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继续
红酒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6章 继续,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红酒花,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炬好半天才消化了这爆炸般的内容,捋顺了之后重新问道:
“你是说,勇士一号第一次开枪就击中了27米外的珠颈斑鸠?”
林炬不止一次去过军事基地,自然也体验过普通人很少接触到的实弹射击,他很清楚,以当时画面中的速度抬枪瞄准,还是用重机枪击中那只斑鸠需要多强的能力。
值班员:“是的,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勇敢’是学习型人工智能,它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得那么完美,所以我们翻阅了它的学习数据库,发现了问题。”
林炬:“它翻出防火墙去互联网上爬取资料了?”
值班员:“不,军方不定期收集给我们的训练视频资料中隐瞒了一些内容,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防范所以并没有仔细检查,这些视频资料除了士兵的体能训练以外,还包括枪械保养、装甲车维护、射击要领、炮火诸元矫正、部分坦克和战斗机、直升机驾驶、罪犯心理学、特种战术等几乎非常全面的军事资料。
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勇敢’已经成为一台战争机器了。”
林炬:“……”
所以说是军方带坏了‘勇敢’?他们肯定最开始只是对‘勇敢’好奇,然后发现了基地对他们提供的视频资料审查不严格便尝试把更多的军事内容灌输进去。
‘勇敢’这样的大数据自学习人工智能不可能做到删除这部分记忆就能去除影响这么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等基地及时制止的时候除非重新训练新AI,否则‘勇敢’就只能这样继续下去,顶多加以限制。
“所以说,之前测试之所以那么完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要归结于军方提供的资料?”
值班员:“是的,400障碍跑的资料军方都提供的是全国收集的顶尖士兵范例,并且有些还是专门为‘勇敢’训练录制的。
被我们发现以后也只是加强了对资料的审核,军方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那一次意外已经让他们意识到,‘勇敢’实际上已经可以投入作战了,只是能源问题有些麻烦,所以还在观望中。
那次开枪是基地外的士兵提供的枪支,他们对勇士一号说那只斑鸠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然后勇士一号就利用他认为合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林炬回忆了一下军方提供的资料种类,全部掌握的勇士一号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王牌特种兵了,上天入海……入海可能不行会沉底,但地面和天上确实已经完全达到了顶尖人类的水平。
再加上军方不止喂了武器装备和作战要领,连精神建设都没落下,所以被“污染”的‘勇敢’究竟该如何处置确实有点麻烦。
林炬看了看低垂头部被吊起的勇士一号,思索了一会转头问道:
“勇敢和勇士一号两个项目花了多少钱了?”
值班员:“这个项目脱胎于SC09衍生的智能计划,花费的资金还不到3亿,而且大部分是给超算交的电费,单纯的机器人制造对我们来说并不麻烦。”
林炬:“所以,瓶颈在于电池对吗?”
值班员:“是的,军方曾经透露过,按照他们的作战情景要求,勇士一号在体重不超过220公斤的情况下必须能做到6小时以上高强度作战以及36小时不间断行军,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必须把电池的性能至少提升五倍。
更关键的是价格,单台不高于1800万元,这是军方所能接受的底线,否则性价比就太低了,但是勇士一号需要相当多的精密部件,而且电池也注定极为昂贵,这个价格不可能做到。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目前的态度也很犹豫,不太确定是否要正式投资这个项目。”
1800万,这个价格对于军方来说差不多能采购一辆99A坦克,一辆坦克换一台机器人,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不低的价码了。
林炬:“等你们部长回来告诉他,我会支持勇士系列继续并且更快走下去,我现在对它们很感兴趣。”
当初磕磕绊绊还“瘸腿”的勇士一号确实让林炬比较失望,但是现在的全能特种兵勇士一号就很有价值了,不说别的,保护基地安全就非常有用。
每次招聘签订研究院外聘协议的间谍比狗还多,每隔几天基地外就能找到可疑人员,虽然防备已经可以用固若金汤形容,但万一有什么人铤而走险真搞出乱子也不一定。
而且还有两年就是70年大阅兵,要是勇士系列机器人踏着正步从长安街走过,恐怕世界会不得安宁吧?
……
陕西,秦岭试验基地。
一枚矮胖的白色火箭竖在简陋的发射塔上,周围都是大片的空旷区域,连荒地上的草都被刻意除去了不少。
戴着墨镜的何倘手持对讲机站在能看到发射塔的山坡上,对指挥中心发布指令。
“洞幺,报告长六甲遥五状态。”
“报告总指挥,状态良好!预计3分钟后进入发射程序,请指示。”
“批准,继续坚持,完毕。”
采用三台YF100K作为一级的长征六号甲从去年立项至今,已经有4次发射暨回收试验,炸了两个发射中心四个回收场,所以航天局干脆在秦岭这一片批了块地用于试验。
对于长征六号甲航天局的态度相当宽容,这是一种中小型但极为廉价的火箭,69到8吨的LEO运力,总共使用四台台煤油机和一台毒发,在如今航天局扩充的产能下制造一枚的价格也就在8000万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于量产的YF100K成本巨降。
哪怕不复用,也能做到1公斤1万的发射价格,都属于实打实的超廉价火箭了。
即使摊上前期研发费用,前五发正式版本的长征六号甲的平均成本也就在18亿元,回收一级火箭后再次整备恢复到发射状态要花去约2000万,一枚火箭复用10次,平均每次发射成本也就3600万。
最大8吨的LEO运力,也意味着太阳同步轨道6吨左右以及月球轨道3吨以上的运力,甚至可以发射重量不低的火星探测器。
长征六号、长征六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七号,四种分别覆盖了从1吨到25吨各个级别的运力,全都是可复用的廉价火箭,除非哪天有同级别的空天飞机或者太空电梯出现,否则这些火箭将为航天局提供最廉价的载荷入轨解决方案。
现在,这个大型以下廉价发射方案的最后一块拼图即将补上。
长征六号甲遥五火箭只有一级和上面级模拟配重,三台YF100K轻松地将280吨体重送上天空,在85KM高度一级分离,带着剩余的一点燃料坠向大地。
差不多8分钟后,何倘顶着阳光看到了天空中的小白点。
三台已经是第四次启动的YF100K又短暂工作了几秒钟调整姿态,准确无误地靠近着陆场。
为了节省燃料,长征六号甲的下降率比较高,一直到接近地面五十米高度三台发动机才开始增大功率,三束尾焰汇聚成一团,同样减少到三个的着陆腿伸展开,在几秒钟之后触碰地面,轻微的一阵变形过后稳住。
何倘等了一分钟,没有再看到火箭底部出现裂纹或者泄出什么气体。
他按动对讲机的通话键,轻松地说道:
“二组可以行动,初步评估箭体状态。”
几秒钟后,对讲机才传来回信:“总指挥,我觉得这次成功了。”
何倘:“不管怎么样,给所有留下的同志加一个月奖金,谢谢你们的严谨工作。”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