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危险边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五十三章:大内隐相梁师成,猛萝降世,游走危险边缘,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日天子赵佶用神过度,数次借助气运赤龙的力量,窥视整个天下的国运。
最终陷入了昏迷。
幸好赵福金早就已经有所预料,毕竟不管怎么说,赵佶只是一个,侥幸吸取了一缕,“造化神气”的凡人而已。
他虽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仅仅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并没有完成真正的超凡脱俗。
所以才会出现,那种最终精神力全部耗尽,不得不依靠沉睡的方式恢复的情况。
是以赵福金暗中亲自出手,渡了一道元气给赵佶,让他迅速的苏醒过来。
如果按照原本的情况,说不得赵佶需要在昏睡五六天以后,才会自动苏醒过来。
赵佶身为大宋国的天子,如果长达五六天的时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话。
谁也不知道,究竟会出现什么样难以预料的动乱不安局面。
别的不说,对于一个王朝,天子的身体健康,就是重中之重,天子如果有什么不测的话,对于整个朝廷,甚至整个天下,势必都会引起前所未有的震荡。
因为赵福金的出手,为赵佶凝聚元气,所以赵佶在苏醒后,并没有太多的不适。
而且在赵佶的感觉中,他自己不过是稍稍昏迷了片刻,然后便立即重新恢复精神。
也是赵佶对于修道者的具体情况,知道的太少,所以才并不知道什么“精神力”损耗过巨的概念。
赵佶虽然号称笃信道教,同时亦招揽了许多,身具真正修行功法的旁门修道人。
但修道界也无法承受,让一名代表国家气运的天子,修行功法,获得长生不老的途径。
其中气机反噬的力度之大,就连是天庭的真仙,都不敢小觑,无法完全承受得住。
只得把一些模棱两可的修道“假功法”,教给赵佶,同时出手替赵佶梳理一下身躯中的暗疾。
赵佶不知真法,所以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鲁莽行为,究竟有多么的危险。
亦不知道,自己这一次陷入昏迷后,乃是赵福金暗中出手,拯救了自己的性命。
他发现自己呆呆的坐在,云归亭长长的石条上,身旁虚空中,小小的迷你“黑龙”身躯悬浮,目露奇光,随意瞥了自己一眼,油然道,“也是个大胆的家伙。”
“初次就能够吸收造化神气,确实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你也不能这样糟蹋自己呀……”
赵佶被问的有些莫名其妙,露出疑惑神色,不解反问道,“龙尊此话何解?”
迷你“黑龙”呵呵古怪一笑,询问道,“你是否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赵佶稍作思索,想起自己陷入昏睡前的记忆,顿时脸色大变,迅速查探四周的情况。
迷你“黑龙”撇了撇嘴,懒洋洋道,“不用看了,你安排的那些侍卫们,根本就不知道,你昏迷的事情。”
赵佶一呆。
迷你“黑龙”似乎发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乐不可支道,“不过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你的状态,就可能会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你可要注意一下……”
赵佶轻呃一声,只觉一头雾水。
迷你“黑龙”看赵佶满脸迷糊的模样,无奈摇晃了一下身躯,向他解释道,“你初得力量,有些过度兴奋。”
“原本沟通气运之龙,就是一件极为消耗精神力的事情,不得随意频繁沟通。”
“可你今天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数次勾连气运之龙,精神力自然损耗严重。”
赵佶这时才发现,虽然已经从睡梦中醒转,但依然还是一副,精神萎靡不济的状态。
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总有种似睡非睡,半梦半醒的迷迷糊糊感觉,分外的难受。
他眯起双眼,看着出现双重幻影的迷你“黑龙”,心头陡然涌现惶恐不安的情绪。
迷你“黑龙”的声音,仿佛像是从虚幻的地方传来,犹如一缕轻烟般传入赵佶的耳朵中。
明明是坐在云归亭的石条上,赵佶却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坐在一团软绵绵的云堆上似的。
他想起了那一天晚上做的美梦。
自己在“神霄府”天使的带领下,就是乘坐这样的五彩,前往“神霄府”赴宴。
在“神霄府”的“仙宴”上,碰到了无数的仙人,无数的神灵,还有林灵素……
林灵素?
赵佶突的浑身一个激灵。
他蓦然想起,自己今天就是为了和林灵素会面,才会变成现在的这副状态。
莫非,朕这是又一次去“神霄府”赴宴不成?
赵佶静静的闭上双眼。
不知道为何,哪怕是闭上了双眼,他还依然能够察觉到,这一副身躯的行动。
如同看一个旁观的路人般,赵佶突然发现,自己坐在云归亭石条上的身躯,腾的一声站了起来。
然后缓缓走下了低矮的人工小山包。
这个时候,赵佶发现了一个十分神奇的现象。
在这种状态下,他的灵觉惊人的灵敏,竟能够察觉到,那些隐身在暗处的侍卫们的身影。
随着他的走动,四处的隐身侍卫,好似炸了窝的蚂蚁一般,从禁止的状态,一下子就骤然紧张起来。
幸好赵佶接下来的举止,和往常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并没有引起他人的戒备。
赵佶的脚步不停,施施然的来到书房当中。
自有早已经等候在此地的宦官,看到天子的到来,暗自露出眉开眼笑的神色。
赵佶那如同离体般的神智,安静的看着自己发号施令,让起居舍人宇文虚中前来,亲手起草,有关“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有关的诏令。
接到诏令后的起居舍人宇文虚中暗自奇怪,不知道这一封诏令,应该做何解释?
亲自侍奉在天子御书房旁的梁师成,听到天子下达的旨意,也觉得十分诡异。
一直以来,都呆在东京汴梁城中的天子,又是如何知道,山东境内的事情?
而且所谓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事情,不管怎么听都不像是正经的人物?
梁师成仗着自己的受宠,多嘴询问了一句道,“官家是如何知晓,什么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
赵佶目光幽幽,转头望了梁师成一眼,他的双眸中似乎隐藏着一个黑洞,把所有的光线都吸了进去。
梁师成只觉毛骨悚然。
这样的天子,梁师成竟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不由地让他从心底通现出无言的恐惧。
幸好只是一个刹那时间后,赵佶又恢复了寻常的模样,再也没有任何的异常。
梁师成却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双手低垂,恨不得自己刚刚没有问出那个问题来。
他是赵佶最信任的大太监之一,多年来侍奉赵佶,如何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一身的荣辱,皆系于天子喜恶的太监,他们都是天子的家奴,一切的荣华富贵,只在天子的一念间。
大宋朝的太监,可无法和前唐时期,那些能够废立皇帝,飞扬跋扈至极的前辈相比。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柴家的孤儿寡妇手中,接过了皇帝的宝座后,鉴于唐朝末年,还有五代十国时期,层出不穷的宦官乱政,以及藩镇割据的混乱。
因此不仅仅只有采用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对于太监,亦有各方面的压制。
不仅仅限制了宫中太监的数目,譬如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宫中只有五十名宦官,在其他的朝代简直不敢想象。
虽然后来随着时间的变化,皇宫中宦官的数目,开始逐渐变多,但直到南宋朝孝宗时,也只有不到三百人。
另外一方面,因为唐朝宦官乱政,能够直接废立皇帝,干涉朝政,根本原因是安史之乱后,宦官们手中位高权重。
从李辅国,俱文珍,鱼朝恩,仇士良,杨复恭,刘季述,田令孜等一连串的名字,还有他们的事迹当中,都可以看到唐朝的宦官,对皇帝的欺凌压迫。
宋朝吸收了唐朝的教训,对于宦官担任高级职位,变成了极为慎重的态度。
比如说,在宋太宗时,曾掌握兵权的王继恩,立下过战功,原本按例应授宣徽使。
但宋太宗却只肯授予其相对较低的宣政使,有人想要为王公公打抱不平,认为朝廷的赏赐太薄,会让人心冷,结果一纸令下,被“杖脊刺面配崖州”。
因为种种的原因,宋朝的宦官们,哪怕在外派时履立战功,也都小心夹着尾巴做人。
这种情况,只有到了宋徽宗时才有所变化。
因宋徽宗赵佶喜欢享受,所以慢慢变得怠政,和外朝的联系出现了隔阂。
梁师成,童贯,杨戬,李彦等宦官的名声和权利,比起他们的前辈,有了惊人的显著变化。
梁师成号称“隐相”,甚至专门选出,一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徽宗的字体,把持皇帝的诏令。
童贯时称“媪相”,领枢密院事,西北监军,掌管大宋朝的兵权,权倾内外。
杨戬为皇家的大内总管,掌管财富,让人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最后弄的无数人家破人亡。
梁师成,童贯,杨戬,李彦等宦官的权势,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宋徽宗时,宦官集团的实力有了一定的抬头。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无法和士大夫集团相抗衡。
赵佶一朝,几个宦官的权势增加,并不能够弥补,他们和士大夫集团的差距。
只有在获得天子赵佶宠信的情况下,梁师成,童贯,杨戬,李彦等宦官才能把持朝政。
反之如果被天子厌恶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在瞬间失去一切,立即身败名裂。
梁师成左思右想,不住回想方才天子的冷漠神色,只觉心头发冷,惶恐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