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九章 讨厌故事的圣人,我岳父是李世民,张围,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骊山的山道经过上一次的修整之后,山道两旁加装了扶手和围栏。

上山的台阶几番修砌之后,也平缓了许多,每三十个台阶便有一处平台可供人休息。

李世民就坐在这里,他的目光瞧着这个宁静的村子,三五个孩子成群跑过,颔首低声道:“你是骊山县侯,权贵有食邑便不得屯粮,朝中官吏弹劾也不是不无道理,你收家禽为己用,你觉得言官弹劾有错吗?”

言官们依律弹劾,骊山的工坊和产业算是钻了他们的漏洞,因为他们也没有想到骊山可以将产业做得这么大。

只能将骊山的产业归类于工坊,但工坊在唐律中又没有明文的限制,更何况是在公主封地中。

但工坊归工坊,骊山如有囤积粮食肯定会被弹劾,如今圈养家禽也是一样的。

你骊山可以有钱,但你骊山圈养家禽为己就是不对的。

这些家禽应该放归山林,世人皆可猎取。

今日晴空万里,天空上只有稀疏的云朵,经过腊月时的几场冻雨和大雪,这片天空好像是终于被洗干净了。

看着天空就让人的心情好了不少,只是风吹过的时候还是有些冷,现在坐在山道上,享受着阳光的暖意,如此一来才让自己舒服一些。

张阳解释道:“可那鸡鸭圈是蓝田县的产业,并不是骊山所属的。”

李世民抚须道:“这么说也是无用的,除非你能拿出证据说那些鸡鸭圈不是你的。”

大唐的权贵惨呀,囤粮多了要被弹劾,生孩子少了要被弹劾,家里的下人多了更要被弹劾。

自两汉以来,宗室与权贵但凡世袭都被看得死死的。

也就是以前宗室权贵干过的破事太多,人们都开始防备了。

张阳一手撑着下巴,“我想要大唐富强,却有这么多人与我作对,这世上到底只有我一个好人,有病!都有病!”

这番感慨,身为天可汗的李世民没有听进去,他冷冷一笑,“关中繁荣不好吗?就算你如此说,他们也会说你拿着关中负担的借口,发展自己的家业,你以为他们会放过你?”

这大唐太穷困,需要发展,既然是发展就一定会遇到与当下时政矛盾的阻碍,突然就想造反了。

君臣俩人相伴而坐许久,王公公就这么远远地看着,君臣俩人和睦的时候,像极了多年的老友,能够推心置腹说些自己的烦恼。

君臣翻脸的时候,一旦起了争执都想要提刀砍死对方。

很复杂的交情,很矛盾的关系。

忽的,张阳突然问道:“是谁弹劾的?”

李世民摇头不语。

张阳再问:“定是那老徐,是也不是?”

李世民咋舌欲言又止,还是没有答话。

朝中熟人多,稍稍一想就能猜到谁弹劾的,谁会来弹劾骊山。

张阳挠头道:“我就知道是他。”

回头看了看山上,李世民也没了兴致,只是低声言道:“朕知道你近来越发谨慎了,如今还未开朝,诸国使者也都在大唐,朕想让他们看看那可以破城池,平山川的利器。”

“那言官的弹劾该如何?”

瞪眼一看这小子,李世民摇头像是在表现出失望,“以前程咬金家的田亩数量多了,有言官弹劾他,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张阳疑惑道:“把言官打死了?”

仔细一想,程咬金这老匹夫会有什么办法?以老程家的门风……多半除了杀人灭口好像真没什么好做的。

“他呀,他把田地给填平了。”

“真败家呀。”

张阳对程咬金的做法很不认同,人家弹劾你家田亩多了,一气之下就把田地给填平了。

总不能骊山也要将鸡鸭圈给拆了吧。

张阳不住摇头,骊山不能这么做。

“哦,还有其他办法的,当初有人弹劾李孝恭田亩佃户的牛多了三两头,李孝恭直接将牛送给了自己家的佃户。”

“你若还是觉得不妥,朕也可以下令帮你扩大玥儿的封地,将食邑地与封地交换,骊山再出一笔钱交给朝中作为罚钱,如此这件事也可以揭开。”

听着皇帝的话语,张阳越听越觉得味道不对,他还会这么好心,李世民会这么好心地帮骊山?

接受皇帝好意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以后翻起旧账难免自己吃亏。

张阳好奇道:“陛下,您是不是吃准了,我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站起身摆手道:“你大可以不在意这件事,只是弹劾多了,朕会命人拆了你的鸡鸭圈而已。”

听他的话语,看他的眼神,就差没说你骊山都这么有钱了,犯不着跟这些鸡鸭过不去。

李世民双手背负,他颔首道:“骊山的眼界应该放在天下社稷,你又何苦就为了这么几只鸡鸭。”

“陛下,以小见大,这几只鸡鸭也事关社稷呀。”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就要下山了,走了两步又回头道:“朕还要看看火器,你平日里谨慎也就罢了,这两天朕会住在骊山,且造出来看看。”

“喏。”张阳稍稍一礼。

陛下一步步走下山,张阳走向一旁的王公公,揣手道:“您看,这陛下走路的样子多么威风。”

王公公不住点头,“如此说来还真是。”

张阳又道:“咱们陛下是不是有点发福了?”

“发福?”

“就是变胖了的意思。”

老王的脸上还带着笑意,“男子到了中年都会这样,等县侯也到了陛下这个年纪也会这般的。”

张阳看了看自己,“我也年近三十了,我一直都在坚持运动。”

老王低声道:“县侯看着与九年前一样,没有变化。”

“那是我注重养生,平时多喝水多运动。”

“县侯说的是,老奴也会坚持喝水的。”

李世民去看望李渊了,张阳也转身走上山。

华清池边,李玥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抱着儿子,疑惑道:“父皇没来吗?”

“他年纪大了,说是爬不上山。”

李玥狐疑一看,“当真?”

“嗯,走到半山腰又回去了。”

“可能是父皇身体不适,这才过了几年,怎么年纪就大了。”

李世民如今的年纪也才四十出头,也算是壮年,要说年纪大也不大。

反正夫妻俩正是二十出头,三十未到,正是年纪最好的时候。

年纪轻轻就背负着如此庞大的家业。

骊山从刚刚开始见到,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

这七年间,骊山从一个一贫如洗的小村子,到如今成了关中最富裕的地方之一。

头两年,夫妻俩还要给村子里贴钱,一直到三年后村子里能够有正常的收支,再到第四年的时候,村子里的几座工厂落成,棉布的成功,才给骊山真正意义上带来了财富。

得知父皇不来骊山了,李玥这才放下孩子。

夫妻俩坐下来继续看着骊山账目,太府寺的事情忙完一个阶段,眼下还要忙着骊山自己家的事情。

平日里这些账目都交给了小慧和小武在安排。

李玥只要了解一番总出账和总入账便可以了,这让她这位骊山的女主人也轻松了许多。

“太府寺的事与父皇说了吗?”

张阳帮忙整理着账册,“说了,你父皇并不在意。”

“说来也是,如今父皇的心气这么高,怎能听得明白夫君的忧虑。”

李玥将身体靠在座椅的靠背上,长出一口气神情凝重,“本来还觉得父皇会给予太府寺帮助。”

夫妻俩相对而坐,张阳喝着茶水,也将身体的重量放在椅子上,气馁道:“欠了你父皇的人情就不好还了,我更倾向于靠自己来争取利益。”

“嗯,夫君向来如此。”

欠谁的人情,都不能欠皇帝的人情。

一旦你欠了皇帝的人情,要还的时候动辄就是人头落地,要不就是让你倾家荡产。

“父皇一向开明。”

“你父皇也有膨胀的时候。”

夫妻俩议论着社稷大事,两位婶婶就站在一旁听着,时而看看小公主正在拆着摇摇车,这辆车她已经玩腻了。

再看看小侯爷又流口水了,急忙给擦拭掉。

李玥低声道:“放眼以前,父皇是能够听取劝谏的。”

“长安城人口越多越繁华,这话没错吧?”

听夫君这么说,她缓缓点头。

张阳接着道:“长安城越繁华就更加说明了现在朝中的政通人和,这话也没错,对不对?”

李玥还是点头。

“既然如此,我说长安城如今的两百万人口就快要吃穷关中,让关中不堪重负,就是在反对朝堂的政通人和,在否认朝中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努力,也是合理的对吧。”

缓缓拿起桌案旁的茶杯,李玥现在有些想明白了。

张阳将双脚搁在桌案上,就被媳妇瞪了一眼,只好悻悻地将双脚收回来,咳了咳嗓子,恢复正形盘算道:“正是满朝都是在庆贺繁华的时候,我在这个时候说长安城就要有巨大的危机,满朝文武就会说我妖言惑众,想要把我五马分尸。”

“如此一来,又有多少人会听我的担忧?”

张阳如今的神情悲天悯人,哀叹道:“也就只有我在默默地付出,为了这社稷江山绞尽脑汁,解决眼下的窘境。”

李玥放下了手中的账册,起身去收拾藏书阁了。

夫妻俩议论朝政大事终于结束了,王婶也跟着走进了藏书阁,帮忙一起收拾。

很多时候这两位骊山的主人时常议论朝中大事,也会商谈如今朝中的动向。

往往在议论的时候就能做出一些预判。

根据形势来判断朝中接下来方向,对朝中的形势抽丝剥茧,了解通透。

就像是去年的时候,朝中的教化之策争论,到头来真如夫妻俩所预想的那般,陛下不会全然听取礼部的意见,也会听从赵国公的安排。

眼下俩人议论起了关中的形势,以及现在长安城的隐患,正如夫妻俩所言。

既然县侯与公主殿下都觉得关中就要不堪重负了,那么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远了。

这是县侯与公主殿下这些天,日夜整理太府寺的田亩卷册得出来的结论。

公主殿下觉得陛下是开明的。

县侯认为陛下也是刚愎自用的,俩人又有了矛盾。

张阳坐了一会儿,便觉得兴致寥寥,走入自己的温室开始整理菜苗。

温室内,今日天气不错,张阳打开温室上方的琉璃顶,让这些作物能够刚好地享受到光照。

通风换气半日,再将苗圃中被冻死的或者是没长好叶子的菜苗摘去。

打开苗床的柜子,将一筐筐幼苗拿出来,都放在阳光下晾晒。

“爹爹,我想吃菠菜。”

张阳看着女儿笑道:“让婶婶给你做。”

小清清也不喜欢温室,更不喜欢温室内的味道。

“爹爹,华清池真的不能养鱼吗?”

张阳解释道:“有一种鱼可以养在温泉水中。”

“什么鱼呀?”

“那种鱼叫作温泉鱼,鱼很小,长不大,当人们将双脚放在温泉中,那些鱼就会围上来嘬你的皮肤,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河流也养活了一地的生灵,你爹爹我在关中倒是没有发现这种鱼,关中多是冷水鱼。世间的江河湖泊很多,鱼类也多,以后让你魏王舅舅去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这种鱼苗。”

女儿充满了期待,孩子的幻想总是美好的。

杨婶听着捂嘴直笑,听着县侯这般安慰小郡主,小郡主出生的时候就带着灵气。

如今小脸胖乎乎的,眼神很是灵动,也很聪明。

这孩子的脑海中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这是因为县侯与公主殿下一直与她讲故事。

在故事匮乏的大唐,寻常人家很少听到动人的故事,所以寻常人家的孩子也没有这么多的幻想。

世人需要故事,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可也有世人觉得故事中的美好,只会腐蚀人的心智。

所以圣人觉得人们应该少有幻想,要多悲天悯人,要多提高道德水平。

可故事又是杀不尽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故事。

圣人可以遏制故事的产生,但他们遏制不住故事的流传。

小清清的神情又有了欣喜,她骑着熊大下了山,去找她的魏王舅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后我成了帝国的掌心宠

月半猫猫

离开渣男后我又行了

繁华不尽

偏执大佬为什么总想垂涎我

小小云朵

嫁人后龙族殿下躺平摸鱼

渝鸟

四合院之整蛊系统

第五架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