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44章陌生的大明
屋内众人这才发现他的到来。
都是长辈,搁在以前他要是这么说话,定然会遭到训斥。
但今天所有人都像是没发现他的失礼,纷纷嘘寒问暖:
“许大郎你回来了?”
“大郎辛苦了,快进来。”
有几个以前看他很不顺眼的人,也表现的非常亲切。
许柴佬知道是为什么。
越是如此,他就越能感受到,大明对他们的影响有多深。
一名老人慈祥的道:“大郎啊,你是如何知道大明要开海的?莫非在朝廷有什么特殊渠道?”
不就是想知道,我和大明朝廷是不是有联系吗。
所谓调拨商船给他,就是让他当二船主。
“因为鲸鱼嘴边随便漏下一点残渣,都够它们吃的脑满肠肥。”
许船木担忧的道:“那……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推测得到验证,许柴佬非常激动:“好好好,大明解开海禁,我们明人又可以挺直胸膛做人了。”
“不错,你此次打探消息有功,我做主调拨两艘五百料商船给你作为奖赏。”
许船木高兴的道:“谢大郎,船木永远效忠大郎。”
那老人只能悻悻的坐下。
许柴佬只是神秘一笑,说道:
许柴佬笑道:“你多虑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然而许柴佬接下来的操作,更是让这些人气愤。
仔细询问了开海的情况,许柴佬察觉到了此次开海的不同寻常之处。
“大明禁海才只六年时间,咱们在南洋的形势每况愈下。”
对于许船木来说,意味着从奴仆变成了股东。
“鲸鱼捕食的时候,会有很多小鱼跟随,连天上的水鸟都会参与进来。”
“现在几大港口全都停满了商船,朝廷打造了六十余艘宝船,护航战舰二十艘……”
“本来我还想多打听一些情报,中途听说朝廷正式下达了开海的旨意。”
在屋内,他给众人说的分明是朝廷旨意还未下达,大家都在等政令。
各种改革都真实存在,他最关心的开海之事自然也是真的。
碰了个软钉子,老人眼睛里出现一抹怒意,就准备强行追问。
现在却说政令已经下达,果然是有所隐瞒。
“想想以前,再想想现在。”
“现在大明重回大海,且准备主动引导海贸,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
“我怕误了大郎的大事,就赶紧回来了。”
“而且鲸鱼可以赶跑别的猎食者,保护它们的安全。”
真的要开海了?
这是明摆的要藏私。
“我才刚到,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且等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加上大家都摸不清他和大明是否有联系,不敢再轻易得罪他。
可是他们除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大明就是鲸鱼,我们就是那些小鱼和水鸟。”
“朝廷在泉州、福州、宁波、青州等地建造了船厂,允许百姓重回海边谋生……”
“六十多艘五千料宝船,二十余艘一千料到三千料战舰护航……”
“看来朝廷也看中海洋贸易的暴利了……”
偏偏不回答你们。
“咳。”许光宪干咳一声,说道:“赵兄莫急,等柴佬了解了状况,自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如果经营的好,没几年就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商船,实现阶级的跃迁。
许柴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将许船木喊出去仔细询问了大明当前的情况。
许船木敬佩的道:“还是大郎看的透彻,如果我们能和大明搭上线就好了。”
可以独立经营这两艘商船,利润和许柴佬分成。
他没有当堂问话,而是将许船木给喊了出去。
许家是南洋最大的豪商之一,许柴佬又是年轻一代的话事人。
“听说魏国公他们十几家勋贵,也弄了几十条船随行。”
“再加上其他各家船只,此行至少有两百艘船……如果我们也能加入其中就好了。”
许柴佬笑骂道:“混账,竟敢试探起我来了。”
许船木打蛇随上棍,赔笑道:“外面都在传,大郎和大明一直有联系,您就和我说说呗,是不是真的。”
许柴佬叹道:“我只是接触的人多,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一点风声。”
“如果我真的有这种渠道,哪还用派你去打探情报。”
许船木有些失望,但对许柴佬更加敬佩:“能准确捕捉各种信息,将来大郎一定能有一番大成就。”
许柴佬心下苦笑不已,什么大成就?
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商人罢了,这辈子顶天也就是当個有钱的海商,仅此而已。
真正的大人物大事业,还要在应天城。
一句话就能决定天下的走向,影响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再给我讲讲大明的情况。”
许船木就将他了解的情况,大致讲了一遍。
比如去年清查人口和土地,打击了南方士绅宗族。
对此许柴佬唯有沉默。
他祖籍浙江,家族大概率也在打击之列。
但朝廷的决策,他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接下来几个消息,又让他振奋了起来。
天命太孙的传说有,应命贤臣的传说也有。
太孙果如传说里那般贤明,外出巡查期间,展开了惠及整个南方的除血吸虫活动。
还安抚整个南方异族……
至于为何要如此郑重的介绍太孙,皆因他们都是南方人,对他的政策更加的感同身受。
许柴佬也同样如此,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太孙,充满了崇敬:
“果然是天命太孙,有此明君在世,何愁天下不兴。”
“对了,应命贤臣呢?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
许船木想了一下,说道:“应命贤臣叫陈景恪,据说是一名郎中,两次救太孙于危难之中……”
“血吸虫就是他发现的,除虫之法也是他所献……”
他就将陈景恪的事情讲了一遍,因为血吸虫的原因,他对陈景恪也同样充满了感激。
不过碍于陈景恪太低调,且他打探的方向主要是朝政,所以了解并不深。
稍微隐秘一点的情报,都没有打探到。
许柴佬却察觉到了异常,追问道:“大明是从何时开始变革的?”
许船木被问住了,道:“大明从立国起,就一直在尝试新法啊。”
许柴佬也意识到自己问的有问题,大明立国才二十年,采用了许多新制度。
变革是时刻在进行的。
想了一下,他改变了提问方式:“最近几次的大变革,比如修筑黄河、宝钞新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船木挠了挠头,他还真没留这个问题。
许柴佬也有些无奈,进一步问道:“这些变革是陈伴读入宫之后开始的,还是他入宫前就有的?”
许船木恍然大悟,说道:“陈伴读是洪武十五年入宫,变革都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
许柴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这些变革即便不是陈伴读提出来的,也参与很深。
否则绝不可能让皇帝破例下嫁公主。
才十几岁,就拥有如此高超的医术,还拥有这般能力,果然是应命贤臣。
接着许船木又讲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报。
比如今年朝廷宣布了全新的税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商业税等等。
摊丁入亩?
听到这个政策,许柴佬第一个念头就是,圣君再世。
第二个念头就是,工商业要大兴了。
以前限制工商业的,不只是政策,还有人手。
百姓都被人头税和徭役给捆绑住了,工商业自然就无人可用。
现在人头税和徭役全都折合成田赋,就等于是解开了百姓身上的枷锁。
获得更多自由的百姓,就有条件去从事更多的工作。
再想到同时颁布的商业税法,他心中对提出政策的人充满了敬仰。
为万民解绑,还能预见到商业大兴,提前一步制定好相关税法。
这该是何等的胸襟气魄,又是何等的高瞻远瞩。
本来他以为这项政策是那位陈伴读提出的。
仔细一问才知道,摊丁入亩竟然是太孙在南方巡查期间所提。
一条鞭法、商业税之类的,有传闻陈伴读也参与了,但未经证实。
不知道为什么,许柴佬对此没有丝毫怀疑。
定然是太孙和陈伴读两人一起商量出来的。
太孙灵光一闪,想到了摊丁入亩,陈伴读根据此法完善出了新的税法。
心中再次对两人的能力感到震惊,对大明也更加的向往。
“明君贤臣,天佑大明啊。”
许船木又介绍了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司法独立,比如税务稽查司组建,比如辽东纳哈出军团不战而降等等。
最让许柴佬感到震惊的,是高丽亡国的消息。
高丽也是区域强国,拥有数百万人口,竟然如此突兀的就被灭了?
大明的兵峰竟然强盛到了这种程度吗?
关键是,大明表现出来的侵略性,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
汉人王朝上一次如此强势,还要是数百年前的隋唐。
大明真的要重现汉唐雄风了啊。
这让许柴佬对大明更加的向往。
等全面了解过大明当前的情况,时间已经过去小一个时辰。
想到堂屋那群各家的代表,他意犹未尽的中止了谈话。
返回堂屋,那些老家伙竟然一个都没走。
要搁在平日里,自己敢让他们等这么久,早就闹翻天了。
不过也能看得出,这些人都面色不善。
那位赵家主更是嘲讽道:“许大郎真是好大的架子,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这么久。”
许柴佬不卑不亢的道:“赵伯父真是冤枉我了,事关重大我必须要了解清楚,才好向诸位叔伯汇报。”
“否则误导了诸位叔伯造成损失,我可承担不起后果。”
许光宪自然要捧自家儿子,眼见还有人想找毛病,就抢先说道:
“许船木那狗奴,我们问了几天总是吞吞吐吐没一句干脆话。”
“伱若是问出了什么,就赶紧说于诸位家主听。”
“是。”许柴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大明开海已成定局,朝廷组建了一支三百艘船的舰队。”
“其中只五千料宝船就有百艘,三千料战舰四十艘,随行人员超过五万人。”
“轰……”各家主再也顾不上形象,纷纷讨论起来。
就连许光宪都有些没绷住,连忙追问道:“消息可属实?”
许柴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等众人安静下来,才说道:
“属实,许船木自幼跟随在我身边,为人靠得住。”
“且这个情报与我之前听到的风声相符,做不了假。”
之前听到的风声?
众位家主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难怪之前顶着那么大压力,非要派人去大明打探情报。
看来他真的有别的渠道,可以获得大明的情报。
许柴佬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就是故意这么说的,好引起这些人的误会,方便自己做事。
“诸位都是长辈,有些话我本不该说。”
“但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我就斗胆多说几句。”
赵家主皱眉道:“什么生死存亡时刻,许大郎你莫要危言耸听。”
有人附和道:“是啊,大明开海,咱们不过是回到从前罢了。”
“而且有了大明水师震慑,咱们在南洋的生意更好做。”
不少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朝廷开海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怎么就和生死扯到一起了?
竟然不想着从中牟利,甚至搭上朝廷的顺风船,这些人过来老了。
许柴佬心中鄙夷,面上郑重的道:
“朝廷此次开海表现的非常主动,规模如此庞大的船队,还有战舰护航。”
“大家不会以为,朝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经商吧?”
赵家主嗤笑道:“呵呵……朝廷的目的不外乎是经商的同时出使列国,宣扬大明威风罢了。”
“你不会以为,皇帝想靠这几百条船,将沿途各国全都灭掉吧。”
“哈哈……”他的话引得在场不少人大笑。
许柴佬眼神里浮现一抹怒意,却隐而不露,淡淡的说道:
“就在一个月前,大明灭了高丽。”
堂屋霎时间变得落针可闻,很多人脸上还挂着僵硬的笑容。
高丽虽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但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国。
且海贸一直很发达,是海商的重要贸易地点。
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流落到南洋的海商,高丽更是庞然大物。
此刻骤然听说它被灭了,都有些不敢置信,也有些无法接受。
赵家主激动的道:“胡说,去年大明才往高丽派遣了使节团加以安抚……”
“辽东还有北元太尉纳哈出的二十万强军,没有三两年大明休想拿下……”
“拿不下辽东,他岂敢对高丽动手?”
赵家的主营业务就是高丽航线,每隔一两个月,都会有几艘商船过去贸易,所以对那边的情况了解比较多。
只是今年大明对辽东用兵,封锁了所有航线。
他们自然不敢和朝廷对着干,就暂时停止了高丽贸易。
也因此,无法获得高丽那边的情况。
可大明是正月出兵,现在才六月份。
除去路上行军时间,双方交战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月。
明军的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接连攻克辽东和高丽。
根据以往经验推测,大家自然认为他在说谎。
许柴佬摇摇头,说道:“纳哈出不战而降,明军王师水陆并进奇袭高丽。”
“大将军李成桂被俘投降,有他帮助大明几乎兵不血刃拿下开京……”
“这个消息应该很容易打听到,诸位不妨派人去打听一下。”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提高声音说道:
“诸位,现在还以为大明的这支舰队,仅仅是为了经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