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一七五章 无线电报,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城玄武湖边上的幸福茶馆。
在公园锻炼的人们完事儿之后都会到茶馆中喝一杯,同时找人聊聊天,吹吹牛。
一个留着八字胡,戴着瓜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老者放下手中的报纸道:“华族的武运真的没的说。我华夏历朝历代,武运胜过今朝的一个都没有。只是现在东边也在打,南边也在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边上一个国字脸,看起来非常正派的老汉,抿了一口茶道:“老刘,你这是在夸朝廷,还是在损朝廷啊,我怎么听不明白呢。”
这老学究一般的老人姓刘,年轻的时候中过秀才,太平军控制京城的时候被关在男营做账房先生。
现在年纪大了,家中的几个儿子都在官府工作,他就成了一个闲散老人,每天喝喝茶、散散步,好不惬意。
纵观古今中外,人们的生活越是舒适惬意,对政治的参与度就越高。
所以历代王朝在治理百姓的时候,都会刻意地压制他们的收入。
让大部分人只能不断地干活,人一直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下,才会渴望更多的食物。
但是这样的社会也很难发展。所以华夏在大秦一统之后,经历了两干多年,但是所取得的发展也相当有限。
百姓富足,教育普及,如此科技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就像是人类发明了农耕之后,才有人可以从繁重的采集食物劳动中脱离出来,这样他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一些与这种重复劳动无关的东西,于是才有了科技跟哲学这些东西。
老刘一副自己什么都懂的模样,冷哼道:“华族不是言论自由吗?我就说一个客观事实,没有批评谁,咱也不用巴结谁。只是现在这形势看来,也许要有一场大战。大战既起,那么变数就很多了。”
他跟周围一起喝茶的老汉说:“我建议大家回家去买点粮食屯着,这战乱一起,最先涨价的就是粮食。”
国字脸的老汉道:“老刘,你不要危言耸听了,自我华族立国以来,粮价就一直处在低位。兰芳、安南那么多一年三熟的土地,生产的粮食还不够你吃的?买那么多的粮食放家里长霉吗?”
随着两位老人的争执,茶馆中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便在这个时候一个伙计拿着最新的号外走来。
“大胜啊!”
“华族全歼大英帝国东方舰队!”
茶馆中轰隆一声变得嘈杂起来。
“这……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哈哈,我要回家去放炮仗。”一个老汉笑道。
刚才还在争执的老刘和国字脸也跟着哈哈大笑。
老刘道:“这样的好事儿,还喝什么茶啊,老子要回家浮一大白。”
国字脸则附和道:“是啊,应该浮一大白。”
两人已经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争执,也没有了对战争的担忧。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人不合时宜地哭了起来:“呜呜呜……爹啊,官府为您报仇了啊。”
原来这人的父亲是在壬演年,英军进攻南京城的时候被炸死在燕子矶。
国仇家恨一直记在这位老汉的心中。
这里的人,年纪普遍较大,当年英军的舰船在下关江面上耀武扬威的场景,很多人都有记忆。
海战大胜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华族。
沙俄人知道这个消息竟然还是通过在华族西北的奸细。
这个时候,英国人都还不知道消息呢。
因为华族有完善的电报网,消息几乎可以同时传递给西北。
沙俄人在伊犁河谷战败之后,还留下了一些奸细留在当地。
这些奸细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游牧部族。
他们本就是当地的居民,华族收复这里之后对这些游牧部族进行了重新安置,让他们有固定的草场放牧。
莫斯科的沙皇皇宫之中。
勤政的亚历山大二世,埋头处理着庞大帝国的政务。
西南边的鞑靼人叛军在乌克兰地区肆虐了一圈,最后竟然跑掉了,帝国不得不通过撒谎来维持颜面。
帝国报纸上的消息都是假的。那些歼灭叛军的数据全都是伪造的。
甚至连照片中那些被杀死的叛军照片也都是被他们杀死的山中平民。
英法对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次英国人出兵东方,用非常强硬的外交口吻让沙俄同时出兵。
其实沙皇希望能够缓一下,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农奴制改革和工业化上。
“陛下,不好了,英国人在海上失败了。”
三处的一名官员拿着急报走了进来。
“什么?怎么可能,那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怎么可能就这样败了。”
“是的,陛下,还没开战就败了,华族人将东方舰队消灭在了港口中,听说还在船坞中俘虏了十几艘完好的主力战舰。”
“上帝啊,英国人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亚历山大二世心想,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人为何不这么拉胯呢。
“通知米留金,让他停止挑衅行动,我们再看看再说吧。”
亚历山大二世叹了一口气说道。
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啊,现在沙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继续发展工业实力。
他们空有庞大的帝国,却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
……
驯鹿半岛最东部,也就是原本的楚科奇半岛。
一支一百余人的施工队正在搭建信号塔。
这座无线电信号塔是华族环太平洋无线电网络中,亚欧大陆最东端的一座信号塔。
施工队的总工程师赖国安将头上的狐狸皮帽子紧了紧。
“这里的鬼天气真冷啊,西表岛这个时候已经在种第二季水稻了,天气依然炎热。这里已经是冰天雪地。”赖国安嘴里嘟囔道。
边上一个外表粗犷的关外汉子说道:“赖工,刚才有一个家伙的手都粘到铁架子上了。”
赖国安摇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金属的温度在这种环境中会非常低,干万不要用皮肤接触。”
赖国安是琉球的复兴会地方代表,邮电部的高级工程师。
这一次他的施工队被派到驯鹿半岛,奉命在极端环境下搭建无线电信号塔。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华族沿着太平洋的北方海岸线,每隔五百公里搭建一座无线电通信塔,构筑一条环绕太平洋两岸的通信网络。
让华族本土与美洲之间实现无线电报联网通信。
这是继西北铁路之后,华族又一巨型工程。
这项工程虽然大,但是比搭建跨越太平洋的有线电报要容易多了。
赖国安手下的这帮子工人大部分来自远东和关外,甚至还有一些森林土著。
这些北方人的好奇心似乎非常强,而且心特别大,总是搞出一些糟心事儿。
“好了,好了,抓紧时间连接发电机组吧。”
现在铁塔已经搭建起来,天线装好,设备也已经连接。
就等着电源了。
临时用来发电的是旅顺柴油机厂的大型船用柴油发电机。
旅顺是华族在北方的重要军港,同时也是华族打造的一座新工业基地。
旅顺有北方最大的海军基地,最大的造船厂,以及船厂配套的工厂。
依靠着鞍山的铁矿、开滦的优质煤炭,这里的重工业发展基础非常好。
不一会儿,发电机调试好。
在瑟瑟的寒风中,操作手启动柴油机。
边上的一个大号电灯顿时亮了起来。
赖国安调试了电压,接通电源,边上大中顿时响起了滋啦滋啦的电波声。
赖国安长出一口气,似乎是行了。
他走进温暖的木屋开始调试设备。
无线电报确实要比有线电报省事多了。
从庙街到驯鹿半岛顶端也不过就建造十座收发站。
木材资源丰富的地方,施工队会使用圆木搭建木制收发塔。
在北方的苔原,缺少木材,而且风更大,气候更加恶劣,就只能建造铁塔。
九月份的驯鹿半岛很快就会进入黑夜。
黝黑的铁塔在五彩斑斓的极光之下,仿佛是来自远古的祭坛。
赖国安忙碌了一天躺在边上宿舍的小床上,透过狭小的双层窗户看向外面的夜空。
他应该感谢命运,生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他才有机会去走到极北之地,看到这里绚丽多彩的景色。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努力。
但是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高度也影响到个人的成就。
家国与个人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借着壁灯的光线,赖国安拿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温馨的一家四口。
男人长相一般,但是一看就很老实,那就是赖国安自己。
女人的脸颊饱满,梳着妇人发髻,一看就是旺夫像。
小男孩穿着黑色学生制服,戴着大檐帽,看起来非常精神。
小女儿则扎着小辫子,鹅蛋脸有些婴儿肥,又萌又可爱。
赖国安出来已经半年时间了,算时间,妻子应该已经生了吧。
自己似乎有段时间没有与家人联络了。
睡了一觉之后,赖国安在厨房的烧饭声中醒来。
外面依然漆黑,厨房的师傅在蒸馒头,煮大碴子粥。
他们的位置很偏远,补给困难,所以大家都不是很在意饮食。
多出来的津贴足够他们回去大鱼大肉好多天了。
“赖工,今天是不是就能够发电报了。”食堂的胖厨师一脸谄媚地问道。
他恭敬地给赖国安打了一碗浓稠的大碴子粥。
然后在粥上面放了一块咸菜,一块蒸咸鱼。
“今天是试机,确实可以发消息了。怎么了你有口信要捎回家里?”
“嗯嗯……”胖厨师连连点头,他家的大小子要参加到新温州的开拓队。
他想要问一下家人,大小子出发了没?
这次华族拿下了英属加拿大省的西部,也就是后世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以及艾伯塔地区。
这块区域非常的广阔。
虽然大部分地方都是茂密的森林,和崎岖的山地。
但是在新温州,也就是温哥华周围却有不少的良田。
为了快速补充人口,华族从刚刚开发好的关外地区招募了一些人。
考虑到两地的气候条件差不多,这些人过来能够更快地让当地发展起来。
所有人都吃好饭之后,坠在天边的太阳才姗姗来迟。
“开始吧。”
赖国安捏了一鼻子汗。这是亚洲部分最后一个信号塔。
与此同时在东边的阿拉斯加,一个靠近北美大陆的信号塔也拔地而起。
这座信号塔靠近海边,在海岸的不远处还有一艘货轮。
这边的施工人员都是住在货轮上,因此阿拉斯加的内陆基本上都是未开发的地区。
“嘀嘀嘀……”启动的声音响起。
赖国安亲子操纵电报机有节奏地按动起来。
“爱妻是否生产,为夫在华族极北之地为华族的通信发展做贡献,望爱妻教育子女,爱护身体。为夫一切皆好,勿念。”
第一份环太平洋无线电报网络上的电报从驯鹿海峡发往琉球西表岛潜龙城。.
(/75487/75487996/110201720.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