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的乃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第二防线,智能工厂,观星的乃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脚下是苍翠欲滴的野草,现在是6月份,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不远处,是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一辆辆被摧毁的印军坦克,就这么静静的躺在那里。其中有不少还燃烧着火焰,浓烟阵阵。
作为俘虏,辛格却不像其他的普通印度士兵那样,被套上手铐看管在战俘营里,而是被带到了韦德.艾哈迈德面前,并且受到礼遇。
招待他的是一杯红茶,用银制的茶具盛好,微微散着热气,甚至还有用上好的奶油制成的糕点,吃起来味道浓郁,香甜可口。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都曾经被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多多少少也沾染上了西欧的贵族左派。在上层之间,反倒不似民间那样互相敌对,而是有着一定的尊重。
历次的印巴战争,除非死于战场,不然带着贵族身份的高级军官,在俘虏后都会受到敌对阵营的尊重和善待。
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艾哈迈德将军,那些新式陆军兵器到底是什么?”辛格指着不远处正在离开战场的强袭机甲,那将近九米的身躯,踩在草地上,一脚一个坑,声如雷霆。
辛格对于这样的重型陆军单位,深深的感到了恐惧,而他担心的,也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另外几条战线上,巴军是否也投入了这样的武装力量。
而且,辛格也隐隐察觉到,中国人早就已经插手了印巴之间的战争,并且挖好了一个陷阱,等着印度一头扎进去。
对于辛格的提问,韦德.艾哈迈德也只能苦笑以对:“对于这种武器,我也是在刚才才知道的。”
对于入侵自己国家的这位印度少将,韦德.艾哈迈德实际上并无多少仇恨,民族和宗教的争端,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在高层眼里。只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游戏。
而身为上层贵族,其安全都是受到保障的,就算被俘虏了。只要愿意支付赎金,并且本身不是故意惹事,对方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这是一种平衡和妥协,下面的人打打杀杀。并不妨碍上层人士之间的这种“友好”往来。
虽然这次防御作战取得了成功,在成功利用诱敌战术之后,歼灭了印军两个冒进的装甲旅,而两翼的部队也开始跟进和收缩口袋,将印军随后赶来的两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给笑纳了。
但从整体上来说。巴基斯坦都认识到了,他们的军事力量与印度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要不是华夏联邦的秘密帮助,印度很可能经此一战就踏进伊斯兰堡。
要不是强袭机甲部队及时投入战场,恐怕巴基斯坦的重装步兵还真的难以抵挡印军两个机械化装甲旅的兵锋。
由于训练和士兵的纪律问题,巴基斯坦的军队依旧留着旧时代的色彩,而不是一种国家化的军人体制,更像是一种地区性的军阀。
所以很多战术,类似于拿着反坦克火箭弹抵近射击敌军的坦克这样危险的任务。巴军士兵难以执行。技术上的差距还可以通过训练来弥补。但军心士气,是和士兵的自身素质有关的。
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的巴军士兵,恐怕无法离家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也无法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诸多复杂的战术技巧。
幸亏巴军的这一地区指挥官韦德.艾哈迈德少将,他及时的听取了祝宏梓的建议,立刻就颁布了命令。让第一道防线投入的炮兵部队迅速后撤到第2道防线的坑道区域内,得以避免了被包围的命运。
但是在整个西巴的防区上。除了韦德.艾哈迈德这里,另外几个防区的战绩都不甚理想。
尤其是在平原地带的交战。即使采用了中国军事顾问建议的坑道防御体系,巴军还是付出了相当惨烈的代价。
再一次证明,步兵在平原地带遭遇优势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将是一场噩梦。即便能构筑反坦克壕沟,可也无法覆盖如此广阔的面积,更何况,步兵在面对坦克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反击能力。
对于另外几条战线上,那些个已经陷入包围中的步兵师,韦德.艾哈迈德就完全是无能为力了,只能要求其余各部就地组织,躲入复杂的坑道系统内进行防御,其任务就是务必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放弃了对防线的死守。
可问题是,在印军猛烈炮火的袭击下,巴军的一线部队伤亡惨重,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有一半以上巴基斯坦陆军师的建制都完全被打乱了,甚至一批进入坑道的部队已经失去了统一的上级指挥。
即使华夏联邦军的强袭机甲在最后的一道防线上,扭转了战局,但是在整个西巴的战场上,巴军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现在,很多部队都只能各自为战,从总参谋部传来的消息称,目前西线战场上,一共有4个陆军师在战斗的初期就已经失去了两成的战斗力。
而在中国军事顾问帮忙设计的第1道防线上,一线的部队也仅仅坚持了不到4个小时,就印军的装甲部队被突破。
而剩下的近7万步兵军力,也已经被分割成了人数不等的数十个部分,唯有进入地底坑道继续坚守阵地,地表的阵地算是落入了印军的掌控之中。在印军的两支机械化装甲旅对第一道防线的巴军实施两翼包抄之后,印军后继的3个步兵师也迅速的突入巴军阵地,开始了清剿残敌的战斗。
虽然巴基斯坦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坑道防御作战训练,他们的实战经验严重不足,甚至在挖掘过程中就能够看出来,不少地底坑道的入口都是暴露在印军面前的。
也正因为这种不专业,给巴军的防御计划带来了大量的损失。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巴军的老对手印度人,他们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战术应对训练,不知道如何对付处于坑道中的敌人。
于是乎。双方都陷入了一种对峙状态当中,这对于巴军而言应该算是有利的吧,至少迟滞了印军的行动。
可从大局上来看,西线战场被印军将战火引入了巴基斯坦境内,并且还牵制了自己大量的军事力量。那么就无法相应东巴的部队了。
所以,印军牵制西巴战线的战略目的也达到了,现在拖不起的是巴基斯坦。
在西线战场上。印军对于躲在坑道之中的巴军步兵无能为力,所以只好采用火力覆盖的方式,用密集的火炮轰炸封锁各处暴露的坑道口,就是为了要防止巴军卷土重来。
反观巴军方面。他们也也无力突破印军的这种火力封锁,因此也更不可能进行任何的反攻行动。所幸在坑道内,巴军准备好了大量的物资,补给丰富。
即便像现在这样与外界失去联系,也完全可以坚持一个月。这是不成问题的。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部在得到西巴前线的军事报告之后,就迅速判断出了巴军的第一道防线应该还有近7万左右的陆军兵力在阵地上负隅顽抗。
而且很显然,己方所投入的这3个步兵师,尚且不足以完成对印度进攻部队的歼灭作战,因此前线的军官都纷纷致电请求总参谋部,希望后方能派遣援兵过来。
西巴防线的数个战场上,频频传来陷入僵局的消息,唯有韦德.艾哈迈德向巴军总参谋部发送了自己进展顺利的报告。并且希望能够投入更大的军事力量。追击歼灭残余的印军西路兵锋。
反正敌人的西路军主将已经被自己给俘虏了,还有一个从中国来的特种机甲营,韦德艾哈迈德现在可是自信得很。
鉴于这个让人激奋的消息,巴基斯坦陆军参谋总部也决定抽调战略预备队和克什米尔守卫军增援韦德.艾哈迈德的东路军。
少将同志也到了战时的紧急擢升,成为了一位中将,并且得到了升级后的东路军的临时指挥权。一支拥有10个精锐步兵师和3个独立机械化装甲旅的强大地面部队。
巴基斯坦高层不仅仅希望能够抵挡住印军的攻势,更加希望通过攻入克什米尔的印控地区。来与东巴的同胞遥相呼应,共同反抗印度的入侵。
而回到西线主战场上。除了韦德.艾哈迈德经营的防区,其他地方,印军都渐渐占据了上风。当兵源素质差不多一样烂的情况下,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印军的东路主力,有3个机械化装甲旅跟随着两个重型机械化装甲师一同行动,步兵师身后还有4个装甲部队在尾随前进,其余的作战力量全都一股脑地投入到了对残余的巴军进行清剿的这个行动之中。在印度方面共计9个精锐陆军师的地毯式围剿下,由于并不具备熟练的坑道作战经验,巴军并没有如华夏联邦军派来的军事专家所想的那样能够坚持下来。
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巴基斯坦的前线守军面对着越来越艰难的状况,有越来越多的坑道和战壕被印军强制摧毁和填埋。
而许多失去了坑道和战壕保护的巴军士兵,也不得不端起简陋的武器冲出地面,但是这样的反抗在面对印军的重型武器和装甲单位时,基本都毫无悬念的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印军给歼灭了。
因为失败而下降的士气,终于导致了崩溃的开始,不少巴军士兵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举起了白旗向印军投降。
到了7月4日,在西巴战场上,残余的巴军部队除了在一些过千米的高地上还保留有大约1万人左右的兵力,能够坚持下来的士兵甚至不够一个整编的陆军步兵师。
至于余下的部队,其中大约有四成被印军歼灭,还有不少被印军的步兵团俘虏,收容在几个简陋的木头营地里。
仅有少量幸运的巴军士兵,因为他们所在的坑道修建得比较隐蔽,所以至今还未被印军的搜索队发现,在艰难的战斗初期阶段坚持了下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一地区,印军对残余的巴军地面部队的清剿工作基本完成,就算还有零星的,漏网之鱼,也对大局无法起到影响了。
可以说,在西巴战场上的这一次较量。以巴军的惨败收尾了,巴军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反抗之后,损失了3个整编的陆军主力师。还有另一个师部所属的装甲旅。
算上被俘和伤亡人数,共计6万余,是总兵力的两层,可谓元气大伤。而在来自国内的的后续增援部队到达后。印军突前的两个装甲师和3个精锐装甲旅也重新在阵地上进行集结,于7月5日开始朝着巴军的第二道防线进军。
这个时候,因为通讯遭到了干扰,印度人还不知道西巴战场的西路军已经遭到了惨被,反而因为东路军的高歌猛进而欢呼雀跃。
印度人怀着无比的信心。他们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巴军的第一道防线,并且还歼灭了将近8万敌军。
还有两万人现在仍旧处于印军的大部队包围之中,所以印度人认为这些死硬份子的覆灭也只是迟早的事,已经可以记录进功勋簿上。
对于这样的战绩,印军的东路主将也是踌躇满志,他认为巴基斯坦的陆军部队不过如此,其作战能力实在太差,无法和伟大的印度人相比。
既然能够如此轻松地拿下巴基斯坦重兵把守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自然也不在话下。完全可以看做是印军的囊中之物。
而按照现在印度方面的这个进军速度,三天后底就能突破登东,并且全数歼灭还守在东线上的巴基斯坦驻军,列城已成为印军的盘中美食。
只要阻断列城的交通,印度就能够真正实现称霸南亚的这一梦想,甚至还可以通过控制整个克什米尔地区。来改变印度在面对中国时的不利战略态势。
到了那个时候,印度就可以安然的发展自己的经济。直到有一天超越中国,超越全世界。成为全球新的霸主。
正幻想着建立不世功勋的印度主将,根本就不知道,前面是巴军布置在西巴战场的第二道防线,同时也是专门为印军准备的一个“屠宰场”。
印度的东路军在迅速的突破了巴军在登东构设的第一道坑道防线之后,就迅速出动两个机械化装甲师和3个配备了m60和阿琼坦克的独立装甲旅,甚至还派出了4个机械化步兵师来协同作战。
这一支部队,在茫茫的草原上,化成了一道看不见尽头的钢铁洪流,沿着印度河沿岸,蜿蜒着爬向巴基斯坦的第二道防线,在那里,等待着的是巴基斯坦的重装步兵师。
由于登东以东的印度河谷地,完全是一个喇叭形的地理环境,东面宽而西面窄,因此由东向西发动进攻的印度机械化装甲部队就不得不受到来自地理环境的限制。
如此一来,使得原本需要展开到60公里的攻击正面,现在只能够随着谷地宽度的不断缩小而逐渐收缩并拢,在快要抵达巴军第二道防御阵线前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到19公里的攻击锋面了。
而原本两个装甲师齐头并进的赫赫威势消失了,现在变成了一个装甲师顶在前面,而另一个装甲师则跟在后面,减少了冲击正面,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就无法达到最优的杀伤效率。
更何况,因为受到地形因素的制约,排在前面的印军第4装甲师也无法整个展开到最优化的程度,而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一个装备了m60a1主战坦克的印军坦克团在行进队列的最前端展开战斗队形。
而位于身后的其他友军装甲部队,都只能保持行军姿态,一旦碰上敌人,真正能够发动攻击的也只有处在第一正面的m60a1坦克了。
经过大半天的长途奔袭,印军东路军总算在7月6日的傍晚时分,由印军第4装甲师作为先头部队,第一个到达了巴军的第二道防线。
而来自指挥官的命令却是要求部队在抵达后便立即投入到战斗之中,正因为如此,先头的一个团在解除后当即朝着巴军构筑好的防御阵地发起了一往无前的冲击。
巴基斯坦军的这第二道防线,一共分成了三个区,第一区主要是依托两个战术高地构筑起来的,并且全都处于印度河的南岸,两个高地之间距离5公里左右。
互成犄角,正好将整个印度河南岸14公里范围内的狭长地段,横向切割,人为的分成了三个主要部分,并且巴军还在这里故意留出了三条可以通行的通道。
别看似乎留着一线生机,实际上这三条通道全都处在两个高地的火力覆盖之下,任何想要通过这里的敌人,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在这条防线上,第一防区离着第二防区也只不过是3公里左右,同样可以利用各自的火炮为队友提供良好的攻击掩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