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较少内耗,争取新机会
雪豹导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9章 较少内耗,争取新机会,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雪豹导弹,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风险已经悄然接近,不处理好,自己的优势将被他人取代。
对于这个问题王宏宇早有考虑,此时跟蔡复一讨论更是找到知己。
“风险是挑战也是机会,借着过去这些商品收入较低的阶段,正好扭转局势去开发更多产业。”
这样问题就很简单了,打仗的这段时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
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
广东的粮食首先就够吃,然后还能从东南亚进口大量粮食,所以可以规模化搞经济作物发展食品工业。
可大面积种植甘蔗,发展规模庞大的蔗糖产业。迅速占据世界糖产业顶端,发力整个食品制造业。
晚明的广东本就有小规模的甘蔗种植和蔗糖产业,现在有基础、有粮食,不怕搞砸。
广西也可以随后跟进,发展出强大的甘蔗产业和制糖业。毕竟后世的广西,就是全国最大糖产业基地。
以蔗糖为基础,可以发展果干、水果罐头、甜味饮料这三个巨额利润的食品加工产业。
再加上开封已经布局的大蒜、芝麻、花生酱料产业,以及可以衍生出肉类罐头产业,华夏彻底走在世界食品产业的前面。
王宏宇给蔡复一言简意赅地分析,一下子就能让人听懂。
蔡复一想了想:“还真可以,记得濠镜澳就有专门买糖,那些洋人很喜欢吃甜的。”
王宏宇笑了笑:“是的,他们咸肉吃多了,就特别馋甜味。以后可以发明出几个甜口肉菜,中餐会特别受欢迎。”
锅包肉、熘肉段、咕咾肉、左宗棠鸡,这几个菜是老外普遍喜欢甜味肉菜,自己也恰恰知道什么味道、大概怎么做。
食品产业的销售对象,也比之前的茶叶、陶瓷要更广阔一些。欧洲打仗也需要、海运的海员也需要罐头,其他穷苦地区对于糖也有需求。
这个产业是能长期发展下去,并且随着自己在餐饮上的整体规划,未来主导世界口味,那么自己的食品产业将不可替代。
迅速搞出规模化的纺织业和食品产业,还是产业升级第一阶段。
第二价段又分两步走。
王宏宇肯定要让安南和东南亚经济,变成华夏经济的组成。
那时候就跟湖广熟、天下足一样,东南亚熟、天下足。
这样的产业格局,才能让江南的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发展。同样,华南要抓住机遇快速崛起,这就是最快的方式。
蔡复一认真聆听,感觉非常震撼。
“定远侯,我听了以后感觉和您写的《生产论:序有很强的联系,就像是序言里展开分析了原理和过程,这是不是新写的部分。”
“哈哈哈,还是先生知我”王宏宇正想说这个呢。
他继续道:“《生产论:第一卷讲述了生产的历史、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同样指明了产业发展趋势。对于物质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进行原理上的分析。当然可以用于产业的前瞻和规划。”
“原来如此,产业按照市场自己发展,那就是缺乏前瞻和规划,但是懂得了这一切,视角就不一样了。”蔡复一发现了研究经济和产业的妙趣和用途。
“没错,指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不同生产关系带来的社会矛盾与变化。”
“后一半是?”
“是《生产论:第二卷的内容。”
“老夫期待着,相信我大明能在侯爵的指引下,实现更多的成就。那刚才讨论了产业,要我这边怎么做呢?”
王宏宇当然规划好了:“大面积纺织、制糖与食品产业,绝非一家一户可做,所以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就像在郧阳一样?”蔡复一当然知道王宏宇在郧阳,是调动建设军屯的整体力量,以及社会中的商人和工匠,整体推动火器、木材、家具产业。
“对,广东也要搞一种集体力量,官府主导、工匠、商人与开明士大夫参与,集中所有可用力量,最快速度崛起。”
蔡复一想了想,谈论好以后,觉得事不宜迟这就动身。
他根据王宏宇列下的条款组建大明版“十三行”。
十三行为股份公司,股东组成及股份分派如下:
官府占一半股份,商人占四分之一,雇佣一批优秀船长、海员、工匠也占四分之一股份。这是大明第一个股份公司。
其中官方的那一半,也是三三三制,即广东官府三分之一、王宏宇的建设军屯三分之一、皇家占三分之一。
此十三行,产业和贸易上也不同于清朝十三行,行规方面公私利益界划,华夷商民一视同仁,他处或他省商人来省与夷商交易时,本行应与之协订货价,货价即经协议议妥贴之后,货物应力求道地,有以劣货欺瞒夷商者,应受处罚。
此外还有十三行对瓷器、丝绸、茶叶要限量售卖贩卖,不得破坏已经形成的格局。
鼓励开发新市场,而不是内部卷起来。
部分奢侈品和昂贵产品则享有国家对外贸易特权,另外所有进出口军事设备商货都要经十三行买卖。这是天启皇帝的特别规定的,这样就减少了军阀的产生几率。
凡国家采购项目十三行有义务全力支持,不得从中牟利,只能得到国家政策的优待。
产业也按照规划而不是只追逐利润。例如:投资发展纺织和食品产业、发展贸易船队跑运输。但是只做很有限的茶叶生意,陶瓷贸易也尽量压低。
这样福建、江西方向的茶叶、陶瓷受到冲击会很少。减少广东与福建产业、海商方面的内部竞争。
十三行既要形成可以对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对抗的规模和实力,又要不影响传统的瓷器、丝绸、茶叶的外贸格局。
固然不主推茶叶、陶瓷,一开始赚得不是最大化,但是积累的甘蔗、水果乃至整个食品产业,与福建、江西的陶瓷、茶叶形成错位,最后两边都有的赚,而不是广东、福建商人你争我夺。
这是良性发展,最大程度减少内部消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