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殿庭教射2,大唐潜龙,粉金,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边说边将纸笺递向李药师。
所谓“六月之事”乃指玄武门事件,李药师自然清楚。
此时他不接长孙无忌递来的草笺,只微笑道“此乃陛下恩旨,实非在下所当预知。”
长孙无忌笑道“药师啊,陛下对你特为亲厚,旁人不知,难道我也不知?你瞧如今,玄龄、克明,以及你、我,都已入阁;敬德只通军武,不谙朝政。
但是侯君集……”
“克明”是杜如晦的字。
侯君集这名字,悬在李药师心中已有一些时日。
此人与尉迟敬德一般,原本出身行伍。
然他却与尉迟敬德不一般,并不以军武职事为满足,进入秦府之后便发愤读书。
玄武门事件中,侯君集居功甚伟。
新皇登基之后,如果没有将李药师由地方调入中央,那么是否,侯君集便有机会跻身入阁之列?
因此,长孙无忌一提侯君集这名字,李药师立即知道他打算讨论什么,当即说道“辅机,在下毕生之所愿,乃是富国家、强社稷、兴教化、安百姓。如今忝居庙堂,得以辅佐明主,已遂平生之愿。其余品秩禄位,皆非在下之所欲啊。”
“辅机”是长孙无忌的字。
长孙无忌击掌而道“与君对谈,何其宽畅!”
他另取出一卷草笺,打开来与李药师一同阅览。
只见这是功臣食邑的实封名单,前一纸草笺上,敕封国公各三千户的食邑只是名义,这里所列,才是实封的禄位。
第一行只有一个名字,裴寂,一千五百户。
长孙无忌笑道“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裴司空得赐一炉,听任自铸。如今收回炉铸,改赐一千五百户食邑,相较于前,实是大为不如啊!”
所谓一千五百户实封食邑,乃是一千五百户人家的税赋繇役,包括租、庸、调,都归裴寂所有。
这约相当于一千五百户人家的过半产值,乃是极大数额的资财。
然则裴寂原可自行铸钱,相当于今日得以合法自印钞票,两相比较,一千五百户的赋役可就大为不如了。
纸笺上第二行有五个名字,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各一千三百户。
长孙无忌方才曾说,玄武门事件有五人最为功高,这里却只见其四,少了侯君集,却多了王君廓。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认为侯君集进入秦府资历尚浅,又不似王君廓,独力遏止幽州之乱。”这里“幽州之乱”指玄武门事件之后,幽州大都督李瑗意欲谋反之事。
接下来是长孙顺德、柴绍、罗艺、李孝恭,各一千二百户;其后才是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各一千户。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认为,侯君集功勋与张公谨等相当。”
随后是李世绩、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七百户。
再其后,六百户的名单中则有李药师,与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并列。
长孙无忌打开这份名单之后,李药师一直没有说话。
此时说道“辅机,如果可以,不妨将在下更退一列。”
长孙无忌凝视李药师,说道“六百户实封,实已愧对吾兄。”
李药师同样凝视长孙无忌,神情恳切“辅机,舍下在三原早已置有祖产,家兄在昆明池又曾遗留田庐,而今舍弟亦在朝中。
实封六百户亦或四百户,其差别只是些许禄位,对于在下的意义,实则远远不及如今得以立身中枢,能与吾兄畅谈啊!”
此言出诸至诚。
盖因魏晋以来,世族大姓几乎把持社会上全部的政治权势与经济利益。
当时的社会,“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而其基础则根植于两方面。
其一是对于知识的垄断。
宋代出现活字印刷术之前,书籍极其昂贵。
隋代虽然已有雕版印刷,但书籍的传承,主要仍旧依赖手抄,绝非一般庶民所能负担。
李药师出身陇西李氏,乃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世族大姓,甚至李唐皇室,也自称系出陇西李暠之后。
十六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而陇西位于河西走廊,因有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所受的战火蹂躏,远不似其他地区严重。
又有前凉张氏、西凉李氏先后在此立国,奉行“文化兴邦”的政策,让陇西得以“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其二则是相互联姻以巩固双方家族的地位。
李药师的母亲出身陈留韩氏,其族在北魏时期便已显赫。
他的外祖父韩雄,在西魏、北周时期将家门带入巅峰。
诸舅韩擒虎、韩狩虎、韩洪虎克绍箕裘,都是大隋名将,其中尤以韩擒虎最为天下所称。
李药王夫人出身河南达奚氏,李客师夫人出身河南长孙氏,俱是鲜卑国姓。
李药师自己,年轻时节虽然拒绝了家族安排的联姻,然而出尘夫人,毕竟也来自南陈皇裔、吴郡张氏。
李药师出身这等簪缨世冑,自幼往来皆是高门巨族,惯看权势富贵。
对他们而言,社会地位、经济优渥是与生俱来的既有,从来不曾匮乏,也从来无须冀求。
他们所重视的,是如何善用这等天赋优势,从而在修身、齐家之后,能够辅国安民,平治天下,得以有所成就。
如今李药师已立身中枢,参图国政,掌握施展抱负的契机。
而这,恰是李渊吝于交托,而李世民已然授予的。
反观秦府旧部,大抵并非如此。
以侯君集为例,他在进入秦府之后,才有机会读书。
然而纵使荣膺高位、纵使发愤读书,在当时注重门第的社会里,仍然难以攫获世族大姓的认许。
他们没有簿状谱系,没有门荫祖产,若想跻身上流,惟有凭借官位利禄。
比如程知节、李世绩,都是在得封国公之后,才能与清河崔氏、河东薛氏联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