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绝不可让其迁都
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绝不可让其迁都,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臊眉耷目,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荆州军主帐。
刘琦将前来投效的李典,介绍给了帐内的诸位将官。
“曼成兄乃是我在巨野县任县尉时的好友,此番与其叔父专程率军从乘氏来此,并特意在南阳郡和颍川的交界处而行,蛊惑袁术之心,袁术能为我军打开南阳的通路,曼成兄亦功不可没。”
李典拱手道:“今豺狼满道,奸佞竞逐,少君北上护君,实乃顺天应人,典能为少君尽绵薄之力,幸甚。”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曼成兄且带一部分亲信留在军中,剩下的人,劳烦尊叔带往襄阳,我自有书信给严君,尊叔至襄阳后,严君必有重用。”
李典道:“唯。”
李典和其从父李乾,并李乾之子李整,此番引族中人并食客近两千人前来。
但这些食客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部投军,而且他们还要保护着李氏宗族从乘氏带往襄阳的钱帛辎重,因而不能部随军,刘琦只让李典留下一部分心腹。
李氏家族的产业皆在乘氏,此番举族前往荆州,其实事前在族中的争议也非常大。
李氏一族昔日曾从巨野转至兖州乘氏,不算是迁移太远,但相比在故乡,声望也颇不如前。
如今若举族迁往荆州,李氏一门前途如何,谁也不好预估。
虽然他们不是名门望族,但毕竟也是一地豪强,家族日后的发展马虎不得。
在这种关键时刻,李典力排众议,向族中的权势者介绍了当下的形势。
李典言,兖州之地刘岱、桥瑁、张邈、鲍信数强并立,且青州黄巾盘桓周围,不一定何时便会成为战火忠心,在此居住,毁家破族的风险性极高,除非李氏一门能够举族投效兖州的一名当权者,用之为依靠。
但是兖州眼下的形势太乱,刘岱,桥瑁,张邈等人,李典也看不出他们孰优孰劣,更别说举族投之了。
万一押错了宝,李氏一门,怕是从此便被迁出豪强名单了。
但南郡就不一样了。
荆州刺史刘表善喜教化之道,乐于之学向往安定,南郡远离中原纷乱之地,战事的频率程度和北方相比,明显要少的多,是举族迁移发展生息的好地方。
更何况李典还与刘琦有交情,刘琦目下身为襄阳校尉,也是刘表的左右手,一定会对李氏一族颇多关照。
李氏宗族迁至南郡,也算是有了靠山。
经过李典不断的劝谏与努力下,最终,李氏宗族的诸长终于同意,举族从乘氏迁移至南郡。
李氏宗族虽不算是望族门阀,但在乘氏和巨野,都一直豪强级别的存在,他们举族迁移至荆州,这对兖州的豪族而言,意义重大。
荆州刘氏,可容四方之士人避难的消息,由此传开。
……
留下了李典,遣送李氏一族去南阳郡,荆益联军继续北上,穿过宛城抵达鲁阳县北的百里之地,便已经是司隶的地界。
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将进入董卓与关东群雄交锋的地界了。
荆益两军抵达司隶之后,便在梁南的霍阳山附近驻扎。
古邑之地霍阳山,目下隶属于梁县,早在商朝时,这里便有霍国存在。
其地之西便是阳人城,孙坚的精锐之师就驻扎在那里。
而霍阳山正北的一百五十里,就是雒阳。
这里的地界已经距离雒阳如此之近,属于朝发夕至,因此不可以再随意向前进军,接下来的每一步,要慎之又慎。
两方诸将官汇集,开始商议下一步的动作……
商议时,贾龙向荆益两方的将领提出了一个行动方案。
“贾某与董相国,昔日在凉州共破叛羌,颇有些情谊,如今吾等已进雒阳地界,贾某当置书于董相国,请其派使者前来,相谈护君事宜。”
众人闻言,不由纷纷点头称是。
在他们看来,贾龙与董卓有旧,更兼荆益两军占据着大义,董卓如今是四面楚歌,为地方郡守士族不容,在这种情况下,董卓只有跟宗亲联盟妥协,才是他最好的出路。
他们这是给了董卓一个机会。
蔡勋的表情似有些激动:“既如此,那诸位便商议一下,当与董卓如何洽谈?”
刘瑁笑呵呵地站了出来。
他拿着一卷简牍,道:“吾益州军之所求,皆在此牍上。”
蔡勋好奇道:“不知刘益州所提条件为何?”
刘瑁将简牍展开,缓缓道:“蜀中多事,巴民未经教化,却屡有反迹,南中之民亦是不归王化,西南可谓多事,朝廷若不在益州常置上将镇守,恐大汉边壤不宁,故请朝廷设镇西将军,并改任蜀郡、汉中、广汉、巴郡、犍为、越隽、益州、牂牁郡守并都尉,以安民心……”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都大致明白了。
刘焉这是打算问董卓要军职和官位了。
四镇四征并不常设,非战时而不置,刘焉借口西南民众不附,难归王化,索要四镇之一的位置,根本原因还是想名正言顺的扩充益州的军力,并增加自己能够给予军中人的军阶。
如此,益州军今后就可以用为朝廷镇守边塞,防止夷民坐大为理由,无限的扩充军力。
益州请旨的镇西将军,毫无疑问指的就是刘焉……不过他们请旨刘焉为镇西而非镇南将军,想来是顾及同盟之谊,想把这镇南将军的位置让与刘表。
终归是没有白吃白喝,关键时刻还没忘了荆州的盟友。
而益州八郡郡守并都尉的职位,想来也是早以拟好了名单。
刘琦看了一眼贾龙,发现他的面色怡然自得,并无什么特别的表情。
想来这八郡的郡守和都尉之职,刘焉在某些方面,也对益州豪强们进行了妥协了
刘琦感慨道:“刘益州果然是深谋远虑,令人佩服。”
说完这话,刘琦还转头看向蒯越和蔡勋:“异度先生和蔡司马,也当仿效益州诸公,拟一份请旨奏疏,务必向董相国表我荆州人心。”
言下之意,是益州人向朝廷请旨要官,荆州人自然也得去要官。
眼下,蔡勋和蒯越在此,这份向董卓请旨的名单,自然不可能是由刘琦一个人来定。
蔡、蒯两家肯定也得借着这个机会,为族中人和其同盟的荆州望族中人索取官爵,进一步扩大两族在荆州的权益。
刘瑁听了刘琦对其父的赞扬,又叮嘱让荆州人仿效益州人,脸上略显自得之色。
谁言益州无能人?
蔡勋听刘琦让他和蒯越拟定这份名单,心下不由大喜过望。
刘琦的这句话,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这是将拟定奏疏求官的权力,都交到他们蔡蒯两族的手中了。
如此一来,这当中的尺度和拿捏,岂不是尽由蔡,蒯两族说了算?
蔡勋尽力的控制住心中的激动,道:“唯。”
蒯越眯起眼睛,仔细的打量着刘琦,心中略微泛起疑惑。
他是了解刘琦的,这位少君,从来都是软不吃硬不吃的主。
他表面知礼儒雅,实则内心却多谋善断,心思缜密且多机敏。
依他的立场,真的就甘心让自己和蔡勋去拟定这份名单?
这等于直接将偌大的利益切给南郡的望族了。
蒯越心中略有下惴惴不安。
少君心中究竟所思何事……
眼见两方众人都在场,皆颇有喜色,刘琦突然站起身,对在场众人道:“诸位,请爵的奏疏,对我荆益两方,确实重要,但还请诸位也不要忘了我等此番上雒的初衷。”
刘琦的话让帐内众人莫名所以。
贾龙道:“公子所言的初衷,为何?”
刘琦一字一顿地道:“护君为一,扶汉为二!董卓自二月便在朝廷公布了迁都之政,自五月起,西凉军便开始陆续迁移雒阳之民往长安,只因孙坚和王匡屡番攻伐,因而未竟功,但饶是如此,雒阳那迁移的十之一二之民,在迁移之中也死伤甚众,此乃动摇大汉国本之举,公等难道不知?”
说到这,刘琦环视众人,沉吟半晌又道:“我们身为宗亲,绝不可让他迁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