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切真相
纵在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一切真相,齐天大圣是圣人教出来的,纵在逍遥,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从一开始就隐约察觉到的问题,这世界,一定有两种势力在暗中抗衡。
以前他不明白,这两种势力究竟是什么,但现在,他已经彻底弄明白了。
就像在前世,战国时期,那时天下有七雄争霸,谁也不服谁。鬼谷子派出弟子苏秦和张仪行走天下,在七国间纵横捭阖,拨乱反正,他以老朽之身隐居深山,却暗中将那华夏民族推向大统一。
而这些种种的谋划和手段,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谋字。正所谓:圣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而这“阴”,如同老子大圣所说的无为。圣人在没有清晰的思路前,是绝对不会贸然行动的,因为谋划比行动重要一万倍。无谋不谈勇,哪怕永远做一个废物,也必须甘之如饴。
正所谓:“”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王诩虽然忍受无尽的羞辱和折磨,但是他的意志始终是如操钩而临深渊,投之以饵的钓者。在他没有知晓天地局势之前,在自己没有足够实力之前,任何一点失误,都会遭来全盘皆输的大祸。
王诩任何时刻都无比清楚,在世界大局的生死面前,自己的荣辱根本不值一提。
所谓纵横,是在前世的战国时代,七国之中,秦国强盛,鬼谷子弟子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称合纵;而秦国也有鬼谷子的弟子张仪,他则推动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故称连横。
他们就是因为看出来天下局势太乱,所以将七国不断合作和背叛,最终形成大决战,而无论最终战胜国是谁,天下都将能够走向统一和太平。这便是纵横的阴谋。
而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比战国时期更加乱,各种修炼宗门,各种势力,各种帝国,他们只要有自己实力便能存在。他们争的不仅仅是土地,不仅仅是王位的荣耀,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幌子,王诩琢磨了很久。
但无论在哪,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么这个利字,在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呢?
那史书中明显想要掩盖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那一定是背后势力的对手。
那么究竟是谁才这样极力的掩饰历史的真相呢?
一定是天兽!
所谓:“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从古到今,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大变化,都是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大道一起共生的。通过对大道的掌握运用,我们可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反观过去,检验现在;熟悉这类事物,了解那类事物。动静、虚实的原则,如果在未来和今天都得不到应用,那就要到过去的历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经验。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的,这是圣人的意念,不可不察觉。
当王诩偶然一次在这些底层穷苦善人中议论得知,那墨子大圣在没有成圣之前,也是被人诬陷差点砍头,也在那时,幸得孔子大圣归来,才救得墨子大圣一命,并传承与他。
那一刻,王诩知道了一切,原来墨子大圣是在忌惮天兽的追踪。也许墨子大圣并不惧天兽,但是他怕天兽杀了自己。而这样的王诩虽是一身废物,处处受到人们的欺辱,但这其实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因为这样一来,即便天兽注意到了王诩,但是这样一个不能修行的废物,却根本没有能让天兽感到危险。
所谓捭阖:“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捭阖之道,也就是天地演变之道。捭阖,就是变动阴阳能量,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开闭了太阳的能量,使万物化生、万事兴亡交替。
而如何引发四季,是在于远离,靠近太阳。近则为阳,是为夏季,远则为阴,是为冬季,中则春秋。万事万物皆有阴阳,是因为相互之间有阴阳。
正是所谓:“纵横、反出、反覆、反忤。”这四种力量便是使得四时开闭的法门。
捭阖者,道之大化。
捭阖,就是道——大造化的显现。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世人都知向往阳事,避讳阴事,但他王诩看淡这一切,在这世上,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阴阳一定是存在变化的。而最重要之处在于:“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没错,正是周密。所以,王诩不会对任何人说出他的猜想。周密又贵微,所以他要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不能透露自己有丝毫大圣的潜质。
哪怕是那从前对自己百般着迷的蓝莹,王诩始终对百般躲避。
他不是铁石心肠,但他清楚,他有他的使命。怎能被眼前那容易令人心盲的情网所牵绊。
王诩也见过这世上有很多人有情人不得善终,很多人都为之叹息。也见过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从在一起的那一刻开始,或者说他们从追求爱情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生活的目的,就只是变成了找个合心意的人一起生活下去。
但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吗?
王诩不这么觉得,人的出生,最起码是要明白眼前,要清楚遥远,和弄明白世间古往今来的一切真相吧。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一个石头,都会问,这是什么?这个石头为什么长成这样?
同样,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有他的名字和来由,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最起码要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不是吗?
今天的世界为什么能短暂的和平?是因为无数前辈用生命战斗换来的。
前辈为什么要战斗?因为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前辈们为了人族的延续和生存而战斗。
敌人为什么要亡我?因为人的魔念。
人的魔念何来?因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天兽在暗中作祟。
人族为什么需要延续和生存?因为人族有一个梦想,人们在等待,等待一个大时代的到来,那时,人类可以真正的万众归心,实现不息的太平。
……
无穷无尽的问题,以及每个人身体自身都有无穷无尽的问题,人们需要去解释,问题本身也需要得到解释。而不是仅仅为了生活而活着,活着而等死吗?
人自身有什么问题?还是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问好吧。人的长大是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而不是忘记和抹杀这些问题。当一个孩子问一个成年人,很多成年人就会不耐烦,为什么会不耐烦,因为他也曾有过这种问题,他曾经不明白,长大了依旧不明白,可是为什么不能去弄明白?难道糊涂和无知就是长大的标志吗?
为什么人有脑袋有手有心有脚等等?
为什么人要修行?
玄气是什么?从何而来?
万事万物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
……
王诩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世间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是天地和大圣们的共同造作,人才可以发展至今。人可以通过修行来实现道的统一。也就是天地人三才合一。
玄气来自老子大圣的开辟,是天地时空的强大能源。人炼玄气便可引发天地的共鸣,发挥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总之,太多太多的问题,终归于“道”。
万事万物皆有名,而在没有人之前,万事万物皆无名。万物都是人起名而有名的。万事万物都有发展的过程道路,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万物的演变便是道。
所以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本能,那就是探索。
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什么、怎么和为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和怎么去做。这才是应该是人活下去的志向吧。
人不可以抹杀这样的本能,抹杀本能就等于自杀。
为什么不能无知?
人不可以无知,纵容自己的无知,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是一种很足以致命的病,大多数人也因此致命。就像你不知那是毒药还是食物,误吃了毒药就会直接被毒死。就像人痴迷外物,而对于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或思想木然没有知觉一样,早晚会酿成大祸。所以说捭阖开合的眼光至关重要。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无限打开,探索其内在原理,都是茫茫无穷而有序的宇宙。同样,也可以将之闭合,那样,即使整个世界,整个时空宇宙很大很大,却也可以将之闭合,在眼中也可以是如同一粒尘沙般渺小的整体。
所有说人要不断捭开自己,有要有不断阖合自己,以让自己找到自身在天地间的合理位置。
这就是人道!
天兽与大圣的战斗没有停止,也就是人类与天兽的战斗没有停止。但绝大多数人为何总是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关系,他们不是傻,而是他们总是被眼前苟且之事所局限了眼光。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事情,有麻烦,有痛苦,有喜悦等等的事情影响了情绪,人们总是遇见了,便沉迷了,沦陷了,也改变了。而这个弱点,便是天兽轻而易举的安排的天命。
人要想逆天改命,则必须能看透这一切根本毫无用处的情绪,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和原因。所以老子大圣说无为,孔子大圣说仁德,墨子大声说兼爱。
无为是外无为而内有为。事有阴阳,如果把无为和有为当做阴阳,那就有有一个定理,外无为而内有为,外有为而内无为。一个人外有为内在就无为,内无为就是失去了根基,就是无知,距离死期也不远了。
仁德是注重内在仁厚。什么是仁,树有树皮和树仁,果有果皮和果仁,人亦有人皮和人仁。仁就是表皮之下的存在。人应常念人仁,而不是人皮。故仁便是内在的仁厚饱满安康。什么为德,德乃要拥有十目一心的注意自己的行为。仁德就是要人们注意内在身体和意识的安然。而当今之人大多在乎颜值和面子,皆是在意人皮之外的虚无东西,有何意义?
兼爱是让人爱人如爱己,其最主要在于爱己,人不爱身体里的部位就不会爱他人。这种境界的基础还在无为与仁德。也就是在内在,在于阴谋。
阴谋不是坏谋,而是暗处的谋划。而人心,则永远是极至阴暗的存在。阴暗不代表丑恶和恐怖,心可容无尽大道,身可施展心之大道。是为玄德。
老子大圣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天地的玄德,而人的玄德,便是阴谋而阳成,以促天下太平。
在不断的推演中,王诩已经隐约间都能猜到,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会是这样?
天兽想要通过让这世间所有人都来欺辱他,好让他被这些人所影响,从而产生仇恨,被欺压到绝望,让他因此生恨而起心毁灭世界。
他以为墨子大圣对他说的那些话是真的,他人对我怎样,我便会对他怎样。天兽认为,他人欺他辱他伤他杀他,他必百倍奉还。从而造成世间灾难。
但天兽输了,他输得彻底。王诩虽然活在残酷的底层,但他的心眼却长在了这世道最巅峰,他王诩根本不会犯那样低俗的错误。他没有墨子大圣那样被欺辱和冤枉,却以德报怨的大义。但他依然没有打算报复那些欺辱他的人,完全是因为他觉得:那些人,他们——不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