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 座谈会,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江山不落,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事件影响真的很坏,至少投诚不久的西北三马都同时对此事件表达了关切之情。
需要提到的是,盘踞在青海的马麒、马麟兄弟在六盘山之战后同样选择了师投诚,后与齐恩铭所部编为第3师,当然师长是齐恩铭。
马麒的“宁海军”与马廷勷的“精锐西军”都没有受到多大损伤,基本上建制保留下来了;而马福祥的宁夏回军虽因大败而降,却没伤了元气,仍然是一支劲旅。三支队伍在西北盘踞多年,在回民心中影响极深。
虽然战后三马并没有在新组建的人民军中任职,但他们的影响对旧部是很大的,对当地回民也有较强的看板作用,如果此事招致三人对人民党的政策心疑,那么统战工作基本上也就失败了。
所以张汉卿一知道消息便大吃一惊,在初步问明原因后便下令把当事人都关押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马存清做得过分不假,但刘二愣也有破坏党的民族政策之嫌。另外双方参与打群架的,包括那个乘机挑唆的回兵,无一例外都被拘起来。
张汉卿决定以此为契机,把这一事件与他对宗教的认识及民族政策联系起来,彻底了结他的心事。不顾日理万机,他亲自来到宝鸡,处理这一事件,作为地主的于右任也当仁不让一同到来。西北三马作为重要的回民领袖也先后到达,随同他们到来的还有陕甘一带有名的阿訇。
回汉冲突自左宗棠剿抚一役后已经有几十年的和平了,但是老一辈的人提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在回民阿訇中,张汉卿的名声近年来响亮很多,主要归功于他在蒙古对分裂势力的镇压。不明真相的人们担心,他这次会不会大开杀戒。虽然少帅这次用了“座谈会”的名义,但是在没摸清少帅的底牌之前,谁也坐不住。
没料到的是,张汉卿带着微笑进来了,并和各人依伊斯|兰礼节打了招呼。为了今天的会晤,他花了一周的时间翻阅了厚厚的《古兰经》,并仔细研读了高纪毅搜集到的有关于穆|斯林教义的书籍,还认真地做了笔记,理顺了思路并最终形成了他对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处理意见,后来成为中华民国的既定国策。
王以哲、韩麟春、第四师师长张诚德、第二师师长宋九龄、总军需部长米春霖等人民军骨干纷纷正装陪同,光这阵势,今天一定不会善了。三马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按照他们之前的想法,如果必要,就牺牲一个马存清好了。如果暴怒的少帅掀起一场民族间的大纷争,这将是回民的又一次大浩劫,倒不单单是几人的地位受影响的问题。
看大家虽然陪着笑脸,但脸上肌肉仍然紧绷,张汉卿知道需要缓和一下气氛了。又不是真的要翻脸,搞那么严肃干什么?
“各位这么严肃,让学良禁不住也紧张起来。不就是一些不懂事的娃娃兵闹纠纷而已,我请各位来,就是听听各位的见解,怎么妥善处理此事、让回汉两民族能够长期友好地相处下去。”
他一席话定了调子,淡化了回汉冲突,只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这个开场白就让人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把这些人说成“娃娃兵”,也不看看自己的岁数,比有些人还要小呢。那算起来,他充其量是个“娃娃将”而已。
马福祥是巴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当下急忙说:“少帅能够这样想,真是回汉人们之福。依马某看来,人民军初来乍到,有些人不了解当地回民的风俗是有的,这是无心之失,今后能够适当地予以告知也就可以了。至于那个马存清,对付战友没有一点友情,还有那鼓动汉回冲突的士兵马守智,都要重重地处罚,以儆效尤。”
他是最早知道事情发生的人,也对经过有了初步了解。事发之后,宪兵把马存清、刘二愣、马守智分别关押,汉、回两拨参与混战的人也分别群拘,已经表明了马守智的事不会轻。
不过他虽然这样说,其实还是留有余地的。“重重地处罚”和“重重地处置”,虽然一字一差,却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态度:既不愿意事情闹大,也不想让回人遭更严重的处理。
张汉卿故作不知,反而很爽朗地笑着说:“我们都是局外人,对事情的真相还不是很了解,就这样要处罚闹纠纷的人,会不会有些武断啊?好歹也要听听他们自己是怎样说的,对不对?”不等别人附和,他已经向姜化南示意:“让他们进来。”
被管纪律的宪兵抓走还会有什么好果子吃?马福祥他们都以为马存清等人这下不死也要脱层皮了,就是他们自己带兵,对于违抗军令或者造成内部不团结的士兵,处罚也是很凶狠的。
可让他们惊奇的是,他们看到的这些“待罪之身”衣衫完好,脸色红润,根本没有受过严刑拷打或者关禁闭几天不给饭吃的样子。刘二愣、马存清,还有其他一共二十来个人鱼贯而入,还不忘给少帅、众人敬礼。
让马福祥又惊奇的是,张汉卿等人回了礼,这对他们这些老资格的回民领袖是不可想象的。自古以来,只有小兵见到大将跪拜的份,哪还有大将还礼之说?但是看张汉卿等人并不是哗众取宠的动作,以及刘二愣非常自然的反应,看来人民军所宣扬的“官兵一家”是真的,至少在这方面做得就不错。
关了几天禁闭,清静下来之后便想了很多事情。马存清想到父母提及到的清王朝对陕甘回乱的强硬处置,难免都是心头大乱。好在人虽然关起来,但是伙食一顿都不少。不过是不是食不知味,这就不好说了。
见他们都杵着,张汉卿笑笑说:“我们这次不是讨论处罚而是座谈。座谈座谈,顾名思义是要坐着的,站着怎么行?那是受训受罚,呵呵。”王以哲已及时命人拿了四、五条板凳,二十来个人就这么人挨人依次坐下,没有拥挤,显示出良好的军容军纪。
张汉卿点点头说:“这样就很好。今天把各位德高望重的阿訇都请来,还有各位护军使、镇守使,是为了让你们当众说明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当时的想法。不用顾虑,是非曲直,我想各位阿訇、护军使他们会有一杆秤的。”
刘二愣“噌”地站起来,大声说:“报告少帅,这个事情是我做得不对,我不该违反人民军关于民族政策的条例。马兄弟是一时生气,如果要处罚,就处罚我好了。”
王以哲与张汉卿相视一笑,这个刘二愣,字不识得几个,看起来很愣,却终于不辱使命,用了几天时间把这段稿子背了下来。如果不是单独开小灶,他是说不出这种相对“文诌诌”的话的。
他的话让场为之一愣。马福祥他们心中预想的相互争执的场面没有了,连他们准备好的开脱之词都不需要了----人家一把把责任拢了过去,凭这个担当,三马和阿訇们都无话可说。
马存清不干了。虽然刘二愣不顾他的民族习惯给他夹了一块猪肉,但毕竟是一个壕里的战友,在日常训练中也产生了一些朴素的感情。再说事情搞出来他也有一定责任,人家有义气扛了,自己也不能太孬种不是?所以他也站起来说:“这事是我先动的手,责任归我。”
用不着兴师问罪,人家都抢着认了。马福祥看着张汉卿,忍不住暗赞:“这一手高明。”
不过张汉卿大张旗鼓地搞事情,可不是让他们认错的。他摆手笑着说:“是谁的错误先不追究,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引起这个冲突。”他看着刘二愣:“你为什么想让马存清吃猪肉?”
刘二愣低下头:“报告少帅,我只是想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吃猪肉,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
王以哲接腔了:“刘二愣同志,那你说一下党的民族政策。”
刘二愣信口拈来,这是人民军政治部三番五次强调的,多多少少都能接上一些:“宁可露宿雪山草地、羊圈马棚,也不进寺庙和经堂;宁可挖野菜充饥,也不向寺院摊派粮食;不在宗教活动场所围观和喧哗;不对正常信教的群众干涉、讥笑、议论;不使用歧视性称呼;尊重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
别看刘二愣外表愣愣的,这么多的条款,他愣是背得一字不错。虽然他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在各级政治部一以贯之的强调下,这些东西已经印在他的脑海里,顺溜得很。
听了他的背诵,一些上层的阿訇不住点头,人民军有心了。真能做到这些,各民族之间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还需要大动干戈吗?满满的于YSL教义的尊重啊!
张汉卿也点点头,王以哲看来做了不少的工作,他这个政治部主任当得名符其实呢,他向王以哲点头以示鼓励。
不过他可并不是单单要借刘二愣的口向回民领袖们表达尊重之心,还有许多后手没开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