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个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货币雏形,屯田萌芽,明末抉择,涅个先生,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顾自始至终对外城居住的人口成分有着很清醒的认知,这里面既有各路变民的眼线,也有各大家族的采办,甚至一些官员也常年有亲信驻扎在此。
远的不说,只说近的吴堡。吴堡原本是陕西、河南、陕西三地最大的地下贸易市场,可它作为一个纯粹的中转站已经在和铁焰镇的较量之中渐渐败下阵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吴堡要想继续生存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灭了铁焰镇,要么选择依托铁焰镇把自己的物流能力发挥到极致。
商人都讲究个和气生财,双赢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这一点,何顾和吴堡镇的家族势力显然是有默契的,铁焰迅骑优先巡逻及清剿的道路永远是通向吴堡镇的方向那条大路。
更近的,史永安不久前路过此地,身上那两封密探信已经说明了大明三边官场对待铁焰镇的态度——想打没兵,那就先看看再说,反正也没有打家劫舍攻县掠府。
其实主要和铁焰镇做生意的也就是上面这几类势力,指着平民百姓那点针头线脑,铁焰镇且发展不起来呢。
早上放出消息,上午就有好几拨势力过来问价。大炮这种东西,在目前的三边地面上来说,还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玩意儿。明朝大炮不少,但大多都在关外的宁锦防线上。此地虽有三边重镇,但外敌侵扰并不严重,纵有炮也大多年久腐朽。
而铁焰镇的守城火炮外城人可是见过其真实威力的,就在两个月前,南新城拆迁的时候刚刚轰过一阵,那威力可谓是石破天惊。
这火炮现在算是技术相当领先的装备,尤其是后装填火,子母铳配置,也就是所谓的明仿佛朗机。
这么厉害的武器,铁焰镇并没有坐地起价,每门炮2000分,子母铳装置50分一具。另外二百门炮不零售,要买就打包。
这样做何顾自然有更深一步的考虑,如果拆开了零售,没准哪个土匪头子倾家荡产买去一门,转头就对准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饥民百姓甚至是铁焰镇。
而能打包买走二百门大炮的,放眼三边地界还没有哪个土匪有这样的势力。能有这样大手笔的,更多的是和自己属性相近的势力。这些人买回去也多半是用以自保,而不会拉到城门下去给朝廷和百姓添乱。
令他诧异的是,下午吴堡方面就派了正式代表过来,如此高的效率大明朝也只有商人这个行业能具备了。
吴堡不愧是三省中转站,不过两天就敲定了价格,这毕竟是大宗交易,何顾给打了个折扣——送一百颗炮弹。
对方最终决定以2万斤粮食、500张羊皮,500张牛皮、200匹战马的物资换走了这匹大炮和若干子母铳。
让何顾没有料到的是,就在第三天,吴堡的最后一批物资刚刚送到的时候,竟然又来了两家想买大炮的。分别是山西的晋商代表,河南的士族代表……何顾想不太明白,此时山西和河南境界应该还算太平,他们买大炮是做什么?
他当然想不通,历史,正在因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悄悄的改变进程,而导致这连锁反应产生的始作俑者,就是何顾本人。
如果何顾没有出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大明朝根本不会有铁焰镇这样一个奇葩的存在——既不造反,也不抢劫,就是圈起一块地盘来做买卖,建立起强大的私人武装对抗流匪山贼,并且导致官服不敢去收税,还不需要像吴堡那样孝敬上面疏通关系……
这是这个饿殍遍地时代的革命性创新。
我大华夏骨子里优秀的‘模仿’基因被迅速激活,凡铁焰镇声名所致之处无不纷纷效仿,一个个拥有私人武装的商镇正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地面上拔地而起。
但是,经营模式可以模仿,研发和制造能力却是无法模仿的。购买各种火铳的渠道不少,可是火炮这东西就是紧俏货色了,尤其是质量有保障的火炮。
何顾原本只是想处理一批在自己眼里过于落后的火炮,却在无意之中打开了军火市场的大门,铁焰镇从此逐渐走向了军火贩子与房地产开发两手抓的道路
时间在流逝,铁焰镇也在以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速度发展着。
西外城开工不久,北城方向也有了动静,但并不是北新城的修建计划,而是何顾要在十里以外依山屯田。
两千平民和两千饥民连带他们的家眷被组织起来,离开铁焰外城去往了屯田的地点开始为之奋斗。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一百名铁焰火枪手和一百名外城协防人员,以及五十名铁焰镇的资深农户,这些农户特别擅长一件事——种土豆。
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已经有无数穿越流前辈在各种穿越文里为何顾指明了前路。以何顾自身经历来看,那些被各种公知批判的一无是处的穿越文简直是蒙受了秦始皇焚书一样的不白之冤。
这哪里是什么穿越文,分明是一本本发着金子般光芒的《穿越者求生指北》,甚至还细分为各种流派,以适应各种性格、环境乃至不同历史时期的穿越者们。就在全世界人民对穿越行业还处于懵懂无知的时候,伟大的中国网文作者以前仆后继死而后己的精神填补了这项空白,为人类未来的穿越事业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
时间转眼又过去两个月,已近中秋时节。
何顾凭栏眺望,铁焰镇内城对比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边的山脚被硬生生凿进去数百米的纵深,将整座内城的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厂房车间整齐的坐落在内城东北区域,那被称为外城一景的四个巨大的轱辘摇把就在此处。轱辘的连动杆通过城墙进入内城车间,连接着的是四个重达万斤的铁碾子。
火红的半液体金属在这里被送入铁碾之中,通过反复的四段碾压最终成材待用。
坐落内城西北的居住区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和扩建,倒山字改为田字形布局,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楼,比城墙还要高出一截。
西南的杂物房也已经全部改成了居住区,由于内城北窄南宽的布局,西南的住宅区更大。两处居民区加在一起已经可以容纳八千人。
指挥楼前面的广场连同两侧的空地串联成一片校场,骑兵的日常训练在此完成,大规模训练则借外出巡逻之机在野外完成。
占地最多的是东南区占地三百亩左右的牲口棚,除了铁焰镇少数核心人员,没有人知道那里到底养着多少牲口,只知道光是负责照料和给牲口打草的人数就有两千之数。
近千个高大的鼓风炉沿着铁矿矿脉的走向林立在半山腰上,滚滚浓烟冲霄而起,远远望去仿若一堵黑色的珠帘倒挂在山腰之中,在这个时代望去颇有一番工业时代的特殊美感。
大小不一的木屋错落有致的点缀在这些鼓风炉的周围,足有数千之数,那是铁匠和木匠们居住的地方。
将目光移至山下,原本平缓的山脚因为开山造地成为一堵高达百米的峭壁,峭壁下方有一堵巨大的木门——那是在开山时无意中发掘出来的一处山洞,里面宽阔幽深,绵延数十里而不知尽头,里面一些分支山洞做一些防潮处理以后倒正好拿来当仓库使用。
在车间和牲口棚两者之间的正中心,也就是从前山脚所及的位置,一座水塔耸立与此,带状水车源源不断的将地下暗河清凉的河水传送至水塔之中,又由此通向内城的四面八方。
把视线投向外城,南新城已经基本完工,但是并没有修建高大雄壮的城墙,而是只修建了一堵两米高半米厚的普通石墙。按照铁焰镇内城的说法是——也许不日又要扩建,修建城墙徒劳无功尔。
西新城也已经初见雏形,这是三期工程中最大的一期,即使只是简略的木石结构的房屋,即使从工者甚巨,估计也还要最少一个月才能住人。在这之前,西新城以前的居民只能散乱的居住在工地之外。
屯田的土豆即将迎来第一次丰硕果实,绿油油的藤蔓仿如被天神一块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大地之上,看上去生机勃勃且充满希望。
从东侧的山峰向下望去,不考虑建筑规模只考虑人口的话,这里已经算是大明朝的准一线城市了。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屯田政策初见成效,各处商队往来越发频繁,看起来一切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第一批土豆即将被收获的时节,一支声势极为浩大的变民队伍,自北而下,绕过延安,直奔铁焰镇而来。这支变民队伍的首领,正是当下声震陕西东北地区的巨匪头子王嘉胤。
(https://www.yqwxw.cc/html/116/116123/25279499.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