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 章 把物资搬回家
工程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 章 把物资搬回家,重生1956从厂医开始,工程狗,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衍推开侧门,走进东跨院。
“张哥,您回来了!”赵胜利听张衍说去拉东西,就一直留意着院子里的动静,听到声音之后赶紧出来看。
“你这弄得什么?”
“好东西!
帮我把筐搬进来!”张衍说完,转身出去,扛起一条麻袋走进东跨院,打开地窖的门,走了下去。
“张哥,这么多螃蟹啊?”赵胜利搬着一个筐进了院子,惊讶的喊道。
“我说你小子,小声点,非得吵吵的满院子都知道是吧?”张衍瞪眼训斥道。
“哦!”赵胜利赶紧闭上嘴巴。
“这都是什么啊?”
“知道我结婚了,战友给捎过来的东西。”张衍无中生友道。
“这么多螃蟹啊?”
“嫂子,这儿还有大虾呢!”
张衍没有多说话,又出去扛了一个麻袋进来。
“这麻袋里是什么?”
“东北特产,这一麻袋应该是晒干的木耳吧。后面还有蘑菇啥的。”张衍回答着,扛着麻袋走进地窖。
赵胜利也赶紧继续出去搬东西。
梁燕、小李也都跟着出去帮忙往家里抬。
“嫂子,这里还有一筐冻柿子呢!”梁燕小声笑道。
张衍从物品栏里拿出来的都是一些零散的奖励。
这些东西量不大,但是每样东西都占一个格子,所以张衍干脆把他们都拿出来。
反正他的战友遍布全国各地。
而这个年代,很多战友一辈子都难以再见一面,也不怕露馅。
今天晚上,张衍就清空了十几个格子,零零碎碎的都是各地的特产。
系统太智能了也不好,你说大米还分产地。
五常大米和小站大米,京西大米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大米吗?
还非得占三个格子。
不过,张衍没有把大米拿出来,家里暂时不缺粮食,没必要往外拿。
再一个就是太扎眼。
赵胜利他们都在家里,虽然他们不会出卖自己,可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小心一些。
张衍只是把小米,还有木耳、蘑菇、松子、花生、瓜子这些东西拿了出来。
还有就是那些螃蟹、龙虾、带鱼以及海参给拿了出来。
这些东西无所谓,虽然稀罕,但是不像粮食那么扎眼。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功夫就把东西全部搬了进来。
“哟!你们这弄得什么啊?”刚把东西搬完,门口进来一个人。
“李大哥来了?吃了吗?快屋里做!”张衍看见来人,笑着打招呼道。
“还没呢!这不是家里送来些冻柿子,想着给张医生您送点过来。”李大哥抬起手里的笸箩笑着说道。
“哎呦喂!李大哥,我还想着一会儿给您送点去呢!”张衍笑着踢了踢还没来得及送进地窖的一筐冻柿子。
“您这也有?”
“这不是,朋友给送来两筐冻柿子,您进来的时候,我刚搬进来。”张衍笑道。
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还真是巧,这李大哥早来五分钟,都要多费一番口水。
“那我就不给您了。”李大哥笑着说了一句,端着笸箩转身离开了东跨院。
“小赵,你和小钱、小袁,你们挨家挨户去给院子里的邻居送几个冻柿子去。”张衍对赵胜利吩咐道。
“知道了!”赵胜利答应一声。
“姐夫,我也要吃冻柿子!”小萝卜头早就围着荆条筐打转了,嘴里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老北京人最喜欢吃冻柿子,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也是因为这是冬天能够吃到的为数不多的水果。
只不过,北京城作为皇城,凡事就喜欢讲究个有里有面,这吃个冻柿子都能给你弄出不少的讲究来。
相传这大峪沟村的柿子树,可不是一般的树,那是被朱元璋封过侯的,叫做凌霜侯。
北京最好的柿子,莫过于大峪沟村的磨盘柿子,也就是张衍拿回来的这种柿子。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张衍拿回来的这些磨盘柿子,每一个都有七八两重。
这种规格的柿子,就算是大峪沟也不多,大多数都是半斤左右的柿子。
“吃什么冻柿子?马上吃饭了,等明天再吃!”佟梅呵斥道。
“哦!”小萝卜头不敢回嘴,盯着柿子,一步三回头的进了屋。
“先吃饭,吃完饭再吃!”张衍笑着拿了几个柿子,用凉水拔上。
这吃冻柿子,不能用热水泡,就等用凉水拔。
把软和了,吃起来像嘬了蜜一样甜。
其实,北京话里嘬了蜜,指的就是吃冻柿子。
“你就惯着他们吧!”佟梅瞪了张衍一眼,转身进厨房继续忙活着做饭。
“小孩子嘛!这冻柿子拿回来就是给他们吃的。”张衍嘿嘿笑着说了一句。
“我先去把三轮车给人家送回去。”
“吃完饭再去吧!”佟梅在厨房里喊道。
“很快,几分钟就回来!”
张衍出了门瞪着三轮车来到两条胡同外后广平胡同,找到三轮板车老板的家,把三轮板车送还给三轮车老板。
当然了,还有两毛钱,这是用车的费用。
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张衍心里一直都在琢磨着关于系统物品栏的事情。
本来还想着,系统不奖励票据,改奖励实物,自己用不着木箱子了,现在看来还是得准备一些木箱子才行。
这才多长时间,八十一个物品格子就满了,后面怎么办?
随着自己的名气逐渐增大,随着明年医院大楼建成,随着病人增多,别说八十一个格子,就是八百一十个格子也不够用的。
到时候,真是不用出北京城,就能吃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
这也证明了,张衍想反了,正因为开始奖励实物,才更需要木箱。
订购大木箱这件事,该提上日程了。
张衍准备明天先去鲁班胡同,把剩下的那些木箱子买回来再说。
然后,再订购更大的木箱。
回到家,吃完饭之后,大家一块分吃了五个冻柿子。
不是不舍得多拿出来给大家吃,而是柿子性寒,不适合多吃。
吃完饭,继续给赵胜利等人上课,讲解《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一共是二十七脉,上一次讲了第二脉:沉脉;今天该讲第三脉:迟脉。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迟脉为寒症,寒则血凝,使血气运行缓慢,所以脉搏跳动也慢,正常的脉搏跳动一分钟都是在60次到100次之间。
一分钟跳动60次以下,就是迟脉。
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实实在在的寒邪致病。
迟而无力是虚寒证,主要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这种寒是因为阳寒引起,并非实在的寒邪或寒水,所以脉现迟而无力。
迟脉根据寸关尺的不同,代表的病症也各有不同。
寸脉迟上焦有寒。证候: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调和饮食以暖之。
关脉迟胃中寒。证候:中焦寒、吞酸吐水。宜桂枝丸、茱萸汤。针胃俞补之。
尺脉迟下焦有寒。证候:腰脚重、背痛。宜服桂枝丸针气海关元补之。”
张衍给赵胜利他们讲解,不仅仅是讲《濒湖脉学》上的知识,而是很发散的去讲一些《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知识。
包括迟脉会引发的各种疾病,如何去进行辨证,如何用药都做了讲解。
“与迟脉相对的则是数脉,数脉就是跳的快,一分钟在九十次以上,主热证。
这个,咱们后面再去讲。”十一点的时候,张衍结束了今天的讲课。
“叮!
通过宿主耐心详细的讲解,赵胜利····领悟迟脉的相关知识。
奖励:经验+500
实物奖励若干。”
又是平平无奇的奖励,张衍丝毫不为所动。
回到卧室之后,佟梅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洗脚水,给他洗脚做脚底按摩。
“你问了吗?能不能弄到煤炭?”佟梅一边给张衍洗脚,一边问道。
“今天没来得及问,刚下完雪,这两天病人比较多。
明天吧!
明天我给战友打电话,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张衍笑着说道。
“嗯!家里的煤炭不多了,还有不到一千斤。
要是能够弄到,就多弄点回来。”佟梅叮嘱道。
张衍算是发现了,佟梅也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有囤物癖。
以前家里地方小,没办法多囤东西,现在搬到东跨院之后,佟梅的囤物癖开始发作。
家里还有差不多一千斤煤炭,这就开始慌慌着要买煤炭。
这要是张衍自己,肯定不会这么着急,非得烧到不足一百斤的时候,才会想着去买。
不仅是煤炭,最近佟梅像小松鼠一样,一天一点一天一点的,往家里捣腾了不少的粮食。
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弄来的。
刚才下地窖放东西,那么大个地窖都快被堆满了,都是这段时间佟梅捣腾回来的。
有大白菜,有青萝卜,有土豆,都是这个年代冬天吃的蔬菜。
“这一下雪,大舅那边的粮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送过来。”
“不着急,我让大舅把猪肉都给做成腊肉香肠,等做好了一块送过来也不迟。
正好这个周日,我要回老家一天,到时候去看看。”
“你回老家有事?”佟梅有些意外,她知道张衍对回老家很是抵触。
没事,肯定是不愿意回去。
“是有点事,我们医务室准备建个小型的中成药生产车间,我回老家找几个懂制药的人。”张衍把自己想法和佟梅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