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戒老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招贤纳士,北齐春秋,四戒老衲,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望着下面一群扯着嗓子嚷个不停的大佬粗,都是从刀口上过来的,让他们去行军打仗,管理军队在行,但若是治理内政,估计真那样做,只会将汾南城搞得乌烟瘴气,离心离德,这可不是高洋的初衷,他还想着将汾南打造成一座桥头堡,为后续攻伐西魏做准备,所以决对不能有一丝马虎,必须以汾南为试点,吸纳一批出色的汉族人才来加入,一起治理汾南。
唐邕看着周边的同僚群情激愤,一个个睁大眼瞪着他,仿佛要生吃了他一样,圆滑如他干脆闭口不言,唐家也算是晋阳汉人大族出身,世代为官,所以唐邕从小就耳濡目染,懂得为官之道,更懂得在这乱世如何生存。从他和高洋相处这段时间以来,他略微揣摩出这位的心性,知道这位主上智谋如其父,但为政之道却与其父判若两人。高洋用人从不看出身,不看民族,只要有才华和忠心,就敢重用,尽管目前围绕在他身边的寒门子弟还比较少,但唐邕却能够揣摩出高洋的这点心思,所以他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这个建议,但是也只是抛砖引玉,他可不会轻易得罪这群鲜卑勋贵,哪怕此时这群人之中大多数是中下层的军事勋贵子弟,但其背后的家族势力盘根交错,却也是不能轻易惹祸上身。
高洋当然看出唐邕心里那点小心思,不过也可以理解,太原唐家虽然也是世代为官,但在鲜卑人统治的阶层下,也只能选择效忠,唐邕虽然对高洋很有好感,但不代表着他会为了高洋奋不顾身地将唐家押注在高洋身上,选择走上与世子高澄的对立面。
面对着鲜卑勋贵咄咄逼人的气势,少部分汉族将领都选择了沉默,更不用说刚投靠过来的汾南本土贵族豪强,高洋并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看着下首的众人。就在营内众多鲜卑贵族不停吵闹之时,高洋突然拔出天御,猛然砍向身旁的桌子,将其一角砍了下来,冷着脸望着台下的众将佐,并没有说话,席下的众将佐都被他猛然爆发的气势吓住了,尤其是叫得最欢的那几个鲜卑将领,最后都低下头不敢直视高洋的目光。
“统领士卒,行军打仗,勇冠三军,你们确实表现不错!吏治民生,管辖百姓,充实府库,现场的将佐敢于直言精通?强如汉高祖刘邦这等豪杰都谦虚直言‘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我们身处汾南边城,本来就时刻陷于敌军威胁之下,难道要使用军中刑法治理天下百姓,逼得城中百姓倒向敌军,离心离德,那样还能守得住?就连如大秦那般强悍,当年横扫六国,坐拥九州之地,最后却因刑法严峻导致灭国,前车之鉴就在不远,真到那一天,众位觉得我们还能够比肩大秦?”
高洋说到最后,言语严厉,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人,大家都被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吓住了,这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气势,他可不仅是高欢嫡次子,更是一步步在军功之中证明了自己有实力接替段韶的帅位。
见到自己的气势镇住了这群桀骜不驯的鲜卑勋贵,高洋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语气也缓和了下来,淡淡地向众将佐说道:“高相曾言:汉人耕田织布,鲜卑人戍边作战,不就是告诫我们民族团结,分工协作,汉人强于治理内政,鲜卑人强于军事,为何各位却要排斥汉人加入呢?接纳汉人人才,我们才会更强大,汾南也就越强大,便能不断向西往敌军疆域扩张,各位分得的钱帛土地只会越多,得到的利益只多不少,又何必鼠目寸光,在乎一时的得失呢?”
这一席话倒是说得众鲜卑勋贵哑口无言,高欢确实说过这话,可没有将话语引向汉人治理朝政的方向,但高洋却断章取义,并加以自己的见解向众人叙述,说得头头是道,倒是把这群只会舞刀弄棒的鲜卑勋贵说得一愣一愣的,无话可说,加上众将佐细细一想,也不得不承认汉人中的读书人治理吏治民生确实胜过他们,而且大帅说得有道理,身处险要之处若是不团结,排斥汉人势力,那样不就是将其推向宇文泰那边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出自鲜卑贵族家庭,当然也懂得这道理,最关键也没有损失什么利益,所以就认可了高洋的意见,不由纷纷向高洋请罪。
高洋当然知道这群鲜卑勋贵之所以认罪可不是自己的王八之势,也不是自己的权力,否则固然能够压制一时,但是不能消除矛盾,很容易被点燃爆发,所以来自现代的他,直接简单粗暴地借用古人的智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其和他们讲道理,不如将他们感兴趣的欲望摆在台面上分析,更能说服他们,而且是能够彻底说服,难道在座的众将佐还会和功名利禄过不去?
不存在的......
一旁的唐邕表面上虽然不说话,但还是很佩服这位主帅,心机深沉,看来以前大家对他的讥讽嘲笑都是假的,说不定就是这位故意派人传播出去的,扮猪吃老虎,所谋不小啊,可是高相对世子一向欣赏,而且不断稳固世子监国的地位,若这位真有心谋其位,又该如何破局呢?唐邕一时也想不出来......
此时的高洋当然不知道唐邕的想法,他正为如何治理汾南,加强实力,稳固地位,击溃敌军而焦头烂额,鲜卑勋贵在军中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加上南北朝忠君爱国思想淡薄,若不再继续削弱分权,加强中央和帝王权力,任由军中势力单一化,那样他如履薄冰,寝食难安呐!
高洋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慎重为主,温水煮青蛙,就拿汾南城当作试点,一步步多元化,尤其是吸纳汉人势力加入,将眼前的僵局打破,使得双方势均力敌。最关键得是来自现代的他,可是知道汉文明的灿烂辉煌和坚韧不拔,即使几百年的黑暗乱世也无法将其扑灭,反而让他吸取融化各族文化,更加开放生态,所以只有不断地吸收汉族人才,才能够逐渐实现他心中的使命!
也许,后世历史会记载“帝高洋,北齐开国雄主,文宣皇帝,在其治上,胡汉融合,社会安定,文教繁华,武功兴盛,政治清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