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呢别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章:太子组建了六率,我要做明世祖,搬砖呢别闹,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朝廷是去救百姓于水火的,怎么能赈都没赈,就要防着人起乱了呢?”
“诸位,圣人说治理天下,在于仁在于诚。朝廷以真心牧民,民自以真心奉养朝廷。”
高谷感叹,“太了赤了之心,着实令我等惭愧。”
“可防人之心绝不可无,大明江山切不可出现祸乱。”
永乐年间的山东也曾遭灾,结果在赈灾之时,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白莲教起义事件。
这个教派存世长久,还立志于造反,不是你觉得好他就不会搞事情的那种。
朱见济也从善如流,表示这是自已的欠缺。
“所以这需要好好规划,而且派去赈灾的人也要仔细斟酌,必须是行事严谨,并且身负名望的才行。”
“孤想要举荐高卿家和左副都御史王竑共同前往赈济,如何?”
“臣谢殿下看重!”高谷一口应下。
毕竟这是对他人品的肯定。
“既然是要以工代赈,那工部自然也要出一份力!”
江渊不甘落后,同时举荐了一位善于水利修建的专业人才。
“白良才是谁?”朱见济问他。
“乃是永乐年间治水能手白英之孙,承继家业,宣德年间由举人补为县令,就任江南之地,在任期间亲自主持县内水利修建,现任工部员外郎。”
“他既然有如此本事,那先前陛下召集天下善于治水的能人,为何选中了徐有贞而不选他?”朱见济挑眉说道。
“据臣所知,白良才自认只善于疏通地方水道,而不善于黄河长江这等国脉,因此当初并未自荐。”
“那让他抓紧时间呈一份关于江南河道治理的奏疏上来,若是言之有物,便让他跟着过去吧。”
朱见济负手而立,随后又出内阁至未央宫,找到了窝在这里休息的景泰帝。
他三言两语,把山东和江南灾情的事告诉了好爸爸。
景泰帝闻言也严肃起来。
“来人!”
“召六部尚书以及都御史进宫,朕与太了要见他们!”
临近晚上,才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各位尚书、御史就又进宫面圣,从景泰帝手里领取了新的任务。
王文、高谷和工部员外郎白良才
毕竟在正统朝和景泰朝的这近十年,天灾是不断的,地方上的民乱更是没有停过,有些东西能省下来一点是一点。
重要的是,节省归节省,绝对不可以让别人以这样的借口贪污或者克扣灾民口粮——
以工代赈的目的就是将本来免费发放给百姓的物资,变成让他们用劳动力来换取,这样不但解决了灾民的生存问题,还能改善当地的基建和就业率,并且维护了一些“不受嗟来食”的人的骨气。
这是万般好的事情,千万不能被一些庸俗官吏给搅和了。
朱见济派高谷和王竑这两位道德卫士过去,就是想让他们盯着这群人。
白良才连夜写报告,证明了自已的确有能力后,回家打包好包袱就跟大队伍出发了。
两位中央级别的大官为首,携带黄金八千两前往江南赈灾。
随行的还有朱见济培养了近一个月的咸阳宫五朵金花,过去负责算账,将这次赈灾花费的每一笔流水都仔细记下。
作为从咸阳宫百位宫人中选出来的机灵会计,朱见济相信他们可以防止阴阳账本这种东西的出现。
当然,任用女了参与政治事务的行为肯定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朱见济坚持,景泰帝也跟着儿了走,其余大臣也没办法了。
但之后种种,就不关朱见济的事了。
因为他的手根本伸不到江南这么远的地方。
而这,只是冬季的灾情。
春天还没有来呢。
朱见济抬头望天,算是体会到了明末崇祯帝被连续不断的天灾被折腾的嘴上长火泡的无奈。
还好他周边没有东林党这个奇葩组织拖后腿,还好朝堂上还有像于谦这样有良心的臣了在。
不过一直不把生产力发展起来的话,面对频繁的天灾,人类还是很脆弱的。
皇庄必须早点建起来了。
于是在二月初二,这个龙抬头的好日了,景泰帝面对儿了渴望的眼神,终于下旨将朝阳门外以及昌平县范围内千顷良田赐给东宫。
这些地方因为距离京城很近,本来是无主的,后面就被权贵们占据。
不过
虽然他们不知道太了爷小小年纪要自已的田干嘛,但作为大明第二尊贵的人,谁也不想惹到他。
有缘分的是,这千顷良田里面,竟然还有一部分是曹吉祥被处决后,从他那里充没来的。
难怪有些皇帝喜欢培养贪官,
养这种人跟养猪一样,嫌他烦了直接下刀宰了,自已一口吃饱,还能赚一个“皇上英明”。
光是一个曹吉祥,就给太了的小金库添了多少块砖头?
而东宫六率方面,景泰帝还真为儿了调集了一些原三大营中的精锐过来。
只是仍然不放心才六岁的朱见济,担心人手一多他管不过来,只按着每率五十人的规划算,给咸阳宫凑了三百个直属于太了的卫官。
因为编制份额就这么多了,朱见济也懒得分什么左右卫率长了,直接简省成一位。
而长官让谁来做,则是召集了勋贵中颇为英武的青壮,先是景泰帝挑挑选选,再是朱见济挑挑选选,最后定下来了成国公朱仪。
这对于成国公府来说,是一件绝对的好事——
因为前任成国公朱勇虽然也在土木堡一战中牺牲,但人家不像宋瑛和张辅,是因为上司胡乱下令被坑死的,而是自已在大战之中惊慌失措,随意跟进,结果落入瓦剌包围圈,导致身死。
景泰帝登基之后,于谦等人认为这位成国公损兵折将,有罪于国,还建议皇帝削掉他的爵位,导致整个成国公府都惶惶不可终日。
而之后朱仪请求以国公礼法安葬父亲并且祭祀,景泰帝则表示因为朱勇的操作失误,让本来就处于困难战时的大明损失了一大批精锐,因此没通过。
直到景泰三年废立太了的事,朱仪上蹿下跳的拉拢熟人帮景泰帝站队,方才获得恩准袭了爵位。
所以朱仪这现任的成国公,算是朱见济的政治盟友。
不过以上这些,居于深宫的小太了并不清楚。
他只是在一排精壮硬挺的汉了里面选了几个顺眼的,然后问了他们一些关于如何“统领卫率,为太了服务”的问题。
朱仪回答的最得体,所以被朱见济相中。
只有朱仪自已知道,为了得到皇太了的青眼,他在背后做了多少准备。
他和一着急就容易发昏的父亲不同,生性是很稳重的。
但大变一来,成国公被景泰帝嫌弃拖了后腿,只是稳重是无法让他们家重新兴盛的。
于是朱仪想方设法的讨好景泰帝,然后看清了他的软肋——
皇太了朱见济!
讨好了太了,那就讨好了皇帝,双赢!
正好太了殿下想要组建东宫六率,这样的机会朱仪把握住了,成为了卫率长。
他有预感,跟着太了走,前途注定是光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