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又能如何?,民国军阀,石中火,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纺织在日本是重要支柱,其又对相邻的中国棉花十分依赖,因为除中国外其它产地的棉花,都量少价高。比如同样便宜的印度棉花,需要供应英国内的生产,织成布后再倾销到殖民地,获取巨大利益,只有少部份棉花才会卖给其它国家。毕竟原料和成品的价格相差太大,资本家是不会放过其中利益的。
赵文龙把西部产棉大省垄断,余下的东部各省,根本不够供应日本需求,更何况,东部棉花的份额也不是日本一家独占,划分下来就更少了。缺少原料,价格飞涨,必然造成大量的纺织厂停产。而且那些得到棉花的厂子,由于成本增加,算上运费,也拼不过川布。
若是四川的产能够大,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日本的纺织产业挤得崩溃,日本可没有英国这样的印度‘羊圈’,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一定的关税压制,如何受得了?
“这样,袁世凯那边不用管他,洋人有奶就是娘,只要我们交易不断,他们就会一直向着我们。恩,其它洋人国家,除了日本外,可以适当增加原料和半成品采购,英国方面订二十艘五百吨级的内河货轮,现在欧洲很‘热闹’他们没多少心思顾及远东,相信会同意的。德国方面,多订两条105mm重炮生产线,他们虽然给了技术,但以我们的设备生产太慢了。美国要两条最新卡车的生产线和五十辆五吨级卡车。法国。。。这法国除了七五炮,没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啊!算了,法国和其它国家你看着办吧,让他们感到不吃亏就行。小日本,告诉他们,若是包括布匹在内所有商品可降低半成的价格,我们就增加采购量,否则就把他们的所有订单全交给英国,相信他们的主子英国是不会拒绝的。”赵文龙露出嘲弄之色,反正还有一年半就要一战了,买再多东西也不怕吃亏,若是能打压一下小日本,那就更好了。
至于袁世凯,真以为和朱尔典相熟,就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岂不知,钞票和英国的关系更好。而日本,相信英国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对他们来说,日本只是在远东牵制俄国的一条狗,只能保证能咬人就行,至于其它是饿瘦了,还是毛掉光了,关他们什么屁事。
“啊?这,会不会把日本得罪得太狠了,毕竟他们也是列强。”卢师谛有些吃惊道,他虽然也是革命党出身,但这年头,连孙某人和袁大头两个大佬都对洋人矮上三分,他自然也硬气不起来。
赵文龙冷笑道:“本来双赢的好事,即然小日本不愿,我为何还给他们面子,得罪就得罪了,他能如能?抗议?袁世凯能管得到我们么?封锁长江?他敢么?英国人第一个就不放过他。派兵攻打?更是笑话,他们要从哪里进来?就算能进来,他又能出多少兵?十万八万的老子就全吃了。”
听到如此霸气的话,所有人都吞了吞口水,那可是列强啊!不过想想也对,四川在内地,日本还真奈何不了自己,得罪了也没什么问题,反倒若是真断了交易,急的是他们才对。至于开战的话,集体都很默契的忽视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赵文龙现在还真想和日本打一场。他现在买了这么多机枪,兵工厂也开始有少量出产,在全世界还没认识到它的可怕之前,正好拿小日本的‘猪突战术’来爽爽。但可惜,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了,别的不说,至于欧美各国都不会愿意,在欧洲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失去他这个‘冤大头’。
卢师谛应诺下来,想到能对列强也采用强硬态度,心里也不免有些热血沸腾。
之后农业部长杨庶堪汇报了四川的农牧情况,这些赵文龙一直有关注,所以他说得也不多。
末了,赵文龙想了想道:“四川有个盆地,听说土地挺肥美的,很适合种植甘蔗和油菜。你关注一下,确定的话,就多移植一些,把那种满,到时再建个糖厂,又是大笔收入。”
杨庶堪有些欣喜的应下,糖在这个时代可是重要资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四川现在虽然也有甘蔗但量太少,勉强够本省消耗,要是能大量增加,那全国,甚至国际市场都可以插上一手了。
张培爵的工商部,成果也是十分喜人,除了四川现有产业外,很多富户看到了机会,都开始扩大厂子,或增加新产业。不少心急的,甚至自己去找洋行问价,但单独买数量有限,价格非但没有便宜,还要提高不少。最后没办法,只能再回头来找工商部,请求再开一次工商大会。
另外全川各乡镇县的商铺,也开始急剧增加。之前赵文龙大肆杀戮,灭了不少土豪劣绅,使得大量商铺关门停业。这些商铺在上次工商大会卖了不少,可要全部重开也不容易。但百姓有了余钱之后,购买力增强,也激刺了各地商业。不但商铺全都重开,就是赵文龙手上抄来的商铺,也被大小商户购买一空。有条件的百姓,甚至把自家一楼改造成商铺出租或出售。
自此,四川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有利的循环,富户厂子生产需要收购百姓的原材料和发工资,百姓有了余钱,就会购买东西。富户厂子赚钱了,就会加大收购和生产,百姓就能得更多钱。
以张培爵估计,等工厂全部投产,加上各地商铺,其它零散方面,每月的税收就能高达上千万。若是算上盐税,军火买卖,还有军政府掌握的卷烟厂,制药厂等等所有收入,每年的收入可高达两三个亿。
“真有这么多,岂不是快赶上前清一年的税收了?”罗纶有些难以置信,他是花钱大户,生钱小户,又是老旧观念,确实震惊。
张培爵自压感了立宪派一筹,略有得意道:“徐烔是管税务的,你让他估算一下,可有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