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章 郑素,陛下,该上路了,予暮,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泰丰东境战场,明阳郡兵大营。
秦朗带着数万明阳郡兵和张适鏖战不休,明明胜多败少,却一直被阻挡在绵城、昌平一线不得存进。
甚至有一次,还被张适诱敌深入,率领上万禁军埋伏了一次,损失惨重。要不是他在最后关头小心谨慎,发现蹊跷,及时带兵撤出,怕不是要一下损失上万精锐。
不过饶是如此,数月的交战,眼下他手中的郡兵已经不足三万之数。虽然有着一部新兵补充,但战力地下,几近于无,还在抓紧操练,根本不能投入战斗。
而敌军却忽然得到本地相当一部分世家的支持,钱粮丰盈,军械充裕,又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和新兵民壮,依托地利将他们死死挡祝
所幸前段时日赵正命人送来一批粮草,大大缓解了秦朗军中的粮草之危,要不然怕是要直接退走了。
而眼下各地粮食收割在即,只要撑过这段日子,大军就能继续交战下去。迟早耗死彼辈贼子。
“报——”
“启禀郡尉,府君命人送来书信一封。”
一士卒从怀中掏出书信,递给正在研究战事的秦朗。
秦朗接过,细细看了,不由得眉头舒展,大笑道:
“陈言痕果然不凡,短短两三月,就将庐阳、泗阴拿下。如此讨逆军不日便可北上,届时敌军首尾难顾,看彼辈还如何嚣张!
来人,传某将令!击鼓聚将,升帐议事!
七日后,邬城监国府。
张言手里捏着一份战报,面色阴郁地看着堂下文武,大声道:
“诸卿,前线传来战报,秦朗那厮不知何故,疯魔一般围住绵城,强攻不休,还屡屡分兵截断拦击昌平之援军,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孤之二弟派人冒死突破敌军斥候封锁,将战报传来,希冀孤再调一部兵马前去增援,以解绵城之围。”
之前几月里,两军虽然战事不断,但太大的动静却也没有,总的来说一直处于僵持对峙状态。
可这几日不知为什么,敌军就好似发了疯一般,不仅将仅存的三万精锐尽数派出,死死围住张适所部禁军,还不惜代价阻截援军。
不过几日下来,双方死伤将士各有万余,直逼先前几月伤亡总和。原本他们这明武朝廷的禁军就没多少人,再打下去,迟早被耗死。
虽然明阳郡兵也损失惨重,断然无法进逼邬城,但是他们可不止这一处敌人埃若是被泰安帝捅一刀子,没了精锐禁军,又元气大伤的情况下,如何抵挡得祝
“监国,前线战事既紧急如斯,当立即派遣一支援军前去支援安国公才是。敌军如此不惜代价进攻,己身伤亡也定然惨重,届时援军一至,拖也能拖垮敌军。”
“是极是极,白尚书老成谋国之言,微臣细细想来,也觉此计不失为一道上策。左右不过是我朝损失些人马,却能将明阳郡兵重创乃至全歼主力。
待我朝养足元气,重整兵马,定能一举拿下明阳。”
“微臣附议1
“臣亦附议1
众文武纷纷附和,觉得这一计策最为稳妥。只要能歼灭敌军,奠定大局,舍掉些人马,那也都是值得的。
就连一向跳得最欢,喜欢和众人唱反调的林彦都没有意见。
张言点了点头,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一中年官员道:“郑卿以为呢?”
“老臣以为,此间或有蹊跷。”
郑素站出队列,轻抚胡须道。
此前张言派了好几拨人前去阜城,恳请郑氏入仕。见张监国这般给足面子,推脱了一阵的郑氏便也不再拒绝,径直同意了族中子弟入仕的请求。
此后,郑氏一族以及唯郑氏马首是瞻的大小世家,迅速把持了明武朝廷几近四成的官职,从朝堂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郑氏之名,无一不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这郑素,正是官职最高一人。入朝当天,便被张言拜为尚书令兼吏部尚书,行相权,授紫金光禄大夫。
当然,张言这般下血本不是没有回报的。郑氏及其门下许多世家,提供了泰丰郡无数钱粮,乃至民壮私兵。
稳固了泰丰郡四方战线,使其有足够的力量与明阳郡兵鏖战斡旋。而不至于被别人捅刀子,面临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
“哦?郑卿详细说说。”
看着轻捻胡须不急不缓的郑素,张言心底不禁暗骂一声。
这老货每日皆是如此,每次要再三问他才肯开口,要不然就如个泥塑一般,能他娘的在位子上站一天。
要不是还要用得到他郑氏,这厮老早被他叉出去砍了脑袋。
“监国容禀,敌军此前虽和我军交战不断,但像样的大战事从未有过。安国公率禁军前去迎战,佯装败落几次以后,却依旧让敌军止步于绵城昌平一线。
依秦策智计韬略,断然不会发现不了此中曲折。特别是险些被诱之深入遭遇大败以后,更是每每试探进攻,从不下以重注。
如今却毫无征兆的发动大规模进攻,不惜损失重兵也要将安国公围歼于绵城,势必是有足够的成果,可以让彼辈付出这般代价。
我朝除前线上万禁军,三万郡兵以外,尚有七八万人马驻扎于南北西三处边境,纵使战力不尽如人意,却也不是彼辈大战后所剩残军可以抵挡的。
敌军不会不知道,就算全歼安国公所部,也断然打不下邬城,反倒自己会有倾覆之危。
是以老臣断言,只要不是彼辈得了癔症,失智下此糊涂的军令,怕是另有后手。至于到底是何后手,老臣此时却也无从猜想。”
“郑卿所言极是,却是孤此前大意,未有想到此处。被郑卿讲解点拨一番,心中的迷雾尽去,豁然开朗矣。
那郑卿以为,我朝该当如何?”
张言当上监国的时日也不短了,不管本性如何,至少面上的威势是很足的,待人接物也有章法,算得上是合格之主。
“按兵不动,以待后事。”
“如此,风险会不会有些大了。虽然安国公统军治兵之能不凡,但秦朗亦不是易于之辈。能打得孤之二弟冒死派人求援,可见已到万分危急之时。
孤以为,不若抽调些兵马前去,能让敌军分兵也是好的。”
和张言这个蒙父辈余荫以及政治需要,而靠着半吊子的本事上位禁军大将军不同,张适是确有本事,堪称文武双全。上马能带军,下马能治民。
在齐国分裂前,他可是就任了泰丰郡太守之职,不说将泰丰治理得有多么富庶,却也算百姓安定,府库丰盈。
这才给张言组建明武朝廷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底子,甚至还有余钱拿出来,迅速组建了一支战力可观的禁军。
所以对于这个胞弟,张言是极其信任的,不仅将所有兵马都让他统领,更封了个安国公的爵位。
如今却见自家二弟写信来求支援,可见情况危急,怎能不叫他心急如焚,想要调兵援助。
“监国既有所令,臣等自是奉命行事。不若抽调南境一万郡兵,前去支援安国公。”
兵部尚书思量了一会儿各地兵马,随即建言道。
在他想来,南境接壤泗阴,那块地方又早就被明阳给打残了,到现在都没喘过气儿来。也就是那边山丘峻岭众多,路不太好走,怕是早就发兵,占他几个城池了。
虽然听说前阵子出了个能打的,把干翻庐阳的讨逆军给打趴下了。但是自身损失也是惨重,那更加不会来犯泰丰了。
所以南境就算抽调大半兵马,也是无伤大雅,根本不怕出事。
可怜这议事厅里的人,没一个知道泗阴郡已然变换了风云。在陈迹率军攻占泗阴之时,就早已被他封锁了消息。
特别是和泰丰接壤的那一块,更是下令各城紧闭城门,来往商旅许进不许出。而那里山多路少的,消息传递本就不方便。
这也导致现在外边的人还以为,这泗阴依旧是张和做主。
而且这阵子泰丰郡上下都被前线战事搞得焦头烂额,哪有闲工夫去打探一个被打得半死的势力来,根本就没让探子去打探消息。
郑素捋着胡须,虽然隐隐觉得此间大有问题,但实在想不出具体的来,便也同意了这个建言。毕竟张监国救弟心切,可以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