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8章 买房 二更
东木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8.第138章 买房 二更,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东木禾,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城门口到湖田村,队伍走了约一个时辰,途径四个村子,其中的双柳村是规模最大也是最富裕的,位置也好,离着官道最近,因为村里有两棵百年的古柳而得名。
除此外,集市还开在这里,每到这一日,附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来,很是热闹,就是平时,也有村民挑着东西来这里摆摊儿,三瓜两枣的也能挣口饭吃。
而且,这段路很是宽敞平坦,两架马车并行都不显拥堵,继续往里,路虽然略窄了些,但路况却也不差,这比他们许家村可要好太多了。
村民们越看越满意,就冲这路,他们都赚了,路况好,他们进进出出的就方便,将来去京城找活儿干,都能省不少劲儿。
许怀义就更高兴了,他想的是将来哪怕是考上精武学院,也不打算住校的,家里有媳妇儿有闺女,他能不惦记?所以,他是计划着走读,赶车慢就直接骑骡子,顶多就是少睡点觉呗,所以对他来说,一条好路就实在太重要了。
等到了湖田村,就不仅是高兴,而是大大的惊喜了。
有山有水,静谧安详,哪里有一点被诅咒的样儿?
传言真是误人啊!
不过也得亏误人,不然哪里轮到他们来捡漏?
这真是上错花轿嫁对郎!
其他人没他这境界,也没戴滤镜,所以看见啥就是啥,有山有水当然好,之前他们许家村有山,但缺水,不然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这里。
有水,就意味着再也不怕干旱降临了。
这算是他们最满意的点儿,再看村里的房子,嗯,屋顶,围墙好像都挺全乎,粗粗看着是没啥问题,有土坯茅草顶的,也有宽敞的砖瓦房,所以大家可选择的余地还是挺大的,有钱有有钱的快乐,没钱的也能先凑合,所以这点也挺好。
只一件不妥。
村民们站在村口都观察琢磨老半天了,村里咋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安静的有点吓人呀。
有人暗自嘀咕,“人都上哪儿去?再老弱病残也不能都瞎了聋了吧?”
有人则猜测,“难道是给咱们下马威?等着咱们主动去拜山头?”
也有人不安的道,“难道这村里又摊上啥事儿了?咱不会那么倒霉正好给做个见证吧?”
旁边人立刻斥责,“呸呸,少胡说八道,说的咱们好像是丧门星一样,有这么埋汰自个儿的吗?也不嫌晦气!”
那人无奈的苦笑道,“我也不想啊,可你看……咦?那是有人来了?”
终于来人了。
来人花白的头发,拄着拐杖,哪怕再用力挺背,腰身也直不起来,看面容,少说也得六十左右。
六十古来稀,在古代,算是高龄长寿的人。
此人走路不疾不徐的,随着走近,表情管理的也很好,略带几分讶异的打量,不动声色的审视,还有几分含蓄的意外发现,总之,眼神很丰富,说话却是很镇定,“敢问诸位这是从何而来,又是要去往何处?”
车厢里,顾欢喜听到这句,噗嗤笑场了,这台词在西游记里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问的对象基本都是唐僧,确定了身份后,就琢磨着下手开吃了。
此刻,被问的人自然不是唐僧,而是徐村长,这种场合,没人比他出面更合适,他站出来,先拱了拱手,礼多人不怪嘛,然后才自报家门,最后把衙役写给他的那张安置凭证条,客客气气的递给了对方,姿态摆得很低。
对方自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几个男人,有壮年也有少年,都带着几分警惕和防备的看着他们,仿佛他们是什么不怀好意的侵略者。
其中一个年轻的男子从徐村长手里接过那张字条,也不展开看,而是恭敬的交给老人。
老人随意的展开一看,神情未变,但浑浊的老眼闪了闪,还真是安置到他们村的灾民,三十一户,近四百口,比他们多了快三倍人口,这要是都塞进来,湖田村就得变成许家村了吧?
但京兆府做了决定,他就没有拒绝的权利。
他很配合的也做了自我介绍,姓扈,是胡田村的村长,又大体介绍了下村里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不是落户,而是先买房子安置,这么多户,这么多人,绝对是大工程。
徐村长是个雷厉风行的,心中焦急,面上就不由带出几分来,好在对方也不推三阻四的墨迹,把村里空置的房子都给说了一遍,没有三十一套,却也不算少,好的孬的加起来,足有二十九座院子,状况良好的,清理一下卫生就能住进去,差点的,就得换换屋顶上的茅草或瓦片了,但暂时将就下也能凑合着住。
这已经是比预想的好太多了。
徐村长又问起价格,神情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言语之间都在表明他们现在是灾民的身份,背井离乡的熬到京城,已是快弹尽粮绝了,所以拿不出太多的银两买房置地,开价最好谨慎宽容点儿,别狮子大开口,趁火打劫。
他有意示弱卖惨,却也算半真半假。
扈村长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略一思量,就给出了几个价,按照房子的优劣,地基的大小,分了三个等级,最差的只需一两银子,中等的则要三两,稍好的就得八两了,八两的不光院子大,房屋还是砖瓦结构,属于能直接领包入住的级别,所以买着不亏。
听完这话,徐村长忍着内心的波澜,跟他告了个罪,转身回到队伍里,召集了各家的话事人,把这些消息一字不漏的说了遍,末了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你们买不买,买个啥样的,我管不了,各家自己说了算。”
众人听完,就热烈的议论起来,有说,“最差的才一两银子啊?那是够便宜的,咱们自己搭上功夫盖,最少也得五两银子打底呢。”
“一两银子的是茅草屋,勤快点的,可以一文钱都不花。”
“嘿,土坯和茅草是不用花钱,可你盖房子不用买地基啊?咱村里的宅基地还得二两银子一亩呢。”
“这么说,这一两银子买套宅子是挺合算的,都不用自己费心出力气。”
“三两的听着也不错,院子大,房间多,住着宽敞,还能再院里种点菜,圈个鸡圈啥的。”
“你咋不说八两的更好呢?砖瓦房住着多气派,直接一步到位,要是自己盖,二十两都打不住。”
说来说去,算来算去,都是他们赚了。
确实也是赚了,这个价格,别说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就是在他们桐县,都是极低的了。
这都是拜湖田村不被四邻八村待见所致,还有那些要命的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