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名赫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你们是在诓骗陛下吗?,明末最强钉子户,凶名赫赫,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砰!”
一直没有说话,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史继偕,手上的景德镇产出的上好青花瓷茶盏掉在地上。
热水四溅而开,滋滋冒着烟气。
可此时已经没有人去注意史继偕的失态,因为其他人都是一样,愣在原地,对这个消息震惊不已。
“怎么回事?王化贞和熊廷弼怎么就败了?”
反应过来的几位内阁重臣直接围住太监,追问道。
“是刚刚得到的消息,陛下让司礼监请几位大人前去议事。”太监难得看到这几位与魏爷作对的大人着急,心里得意极了,不急不慢地说道。
“走,去文华殿!”
事情紧急,叶向高几人直接往文华殿而去。
文华殿分为两小殿。
前殿即文华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名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类似。
文华殿与主敬殿之间以穿廊相连接,文华殿明初为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明中期改为举行经筵的地方。
文华殿内装饰紊简,整个大殿用六根柱子支撑着,中间铺着红色棉绒地毯,两边还放置了数量不少的无烟炭火。
虽是隆冬天气,室内依旧温暖如春。
此时,朱由校坐在最上面的御座之上,脸色漆黑,嘴里嘟囔骂着什么。
他的旁边站着一个体型较胖之人,身着鎏金蟒纹便服,面白无须,眼睛一直放在朱由校的身上,目光中全是关心。
另一边站着的是孙承宗,他的身上还有着大片雪花,显得风尘仆仆,殿前失仪。
然而孙承宗却顾不得这些,眉头皱起,脸上全是忧虑。
在几人沉默中,外面有小黄门唱名:“召内阁大学士进殿。”
声音落下。
叶向高等几位内阁重臣急步跨入文华殿中,朝朱由校行礼。
“见过陛下。”
往日里,待内阁重臣行礼之后,朱由校便会让人赐座。
可是这会,朱由校直接从袖口掏出一封奏章丢在了叶向高四人面前,怒声道:“几位爱卿,你们自己看看吧,这就是你们平日里和我说的,辽东无忧啊?”
天子一怒,浮尸百里。
朱由校虽然年纪不大,此时一发怒还是有不少龙威的,一下子让叶向高几人手脚有些冰冷,不知所措。
“陛下消气,陛下消气,切莫气坏了身子。”魏忠贤在旁,急切关心道。
“哼,大伴,朕能不气吗?!”
朱由校手指着下方的叶向高等人,怒道:
“这些人口口声声说王化贞所献上计策是良策,什么沿河设立六所军营,什么在各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
这样就可以将建虏防的密不透风,再加上外有蒙古为应,建虏定然不战而退!
可是现在呢?现在如何?
王化贞直接弃广宁而走,熊廷弼直接放弃了关外那四十多个屯堡,整个大军撤回关内的不足万人,十多万百姓全部丢给了建虏!
这就是你们说的辽东无忧,建虏不惧?!”
朱由校说着极气,又从一旁的案席上拿了些东西砸了下去。
孙承宗看到朱由校这样,暗中点头。
他这弟子虽然不知为何喜爱木工,但事关国家大事极为重视,这一点就比那不问政事的先帝强。
而且朱由校年少聪睿,若是长成,未必不成一代明君。
下方的叶向高几人对朱由校砸过来的东西,躲也不敢躲,硬生生扛着。
并且他们此时极为震惊,王化贞上陈的奏章在他们的手里来回都看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只是短短几日,广宁城陷,整个辽东全部陷入建虏之手。
但不管怎么样,几位内阁重臣知道,这个时候必须得有人出来顶杠,背起这口锅。
不然陛下盛怒之下,极有可能将他们内阁一锅端掉,这样整个朝堂或许就会被阉党把握。
内阁几人互相看了看,叶向高“噗”的一下就跪在地上。
叶向高跪下叩首,说道:“陛下,此乃老臣之过也,是老臣识人不明,还请陛下责罚。”
虽然叶向高已然得知王化贞背叛了东林党,加入了阉党。
可怎么说,当初王化贞也是他推举成为辽东巡抚的,如今辽东陷落,这个责罚他是怎么也逃不过的,所以还不如主动出来顶杠。
“责罚!”朱由校更气了,大骂道:“朕责罚你,就能让辽东回来吗?就能让死去的战士全部都活过来吗?还是能让被建虏掳走的百姓被救回来?”
“这……”
见朱由校气愤至极,连连发问,叶向高一时语塞,只能趴在地上,默不作声。
他身后的韩爌,朱国祚、史继偕三人低头屏息,不敢多发一声言语。
文华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只有朱由校气着的剧烈喘息声。
看见叶向高几人默不作声的样子,朱由校心中怒火更胜,还想要说什么,打算给叶向高几人来个定罪。
这个时候,只有两个人才能让朱由校怒火平息,孙承宗就是其中之一。
孙承宗看了看另一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魏忠贤,心中暗叹一声。
这党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他本不愿替叶向高等人出头,可若是再不出面,陛下继续发怒,就要顺了魏忠贤阉党意思,朝廷那时便要完全落入阉党手里,完全失控了。
“陛下且息怒——”
孙承宗站出来说道:“叶首辅固然有识人不明,但一片忠心向着陛下,此战之过全然乃王、熊两人之过,可这两人也是无奈之举,并且瑕不掩瑜,却也有些战果而来,不失我大明之威。”
战果?什么战果?
下方的叶向高等几位内阁重臣俱是一愣。
还不等他们想些什么。
另一边的魏忠贤居然一改刚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主动开口道:“是啊,陛下,我大明边军一小小墩所,居然靠一己之力拖住建虏,击杀三百多建虏,击退上千余敌虏,这实在是难得的战绩啊!”
嗯?什么情况?
怎么魏贼也在替他们求情?
而且说些什么一小小墩所,击杀三百多建虏,击退上千余名敌虏?
这是在胡说些什么啊?!
叶向高等人虽然是内阁重臣,处于大明权力最高位,但也不是完全文臣,一点军事常识不知。
按照大明惯例,一个边墩人数一般不到十名墩军,而这样的话,又是怎么击退赶走上千名建虏的?
这不是在诓骗陛下吗?
没错,陛下是年纪不大,可别真当他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