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敬,如在
纯阳剑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敬,如在,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纯阳剑术,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这五名学生,他还嘱咐谢云娥不要放弃观察,继续寻找其他有天赋的孩子。
可能并不像这五个孩子一样,那么天然的成就。
但是,可以经过培养,通过人为的引导,看能不能形成更多的可能。
要尽可能的,去寻找和挖掘孩子们隐藏的天赋和天分。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真正有天分的人,可能就只有那么千分之一或者是万分之一,这样稀少。
就如同许济这里,一共有将近两千五百名孩子,最终能够被挑选出来的,竟然只有五名孩子,天然的拥有修道的天分。
可是其他的孩子,难道就没有了吗?
不是的。
许济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都是有修道天分的,只是多多少少而已。
就如同学习的天分一样,有些人可能就是擅长运动,书根本就读不进去。
可是,许许多多的运动员,再不擅长读书,也还是有一些基础成就的。
真要耐着性子去读下去,总是会有收获的。
只不过这样的强压之下,收获和付出不成比例而已。
有些愚笨的人,可能花费一年的时间,所掌握的知识,在某些天才的眼中,看一眼就全都会了。
但是没办法,有些事情,该学还是要学的。
只是要多注意资源投入的产出比而已。
有些孩子,确实不适合读书,那就让他去做自己感兴趣乃至于擅长的东西。
可能这些他们擅长的东西,本身并没有多少的价值,可世界那么大,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价值的。
真正需要做的,是从他擅长的事情当中,挑选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因为他所擅长的东西没有价值,就强迫着他去改变,从事某些他不擅长,甚至是讨厌的事情。
这样做,或许会有一定的成果,可那是得不偿失的。
他明明可以在其他的领域获得更加优秀的成果,却只能够困于生机,只能够从事一些高投入而低产出的行业,勉强的养家糊口。
既挣不到钱,过的也不快乐。
许济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的孩子们当中,去发掘去寻找这些有天赋,却并不知道自己有天分,或者是有天分,但是潜藏的比较深,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孩子,要在这些孩子当中,寻找到更多的修道苗子。
为此,他想了许多其他的办法,最终要的是在孩子们在为师母上香的时候,嘱咐他们,一定要用心,不能够有敷衍。
敬,如在。
这三个字,就是许济教导这些孩子们在为师母上香祭拜的时候,要如何做的重要心法。
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逐渐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
既为谢云娥带来了好处,同时也能够改变这些孩子们的未来和成长。
只要能够在每次早晚上香的时候,保持敬,如在的精神转态。
孩子们的精神和意志,就能够常常的得到滋养,时常日久,自然能够获得好处。
同时,谢云娥因为香火愿力纯粹,神魂得到滋养的缘故,已经能够凭空牵引天地元气了。
孩子们在每天上香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持精神意志,纯粹空灵的状态,谢云娥就能够牵引天地元气,主动的契合孩子们的精神,让孩子们的身体也同时得到缓缓的滋养。
这才是每天早晚上香,让孩子们保持敬奉精神,凛冽如神在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原因。
就连许济自身,在每天练拳和工作的时候,如果某一个时刻,能够进入到专注而极致状态的时候。
时刻关注他的谢云娥都会立刻牵引元气,为他洗练身躯,涵养元炁。
这就是为什么许济在每一次进入到专注状态之后,醒来之时,总会感受到神清气爽,舒适自在的原因之一。
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进入到了专注唯一,精神纯粹的状态。
许济目前教给孩子们在上香敬拜师母的时候,要专心,要诚恳,就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是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的。
而其他的内容,许济认为,目前还不适合教授这些孩子们,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好木匠工作,将来能够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乃至将来可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有一份谋生的职业。
修道固然是大事,但人生从来都不是只有自己的。
你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需要照顾,还有家庭需要供养,不是突然间想要修道了,就奋不顾身,出家而去就行了的。
须知世上从来都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抛家舍业只能够让你积欠下更多的因果,将来遇到内在的心魔,乃至因果牵引而引发的外魔,就知道因果之重,心劫难过了。
舍弃一切应有的因果业债,抛家舍业,遁入深山从来都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人道未竟,天道又怎么能够到达呢?
再有就是许济担心,以他眼下的修道知识,并不足以,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正确的修道启蒙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全部都是修道种子成长之后,所反馈给他的,而这些知识的来源,其实都是源于他前世,所阅读过的那些佛法道藏的诸多典籍。
只是从前,这些知识因为世界影响的原因,根本就无法凝聚成为修道种子。
因此许济也就一直都无法进入修道的门槛,迈入正途,前世的世界,也不允许有超凡人类,这样的存在出现。
许济也就一直没有能够正式修行,真正迈入超凡的领域。
如今因为世界的原因,这个世界是允许有超凡力量的存在。
如此一来,他曾经所吸取的那些道法佛藏典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那些知识,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上,凝聚出了种子,经过他的浇灌,然后生根发芽,如今终于快要成长为果实了。
这固然是让他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可问题是,这些知识,都是来自于前世的那些智慧的总结,并不知道,他们是否契合当下的世界,求道或许如一,但修行的内容是否相同,或者相容呢?
他也不确定,这些前世的知识,是否能够真的适应或者融入到,当下的这个世界。
前世的知识,诸多佛道高人的智慧,所凝聚而成的道法种子,进而组合成的道法,真的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吗?
许济并不确定。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土的道法知识,是否与他现有的知识,产生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是他需要严正面对的事情。
要知道任何一门知识,他们体系和系统,都是有着各自的根本逻辑的。
一旦产生不兼容,那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轻者贬为旁门左道,严重的就是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些知识,是否和这个世界本土现有的道法体系,能否兼容。
但是,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道法不兼容,道德却是统一的,这一点无论是在任何一个世界,它都是一样的。
无论是在任何一个世界,只要是有着秩序的存在,那么道德,就一定是人人尊奉,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或许道德二字,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称谓,但本质如一,这一点上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这是社会管理的本质所决定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