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中的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00 太空与厕所,塔防战略,酒杯中的胖子,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二月二日,月宫。

二号楼完工后,经过三天的低压气密检查、两天的常压观察、12小时气体泄露测试(高压),通过工程验收,于今日正式启用。

一大帮子机器人帮忙,两辆漫步车往返于一号楼和二号楼之间,花了一整天搬家。

二号楼占地总面积五百平米,一层的面积就比扩建后的一号楼两层都多。

不过排除掉贯通三层楼的大厅,能用的面积仍然没有特别大。

按照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至少五十人的居住需求,二号楼常规单间面积为12平米,夫妻合住双人间25平米。

看起来面积比一号楼没什么改善,但因为结构设计的关系,差异非常大。

二号楼的大部分结构都在月表的混凝土气密厂房里建造,部分材料由工厂区加工,整体不受运载火箭直径限制,单层层高足有38米。

这个高跨度比较诡异,既不是商用建筑常见的33米,也不是民用常见的28和3米,其目的就是利用尽可能少的建筑材料,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

所有的住房都是复式,单间上下加一起,楼梯、床、不可动式柜子桌椅不算,可用人移动的面积为14平米,两个单人间中间,是分别面对两个房间的大立柜,拆掉就会变成双人间。

改双人间的时候,楼梯、二层隔墙等部分还有一些可动式的变化,二楼可以根据需求分割出额外的隔音书房或育儿间。

与高级人才在地表的居住条件肯定还是比不了,但月宫此时的住宿环境,已经一堆太空站、基地里最好的了,别地都没有独立卫生间。

而且二号楼未来的扩建计划,除了层高增加,最后会把“l”型变成“t”型,这个过程里还会增加大一号的房间。

现在二号楼的二、三层做居住用,一层则包含多功能会议室、餐厅、娱乐室、机器人维修站、健身房,以及一个空出来未来打算做幼儿园的大房间,大楼中控中心被丢在负一层。

整栋楼还没有任何实验场所。

搬家之后,一号楼转回原用,主要用于室内作物培育,居住、餐厅等会被拆除,用于之后部分实验设备入场。

到这个阶段,“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对月宫的全部基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仍然不会引进更多人,理由如同那个著名的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游泳池一样,人越多,越影响物资囤积速度。

接下来转为物资囤积、功能拓展阶段,宇航员们日均的工作量会降低四成。

航天跟土木、警察一样,是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行当,减少工作量不是地面人员突然良心发现了,只是为了让宇航员有更多闲功夫,给出的刺激生娃策略。

人类对太空环境的适应力为零,在零重力环境下,就算想生娃都生不出来。

月表重力也不大,生娃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至少可能性不再是零。

这也是永续目标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太空新生儿,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白费劲。

趁着地表现在还能给太空提供支援,第一阶段基建准备完成后,就赶紧进入了生娃阶段。

从此时开始,月宫四对夫妻中已经签署相关研究协议的两对,主要业务就是这个了,尤其是女性,早在两周前就进入营养储备和常态化体检的状态中,一旦确认怀孕她们的工作量还要进一步减少。

除了两对夫妻,其他没有签订研究协议的,不管是否单身,生娃限制也被解除,但拥有足够医疗器械前,不建议一群群怀上。

牲口们……男宇航员们,接下来的工作是月宫基地的各方面功能完善。

前面提过的月壤除辐射装置,也在该阶段。

此外,建筑项目还有三个。

一个是二号楼二期工程,既四层到七层扩建,楼外设备安装等。

第二是一号楼与二号楼的连接气密走廊,该工程带有一定实验性质,帮助探索未来月表城市的建筑互联模式。

第三,广场平整,建立正式的飞船起降区。

就工程难度而言,广场平整项目难度最大。

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物理规则决定了结果。

月表六分之一的重力,使得土球的平整机械(强夯)在这里要做得非常大,打击地面会造成很多有伤害性的飞溅物。

二号楼建造过程中,采用的地基夯实手段是注浆,可注浆这个简单的动作,在月球也十分让人头疼,温度管理必须非常严格,才能让浆液不至于沸腾。

放到月表,注浆的温度管理要求就更为难人,除非每一处需要夯实的地方,都临时搭建具备一定气密性和隔热能力的“盖子”,否则根本实现不了。

地面也正在利用二号楼地基建设采集到的情况,制定夯实方案和相关机械,即使一切顺利,也要年后才会抵达月宫。

与月宫不同,轨道投放质量损耗更低的鲲鹏空间站,更早迎来了第三批成员。

鲲鹏空间站最近几个月进度不算快,主要是外圈半径太大,设计的截面积也更大,工程量实在不小,而且外圈自转时模拟的重力更大,大部分工作不停止转动根本做不了。

不过在宇航员、机器人和地面遥控设备的共同努力下,鲲鹏空间站也于十一月底,达成外圈首次密闭。

第一级重力段,一期宽度为五米;第二级宽度为七米,有两层。

外圈第一期宽度就有九米,共三层,单层内空高度26米。

九米的宽度,排除掉被摆在侧面连接二期工程的走廊,仍然有非常充分的空间。

这个时候,鲲鹏空间站的实际内部总面积(不计体积),要比月宫两栋楼加起来还大了近四倍,但很可惜,因为鲲鹏是正经空间站,鲲鹏人想要独立卫生间,大概要等下辈子。

航天用卫生间,经过好几代产品。

第一批航天员上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卫生间,有时候发射稍微耽误几个小时,航天员得断电尿在宇航服里。

后来有了尿袋,也就是今天医疗系统给病人用的那玩意。

再然后,才有正经的用于便便的厕所。

这个时候的厕所还是直排式,首先宇航员得在零重力环境下,想办法把便便弄到一个只有拳头大小的厕所里(十分考验技术,为此还出现了带指套的塑料袋),然后盖盖子,直接往太空里排!

厕所连接真空的一瞬间,那景象,不知道的……还能看。

接下来才有高级货登场,吸取式卫生系统,包含尿尿的和便便的都有,它们通过抽气的方式产生一定吸力,不至于飘得到处都是,搜集好后打包往大气层里丢。

再往后,才逐渐演化出我们今天所认知的,与水循环联系在一起的太空厕所,脱水后的代谢终产物是一包包,看起来像真空坚果包装一样的东东。

但是这套连接水循环装置的厕所,体积有点大,鲲鹏空间站所有设备都要从地表来,不可能每个人都给配一套。

有同学一定回问,鲲鹏空间站不是自转模拟重力吗,不能像正常厕所一样集中污水处理?

答案是……真的不能。

污水的腐蚀性能明显比一般东西高,如果采用围绕整个空间站的排水管,一旦发生泄露,必然是极为严重的事故。

此时的人类没有建设自转空间站的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保证,人造污水管在太空环境下数十年不出问题。

还有一点,鲲鹏空间站需要偶尔停转检修,没人能确保全站人都能憋住,这就排除了使用常规厕所的可能。

为了发生任何灾害时,都能控制住灾害规模,并可以由空间站成员自主完成紧急处置,厕所必须集中设置,管道系统与其他电力、信号缆线隔离,甚至连气体管理系统都要单独设置应急方案。

鲲鹏空间站外圈总共只有三个普通卫生区,对应三个结构柱段切割出来的三段,每层都在一样的位置,如果刚来外圈就要上厕所,要跑一百多米。

另外还有三个卫生区。

其中两个预定给医院专用,位于外圈三层结构的最外层,也就是人体体感的一楼。一个预定给未来可能会有的畜牧系统,这个暂时还不确定,但气体、液体管道和处理装置已经布置好(没安装厕所)。

不说厕所了。

空间站外圈首次密闭检查通过后,第三批人员抵达,这些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专门负责外圈的内部房间搭建,相关板材都在里面,不需要进出。

对了,这个结构气密后要进出长宽数值较大的东西,比较烦恼,需要整体停转,用一个专门设置的大型气密间对外开放,然后用飞船悬在旁边塞东西进来。

未来有可能会弄一套转动中抓取货运飞船的装置,但难度太大,危险度过高,暂时还没弄出来,只能普通机械臂先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球王无双

寂静黎明

总有非人类找上我

永岁飘零

天神圣典

风之谜迹

到站请送命

翻云袖

快穿:直播进行时

若你安离

木叶之忍者维迦

哭哭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