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任主帅,镇疆军,码字的李世卿,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派系虽然没有统一固定的阵容,只不过是泛指所有保持观望态度的将领,但因为马洪杰担任着行军总管一职,在荆襄地位极高,所以一向被中立派的人视作意见领袖。
而他此时的这个表态,确实对很多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见马洪杰赞成了李炳的提议,大部分中立派军官也都跟着开口,赞同一起商议推举新的统帅。
董天星见状大喜,表面上却还装出一副平静淡然的表情,用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有没有哪位将军不同意呢?”
他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寒意,语气中也带着一丝寒意,明明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迈文官,却让面前这一大帮武将感觉心中有些紧张。
或许是从众心理作祟,抑或是董天星的气场太强,他问完这句话,居然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说声“不”字。
董天星没给他们过多思考的余地,紧接着朗声道:“好,既然都同意,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商议,之后究竟让谁来接替安平郡王的帅位。”
此言一出,整个屋子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古今中外,军队向来都是一个非常特殊且高度融合的社会体系。
它的构成,尤其是中高层指挥系统的构成,往往蕴含着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父子兄弟、亲族同乡、师生旧部,这些超乎了职务脉络的亲密关系,才是一支军队团结凝聚、齐心一致的真正源力。
在很多时候,军人不仅仅是服从于国家的命令,而且还会考虑长辈、恩师、老上级、好兄弟等等难以切割的羁绊。
说得好听点,这叫军内无派、千奇百怪;说得不好听,就是山头林立、拥兵自重。
打个简单的比方,麒麟军大统领徐烈因为年事已高,其实已经很多年都不带兵了,但整个麒麟军团上上下下全是他一手提拔的旧部,只认徐老爷子一个人的命令,因此朝廷多次婉拒徐烈告老退休的申请,始终让他挂着大统领的职务。
外面私下里都称麒麟军为徐家军,一点也不奇怪。
再比如,倘若何景明仍然在世,哪怕无官无职,只要他发一句话,李江遥照样还是会毫不犹豫、坚决执行,西疆圣王再牛,也不敢在自己的老师面前轻易造次。
同样道理放在李江遥身上也一样。
没有朝廷任命又如何?徐友长、杜建、霍丽娅、库里班、黑山,以及镇疆各军的中下级军官们,他们只拥戴大都护,只按照李江遥的意志行事,哪个会真把李炳放在眼里?
正因如此,董天星一提出新统帅人选的问题,在场的将军们立刻全变成了哑巴,目光纷纷望向自己的长辈或上司。
老董虽然是个文官,但他长期供职兵部,岂能不明白军队这种传统,因此心中也早已有了全盘的考虑。
他把目光投向马洪杰,笑着说道:“马将军,您是荆襄大军的总管,要不您先给大伙定个调子?”
马洪杰跟董天星早有默契,闻言应道:“末将以为,论功劳资历,统帅之位,非严老莫属。”
他口中的严老,是指严慧清,四朝老将,官拜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实际上,严慧清的年岁比老将军徐烈还大。此人战功并不算特别显赫,指挥才能也属一般水平,唯一优胜之处,在于命硬,活得久。
几代先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严慧清几乎都有参与,可全是打酱油的角色。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次,官就升一级,再爬出来一次,再升一级,一直升到了今天。
严老回乡荣休的时日已久,这次被请出山,纯粹是因为朝廷和李成林看重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在各部队里的严家子弟和学生旧部。
他说一句话,有时候比安平郡王的军令还好使。
换个角度理解,严慧清是荆襄大军的吉祥物兼压舱石。
马洪杰提出让严老担纲,就算大伙儿都暗暗质疑这老头儿的能力,却也不敢直言反对,相反,不少人还得抢着站出来表明态度,昧着心的赞叹支持。
严慧清人虽老,但没老糊涂。一听说要让自己统帅大军,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你们太儿戏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没上场就得死,到时候拖累三军,必成圣唐的千古罪人啊!洪杰,我老啦,不中用啦,给你们这些后辈的娃娃们摇旗呐喊还凑合,上阵?我上炕都费劲!”
听他这么说,屋里顿时哄堂大笑。
董天星呲牙咧嘴的跟着笑了笑,然后道:“老军台,您这可是太谦虚了。谁不知道,咱圣唐军中,属您的资历最高,您老出生入死的时候,他们都还穿开裆裤呐。”
“董大人,话不能这么说,”严慧清摆摆手:“打仗靠得是智谋和勇气,靠得是血性,跟资历没半点儿关系。就算我资历再高,当年指挥作战也比不过小徐小何他们,我自个儿心里有数的。远得咱也不说他啦,比方洪杰这小子,我看他就不赖,我举荐他做元帅。”
严老这个态度,登时得到了不少将领的赞成。一方面,有这位元老支持,确实能影响很多人的想法;另一方面,马洪杰年富力强、办事练达,之前辅佐安平郡王指挥荆襄地区的军队,已经是颇得人心、素有威望。
更重要的是,他属于典型的中立派将领,无论太子派还是质疑派,相对来说都更容易接受一些。
董天星原本想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见状连忙顺坡下驴:“要不怎么说还得是严老您啊,带兵打仗这么多年,选将的眼光无人能及。马将军是行军总管,对荆襄的军务也熟,他接替安平郡王的确合适。”
严慧清点点头,转身问旁边另一位打酱油的老将——从二品镇军大将军米沛:“老伙计,你觉得呢?”
米沛跟他的情况差不多,虽然年纪略小些,但也已经白发苍苍,撑不住大战的煎熬了,所以忙不迭的应道:“严兄,董大人说得对,你看人的眼光,那还有啥好说的?我也支持洪杰。不过……”
他略微顿了顿,接着道:“不过,眼下朝廷那边还没给咱们一个准话,有些事情是不是还须提前讲明白?”
米沛的意思,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李炳继位帝君,究竟算不算数?五十万大军该不该站到他那边?
对于这个问题,董天星早跟马洪杰商量明白了,此时从容笑道:“米老将军,朝廷也是听帝君的,当然不必多虑。帝君的圣意很清楚,荆襄军队唯一任务就是抗击突厥,其他一概不问。这样处置,你觉得如何?”
“这……”米沛看了看严慧清,又看了看马洪杰,犹豫着问道:“这能行吗?”
这个时候,马洪杰不能不说话了,他清清喉咙,跟董天星配合道:“董大人,你说我们唯一的任务是抗击突厥,其他一概不问。具体是怎么样的,能给大伙儿仔细讲讲吗?”
董天星不慌不忙的应道:“荆襄大军的一切行动,只针对突厥人,并统一听从帝君的调遣。至于说其他事情,你们暂时可以不参与。”
“其他事情……是指?”
“比如说,平叛。”
董天星若无其事的回答了一句,然后静静的看着严慧清和米沛的等人。
“平叛”的含义,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李炳和李炝现在互指对方是叛贼,而所谓平叛之战,其实就是皇权的争夺战。
如果李炳同意荆襄大军置身事外,只专心对付突厥,那对于这些军人来说当然最好的情况。
米沛点点头:“严兄,我觉得好像没什么问题。”
“嗯,那就这么定,”严慧清同意道:“既然帝君体恤我们这些糙汉,又信得过咱去打突厥人,废话就不多说啦。我同意让洪杰带兵,你们呢?啥意见?”
“赞成!”
“听马将军的,没毛病!”
“我们岳州折冲府遵从严老的安排。”
“黔中道也一样,听严老的。”
“剑南府兵追随马将军。”
“只要能去打突厥,咋样都成啊!”
“米大将说行,咱南仓府就行。”
“荆州军同意!”
“岭南六个折冲府,都愿意听从马将军指挥!”
在场的将军们纷纷说话,一致同意让马洪杰担任荆襄大军的新统帅。董天星大喜,又提议让严慧清和米沛担任监军,协助马洪杰坐镇指挥。
两个老头儿上阵不行,但是待在主帅旁边打打酱油、出出主意却没问题,于是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
严慧清捋捋胡须,笑着说道:“这下终于好啦。不瞒董大人说啊,我们手下这些儿郎们,早就憋闷坏了,成天吵吵着要北上抗敌,夺回帝都,为先帝报仇。如今大局商定,接下来就该动真格的,狠狠揍突厥人了。你说,咱们接下来怎么行动?”
“严老,这件事先不忙,”董天星笑笑:“再商议作战的事情之前,还有一桩官司要办好才行。”
严慧清微微一愣,好奇道:“一桩官司?你是指安平郡王遇刺的案子吗?”
董天星忍着疼痛抬手一指:“不是,我说的官司是指他,鄂州折冲都尉冯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