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的乃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 “猛犸”计划,智能工厂,观星的乃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百八十二章“猛犸”计划

撤出华北的计划悄然进行,在击退了敌军的攻击之后,安阳再次恢复了平静。而自愿军也在秘密整理行装,打算乘坐大型运输机撤离安阳。

城中还有三万百姓,其中有半数愿意跟着离开,剩余的都是在安阳有着田产的中等富裕家庭。他们并不愿意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重新开始,并且因为消息闭塞的缘故,也不太日本人的残酷。

而说到残酷,**党和各地军阀土匪,只是在性质上与日军有所区别,在迫害民众的程度上没有多大差异。

每日都有上百架次的大型运输机来往与安阳,这种被命名为猛犸i的华联第一代军用运输机,就是此次撤离行动的主要交通工具。

为了保证撤退计划的顺利进行,自愿军还大张旗鼓的摆出一副反攻的架势,军队频繁调动。不断有军用运输机将一个个空的大木箱运抵安阳,伪装成是军事物资的样子。

在返程之时,却偷偷将一部分军队开始撤离,之所以没有优先帮助当地居民撤离,主要还是出于保密性的考虑。安阳城内,也有不少日军的暗哨和密探,还有一些带路党。如果撤离华北的计划泄密,将会为本次行动带来很大的危险。

超过上百架次的猛犸i型军用运输机停靠在机场里,矩形上单翼翼展55.2米,其翼面积达300平方米,机长28.46米,它没有沿用传统运输机那种修长细削的机体,而是显得肥胖臃肿,机身侧窗减少,小型的尾撬位置挪后。

这种运输机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分为两种款式。

d-0型无武装,d-1型除了拥有货舱门机枪外,中翼背部后缘还有两个由航空机械士使用的高射机枪的泡形旋转枪塔。

d-1型的货舱还可搭载相当常备燃油量一半的油箱,通常运载12吨货物时的航程为750千米,而运10吨货物时航程可延伸到1000千米。

当超重起飞时也还要使用过氧化氢燃料的助飞火箭。在运送人员时可搭载120名武装士兵或60个伤员担架及卫生兵。撤退作战时可运送200名以上无武装人员。运输燃油之类液体货物时可运载50至55个容量250升的油桶。

猛犸i型拥有肥大的肚子,就是他最大的特色,目前共生产了一千四百一十七架,其中百分之超过一半用于本次撤离行动。

这种由滑翔机发展的大型运输机虽然因苯重的机体和缓慢的速度成为战斗机最好的猎物,但它那大容积、低底板的货舱、可开放的机头门扉和多轮起落架的设计被认为是日后主流新时代军用运输机的鼻祖。

说起猛犸i型,研究计划也是几度波折。

1931年秋,由于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战而退,东三省快速沦陷。华联想要将触手深入北方,却苦无门路,在国内各方的一片反对浪潮之下,将三个轻型步兵师的送往华北就已经是华联所能做到的极限。

漫长的补给线,将使自愿军陷于无法生存的困境,故而开发一款具有足够运载能力的军用运输机就成为了军方必须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华联最高防御部决定延迟抗击日本的正面作战行动,以集中精力准备兵进河北的的计划。钟泱凭着对历史的认知,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使得华军如何能在在北方的各大主要城市进行空降登陆作战。

这样就需要能运送大炮、坦克、卡车和大批伞兵的大型滑翔机。

1931年10月12日,华联航空部向天宇集团和兴华社下达迅速研制供可以进行远距离空投作战用的大型滑翔机的指令。航空部技术局当时提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第一点是必须能搭载当时华军坦克战的主力―装备75毫米炮的灰狼ii改型坦克或自行火炮及其乘员、燃油、弹药。

第二点是必须能运载88毫米高射兼反坦克火炮及拖车,以及能够运载100名以上全付武装的士兵。

航空部技术局要求两家公司在两周后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生产100架的准备工作。这个大型滑翔机的发展计划有一个秘察代号―“蒲公英”作战。

华联航空部指定兴华社设计全木质构造的滑翔机,而天宇集团则设计金属骨架蒙布构造的滑翔机。两家公司开始竞争性试制,这也是产经联内部的竞争体制所决定。

天宇集团和兴华社都有各自下属的航空工业集团,不过在飞机的研发上,还是天宇集团的实力较为雄厚。可兴华社也不相差多少,尤其是最近在钟泱的技术支援下,发展势头也是凶猛,大有迎头赶上的趋势。

兴华社由冯?诺依曼博士领导的设计组于1931年10月31日提交的设计图还残留着德国1920年代中期g38运输机的身影。成为机体主要部分的厚重主翼的翼展62米,翼面积达925平方米,宽9.5米的主翼中央部为木质多梁构造的货舱。

操纵士的单座舱在中翼的左舷。中翼两端前缘突出旋转机枪塔。而下方前后配备4个钢质滑撬用于着陆,起飞时则使用可分离的、8吨重的具有32个机轮的滑跑台车。

虽然在钟泱的技术支援下,刘浩然的科研团队很快就掌握了先进的全金属飞机制造技术,但制造木质飞机非其所长。加之匆忙收购的木材材质不良,粘合剂也很差,很难达到设计强度。

结果在强度试验中,1号主翼梁在设计强度的50%、2号主翼梁在60%时就折断了。为增加强度而补加的结构又增大了机体的重量。

同时,那极小的尾翼使空军的几位主将都担心它在空中将会像秋叶一样的不稳定。在一开始,兴华社将这款试作机开始命名为“鱼鹰”,后才改名为“猛犸”,一种史前的巨象。

1932年2月,猛犸的原型1号机完成,对于运载量20吨的要求,它只达到16吨。在试验装载灰狼ii改坦克时,货舱承载底板又遭损坏。经过构造强化后其运载量更是降至11吨,与原本的要求越离越远。

另一方面,刘浩然领导的兴华社下属航空科技公司的设计组在规定的最后一天提出了改进过的“猛犸”。

它以一个长11米、宽3.15米、高3.32米的箱形货舱为中心,前面的机头是可向两旁张开的贝壳形货舱门,能直接装入大体积货物。为方便车辆进出,货舱底板离地面很低并设计了特殊的坡道。

货舱底板用坚固的骨架加强,可承载22吨货物。货舱地板面积约40平方米,整个货舱容积达108立方米。在中段增设辅助隔板后,可运送200名全付武装的士兵。

这样的设计,非常新颖,与现存的所有军用运输机都大为不同,是一种颠覆传统设计理念的产品。正是这种开创性,使得华联空军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蓝天。

改进后的“猛犸”,其货舱上方是一根钢管焊接n型构造的金属机翼大梁,用木制的翼肋保持它的翼型。

主翼前缘为木质胶合板外壳,其它部分为布蒙皮。主翼梁钢管支持架向后延伸铰接着全翼展的动翼,动翼分为四段。

左右外侧两段为副翼,内翼两段为带调整片的襟翼。整个主翼的内翼段水平而外翼有上反角,内翼外伸的三分之二处到货舱底部骨架间有大型支柱加强。

从货舱向后延伸的后机身为钢骨蒙布构造,而全木质的尾翼间也用支柱加强。机身下部左右有四个钢质着陆滑撬,机身尾端也装有带缓冲装置的尾撬。

为了起飞滑跑,把ju90主起落架的轮子装在主翼支柱下两侧作主轮,机头下装bf109主起落架的轮子作前轮,起飞后这些轮子将被投弃。操纵士的座舱放在主翼前缘位置的货舱天花板上,视界良好。

机上乘员组共5名,其中操纵士1名,通讯士1名,搭载指挥员1名,机枪手2名。机上固定武器为机头货舱门上部左右伸出的7.9毫米高射机枪。货舱还有供搭乘士兵用机载机枪射击的小窗。

华联航空部在经过审查后,于11月6日发出包括原型机在内生产200架的指令。“猛犸”设计组不分昼夜地加班进行细部设计,图纸一出就交生产部门。产经联内的联合金属公司负责制造钢管焊接的机身骨架和主翼大梁。

粤海商业协会的下属家具厂制造木质尾翼、主翼翼肋、前缘外壳和主翼与机身接合部整形材,最后由兴华社的重工厂完成组装。12月底航空部把它的机型番号改为mm321,而mm263成为后来兴华社一种火箭动力飞机的番号。

得到生产命令的14个星期后,1932年2月初,组装厂完成“猛犸”的原型1号机,还有62架同时在生产线上组装,其中11架己进入最后组装阶段。

2月25日,原型1号机载4吨配重由ju90曳航试飞成功。除舵感较重外,操纵性良好,没需修改设计的缺点。为了减轻操纵士的负担,设计人员提出由两人操纵的建议。从生产的第101号机起,改为双座驾驶舱。

以后,单座驾驶舱的称为a型,双座驾驶舱的称为b型。

为了进行“猛犸”的实用测试,从担任空降作战的第九航空军中为“蒲公英”计划抽调人员,编成特殊分遣队。其中有很多参加过滑翔机实战的滑翔机操纵士和曳航机驾驶员。

在此之前只有采用由3架bf110c双发重型战斗机曳航一架“猛犸”的“三驾马车”方案,同时按设计猛犸还要使用以过氧化氢为燃料的起飞助飞火箭。也就是6至8个推力550千克或4个推力750千克或两个推力1000千克的火箭推进器。

它们悬挂在“猛犸”主翼支柱外侧的中翼下方,起飞后投弃回收可再次灌装燃料使用。但这种火箭性能不稳定,起动不一,效果不佳,可又不能不用。

“猛犸”着陆滑降速度140千米每小时时,要在地面滑行400米以上,为缩短着陆滑行距离还要使用大型条带形减速伞。

用3架bf110曳航一架“猛犸”其危险性不难想像。曳航索为直径10毫米的钢索,3架bf110成“品”字形,先导机使用的曳航索长100米,左右两机的曳航索长80米。

当3架曳航机起动时,“猛犸”的起飞助飞火箭也开始点火,起飞至少需要1200米的铺装跑道。当达到时速110千米时,“猛犸”拉杆离地,接着左右两架曳航机离陆,最后离地的是最前面的曳航机。

然后它们以时速130千米、每秒0.5米的上升率缓缓爬升到500米高度,再慢慢加速到时速170~200千米,作水平飞行。在爬升时,3架曳航机必须保持相同的上升角度,稍有不慎,突然增加的张力会扯断曳航索,在气流紊乱时,空中碰撞的危险性极大。

在载运120名士兵的运用试飞中。“猛犸”右侧的助飞火箭在离地时没有点火,使整架飞机向右侧滑,引起3架曳航机的碰撞。“猛犸”和曳航机坠毁在跑道周边森林里,6名机组乘员、120名搭载士兵和3名曳航机驾驶员全部丧命,成为1932年最惨重的飞行事故。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事故总结,装载4吨配重的“猛犸”由德式ju90四发运输机曳航试飞计划之所以失败。主要还是由于广州机场的跑道不够长,并且试飞前试作机还伐倒了跑道尽头的森林将近五千米。

“猛犸”在滑跑途中就极不稳定,离陆后又激烈纵摇。曳航机为脱离险境,只好切断曳航拖索后加大油门作小角度俯冲,在离地几米处才恢复稳定的飞行。抛下的“猛犸”迫降在一个村庄附近的田野上,为保守秘密,华军封锁了这个地区。

在两个星期后用两辆坦克把它拖回广州空军基地。

以后“猛犸”又进行过几次试飞,由于尾翼面积太小在曳航时稳定性极差,运载量也远不能达标,被认为是失败的设计。

加上对手天宇集团的“鹈鹕”i型进展顺利,航空部决定放弃“猛犸”,己完成的原型1号机、2号机和正在制造的98架滑翔机被失望颓丧的技工们切断再劈成木片,变为机车的燃料。

这个试制计划共花费掉4500万华元,当时还没有完成权限值改革,以市场化的标准来看,这比买卖可算是亏大了。

研究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就算有着智能工厂的支持,在现实世界中,各种事前难以预计的恶劣情形,也都很有可能会在成功之前就与我们不期而遇。

所幸的是古文会的成立包容了这种失败,也为技术的累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尽管事故不断,但在首飞三个月后的1932年6月,华联空军还是组建了猛犸大型运输滑翔机联队。联队包括各装备6架“猛犸”的3个滑翔机中队和各装备12架bf110c的3个曳航机中队。

鉴于“猛犸”在实用试飞的经验教训,华联航空部决定给试作机装上发动机,使它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以扩大其实用范围。在1941年3月就指令兴华社进行这项发展。

方案有两个。

其一是重载时以三驾马车方式曳航加上助飞火箭起飞,到巡航高度脱离曳航机自力飞往目的地降落的、装备4台发动机的猛犸c型大型动力滑翔机。

其二就是装备6台发动机、能像一般运输机自行起飞降落的猛犸d型。适用的1000马力发动机有五款华联自主研发的空军用发动机等,由于发动机要优先满足一线军用机的需要,最后选中14气缸的法制星形气冷发动机。

为了协调发动机,“猛犸”左右两侧各配备一名航空机械士,其座位设在中央发动机外侧主翼前缘,因此乘员由原本的6名增至8名。

燃油箱设在货舱的背部,中翼主梁内有4个,主梁后位置有两个。起落装置为从货舱地板向两侧伸出的、各带两个前轮和三个主轮的条形架,像坦克一样各轮均独立悬挂,以适应在不平整的地面起降。

经过实际测试,改进后的“猛犸”具备了在草地上起飞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运输机适用范围的扩大

在一连串的调试完成之后,“猛犸”的设计终于是全部完成,可以进行定型生产。其外貌臃肿丑陋,实际上它的构造结实,故障率低,还是比较可靠的运输机。最大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开始制造时每架需40000工时,后来降为12000工时。

而且在广州航空工厂的工人大多还是陆军后备技术大队中的不熟练技工。

经过不断改进之后,猛犸也开始舍弃原本的木质结构主体,转为使用超轻型航空铝材作为骨架和外皮。在重量上与木材相当,而稳固性和防御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更快得到让军方满意的产品,天宇集团也在高层的撮合下加入了兴华社的“猛犸”计划,全力研发这一款很有前途的军工产品。

成品很快就全部完成,“猛犸”的翼展达70米,机长40.25米,全备机重超过50吨,,计划搭载35吨货物。

动力为6台功率2100马力的格罗姆?罗纳14r发动机,在3800米高度的最大时速340千米,以时速310千米巡航的航程予定为2000千米。

为了这一款飞机,两个公司就花费了两年的,无数的人力物力。这就是工业时代的武器研发流程,未必会一帆风顺,却是必不可少。

没有足够的国力,就无法在战争中崛起

第三百八十二章“猛犸”计划

第三百八十二章“猛犸”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偷化身

蚕茧里的牛

极限恐惧

彼岸花杀

龙翔都市

夜的邂逅

穿越斗破苍穹之龙帝

潇雨云逸

狂野女军王

魅夜水草

皇家娱乐指南

贼道三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