下能够打发时间的游戏也不多了。
这奸猾的老货!为尊书院
“哈哈哈,不错不错,果然对术数一道颇有研究。那咱们就正式开始吧!”
虽然小手段被识破,甘大地脸不红心不跳,随口遮掩过去,也真奸猾的完全不像绝世高手了。
“老夫还是全力向前射出一箭,此箭第一瞬仍然飞了十丈,但第二瞬飞了二十丈,第三瞬飞了三十丈,第四瞬四十丈,第五瞬五十丈,第六瞬六十丈……速度越来越快,如此条件可充分不?”
“问,老夫此箭若不落地,共可飞出多远?”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肯定是无穷啊。
便宜孙子一瞬间就想到了,不过瞅瞅甘大地的脸,想想刚才的教训,他机灵的没说话,看叶寒如何回答。
“无穷远,如果你真有那么大力气的话。”叶寒淡然的声音立刻响起。
唔,跟我的答案一样。便宜孙子有种明明题会做,偏偏没敢写的郁闷。
“哈哈哈……”甘大地哈哈大笑,“小子,不要答的那么笃定。须知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世界上就没有无穷这种事!让老夫告诉你吧,此箭似乎能飞无限远,最后却会……”
“落在你身后六分之五丈处吗?”叶寒的声音再响。
(?????`;)
甘大地目瞪口呆,足足好几秒钟才惊骇开口:“你,你是如何知道的?这可是我……”苦心孤诣推演多年的至高秘密啊!
它说明了宇宙虽大却不是无限的;说明世界就仿佛灵魂一样,是不停轮回的;说明天涯确实就在咫尺;说明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可能是真的……
嗯,古时候的人就是这么的擅长脑补。万物皆数,数既万物;4、6、8、12、20,土、火、水、风还有以太。
叶寒怎么会知道?
不仅知道正确的答案,还知道每种错误的答案错在哪里,这是智力100的人的基本修养。
何况甘大地搞出来的,还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结论,也就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全体自然数和等于-112”。
这结论最早由欧拉给出,推理过程更是简单的小学二年级就能理解,以至于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代数喜剧。
就是通过一些看似合理的推导过程,得出某些十分荒谬结论的趣味数学。
比如通过“4-10=9-15”,可以证明“2=3”;又或者网上流传甚广的“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法。这些证明过程都有错误的地方,只不过被巧妙的隐藏起来了。
直到黎曼搞出大名鼎鼎的黎曼函数,发现“全体自然数之和等于-112”是黎曼函数自变量取-1的结果,欧拉的结论才没人当笑话了;
后来印度神童拉马努金定义了“拉马努金和”,根据这种定义也可以得出“全体自然数之和等于-112”,人们才开始重视。
后来更是发现,这个结论是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尤其在量子场论重整化的时候。
虽然有意义,该结论是错的也是确凿无疑的。
只不过数学中的一些错误结果,并不一定就毫无意义罢了。
比如根据抛物线方程算自由落体,往往能得到正负两个解,正的是答案,负的则代表如果不是自由落体,而是自由上抛,就会产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啧……”叶寒有点牙疼。
这结论推导出来容易,但要说明它哪里不对,却需要听者至少对集合论和级数理论有点研究才行。否则早被人看出破绽了,哪用等到百十年以后?
好在甘大地虽然世界观动摇,并没有丧失心智,见势不妙果断转向:“既然你对此题也有涉猎,那这轮咱们就算打平,我再出一题!”
“你可知数字中有特别的一类数,或者等于到己身的数和,或者是数位的平方。这类数十分奇妙……”
这家伙还研究了形数?叶寒大大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