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五万里花的太值了!楚国半圣到了!
人生只有错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三章:五万里花的太值了!楚国半圣到了!,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人生只有错别,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一大早。
秦王小世子难得的起了个早。
匆匆用完早膳,借口去东厂,然后一路神清气爽的赶往皇宫大内。
长这么大,他还是头一次被爷爷赞赏。
这五万两花得太值了。
许守云这个小太监,还是真本世子的福星。
爷爷让他找机会再给东厂捐银子。
十万两,岂不是可以从许守云手中,再买两首经典诗词?
能出《易安词集》的文坛绝世大才,许守云这位易安居士手里,怎么可能只有一首《春夜喜雨》!
哈哈哈!
果然是聪慧如我啊!
……
延福宫。
柳太妃在烟云、烟月侍候下用过早膳,独自坐在湖边一株垂柳下发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入耳柳太妃自言自语吟,站在她身后的烟云和烟月,知道太妃又在思念那个人了。
守云哥哥又有一阵子,没来延福宫给柳太妃请安了。
每次只有他来了,柳太妃脸上才会有笑容,才不会孤寂清冷。
“禀报太妃娘娘,秦王小世子来了。”
听到小太监前来通报,烟云和烟月互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心中的无奈。
“太妃娘娘,本世子又来给你请安了。”
姜仁通旁若无人地大步流星走过来,满面春风地朗声说道:
“昨日我跟几位好友把酒言欢,聊到诗词歌赋,大家各自出题,即兴发挥。我以春雨为题,写了一首诗。今天特地来给太妃娘娘献上。”
以前跟柳太妃聊的那些诗词,实在是太上不了台面了。
也难怪柳太妃瞧不上眼。
不过,今天,本世子一定要让你刮目相看。
“小世子好。”
烟云、烟月给秦王小世子见礼。
“去忙你们的吧,本世子要跟太妃娘娘在这里单独坐会儿。”
姜仁通心情很好地大手一挥,给烟云烟月每人赏了五两银子。
“小世子有心了。”
柳太妃神情淡然地,给秦王小世子打了个招呼,一双美目无神地望着湖中心,已经枯萎的荷叶,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秦王小世子存的是什么心事,她当然早就看出来了。
只是对他毫无感觉。
“太妃娘娘,要不我把我写的这首以春雨为题的五言诗念给伱听?”
姜仁通明显有点迫不及待,走柳太妃近前。
如此经典诗句,我就不信打动不了你。
“写春天的诗词有很多。”
柳太妃的目光依然看着湖面,喃喃说道:
“春风、春景、春思、春雨、春阳太多太多了。”
“太妃,你可听好了!”
姜仁通轻咳一声,清了下嗓门,语气抑扬顿挫地吟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可是本世子,花了足足五万两银子,从易安居士手中买来的。
易安居士的作品,怎么可能是时下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能相提并论的。
以本世子的才情,当时也被许守云念的这首《春夜喜雨》,狠狠地震惊了一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柳太妃轻声念着,禁不住回过头望向秦王小世子,半信半疑地问道:
“这首咏雨诗,真是你写的?”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极大的喜悦之情,对春雨的描绘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色。
这跟秦王小世子之前写的那些市井打油诗,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当然是!”
姜仁通毫不犹豫地答道:
“这首诗现在已经在帝都四处流传,太妃娘娘要是不相信,可以随便派人去打听。”
如此经典的咏雨诗,本世子当然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当今大魏文坛除了有易安居士声名鹊起。
还有我秦王小世子姜仁通,当为人先!
“这确实是一首好诗。”
柳太妃似信非信地轻轻颔首,不吝赞道:
“在当今诗词以雨为主题的名篇中,这首诗实为难得一见的佳作。”
可本宫怎么就是不信呢?
你秦王小世子真要是有如此才情,以前干什么去了?
……
大魏帝都,十里长街。
一队打着大楚龙旗的车马,在大魏禁卫军的护卫、开道下,大张旗鼓地开进城门。
“楚国来人了!”
“来的是什么人?怎么排场如此之大?”
“你还真是孤陋寡闻。当然是楚国半圣楚国子!”
“楚国半圣?!那可是真了不得的大人物。”
“楚国半圣来我大魏,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你傻啊!这可是半圣!谁敢对一位儒门半圣不利!活得不耐烦了吗?”
“唉!我说的是我大魏。”
“谁知道呢!反正这些事情我们也是瞎操心,上面有着那些大人物,让他们去操心吧!”
“你说的好有道理!”
“那当然!”
“……”
纷纷嚷嚷的各种议论声,从这队车马进城后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半圣的威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是大人物,就跟官员贵族一样。
只知道是大人物,并不知道有多大。
所以这些普通民众并没有太多的畏惧之心。
……
被众多披甲随从拱卫,行进在队伍最中间的那辆豪华马车中。
一名身穿儒衫,年约五旬,颔下胡须花白的儒士,半倚半靠,闭目端坐。
“大人,已经进入大魏帝都了。”
马车厢体窗口外的一名中年随从低声通报:
“大人是直接去驿馆,还是……?”
“先去青山儒院。”
楚国子轻合着双眼,语气低沉地说道:
“青山儒院是大魏第一儒院,我想看看大魏儒门,这些年是否有长进。”
“是!大人。”
中年随从拱手为礼,随即冲着前面的队伍扬声喊道:
“去青山儒院!”
很快,这队车马在前面的街口转向,朝青山儒院所在位置,不急不慢地行进。
“快,赶紧去儒院通报!”
街边的人群中,一名士子装扮的蓝衫青年低声跟同伴交待了一句,两人一起从人群中退出,走小巷抄近路,一路奔走疾行。
楚国半圣楚国子刚来大魏帝都,直接就去青山儒院。
此举看似是对大魏儒门的尊重,但知道两国恩怨的人都知道,楚半圣这是要给青山儒院一个下马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