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了你奶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0章 女学出事了,玉谋不轨,扬了你奶瓶,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光匆匆,转眼过去四年。
皇宫中,张蓉脚下生风,一脸严肃地登上台阶,来到勤政殿前。
殿外的小福子看到她来,便上前笑着道:“张随侍,先歇口气,女帝、太子和顾丞相正在内议事呢。”
张蓉愁眉不展,问道:“他们进去多久了?”
勤政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女帝、太子和顾丞相三人议事,所有宫人便都要退下,除非事情十万火急,否则所有人都不能靠近殿门。
小福子回头看了一眼:“刚进去没多久,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出来,您是有什么急事?”
此事说急也不急,说不急又实在骇人听闻,张蓉在外等了一会儿,还是忍耐不了,对小福子道:“劳公公替我通传一声。”
小福子心知这是出了大事,便快步走了上去,在距离殿门五步远的地方,小心通传道:“禀女帝,张随侍求见。”
女帝还未开口,景君泽率先道:“让她进来吧。”
顾玉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她跟君泽私底下在一起这么多年,一直未孕,女帝难免着急。
三年前甚至召来信得过的御医,来为顾玉诊脉,这一诊自然就诊出了顾玉身子受过大寒,不易有孕的事实。
但是当问及为何身体受了大寒时,景君泽站在顾玉身前,替她进行了解释。
“时间比较久了,但是娘您应该还记得,剌帝在时,顾玉曾为云太嫔翻案,冒死在奉天殿外跪雪,直到宫门下钥前,方才离开。”
景君泽这么一说,过往的回忆便纷纷涌上心头。
当初若无顾玉,女帝的亲娘云太嫔至今还背着淫秽后宫的骂名。
此话一出,女帝催促他们两人生孩子的话便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当时太后也在,听了这话,脸色有些不好。
景君泽知道太后在云太嫔之事上有心结,直接道:“太后当时还在五台山,不知当日的凶险,与花锦城有关。”
听到“花锦城”三个字,太后心头一跳。
景君泽继续道:“我也是后来花了许多力气才查到的,花锦城当时与废后徐氏合作,为了让顾玉冻死在风雪里,便给废后徐氏用了催产药。”
“废后徐氏当天发动,剌帝因为担心废后徐氏生产,便将顾玉忘在一边,顾玉就是那天受了大寒,险些没挺过去,就落下了病根。”
这话出来,不仅是女帝,就连太后都心头一沉。
世事皆有因果,顾玉如今难以有孕,源于为女帝的亲娘翻案,这是恩。
又因太后当初的心腹设计而受难,这是亏欠。
于情于理,顾玉现在难以受孕,都跟女帝和太后脱不了干系。
从那之后,女帝几乎不再催促顾玉和景君泽要孩子,最多也只是让御医为顾玉调养身子。
只是今日松阳有孕的消息传进宫,让女帝再度着急起来。
不仅是松阳,玄芝都生下二胎了,可顾玉身子调理这么久,依然迟迟不见动静。
还有朝臣的催促,京都兴起的流言蜚语,都让女帝愁上心头,今日便没忍住念叨了几句。
女帝一念叨,顾玉还未有所反应,景君泽便一个头两个大。
他不是不想和顾玉有个孩子,只是孩子的事情要看顾玉的身子,更要看与孩子的机缘。
好在女帝说了没多久,张蓉就在外面求见,让景君泽和顾玉暂时得以解脱。
张蓉一脸严肃进来,对三人行了礼:“臣拜见女帝、太子、顾丞相。”
张蓉做事向来知分寸,如今打扰三人谈话,定是有急事要说。
女帝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张蓉眉头紧锁,紧张道:“回女帝,女学出事了。”
这四年里,女帝治理天下的同时,也通过鼓励寡妇二嫁、取缔贞节牌坊、禁止吃绝户、严禁杀害女婴等方式,想方设法打破世人对女子的桎梏。
女学便是最近推行的一大政策,旨在帮助女子读书。
女学开办之初,根本无人问津,甚至被民间妖魔化。
“女子无才便是德”流传太久,也被误解太久,上至高门大户,下至平民百姓,都觉得女子就该在闺阁绣花,相夫教子,读书打仗都是男人要做的事情。
世家贵女根本不愁没书读,家中自会请教养嬷嬷和女先生。
农门贫女能活下来都很不容易,稍微大一点儿,就要在灶台和织机前忙碌,和父兄一起下地干活,等及笄后,便早早出嫁,换得一点儿聘礼,在夫家继续操劳。
市井民女要么辛苦做工补贴家用,要么囿于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女德女戒刻在骨子里。
女学创办以来,入学者寥寥无几,且流言蜚语不断。
甚至一些入了学的女子,被指责不安分不检点后,灰心丧气选择退学。
女学一度成为京都的笑话。
在京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以后在全国推广的效果了。
无奈之下,女帝和顾玉只能效仿松阳成立的娘子军,以钱财诱人。
凡是愿意入学的女子,女学便奖励二两银子,要求女子最少要在女学内待三年,若日后成绩好,还会有额外的奖赏。
这一年里,进入女学的女子可以回家,也可以食宿在女学。
二两银子看似不多,却是一些贫家女靠着耕地织布,辛苦几年都赚不来的,而且女学还管吃饱饭,省下家中口粮。
政策一出来,就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贫寒人家纷纷将家中幼女送来,年龄都不大,十岁以下居多。
他们打着让自己的女儿去女学待个三年,三年后出来,可以帮家里再干几年活,或者将其早早嫁出去的主意。
如此人财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很残酷,也很现实。
而女帝和顾玉最开始的设想是,等三年后,女子若愿意继续待在女学,便可以留下。若不愿意,也可放其归家。
读过书的女子,哪怕最终还要回归家庭,也和目不识丁时大有不同。
初期虽然投入多一些,但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下来,女子读书的风气便可盛行开来。
想法是好的,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出了大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