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七七章 与明国言和,大明钉子户,九祯,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好多人纠结这么强大的火力,怎么不立刻去灭了螨虫,立刻把崇祯赶下台自己干。所以有了这几章。我想说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根据地没完善好,怎么放心出征?
天策军很强大,硬件具备了,那么软件也要具备,这个软件就是文官队伍。一年的时间是锻炼不出合格的文官队伍的,随着起点城的发展,这样得队伍会逐渐形成,受王越思想影响的人会越来越多,起点城人民的思维方式会越来越接近现代人。
起点城犹如特区,起点城成功了,必然辐射周边,那些受益的人必然认同王越的理念,这些人必然会彻底贯彻王越所推行得制度。
封建社会存在了几千年,要想打破,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杀的人头滚滚,一条是如起点城这样发展下去最后成为明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实际上都是换个皇帝而已,制度没变思想没变。
王越是现代人,没有受过军国民教育,所以选择了温和的方式推行另一种制度。王越也不是革命者,要彻底清除天下的反革命。王越曾经是小市民,所以选择从一城一地逐渐做大,玩大革命,全国革命,他还没有那么大的雄心。
在全天下人经过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在全天下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下,在全天下人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现代理念的情况下,直接推行现代理念和制度,可能又会成为第二个王莽。只不过王越比王莽有更强大的后盾,军队而已!那怎么办?说破嘴皮子太累,那就杀吧!要杀多少人?
从清末到民国到现代,中国从彻底抛弃封建制度和思想用了多少年?那是被列强噼里啪啦打脸一百年才醒悟的!
靠王越一个人在大明彻底推翻封建社会,光杀人是没用的,说不定帮他掌刀的人,也不是真心为了推行什么狗屁的先进制度,而且为了权利!
之所以叫钉子户,就是初衷!曾经的欧美是我们学习的圣地,那么起点城就是王越在大明建设的圣地,让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几千年的国人,实实在在看到榜样。
猪脚希望的是温和革命,而不是sulian式的暴力革命,战乱和内乱已经死了太多人。
你的体格再强壮,思想不能改变,最后还是会回到原点!猪脚不可能学成吉思汗一样,玩血洗人类,我死后管他身后洪水滔天。他是从新世纪来的,而且心理健康。)
一六三七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国都城盛京,位于盛京中央的皇宫是满清皇帝的居所,这座皇宫中被满清入建得非常有满蒙民族那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宫殿内用是清兵多次从关内抢来的金银珠宝装饰的珠光宝气。
今夭,皇太极召集了满清的文武大臣都在崇政殿里齐聚一堂,他们分别是大贝勒代善、杨武大将军岳托、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镶红旗旗主杜勒、大学士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等人
从朝鲜回来后,阿敏就被盛怒之下的皇太极削掉了所有官职,贬为庶民,若不是众位兄弟苦苦为他求情,阿敏就是有九条命也要被皇太极给灭了。
阿敏就是朝鲜之败的替罪羊。天策军之强大,黄太吉已经领教了,但朝鲜的失败必须要有一个顶锅的,他早就看不顺眼的阿敏是最好的人选。所以黄太吉一个命令,又把阿敏全家打发到奴儿干都司打鱼去了。
这一年来,满清在明朝境内和朝鲜损兵折将,已经达到十几万人。不但在明朝境内折损了一个郡王,一个贝勒。这次征伐朝鲜,连黄太吉的大儿子豪格也丧了命,真可谓元气大伤。
为了恢复军力,黄太吉将原本只有左右两旗的汉军旗扩充到了四个旗,每旗人数为八千多人,这样,汉军旗的人数一下就从一万多人扩充到了三万多人,而熟悉火器的恭顺王孔有德也被皇太极任命为汉军旗中正蓝旗的旗主,麾下也有了八千多名士卒。
此刻这位春风得意正红旗旗主正在向皇太极汇报自己近期的成果。
“启禀皇上,奴才麾下的八千多士卒已经初步补充完毕,这些士卒都将装备火铳进行训练,半年之内就能为我皇驰骋沙场。”
“最近奴才鼓捣出了一种新式的红衣大炮,重约四千斤,弹丸重十斤左右,开炮后可射达三里远。奴才打算将此种大炮造出二十四门,只要这些红衣大炮建造完毕,就算对战天策军也有一战之力。”
皇太极肥胖的脸上一阵抖动,“哦,恭顺王还真了得,竟然这么快就能训练出一支火器劲旅,看来朕要给你记上一功了。”
丧子之痛,对于身为皇帝的黄太吉来说,心情的平复很快,因为他要考虑更多的事,事关国家前途的大事。
孔有德赶紧跪在地上磕头道:“这都是托了皇上的鸿福,奴才不敢居功。”
看着面带得色的孔有德,旁边有人不爽了,只听到一句阴阳怪气的声音问道:“恭顺王既然如此自信满满,莫如由您率领着您麾下的“精锐”南下一趟,与天策军一决雌雄好了。”
“这“……!
孔有德被这句话呛得面红耳赤,让他带着不到一万的兵马南下与天策军一决雌雄,那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吗?平壤城外的那一战,他算是吃足了苦头。
还是皇太极看不下去,在上面喝道:“够了,多铎你也少说几句,既然你这么想再次南下,不如朕派你和恭顺王一块去如何?”
“臣弟知错!”多铎低头向黄太吉拱手后退下道。
皇太极喝退了多铎后,犀利的眼神在众人身上不断打量,缓缓说道:“诸位,我们大清自去年以来频遭厄运,至今已有十几万大军遇难,以至于实力大损,而这都和天策军有关。朕今日左思右想,决定要和明国言和。”
“什么~~~言和?”众人大吃一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