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重返向阳(3),人生一世,罗正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为五年下学期的插班生,王宏宇对新学校的环境既新鲜又满意。班上的学生对这位新来的同学也很欢迎。因为他长得象姑娘,到班上不久,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个外一一"王俩娃"。"俩娃"是向阳土话,就是小姑娘的意思。对这个并无恶意的外号,王宏宇并不反感。开始他并不答应,时间长了,有时也就答应了。很快他便溶入了同学们中,并成了一名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王宏宇插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名叫田佳惠的女教师。这位田老师三十五六的年纪,人生的清秀端庄。教学经验也很丰富。因为王宏宇转学时,隋城南关小学对他的评语下得非常好,所以这位田老师对这个插班生也格外注意。只是因为他刚来学校,所以没有让他担任任何学生干部。五年级学期快结束时,还是把王宏宇评成了三好学生。
一九六零年暑假过后,王宏宇升入了六年级。田佳惠老师也跟班到了六年级,仍然担任班主任。在田老师的推荐下,开学不久,王宏宇就被学校选为少先队大队长。到了下学期,又被学校选定为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
两个弟弟来到向阳之后,王宏云每月都会准时收到父亲寄来的三十元钱。这些钱是俩弟弟的全部生活和学习费用。王宏云不敢有任何马虎。她把这三十元钱按照弟弟们必须的开支,分成若干小块,严格按计划开支,从不透支。所以姐弟三人的经济从来没有打过饥荒。
一九六一年下学期,王宏产以优导成绩考入向阳市第二中学。开始了他的初中生活。
向阳市第二中学是在原"山陕会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向阳市古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是茶麻古道重要的水陆码头。自古就有很多晋商和陕西商人在这里经商。后来两省在向阳经商的人多了,就集资兴建了这座庞大的"山陕会馆"作为两省客商的集聚地。
会馆的大门呈八字状。修建得非常气派雄伟。至今还有两尊用大理石雕刻的石狮子威风凛凛的蹲在大门两侧。
走进大门楼是个院落。院子的南北两侧是解放后修建的两座青砖青瓦的二层小楼。是学校的办公楼。面对大门,座西朝东,是一座三大开间的雄伟畅厅。畅厅前边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平台,有排球埸大校平台前边的南北两侧各建了一座方方正正的亭阁。畅厅后边是一座二层楼的主体建筑。除了学校解放后建的房屋外,山陕会馆原有的房屋全盖着绿色的硫璃瓦。后边的主体建筑屋脊上还安装着飞檐走兽。屋脊正中,高高的矗立着一座小小的硫璃烧制的三层小塔楼。这应该是传说中姜子牙坐的地方了。
学校除两座办公小楼外,还建了三排、九大间青砖青瓦的平房作教窒。剩下的就全部利用山陕会馆的旧建筑了。
学校新建的三排教室中间有一大片空地,虽然有些荒乱,但是作为学校的操场却是卓卓有余了。
一开学,王宏宇就到二中报了道。并把自己的户口也转到了学校。作为住读生,开学第二天他就把行李从毛巾厂的集体宿舍搬到了学校的学生宿舍。留下弟弟王宏刚一个人继续住在工人集体宿舍里。
从王宏宇搬到学校住读的那天起,王宏云就把父亲每月寄来的叁十元线分出十五元交到他手中,由他自己掌握。她叫着王宏宇的小名说:"小宝子,这十五块钱,是你一个月的全部费用。除了吃喝用度外,还要留出穿衣服买学习用具和学杂费的钱。你现在是中学生了。要自己计算着用,用超了是没处补的。节约了,也归你自巳。你要把握好了。"
王宏宇笑着说:"姐呀。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已的。倒是小弟一人在厂里,你得多操心了。"
看着大弟满面春风的向学校走去,王宏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向阳市第二中学是所初级中学。往年每次都招收三个班的新生。今年多招了一班。新的初一年级有四个班。每班都有四十五六个学生。王宏宇被分在初一四班。从此开始了他的初中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