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满头银发,细数芳华,民国暖色:合肥四姐妹,李礼安,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满头银发,细数芳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私以为,王国维是很懂女儿心肠的。浩浩荡荡的人世,太多留不住。爱、恨、七情六欲、沧海桑田,世间种种,如梦如幻,如过眼云烟,唯独时间无怨无憎,不喜不悲,任由众生苦乐,都不为所动。可女儿家最愁苦的,亦无非是世事纷繁,总要一点点苍白了青丝,枯槁了眼眸,明珠作鱼目,红颜如白雪。

也并非是所有女子都恨了时光,她们与众不同,不刻意挽留残酷岁月,不勉强留下青春容颜,年轻或者衰老,都不过是从心罢了。毕竟岁月是年轮,带走了青春,留下了故事。如讲起往事的充和,她的眼睛里,总有一道细碎清泉,划过彩虹天空。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宇和是个植物学家,也很懂音乐,艺术感觉很好。他在南大教生物学,还负责管理南京中山陵的植物园多年,我家院子里的香椿苗,就是他亲自从中山陵给我捎来的。因为总在植物里打转,他做的根雕,简直棒极了……”回忆起最亲密的弟弟,充和简直无话不说。那时,她刚刚接到报丧的越洋电话:宇和去世了。而正巧有一位记者要来采访她,记者名字叫怀宇,她便因此感怀起这位弟弟,想起许多尘封的往事。

充和与宇和是最亲近的。这份亲近,不仅源于姐弟两年纪相若,也因为相似经历。充和自幼被过继给二房老太太,而宇和也被过继给过别人。他们和从小就在张家长大的姐弟们相比,自然是他们两个更有话说。充和是张家的第四个女儿,父亲张武龄是一脉单传,母亲陆英生元和时大家还觉得欢喜,到老三兆和还是个女孩子,未尝有些不冷不热,怀充和时,大家都说这胎一定是个男孩儿,没想到还是生了个女孩儿,连陆英自己都心灰意冷,所以也很干脆地就答应将充和过继给叔祖母。谁料到自充和以后,接下去的都是男孩儿,一连五个,家人都说这是小毛姐,也就是充和给带来的。顿时,充和成了贵人,可惜此时这个贵人已远在合肥老家。

至于宇和,是张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被陆英过继给了公公的第二个姨太太,这个姨太太按辈分充和她们都应该叫姨婆婆,她只生过一个女儿,当时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因为重男轻女,女孩子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家里没个男孩,出来说话声音也是不响亮的。为了让这位姨婆婆晚年有望,陆英做主将宇和给了他们那一支,自从宇和过继了之后,那个姨婆婆腰杆也挺直了,说话也大声起来。

无法评判当时社会的男尊女卑,那就是那时的社会现实,陆英的出发点是善良的,让垂暮的老人有所依靠,只是她却忘了,自己的孩子是否愿意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身边成长,或许他们更加渴望的是父亲的鼓励和母亲的拥抱。这已不得而知,可充和对父母从未有过怨怼,她理解他们,也顺从他们的安排。因为善意,总会收获更柔软的善良。

回到苏州后,充和已经十六岁,她和宇和一同去见父亲。当时已是十二三岁的样子,因为男孩儿,长得高,张武龄险些给弄糊涂,分不清到底是谁比较大一些。宇和虽然是弟弟,却一直特别照顾四姐充和。他不像充和,是给抱回安徽老家,他也是一直在苏州长大,比起丝毫不熟悉大城市生活的充和而言,他显然要精通练达得多。抗战后,他陪充和从苏州到成都,不仅要照顾她,还要照顾他自己那一支的家人。可多年来,他也好脾气地从不叫苦。

宇和品性好,也甚有骨气,据充和说,在抗战爆发前,他已经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但日本一跟中国发生战争,他就不允许自己再在日本生活下去。他毅然放弃学位,选择返回中国。也算是一种爱国的情怀和气节了。后来,充和去昆明负责编纂教科书,宇和便在成都上了金陵大学,跟大姐夫顾传玠一般,学了农科。再次相逢已是抗战结束后,他们都回到了苏州,再之后,就是分道扬镳的故事了。亲密熟稔的姐弟俩一个去了上海北平,一个留在南京,在金陵大学教书。往后金陵大学同中央大学合并成南京大学,他便在南大留了一辈子。

张家姐妹有六个弟弟,青史浩繁如烟云,这六个“和”并未如四姐妹一样闻名遐迩,仿佛他们是一座单描浅画的屏风,悄然隐没在四个各具风华姐姐身后。但又何须历史见证世人知晓呢?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精彩,苦辣酸甜,正如他们只是姐姐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四个惊才绝艳的姐姐,也不过是他们旅途上的一段风景。烟火明灭,浮云万千,张家的十个孩子,都走向了各自的生活,而生活不过是不断地相聚和失散,离别与重逢,他们终究会再度相拥,像是那年苏州烟雨翠,山川雾如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职场青春期

真真水无香

误入婚途:冷情老公求放过

猫眼

我这无处安放的魅力

妞妞蜜

老公是高岭之花

小二园

亿万甜妻花样多

心月如初

重生九零小俏媳

顾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