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晋(求票!求订阅哇!),回到明朝做昏君,纣胄,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朱由校之所以有底气敢这么干、敢说这样的话,那是因为他的军队已经全都回来了,连熊廷弼都回来了。
整个辽东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平定了辽东之后,自己的军队损伤并不是很大。而辽东安稳了之后,自己就可以抽出力气来了。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看看自己还有多少粮食、能够支撑多久,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自己的粮食足够,那就可以收拾一些蒙古草原上不听话的人。
不过现在有了科尔沁,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做这些,只需要用自己的军队保持震慑就好了,有什么事情就关门放科尔沁。这次谁敢不同意,就把谁灭了。
朱由校别的倒是不担心,只是担心内喀尔喀五部。
努尔哈赤就曾经逼迫内喀尔喀五部这么干过,但是他们没同意,还和努尔哈赤翻了脸,最后双方打了一个乱七八糟,以内喀尔喀五部战败告终。
这一战,使得内喀尔喀五部的两部被吞并、一个部族被消灭,还有两个部族投靠了林丹汗而后也被吞并。
而现如今,轮到大明朝了,内喀尔喀五部还真就不一定同意,尤其是态度比较强硬的扎鲁特部。
不过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不是努尔哈赤。扎鲁特和努尔哈赤有仇恨,所以想利用那件事情翻脸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朱由校觉得更多的就是扎鲁特部不想和林丹汗翻脸。虽然他们已经分出来了,但是骨子里面还认定他们都是蒙古人,同根同源,林丹汗还是大汗,他们不能够背弃自己的大汗。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如果这次扎鲁特部不来,那就打掉他。
有科尔沁的配合,加上大明军队的实力,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把他们消灭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没有人敢再不听话了。
只不过东部只剩一个科尔沁,就让朱由校有些担心。不过也没有办法,总不能留着一个内喀尔喀五部在那里吧?
人家不听话,和你玩什么?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内喀尔喀五部脑子没抽。
朱由校身边的魏朝听到问话之后,连忙说道:“回皇爷,清点工作已经在进行当中了,孙大人说这两天就送过来。”
朱由校点了点头,转身对魏朝吩咐道:“传旨给广宁巡抚王在晋,让他到这里来一趟。”
“朕准备见见他。两次到辽东都没见他,有些不太好。”
“是,皇爷。”魏朝连忙说道。
这几年,在广宁那个地方,王在晋做得非常好,比起原本历史上的王化贞,那高明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王在晋在广宁打造的,就是符合朱由校想象中的防御系统。墙高墙深,囤积粮食,城外修壕沟地堡,还有各种塔哨。
虽然这几年没少花钱,但是作用十分的明显,那就是没有人胆敢从那个方向进攻。因为没等你攻到城下,你的人就会扔下一大半。
这让朱由校很满意。
对于这种能够忠诚执行自己命令、把任务完成到完美的臣子,朱由校最喜欢。
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也经历过几年了,各种各样的臣子也见了不少,朱由校最害怕的就是那种侃侃而谈十分有才能的臣子,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有自我想法。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有一种想展现自个儿抱负的想法,而且还很坚定。你把他安排到一个位置上,他就总想干出点成绩,这个成绩可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东西。
他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觉得正确的行为去干,完全不想大局观,不服从安排,总觉得这么干就对。
原本的历史上,辽东之势就是这样的。孙承宗也好,谁也好,都觉得辽东可以干一把大的、可以收复辽东,都觉得采取防守的态势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听起来热血沸腾,可实际上却远不是那么回事,王在晋所主张的就是这么回事。
大明已经没有这个精力在辽东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打这一仗,辽东那个地方本身就没什么好收的,让他们战就站一站吧。
大明的内政问题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着重解决。
辽东经过萨尔浒一战之后,力量损失太严重了。只要维持住保守住守卫的力量,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花费更多的钱建造这些东西。
这种非常怂的话,自然不符合崇祯皇帝的预期。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太丢人了,他心里面可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给崇祯一个志大才疏的评价其实并不过分。
于是王在晋完蛋了,没有成功。大明朝在辽东不断加大投入,给它从上到下中饱私囊的机会。原本就已经是大厦将倾一般的财政,彻底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国内的赈灾没有钱,国内的平叛没有钱,士卒们领不到军饷,山西正式乱成了一锅粥,整个大明王朝直接就崩溃掉了。
最后我们也忘了,魏忠贤在的时候好歹通过他的手能够敲诈各种官员得到不少的钱。虽然被骂,但是有钱花呀,在皇帝权力薄弱的时候经常干这种事。
因为正常的赋税收不上来,就只能剑走偏锋养一个大贪官,让他去贪、让他去敛。
即便皇帝只能得到一部分也没有关系,因为等到皇帝继续用钱的时候,会把这个大贪官一刀杀了,所有家产全都归了皇帝。
而崇祯根本没这么一个人,没人给他敛财,税收不上来,就只能等死。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脆弱的财政起源于土地兼并、起源于投献、起源于自耕农经济的崩溃。大明朝那些官员不知道吗?
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全都知道。归结到最后的原因是什么啊?
不就是当官的读书人不纳税吗?
只要让他们纳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是有人提出过吗?
没人啊,大家都假装看不到,使劲地给自耕农加征。
三响一出,危害无边。
朝廷中的官员,还有那些的读书人,趁机疯狂的购买那些交不起税的老百姓的地,让他们流离失所。
加上天灾,瞬间就崩盘了。
而现在的朱由校自然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王在晋在辽东干的非常好,朱由校登基以后就把他和熊廷弼派到了辽东,可以说为自己解决了很大问题。
这几年下来,王在晋也是劳苦功高,所以朱由校准备这一次也把他带走。
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这样的人才就不能放在这儿了。
如果没有他和熊廷弼在辽东这么维持,朱由校也没有精力整治朝堂,更没有精力培养现在的军队;在国内疯狂敛财的时候,朝堂也不会如此安稳。
所以主要是要认可他们的功劳。虽然这一次王在晋一仗都没打,可善战者不一定非有赫赫之功。
朱由校这边准备召见王在晋,吴克善那边就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
大明这边的动作也非常的快,孙承宗很快就以官方的行为把消息传递给了各个蒙古部族的代表,告诉他们“把你们的首领招来吧,大明要在这里举行会盟。”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同时传出去的还有吴克善对朱由校说的那些话。
一时之间,蒙古人当中群情激愤,破口大骂者有之,甚至都有人想杀了吴克善;但是更多的人陷入了沉默,一时之间就不知道怎么才好了。
最生气的当然是鄂尔多斯的哈萨尔,他没想到啊。
这真的没想到,吴克善居然这么快就投降了,而且还是用这种方式。他感觉自己已经被背刺了。
原本还以为你们能有点骨气,你们是大部族啊!可是这操作也太没有下限了!
早知道你们是这个样子,那我早就干了。这叫什么事啊?
更让他生气的是哈萨尔上次去见孙承宗,孙承宗就没见他。这几天更是疯狂的去拜见,可是孙承宗就跟没他这个人一样。
出来的只是下人,直接就告诉哈萨尔:“我们大人没有时间,现在实在是太忙了,什么时候得空了就通知你见你。”
这等于没说一样,连托词都懒得找了。
孙承宗能够拖着,这是哈萨尔不行啊!如果再拖下去的话,自己这边就完蛋了。
不过哈尔萨也知道,光以鄂尔多斯一个小部族没办法。
于是他开始疯狂的串联,想要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那些小部族。
当然了,明面上说是志同道合,实际上就是联系被吓得不行的小部族,以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
实际上,这些小部族的动作也非常的快。在消息出来之后,慌得可不止鄂尔多斯。
那些小部族们就已经更慌了,知道不能再继续长下去了,说不定马上就要打仗了。在打仗之前如果不抱团的话,等到开战那就晚了。
一方面相互联络,另外一方面则是疯狂刺探内喀尔喀的想法。
内喀尔喀的想法,决定了东部草原会不会成为战场。
如果内喀尔喀五部投降,那么可能就相安无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