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稻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894章 缺人!很缺人!,北颂,圣诞稻草人,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寇季话音落地的时候,亲从官和亲随们已经消失在了辽阳府城主府。

寇季并没有去追,也没有派人去将他们带回来。

无论是亲从官还是亲随,都是寇府的部曲。

寇季和寇天赐父子俩的性命,不仅关系到寇府的兴亡,也关系到他们各家兴亡。

所以,他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保护寇季和寇天赐父子安全。

为了寇季和寇天赐父子的安全,他们在必要的时候也会违背寇季的命令。

就像是之前在上京城外的山头上,寇季非要帮着将士们御敌,亲从官却吩咐着亲随们将寇季架了下去。

现在也一样,为了寇天赐的安全,他们选择了违背寇季的命令。

也唯有在这种事情上,他们才敢跟寇季大声说话。

因为他们说话的时候,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不怕死,为寇季和寇天赐父子献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他们怕寇季和寇天赐父子有性命之忧。

寇季没办法去怪罪他们。

也没办法将他们的一片好意彻底抹杀。

部曲除了帮主家御敌以外,还会帮主家挡刀挡剑。

寇季也是这种规矩的受益者。

此前在西夏的时候,李德明派人刺杀他,若非部曲们拼命,他恐怕早就凉了。

“算了,随他们去吧。到时候天赐若是压不住寇氏的那些族人,我就让部曲们去震慑一番,不行就将交趾的巡马卫老卒调遣到封地去。元山那边的巡马卫也调遣一部分。

到时候手握重兵,封地又山高皇帝远的,世俗的礼教很难约束到。

寇氏族人真要闹事,就狠狠的惩治一番。

曹利用和元山两个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他们帮我做了十几年的事了,后半生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

他们是称王称霸也好,还是开疆拓土称帝也罢。

随他们去。

给他们留一下家底,算是对他们的酬劳。”

寇季独自嘀咕了一番,长叹了一声,背负双手回到了正堂上的座椅上坐下,处理起了公务。

诚如寇季所言。

狄青不是什么二愣子。

寇天赐和赵润被送到了狄青军中以后,狄青也是愣了很久,思量了很久。

最终,狄青将他们两个扔到了斥侯营,去给斥侯营的火头兵帮手。

狄青军中斥候营虽然十分危险,但也有安全的地方。

火头兵就是斥候营内最安全的地方。

平日里就是负责给那些斥候们烧水煮饭。

如今负责和其他的火头兵们一起给那些俘虏们烧水除虱。

斥候营的火头兵也有上阵的机会,只是不多。

前提条件就是斥候营的其他斥候死绝了,火头兵们才会上阵。

只要斥候营的斥候还有一什,火头兵们就只能安安心心的在营地里烧火煮饭。

狄青虽然忠勇,但却不是那种死板的人。

于公于私,狄青都不会派遣赵润和寇天赐去涉险。

于私,他是赵润的姨夫、寇天赐的叔父,两个小家伙的长辈,两个小家伙在他手底下,他护着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让两个小家伙去送死。

要是他儿子出现在军中,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儿子扔到军中最危险的地方去。

可兄长的儿子和妹妹的儿子,他却不愿意扔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甚至两个小家伙遇到危险的时候,他还会为两个小家伙拼命。

在古人的思想里,亲朋好友将子嗣托付给你,那就是信任你,自己全家都可以死,但是亲朋好友托付的子嗣,绝对不能有事。

狄青是一个纯正的古人,还是古人当中十分守规矩的那种,所以这种思想他一直遵循着。

于公,赵润和寇天赐没有到入伍的年龄。

大宋兵制革新以后,对新卒入伍的年龄要求十分严格,最小不能低于十六岁,最大不得超过四十五岁。

文臣们如今唯一能插手的兵事,就是朝廷募兵的时候兵卒的年龄。

为了证明他们对兵事还有所影响,他们在朝廷募兵的时候,盯的很紧。

一个低龄兵,或者超龄兵出现,文臣们很有可能将此事闹到垂拱殿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兵部在主持募兵的时候,对年龄卡的很严。

别说是年龄不过关的他们不收,就算是年龄相对有些模糊,或者是存疑的,他们都不会收。

赵润和寇天赐的年龄,可没有达到标准。

若不是寇季将他们扔到狄青手里,狄青都不一定会让他们进军营。

他们没有达到入伍的年龄,所以狄青不可能派遣他们上阵。

除非寇季亲自下发文书,要求狄青将两个人弄到战场上去。

不然,狄青会遵循军中的那一套规矩行事。

狄青在依照规矩做事,赵润和寇天赐两个小家伙却有点懵,两个小家伙互相打气,鼓励着对方,抱着必死的决心入了军营。

然后狄青让他们去劈柴、烧水?

劈柴和烧水也就算了,还要给那些辽人那些臭的能熏死人的衣服。

两个小家伙只干了半日,就吐的直不起腰。

惹得军中那些老卒们哈哈大笑。

两个小家伙恼羞成怒,去找狄青,要求狄青将他们放在最危险的地方去。

然后狄青向他们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军令如山。

一人十军棍打下去,屁股都烂了。

两个小家伙入军营第一日,还没适应军中的生活,就爬到了床上。

寇季的亲从官和亲随赶到了军中以后,得知了此事以后,没少冲狄青翻白眼。

但他们却没有埋怨狄青。

狄青是依照军规打的赵润和寇天赐,别说是他们了,就是赵祯和寇季到了,也只能说一句打得好。

其他的什么也说不了。

两个小家伙就这么在军中住下了。

寇季也没太去关注。

他没时间去关注。

大宋兵马兵进上京城以后,前前后后俘虏的百姓不足一百万。

而大宋占据的疆土却足足有三府之地。

一百万俘虏,分配到三府,每个府也就三十多万。

再分配到各州各县各镇,几乎就分空了。

乡村没办法设。

因为再分下去,一村一乡可能就一两户人。

辽地近八成的土地处在荒芜状态。

眼看着春耕快过去了,大地上无人耕种,也无人牧马放羊。

寇季就派人往朝廷去送了一封文书,让朝廷派遣一些官员过来,再迁移一大批百姓过来。

文书送到了汴京城以后。

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个人瞅的直揪头发。

“虽说辽地归入到军管以后,对官员的需求变少了,可三府之地,少说也得两千多官员。

两千多官员,我们上哪儿去找?”

资事堂内。

张知白苦着脸看着赵祯、吕夷简、王曾,低声说着。

吕夷简和王曾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赵祯瞥了三人一眼,不轻不重的道:“现在你们不埋怨朕列土封王了吧?照这个趋势下去,朝廷选官的速度,都赶不上疆土扩张的速度。

朕要是不列土封王,他们就得自立。

他们要是不自立,那些蛮夷就会重新崛起。”

吕夷简和王曾闻言,眉头皱的更紧。

张知白苦笑道:“也不用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了。现在朝廷选官的速度,已经赶不上疆土扩张的速度了。

就算朝廷现在停下脚步不扩张。

朝廷选官的速度也赶不上。

随着我们新增的疆土不断的汉化,府、州、县等各级衙门也在逐渐的完善。

需要的官员数量也在不断的增添。

月前坐镇河西的李迪来信,奏请朝廷给河西派遣三百官员,完善河西的府制。

李迪称,河西的西凉、肃州等地,在经过了数年的教化以后,当地百姓已经彻底习惯了我大宋律法的管束。

新生的那些孩童,在蒙学的教导下,已经习惯了写汉字,说汉话。

河西一些地方,如今已经跟我大宋其他地方无异了。

必须要完善各地衙门。

王随坐镇的兴庆府那边,东平府和西平府,还有银州、夏州等地,情况跟李迪河西的西凉和肃州差不多。

王随很早以前就奏请朝廷结束当地的军管,恢复民政。

所以兴庆府那边还需要大批官员。”

王曾听完了张知白的话,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我若是所料不差的话,赶到年底,东海女直和韦室所占据的疆土,也会成为我大宋的疆土。

到时候需要的官员更多。”

东海女直和韦室所占据的地方,细分的话,大致相当于大宋四府之地。

大宋最初并没有将东海女直和韦室占据的地方,定为必征之地。

可打的太快了,一不小心就杀过去了。

既然打了,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依照如今进入到东海女直和韦室的大宋兵马的数量和强横程度。

东海女直和韦室占据的地方,最后必然会落入到大宋手里。

所以大宋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吕夷简在听到了王曾的话以后,终于开口了,“我们早就在做准备,可是没想到辽人那么不经打。

我们选拔官员的速度,完全赶不上辽人败退的速度。”

赵祯无奈的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先将寇季所需的三府的官员配备齐全再说。

其他的地方等打下来再说。

至于河西和兴庆府等地奏请增添官员的事情,让他们再等等。”

吕夷简皱着眉头,沉吟道:“我大宋倒也不是凑不出官员,关键是新征之地归于军管以后,对底层官员需求锐减,可对中层和上层官员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底层官员还要,可以破例从民间的一些读书人中间选用。

再不济从小吏中再抽调一批人也行。

可中上层的官员,就没办法破格选用。

只能从朝廷现有的中上层的官员中抽调。”

最难的就是从中上层的官员中抽调的问题。

大宋目前的官员,已经经过了好几次抽调了。

如今各级衙门已经精简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再抽调,会出事。

王曾沉声道:“我们不从朝廷抽调官员,难道让寇季自己想办法给新得的三府之地配备官员吗?”

“不行!”

吕夷简果断开口。

真要让寇季给新得的三府之地配备官员,那新得的三府之地,以后恐怕就会成为寇家的自留地。

寇季如今权势已经大的惊人了。

再给寇季增砖添瓦,寇季自己不反,他手底下的人也得反。

王曾沉声道:“我自然知道不行,所以我们即便是咬紧牙关,也得想办法把寇季要的官员给凑齐。”

吕夷简沉默了一会儿,道:“太学和国子监的一些博士,可以适当的抽调一些。六部和其他衙门里的副官,也可以抽调一些。”

王曾思量着道:“各府的主官不能动,但是各府的副官却可以抽调。抽调以后,没有官员补上,暂时就让空缺着,随后慢慢补。”

张知白沉吟着道:“如此一来,倒是勉强能配备够寇季所需的官员。可朝廷和地方上做事的时候,恐怕会变得很艰难。”

吕夷简叹了一口气道:“艰难就艰难吧。熬过去了就好了。”

说到此处,吕夷简对赵祯一礼,“官家,去岁几位皇子皇女降生,官家并没有举国同庆。今岁不如再加一次恩科,为几位皇子和皇女庆生,官家以为如何?”

赵祯盯着吕夷简道:“朕已经加了一次了。”

今岁有一次常科,赵祯此前找理由又加了一次恩科,再加恩科就是第三科了。

三次科举同一年考,有点疯狂。

吕夷简郑重的道:“我大宋如今急需人才,用一些非常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赵祯哭笑不得的道:“那就加吧……三科一起考,从科举制出现以后,从未有过。也不知道民间百姓们会不会骂朕是昏君。”

吕夷简正色道:“民间的百姓只会对官家歌功颂德。”

赵祯摇头一笑,道:“官员的事情就这么办吧。迁移百姓的事情,三位爱卿怎么看。”

吕夷简几乎毫不犹豫的开口,“此前户部查检时,查检出了不少赤贫的百姓。官家可以下旨让各地官府将那些赤贫的百姓送过去。”

赵祯一愣,道:“赤贫的百姓貌似不够……”

新征之地,可不止寇季提出了辽阳府等地需要百姓。

渤海府、琅琊府、古蒙府也需要。

赤贫的百姓,还不够这六府塞牙缝呢。

吕夷简迟疑了一下,没有开口。

他当然知道赤贫的百姓不够。

但是贫寒的百姓不好动。

赤贫的百姓真的是贫穷到了无立锥之地。

地方官府懒得搭理他们,地方豪强也是如此。

以往,赤贫的百姓穷的活不下去了,就会落草为寇。

如今朝廷增强了地方兵,草寇被打的活不下去。

赤贫的百姓也没办法再去落草为寇。

若不是朝廷在迁移百姓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地方官府恐怕早就将赤贫的百姓打包送到河西和兴庆府等地去了。

地方豪强们几乎不会用赤贫的百姓做佃户。

他们只会找那些有一点薄田的贫寒百姓做佃户。

原因无他。

贫寒的百姓在给他们做佃户的时候,出了问题,他们能想办法从贫寒百姓身上将损失讨回来。

赤贫的百姓一无所有,赤贫的百姓要是一无所有,他们就只能自认倒霉。

土地兼并中惯用的巧取豪夺,其中的巧取就是如此。

地方豪强就是借着佃户们在帮他们耕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然后将责任推到佃户们头上,借此将佃户们手里那点仅有的田产拿到手。

所以地方豪强一般不会用赤贫的百姓,除非赤贫的百姓跟他们签订如同卖身契一般的长契。

但大部分赤贫的百姓不会跟地方豪强签订如同卖身契的长契。

一旦签了长契,就会被地方豪强压榨致死。

在皇权不下乡的古代,地方豪强有的是手段弄死人不偿命。

也正是因为如此,赤贫百姓们情愿落草为寇,也不愿意去签订如同卖身契的长契。

朝廷将这些人弄到新得的三府之地去,地方豪强不会反对,也没人会说什么。

可是朝廷要是动贫寒百姓,动地方豪强盘子里的肉的话,他们一定会跳起来跟朝廷对着干。

吕夷简正是因为动那些贫寒百姓有什么后果,所以才没有开口提贫寒百姓。

吕夷简知道动那些贫寒百姓是什么后果,赵祯也知道。

赵祯见吕夷简不言语,就沉吟着道:“就不能再迁移一些贫寒百姓过去吗?”

吕夷简迟疑了一下,坦言道:“找个由头,从各地凑十几万百姓,应该没什么影响。超过一定数量的话,恐怕会出大问题。”

赵祯叹了一口气道:“十几万就十几万吧,总比没有强。”

说到此处,赵祯对吕夷简三人道:“三位爱卿尽快将此事办妥。争取在春耕结束之前,将人送过去。

若是错过了春耕,朝廷就得养那些俘虏和迁移过去的百姓一年。

朝廷几十万兵马在外征战,钱粮如同流水一样往外流。

再加上一百多万俘虏,以及近百万贫寒百姓的话,花销就会更大。”

吕夷简三人齐齐向赵祯施礼。

“臣等知道其中的轻重,一定尽快将此事处置妥当。”

赵祯摆了摆手,让吕夷简三人下去做事。

吕夷简三人离开以后。

赵祯叹了一口气,“这点百姓,根本不够。如今禁军几乎都在外面征战,朕想用强都不行。

辽地既然已经打下来了,那就不能荒废。

朕就去信给四哥,让四哥看着办吧。”

赵祯有了决定,就写了一封信,留在了龙案上。

赵祯的信,寇季一时半会儿可收不到。

寇季在给朝廷去了文书以后,就带着军中一些受伤退下来的将士,领着俘虏,开始在辽阳府等地分地、分屋舍。

让俘虏们在将士们监督下种地、放羊。

在此期间。

寇季也一直关注着兵事。

几方兵事,除了狄青部已经彻底停下了以外。

高处恭、刘亨、朱能、种世衡等人仍旧在征战。

在大宋强横的兵锋下,无论是逃入韦室的辽人,还是韦室人,或者东海女直,几乎都不是对手。

但女直和韦室并没有因为大宋兵锋强横就彻底放弃抵抗。

他们在正面战场上不是大宋兵马的对手。

就躲藏在山林里,频频派遣小规模的兵马骚扰和突袭大宋兵马。

韦室和女直如此打发,着实给大宋兵马造成了不少麻烦。

此类的战术是这片土地上所有部族活命的根本。

在面对辽人攻伐的时候,他们就是用的如此战术应对辽人。

辽人每次在剿灭了他们中间最大的部族以后,就会退兵。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辽人对高丽。

辽人在征讨高丽的时候,曾经一度打到了高丽的都城开城。

将高丽的正规兵马打的丢盔弃甲。

将高丽的皇室和贵族屠戮了大半。

高丽几乎可以说是覆灭在即。

当时的高丽显宗,就采用了突袭和骚扰的战术,频繁的去滋扰辽兵。

辽国最终被迫退兵。

高丽也因此得以保全。

不然,恐怕在很久以前,高丽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东海女直和韦室,借用同样的战术。

他们大概是想学习高丽,借用如此战术,让大宋兵马知难而退。

只是无论是高处恭、刘亨,还是种世衡和朱能,都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

高处恭和刘亨二人对付韦室人,采取的是发现一批杀一起,通过杀戮来征服韦室。

种世衡和朱能就不同,他们此前在大理的时候,对付过许多部族,有对付小部族的经验。

他们就采取了拉一批打一批的策略,借着女直人,对付女直。

有女直自己人领路,种世衡和朱能的进境十分快速。

半个月时间,种世衡和朱能就拿下了半个东海女直占据的疆土。

半个月时间,赵祯送给寇季的信也到了。

高丽王在这个时候也终于给了寇季回应。

辽阳府城主府。

正堂。

寇季一手拿着种世衡和朱能二人的捷报,一手拿着赵祯送过来的信,正准备翻阅。

一个随军的文官匆匆赶到了正堂,禀报道:“寇枢密,高丽使节到了。”

寇季放下了手里的捷报和信件,“从我派遣使节到高丽,前前后后过了足足快一个月了,高丽使节现在才到。

还真是给我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白天傻软娇夫,晚上在我怀里奶哼唧

怂怂的大白菜

从领主到维度魔神

锈迹符文

末世降临!我的异能是幸运

光与彩

团宠女配,改嫁短命鬼

王梓芸

大秦帝师

盛世天下

舒晚季司寒

温言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