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0章 告御状(下),1908远东狂人,丹丘,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990章告御状(下)
章太炎突然这么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这让坐在他对面的熊成基猛然醒悟,想起他们前几日所谈论的话题,于是将那把短剑搁在桌上,也问了那瘸腿上尉杨奔几句。
“刚才我见你的同伴口音夹杂南北方言,显然不是一个地方过来的,为什么他们会在此处与你一同拦车呢?你们说你们打算上京告御状,这个主意是谁给你们出的呢?这个出主意的人现在是否也在你们之中呢?”
或许面前这两位问得问题有些突兀,杨奔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你们问这做什么?难不成你们认为我们是被人诓到这里的?虽然我们文化不高,也不懂什么宪政、训政,可是至少我们知道一个道理,这人不吃饭就要饿死,现在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已走投无路,上京告御状也是迫不得已,旁人指点一下,难道也犯了忌讳不成?”
“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杨兄弟,来,这里有些我们带着的点心,你尝尝,钱塘风味的。”
章太炎见杨奔似乎有些警惕,于是急忙叫一名学生从行李里拿出几包点心,搁在桌上,请杨奔品尝,同时也请那些聚集在附近的退役军人们品尝。
这一招确实有效,几片点心吃下去后,杨奔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于是就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
“没错!我们这些人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的人是从江北过来,有的人是从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那边过来的,至于组织我们的人,是一个叫做‘荣誉军人互助协会’的社团,是他们把人从各地带到这上海西郊的,没有他们给路费,咱们这些人只怕也凑不到一起,提议我们去首都告状的也是这个‘荣军协会’,他们也有人跟着我们。”
听到这里,熊成基的眉头拧了起来,他原本以为章太炎是多疑,但是现在看来,此事果然是有蹊跷。
“既然这个‘荣军协会’可以将你们聚集到上海西郊,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把你们送上去北方的火车呢?偏偏叫你们在这里拦火车,这未免有些奇怪吧。”熊成基问道。
杨奔两眼一瞪,说道:“熊都督,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不把事情闹大些,国民怎么会注意到我们这些落魄的军人呢?当年我们为国杀敌,戍守边疆,一身伤病,可是退伍之后,到头来却是没人理会!过去,当兵是贱业,不到迫不得已,没人肯当兵,可是共和之后,政府一直在说当兵服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为国尽义务,国家才能保护你的利益,可是现在,我们这些退伍军人为国尽了忠,尽了义务,到头来却被政府一脚踢开,不管不问,如果我们再沉默下去,以后谁还愿意当兵?农村里的兵还好说,好歹可以耕田,可是城市里的兵怎么办?这年头,连看门的工作都找不到。刚才,在人群里就混着记者,我们的壮举肯定会见报的,人人都知道了我们这些人的处境之后,政府总不能继续闭着眼睛假装看不见吧?如果政府叫人寒心,以后谁还肯为政府卖命?”
这话讲得相当有水平,熊成基和章太炎心中的疑虑更重,他们本能的认为,以杨奔的文化程度是讲不出这种水平的话的,这话,只怕是别人教的。
不等熊成基和章太炎回过味,杨奔又道:“说起来,我还不止是上过战场打过仗,当年,我还是全国军人之中第一个用降落伞从天上降落到地上的人,那次跳伞,总司令对我很欣赏,不仅提拔我做了排长,而且还保送我去军官速成学堂,如果不是在旅顺踩了地雷,不能继续服役了,或许我现在至少也是个少校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去找你们的赵总司令呢?他想必不会亏待你的。”熊成基说道。
“我可不想去麻烦总司令。我听人说了,总司令现在就在北京西山隐居,只有国会开会的时候才会露面,平时就跟夫人在西山种田,就连基金会的事情也是叫别人打理,虽然总司令这个人一向豪爽,也讲义气,我去跟他说话,他看见我这个落魄样子,肯定会掏自己腰包资助我,可是我好歹也是个军人,至少知道,现在做总统的不是总司令,而是黎元洪,所以啊,我不去找总司令,我就去找黎元洪,说起来,当年黎元洪在总司令幕中的时候,我还给他站过岗呢。”
见杨奔竟是如此心态,熊成基无可奈何,只好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荣军协会的人现在就在车厢里么?若在,请他出来说话。”
熊成基站起身,冲着车厢里喊了几声,但是没人答应。
“甭费事了。荣军协会的人在次等车厢,不在这头等车厢里,你们若是想跟他们说话,你们可以去次等车厢。”
杨奔嘀咕几句,伸手抓起几包点心,向章太炎道了声谢,又从桌上拿起那把短剑,然后分开人群,一瘸一拐的走到车厢前部,在他原来的位置上坐了下去。
“咱们去次等车厢问问?”章太炎询问熊成基。
熊成基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还是等到站之后再问吧。我估计啊,也问不出什么,对方既然处心积虑要将这水搅浑,只怕也是准备充分。”
“把水搅浑,然后浑水摸鱼。这像不像那位赵堂主的做事风格?”
章太炎小声嘀咕,所谓“赵堂主”就是指赵北,当年他主持统帅堂,因此私下里就被人称做“堂主”,这是戏谑的话,上不了场面,不过章太炎倒是偶尔在公开场合这么称呼赵北,尤其是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
熊成基倒吸口冷气,坐下去后,琢磨了片刻,沉吟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些可疑,再联系到前几天市区里的那场示威,倒真是有那么一点狂人的作风。”
“什么‘有一点狂人作风’?根本就是!你想想,平时对政治冷漠的市民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对政治感兴趣了呢?不仅要争取普选权,而且还要争取妇女选举权,当真是民智已开?恐怕不是,而是被人利用了。当年,赵振华改造会党势力的时候,我就留意过,我发现,他不是将会党改造成现代社团组织,而是在会党外头蒙了一层民治的皮而已,就拿青红帮来说,赵振华扶持杜老板打倒了黄老板,现在上海的青红帮就由杜老板说话,那么杜老板的后台是谁呢?只能是赵振华,而工会又控制在青红帮手里,那么,只要那位杜老板发句话,罢工岂是难事?而作为一个帮会头子,他为什么要掀起这么大的一场风波呢?而在事发之后,那位杜老板又躲去香港避风头,这不正说明,他是知道此举的风险的么?这么大的风险,他居然还敢冲到前头,这背后没人指使是不可能的,而指使他的人又是谁呢?”
章太炎一番分析,让熊成基更是忧虑。
“如此说来,此事还真是不能大意。国民盲从心理太重,或恐被人利用。”熊成基叹了口气。
“利用也未必不是好事啊。普选权对于国民还是有好处的,只要控制好这个文化素质就行了。”章太炎的一名学生插了句嘴。
“胁持民意,岂非正是那位赵堂主的一贯手段?至于文化素质,那些满口‘我大清’的遗老遗少难道就是文盲?”
章太炎淡淡一笑,连他的学生也认为示威行动有民意支持,他这个做老师的还有什么话可讲呢?也就只剩下苦笑了。
其实连章太炎也是佩服这一招的,所谓“名正言顺”,自古以来,所有成功的阴谋家都善于利用这个“民意”,而赵北相当精于此道。
“普选我不反对,但是我反对利用这件事玩弄阴谋。”熊成基明确了他的立场。
“或许,国民同盟的竞选纲领可以修改一下,加入这个普选权的内容。”
章太炎虽然这么建议,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件事不好办,国民同盟的那帮阔佬从来就对降低选民资格遴选条件不感兴趣,借口也是民智未开,容易为人煽动,尤其担心戏迷选民会将他们追捧的京剧名角选进国会,甚至选进总统府,事实似乎也证明了他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在的国会里就颇有几位京剧名角,甚至还有一名唱花旦的,戏子参政,这当年也是报纸上的头条,舆论为此争论了很久。
“当年赵振华也有意降低选民遴选条件,尤其是这个财产权,不过后来也只是稍稍降了降,而对文化要求却没有降。”
熊成基想起当年赵北在选民问题上的政策变动,当时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赵北不完全取消对选民财产条件的规定,但是现在,他明白了,原来赵北早就留着后招呢。
“聪明人啊。怪不得没人斗得过他。”
章太炎听明白了熊成基话里隐藏的意思,不由长叹一声,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长叹而已,真要跟赵北斗,他也自知自己没那个实力。
“此事到底是否有人操纵,操纵之人是否是我们推测的那位,目前还不能肯定,毕竟只是猜测,到底真相如何,我们现在还不能断言。还是进京之后再看看形势吧,现在,只怕那边已是八方风雨会西山了。”
熊成基也叹了口气,望着车窗外那飞速后退的景物,物是人非之感更是强烈,他隐隐觉得,此次归国,或许将身不由己的卷入一场政治斗争之中,至于结局,现在却是谁也猜不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