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末大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五章 封侯,扬名,肉末大茄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一行人急匆匆回了马邑。
杨明随着张义一起,又马不停蹄赶往了县长家中。
张义进门之后,直接跪倒在灵柩前嚎啕大哭。
张义,便是张忠之弟。
早年因不务正业被兄斥责,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投了边军,之后并未建功立业羞于归家,又去了晋阳王氏。
此次死里逃生,得知汉军大败,鲜卑长驱直入,便匆忙赶回马邑,不曾想竟已与兄生死离别。
望着张义,杨明也是一时感慨。
等从县长家出来,张义当即又向杨明跪拜:“待我为兄长处理后事,便追随司马鞍前马后。”
他本就漂泊不定,现又得知因为杨明马邑才得以保存,兄长妻子也因此才得以幸免于难,唯以身相报。
杨明思索少顷,伸手将其扶起,紧握双手。
张义虽未在青史留名,但办事稳妥,又能突出重围,也非常人。
说来历史中那些名人除了自身硬实力外,运气和机遇也很重要。
比如徐荣,险杀曹操、两败孙坚,如果不是死于长安内乱,也应当是名将。
再比如高顺,治军出色,有勇有谋,所部陷阵营攻无不克,却不被吕布信任,也不肯投降曹操而亡。
“季阳,你为雁门张氏,可否帮我在族中寻找一人,唤作张辽,应当只有八九岁。”杨明开口道。
张义字季阳,此时已投了杨明,便以字相称。
“主公稍待,我这便去查。”张义也不问原因,拱手便办事去了。
望着张义背影,杨明不由点头,他此时最需要这种可信任的办事之人。
杨明先回了城北军营,别部便驻扎在那里。
还未至营,吴匡便已在门口迎接,原是雒阳来人。
他们虽驻扎在马邑未归,但杨明早已遣人先行回雒。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避免曹节等人冒功。
待进入军营,杨明发现来人竟是叔父杨彪。
除杨彪外,那许久未见的县丞,以及马邑的县尉等均已在此等候。
“别部司马杨明接旨。”待杨明入营,杨彪便开口道。
秦及西汉,未有圣旨,皆称诏书,至东汉刘宏,改诏书为圣旨。
杨明闻言跪地。
“诏,别部司马杨明率部火烧王庭,退鲜卑三部,壮我大汉雄风,立不世之功,特封其为万岁亭侯,食六百户,钦此。”
杨彪宣读完毕,众人皆惊。
尤其是县尉等人,此时瞠目结舌,他们此时只知有人火烧王庭,并不知火烧王庭之人竟就是杨明所率别部!
且这道圣旨,为杨明封侯!
侯爵制,自周便有,王、公、侯、伯、子、男。
秦时商鞅将侯爵分二十级。
至两汉,侯特指关内侯、列侯。
所谓李广难封,指的便是李广难封这两等候。
关内侯本为第十九等侯,无封地但有食邑,至东汉末年,多无食邑,已成荣誉爵位。
因为此时能封列侯者,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封侯”。
列侯,本为彻侯,避讳汉武帝刘彻名改为列侯,为第二十等候。
如霍去病之冠军侯,便是列侯。
列侯又分县侯、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
而杨明所封万岁亭,在雒阳东轘辕关附近,昔日汉武帝登太室,闻呼万岁者三,因以名亭。
虽说是列侯中最低的亭侯,但也是侯。
李广终其一生未封侯,杨明却一战封侯!
尤其自东汉建国始,封侯者多为外戚及宦官,士人极为罕见。
弘农杨氏封侯者,上一个便要追溯到先祖杨喜,因抢到项羽一条腿而受封赤泉侯。
且刘宏遣杨彪来宣旨,意图明显,他对杨明火烧王庭一事大为赞赏。
俗语有云,凡事最怕对比。
三路大军北伐,三万大军十不存一,且丢掉辎重粮草无数,更丢了节(符节)、传(过所文书),加上云中四城又刚刚被攻克,汉庭颜面扫地。
并且此战还是刘宏力主,他连在朝臣面前说话的底气都丧失大半。
恰此时杨明火烧王庭,打得檀石槐割须弃袍,吐血坠马。
由此,刘宏丧失大半的底气系数回归。
要知道,杨明那可是他钦点之人!
且杨明还一把火烧了鲜卑粮草。
若杨明与霍去病一样是外戚,那便是又一个霍去病,封侯有何不可!
杨明此时也是一脸震惊。
“杨明,还不接旨。”杨彪此时尽力按捺兴奋情绪,却也挡不住上扬的嘴角。
“臣,接旨。”杨明起身接过圣旨。
一时间,周围众人便上前恭贺,杨明也一一还礼。
等应付完众人,杨彪便单独拉着杨明进了营帐。
“子骞,此番你所作所为,让叔父钦佩至极,我杨氏有你,当兴!”甫一进去,杨彪便拍着杨明肩膀赞不绝口。
“叔父,我有不解。”杨明却是开口道。
“你是说封侯之事?”杨彪笑着说道。
杨明点头:“曹节应当会极力劝阻才是,若真劝阻不了,也理当力谏我为关内侯才是。”
这便是他先前震惊的原因,关内侯是虚的,列侯却是实的。
且两汉还未有非外戚未及冠而封侯者,他这是开了先例!
“本来确该如此,不过定襄那边出了状况。”杨彪神情略显神秘。
“定襄?定襄不是被鲜卑所破,大部分战死,包括那田晏,曹……曹破石未死?”杨明霎时反应过来。
“子骞果然聪明,田晏战死,就连那王萌、王吉不知为何也在定襄,皆被杀,唯有曹破石降了鲜卑,鲜卑得知其身份后,以其为质,向我朝索要一亿钱。”杨彪接着说道。
“原来如此。”杨明此时神情颇为精彩。
如此说来,他这亭侯还是他自己争取而来。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那曹破石贪生怕死。
曹节本人城府极深,却被这弟弟给坑惨,想必此时刘宏应当对曹节很不满,曹节又怎敢在封侯之事上多言。
“叔父方才说王萌、王吉也死在定襄?”杨明忽然抓住一个细节。
杨彪点头。
“这便解释通了。”杨明冷笑一声。
说起来他到云中看见曹破石之时还心有疑惑,曹节怎会舍得让他弟弟去定襄。
即便为了监视他,也犯不着让自己弟弟亲自下场。
现在看来,这都是奔着他去的。
如果他没去偷袭王庭,而是和田晏等人在红螺谷与鲜卑激战,即便侥幸逃脱,到了定襄曹破石等人就是处理他的后手。
曹节为了除掉他,还真是煞费苦心。
只是这位大长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百般设计,千般谋划,到最后却是变向为杨明封侯做了嫁衣!
“何事解释通了?”杨彪看着杨明神情变化,不解地问道。
“叔父,陛下可曾说过我何时回雒阳?”杨明并未解释,而是又问道。
杨彪摇摇头。
杨明憬然有悟。
此时边郡尚未平定,刘宏应当是想让他留在并州再镇守一段时间。
杨彪聊完,留下一堆随行的赏赐后,便离开了马邑。
他身为侍中,宣旨应当是刘宏指定。
待送走杨彪,杨明打开连同圣旨一起到的两大箱子,那是赏赐之物。
第一箱是珍宝及钱帛,第二箱则是两坛清酒以及一把剑。
这赏赐还颇为讲究,尤其第二箱,有种御赐之感。
能看得出刘宏对他此次北伐所做之事极为满意。
杨明伸手把剑拿了起来。
这是一把八面汉剑,长约五汉尺,剑鞘通体漆黑,剑柄镶以宝石,视之威严肃穆。
八面汉剑为汉剑冶铁技术巅峰作品,剑身挺直,方方正正,朴实无华。
杨明抽出剑来,却一瞬间八面寒光,锋芒毕露。
这便是汉剑的“藏”与“显”,外圆内方。
说起来剑在秦时比较盛行,但在战场上容易损坏,到了汉代,环首刀出世便迅速取代了剑,剑则更多成为一种贵族装饰物。
“所谓剑者,君子武备,所以防身。”
这世家子弟出门随身佩剑才是常态,不像杨明之前在大街上配把环首刀。
也就因为王甫是个宦官,若是世家子弟,看他那架势就会对他有所防备。
而八面汉剑,因研磨有八面而得名,强度胜于四面剑,也更为威严。
杨明拿着剑挥舞了一番,有些爱不释手。
等把刀剑归鞘,悬在腰上,他接着唤来亲卫,让其去把队长及以上的军官叫来。
待众人进得大帐,杨明便把两个箱子部打开,拱手道:“此番火烧王庭,拜各位千里奔袭,奋力搏杀,这些是陛下赏赐之财物,除这把佩剑无法转赠之外,其余皆分与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