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1章 古帝国荣光,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冷泡茶加冰,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01章 古帝国荣光

汴京的暖房当中,赵普若有所思。

曾经独相十年的赵普对如今的天下可谓是知之甚详。

从中晚唐以来,天下钱粮皆仰仗东南就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谈,而是一句事实上的描述。

而且长安不再受青睐也是事实。

唐亡以后,梁、唐、晋、汉、周,再算上闽蜀楚越等等,无一在长安定都。

仅有西突厥后裔的沙陁部以唐为号,定都洛阳。

但在赵普看来,这沙陁唐也未必多喜欢洛阳,更多也是考虑到大义名分。

毕竟皇室乃是与李唐无半分血缘关系的归化胡,若是以唐为号却又别处立都,那多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就这,那沙陁唐的皇帝也曾如李唐皇帝一般为吃饭发愁。

州郡飞挽,旋给京师,租庸使于上东门外伫望其来,算而给之,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就赵普所知,李存勖也曾欲去汴梁讨饭吃。

但最终考虑到去汴梁讨饭会暴露洛阳钱粮不足引发不稳,最终还是听从了手下节俭度日的劝告。

只是这么一回想,赵普倒是感觉这光幕所评的长安洛阳之衰也是有几分道理。

李唐立都长安去洛阳讨饭,沙陁唐立都洛阳去汴梁讨饭。

如今宋立汴梁,看起来似乎占尽了漕运之利,但光幕最后一句话也让赵普瞬间警醒:

金朝长驱直入。

以金为号者,赵普搜遍了记忆也找不到,于是将手上的纸往前翻,这张纸上草草记着在光幕中看到的国号。

再次回看了一眼宋分南北,最终又为元所替,赵普一时间也是更看不懂了。

下意识便将目光投向了赵匡胤:

官家不给解释解释?

赵匡胤心乱如麻,只是勉强摆了摆手不愿多谈,打算自己好好思考下。

讲道理迁都之计在他心中酝酿了已经有段时日。

后世聊到定都原因种种,一开始赵匡胤只是付诸一笑:

迁都大事,汝懂什么?

但看着后辈摆事实讲原因述将来,赵匡胤顿时有点冒汗:

迁都大事,我懂什么?

而再看看对面弟弟低着脑袋看不清面容,赵匡胤顿时也更加心烦意乱。

但这种情绪最终也没表现出来,反而亲切的朝着赵普点点头:

“则平若有不解,稍后留下与俺一说便是。”

……

“两条大腿……”

杜如晦念叨着后世这直白,但又非常恰如其分的形容。

“军、政、财之中心……”

房玄龄同样品味着后世的这个常用词与简练的描述。

随后两位重臣对视了一眼,心中也是有了一点自己的认知。

“那安史之灾,乃是迁胡使河北受制,贼獠侵占此地便富有半唐,祸乃滋生。”

“我朝若失河北……”杜如晦说着便住口了,因为后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容易推断。

有逆贼便要增兵,增兵便要加收赋税,河北失能全仰仗东南。

徭赋倍增又会使东南积怨,最终生乱……

后辈的那个词儿怎么说的来着?

“乃死循环也……”

魏征吸了一口气,想起来先贤那简单却又振聋发聩的两句话: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李世民淡淡为这两句话先贤之语做了注解:

“国恒亡于内。”

后辈的讲述,将唐亡之因以一个相当清楚的角度给他展示了个清楚:

尽垦关中致黄河淤塞,漕运不便。

胡人内迁致河北坐乱,唐失半国。

民无可食之下,繁华如空中楼阁,一触即倾。

不过就算如此,李世民还是自问了一句:

“汴州如何可为都?”

李世民对这儿也算不上陌生,就如后世所说此乃东南漕运之要冲。

南北朝时陈留被分置梁州和开封郡,后来梁州改汴州,前隋时汴州被废,其地并入荥阳、颍川等郡。

只不过开唐之后便又重置汴州,而且结合后世所说,对其所在之地李世民可以说清楚得很。

而第一反应便是质疑:长安虽无险,但那是关中破了的情况下。

<div class="contentadv"> 关中左有陇山右有潼关,洛阳亦是左成皋右肴函,这汴州呢?向北无一重之险。

李世民觉得若是自己亲帅骑兵,从涿郡打到汴州恐怕五天足矣。

而且再想想最终那应验了的靖康之乱,李世民便是连连摇头。

不知道是该佩服这宋皇的胆气,还是该嘲笑其读书读傻了。

在德不在险?

无险何谈德?

【气候的影响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始终,包括东西方的不同文明,也同样包括了我们生活的当下。

就如漕运是整个封建时代帝国的命脉一般,对古罗马来说,地中海的重要性同样等同。

只不过地中海乃是自然造就,它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也更加剧烈。

这个优渥的洗澡盆让古罗马缔造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但最终也被其敲响了自己的丧钟。

就像桓灵二帝见证了汉帝国的没落一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马可奥勒留也见证了古罗马帝国的挽歌。

这一时期古罗马的人口来到了史无前例的七千五百万,但随后情况就开始急转直下。

咱们前面提到的安东尼瘟疫和居普良瘟疫只是捎带,最大的主因还是气候变化。

差不多就在诸葛丞相秋风五丈原的同时,古罗马的温暖期也正式结束,寒潮正式对古罗马发动了反攻。

古罗马黄金时代温暖、湿润、稳定的气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了寒冷、干燥、反复无常的气候。

与古中国相同,这样气候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粮食大幅度歉收。

还记得居普良瘟疫得名的迦太基主教居普良吗,他留下的手稿文献同样记录了北非地区气候的变化:

“降水变得十分稀少,土地逐渐贫瘠,作物生长速度也大不如前。”

如果说唐朝的兴盛是依赖于河北和江淮的话,那古罗马的兴盛则是建立在埃及这个天赐的粮仓上。

只不过随着气候变化,尼罗河的水流量也直接腰斩,大幅降低了埃及的粮食产出。

农业产出的大幅降低使得古罗马捉襟见肘,居普良的瘟疫使得古罗马焦头烂额,最终引发的内乱时期对古罗马完成了最后的补刀。

251年,司马宣王噶,罗马皇帝德西乌斯在多瑙河被哥特人手刃。

次年,万王之王阿尔达希尔的儿子,萨珊波斯帝国皇帝沙普尔成功反攻罗马,占领叙利亚,洗劫小亚细亚。

同时北方的哥特人也没闲着,他们直接杀入爱琴海和黑海附近大肆劫掠。

七年后,罗马的高卢驻军司令官自立为皇帝,脱离罗马帝国——这位皇帝多半跟赵大挺有共同语言的。

受限于北方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的威胁,罗马捏着鼻子承认了高卢帝国的独立并与结盟。

但依然被法兰克人在战场上打的节节败退。

公允的说,面对黄金时代结束,罗马的历代部分君主确实有尝试为这个庞大的帝国续命,但因为根本上的农业被气候重创,这些制度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尽人意,并诱发了种种难以预知的变化。

293年,为了应付庞大帝国层出不穷的外患,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启用四帝共治制度,将罗马分为东西两部,每部设两个皇帝彼此节制,这一制度在戴克里先死亡后迅速崩溃,东、西罗马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的两百年间,罗马和中国的皇帝需要面对的问题比较类似:农业减产、叛乱丛生、大力征兵、农业愈发减产。

有所区别的是罗马皇帝面对沸腾的民怨和天灾,最终颁布了“罢黜百教,基督正统”的政令,将帝国和教会深度绑定。

直到六世纪,这场漫长的低温期才终于结束,古中国开始了灿烂辉煌的隋唐时期。

古罗马也是一样,查士丁尼大帝誓要恢复罗马荣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再征服运动。

但骤然发生的大规模火山爆发击碎了查士丁尼的梦想,地中海气候重新陷入紊乱,大规模的瘟疫也再度开始传播起来,光复罗马荣光的梦想就此破灭,教会的力量蓬勃发展。

骤然恶化的气候也迫使阿拉伯人离开贫瘠的沙漠,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伊斯兰征服,彻底碾碎了罗马兴复的梦想。】

“七千五百万人……”

刘备首先就是对这庞大的人口基数吓了一跳,随即油然而生的便是一股艳羡之情。

“这地中海,难道真比陆河优渥不成?”

说是这么说,但刘备也深知这是一句废话。

毕竟春秋至今修渠不绝,还有这隋唐后世修的大水渠等等,本质上来说不就是嫌弃河流漕运不够方便嘛……

只是刘备也记得小时在涿郡家乡,偶尔便能听闻东面大海气候无常吞噬人的各种传说,因此不少百姓天生对海洋都是带点畏惧的,他也不例外。

但如今看起来,这地中海应当与幼时惧怕的东海并不相同。

“其地幅辽阔,仰赖这地中海之利,而忽视地上之险要,故而外患四起,倒也不奇怪。”

孔明盯着地图若有所思。

后世地图标注往往都相当简略,但重要信息一个不落,就如这古罗马的地形便能在图上看个大概。

沿海多山多丘陵,北方多广阔,这所谓的哥特人法兰克人等等,与汉儿面对的胡人又有何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筑木人

云水莫负

重生年代,退婚嫁最猛糙汉子

江晚颜

幸运MAX

在月亮怀里

日不西沉

奥德萨

万古帝尊:开局觉醒至尊血脉

刘刀仔

缚月

月月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