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伯乐退场
无色非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伯乐退场,重生83,从养猪开始,无色非龙,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好案惊动了很多人。
分场很多职工都叫苦不迭。
悔不当初!
当初帮着郑好张罗的职工更是惨。
被无数人堵着家门口骂。
可这有什么用?
职工们集体找到王福林,希望分场帮着讨要说法,可王福林找谁去?
“当初我用大喇叭喊了不止一遍,让你们不要卖给私人,卖给私人要收现钱,有这事吧?!”
职工们都羞红了脸。
“我苦口婆心的劝你们,不听。现在来找我,我能有啥办法?你们去报案吧。”
职工们没法,只能去场部分局报案。
来报案的太多,几百人,农场领导也很重视,分局干警上报到管局。
管局公安处跟北安市局和齐市市局联系。
结果,人家的回答是,我们这儿也有大量报案的,现在人找不着了,没办法,只有等。
这样的消息反馈回来,家属们哭声一片。
他们养个猪不容易,现在被骗走了,原本能补贴家用的钱,不但没了,还亏着饲料和人工。
熊贵清早就有预感。
现在还真按照他的想法去了。
他当时只是想到郑好可能一时没钱,想要用他的猪钱周转,他是担心这个周转期太长,所以没有同意。
谁知道郑好更狠。
直接骗了一大笔跑了!
他心里也是暗暗心惊,得回自己警觉,否则也得掉进去。
现在老爸老妈算是服气了。
他们原先还埋怨儿子不通人情,干不成大事呢。
没想到,这才几天啊,就给他们狠狠打了一耳光。
也难得,老两口在某天晚饭的时候,委婉的说了郑好的事。
表示,儿子,还是你的判断对。
我们是跟不上形势了。
老潘两口子当时是听从了姑爷的劝告,把猪直接卖给了收购站。
虽然少卖了些,可毕竟拿着了现钱。
他们也专门跑来,夸赞了姑爷一通,让熊家老两口脸上有光。
五月二十号,本应农闲的时候,家属区的背后竟然一反常态,分外热闹。
马上就要退下来的王福林也站在这条路上,对着路边的一片空地指指点点。
站在他身边的是十几個男人。
他们一边听着王福林讲话,一边点着头。
很快史老二也屁颠屁颠的来了。
王福林领着他在空地上边走边比划。
史老二点着头。
第二天,这片区域更加的热闹。
有人已经开始在空地上挖着地基了。
一车车的砖瓦砂石拉了过来,一车车的木头卸了下来。
都堆在了路边。
还有十几人在和泥。
在泥土里搅拌着麦秸和稻草。
一块块湿漉漉的土坯在空地上晾满了。
有些闲着没事的家属围着看热闹。
偶尔还问上几句,搭搭腔。
随后在分场就传开了,养牛户大规模入住农场了。
首批入住南北河农场的外地迁移养牛户有120户,根据各分场和连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配。
三分场当时有三间房,所以优先分配了三户。
后面再分配的就是需要自建房的了。
有的养牛户有些家底的,就建盖砖房。
有些养牛户纯粹是为了要个农场户口的,就全家齐上阵,脱土坯盖草房。
你想,一家三头奶牛的指标,确实掏空了很多家庭。
三分场盖房子的养牛户有十三家,都紧靠家属区的北侧,在田间土路的边上。
这里养牛放牧确实不需要经过家属区,直接往北就进入荒草甸子了。
而这些养牛户跟三分场的某些职工有着各种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否则,他们也没有勇气来。
年初的时候,农场一号文件一出,很多职工自己不敢干,却把这个消息通知了农村的亲戚。
在农村的人对农场的户口还是很渴望的。
毕竟进了农场就有了职工的身份,这是花钱都买不着的身份啊!
有孤注一掷的人,到处筹钱,买牛来落户。
无论是借钱还是抬钱,反正是来了。
轰轰烈烈的建房运动,持续了二十多天,这片空地就建起了六栋房子。
其中土坯房有两栋,砖房有四栋。
这十三户养牛户在六月十号,就搬了进去。
牛棚也建好了,奶牛陆陆续续的运到了这里。
一时间,分场的家属区飘荡着一股特别原始的牛粪味。
熊贵清也跑去看了热闹。
这些养牛户果真都集中在一起饲养了。
不过,这片地区确实变了样。
有的人家的奶牛已经怀孕了,有的还是空窗期,他们需要去场部奶牛受精站人工授精怀孕。
因为奶牛的孕期是280天左右,九个多月,他们不得不考虑乳品厂的竣工时间。
根据农场的通知,乳品厂将在年底竣工,元旦试生产。这样,他们就得抓紧时间给牛怀上。
乳品厂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他们的试生产准备也都在提前进行。
比如,各分场奶源的运输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于是就诞生了送奶员这个职业。
各个分场的职工可以主动申请,也可以分场推荐。
三分场被推荐的是郭连河。
为啥推荐他?
因为他是晒场主任的亲戚,表弟。
既然谁都可以,那就推荐个自己人吧。
王福林现在不管事了,见是晒场主任推荐的,直接签字。
乳品厂还没建成,可已经开始招工了。
当然说的热闹,招工的名额很多就被瓜分了。
接下来就是各种培训。
那些化验室的人送出去学习,各个车间的工人由厂家技术人员培训,争取试生产时一次性通过。
至于这些送奶员,他们培训的内容就是对鲜奶的检测。
目的就是保证送来的鲜奶是新鲜的,没有变质的合格奶源。
由于这些养牛户来的较晚,已经无法分到饲料地了,因此,对配方饲料的需要很高。
尤其是精饲料。
于是经过农场领导班子协调,农场粮油加工厂提供的麦麸子和豆饼成了香饽饽。
本来,这些在鼓励养猪的时候就是好东西,一直供不应求。
现在首批120奶牛户进场,360多头大小奶牛需要饲料供应,一下子让这些饲料紧张起来。
不得不停掉了对养猪户的供应。
这个变化,熊贵清的感受不大。
因为他自家有大量的饲料。
自从熊家老房子夷平之后,他就在那一片盖上了几排简易木板房。
为的是把堆在外面的苞米都移进去。
去年,他家饲料地里就收获大量的苞米,由于进入冬季,所以就建了苞米楼子,直接堆在上面,他又去北安农村买了几十吨苞米,堆在了院子里。
经过一冬的消耗,还剩了不少。
房子失火,他就建了仓房,把这些都塞了进去。
又把晒场的碎豆子拉回来,一部分放进了猪场仓房,另一部分装进了这里。
从养牛户的聚集地回来,他又转到了饲料地里查看苞米出苗的情况。
今年不缺水,出苗率很高,苞米苗已经有一扎高了。
六月的时节,正是第一次铲地除草的好时候。
他又找了二十多人铲地。
有时间去看养牛户的热闹,来熊家的饲料地挣点钱不好吗?
种苞米的时候,每个穴至少要放两三颗苞米种子。
现在长出来了,一窝三颗苗是不行的,必须要间苗。
间苗的意思就是把多余的苗铲掉,只保留最强壮的那颗。
这次铲地,有三重作用。
一是间苗,二是铲草,三是松土保墒。
这种农活就必须要有主家带队,否则,你的苗能保住几颗就很难说了。
有家里人在,干活的人就会认真些,他们也不会把你一窝的苗都当草铲掉。
熊贵清带了一天工,累得直不起腰来。
第二天就他爸熊长禄出马了,第三天是余秀华出马。
第四天熊贵清再出现。
歇了两天,他算是缓过劲儿来。
200亩苞米地,铲了五天。
原本绿油油的苞米地,变得稀疏了许多。
土垄上的杂草也被铲掉了,每窝里保留着一颗苞米苗,在微风下沙沙作响。
虽说今春不缺水,可到了六月中旬,也只是下了几场小雨,干旱的趋势有点明显。
熊贵清用三轮水车从家里接水去地里一窝一窝的浇水,每窝至少浇两到三瓢的水。
目的就是保持水分,让苞米能茁壮成长。
连续干了一个礼拜,200亩地都浇了一遍。
王福林这天突然来访,正在家里准备吃饭的熊家人赶紧起身迎接。
“吃饭呢?”
“是啊,主任,刚要吃。”
邀请王福林一起吃点。
王福林也没客气,坐下了。
熊贵清拿来了酒瓶子,给他倒上。
王福林举杯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退了。”
虽然熊贵清早就知道这个消息,可还是心里不得劲儿。
“退了好啊,您也辛苦了这么多年,是该歇歇了。”
熊贵清举杯说道。
王福林点点头,“喝一个。”
喝第二杯的时候,王福林又爆出了一个大新闻。
“我要走了。”
“啊?去哪儿?”
“回哈尔滨,去我儿子那儿,在这儿有点孤单。”
“哦,也好,也好,可以去享受天伦之乐啊!”
熊长禄和余秀华眼睛红红的。
要是没有王福林的支持,熊家哪能这么顺利的发展起来?
“求你件事。”
“哎呀主任,只要我能办的,尽管说。”
“送我和你大娘去北安。”
“行,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