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1、第六十一章,独宠娇妻,九有秋,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里面穿白绸的人不是公孙良又会是谁。嘉玉一脸茫然,看向里面两人时,眼里充满了疑惑。
因隔得较远,听不清楚这一老一少究竟谈论些什么。但这样的偶遇已经足以激起嘉玉的好奇心,转头轻声对承焕道:“先去吃饭。”她如今是很想听听所谓论道,公孙良要与外祖父说些什么。
承焕不明所以,这来也是你让来的,可才看了两眼,你又要走。承焕摇了摇头,再不用猫着身子偷听,直了身子往回走。嘉玉再看得两眼,跟了上去。
两人简简单单吃了午饭,嘉玉想着先眯会儿。听承焕说午间的论道得到未时过半开始,这会儿才午时过半,还有一个一时辰。可承焕却有些着急,看着嘉玉懒懒的靠在厅里的榻上,催促道:“只能休息一刻钟,再晚了去可就没位置了。”
嘉玉折得他一眼,心想不过是两个人就某某事或者某某事件讨论讨论,哪就那么紧俏了,今儿一大早就出来,她可不得再眯会儿。秋实没有近身侍候过嘉玉,担看她似要歇晌的样子,便对承焕道:“四公子,要不等会儿你再进来?奴才在这儿守着表姑娘。”说着把披风给嘉玉拿来,轻轻盖在身上。
承焕没办法,只道:“我在外面等你,别睡着了。”
睡着是不会的,嘉玉只是习惯了午饭后要眯一会儿而已。刚到一刻钟,承焕已经嚷嚷着进来了:“快起来,人都快满了,再不起来没好位置了。”
秋实正拿了水盅给嘉玉漱口,又递了帕子给嘉玉。承焕一进来便看嘉玉已起得身,伸手就要拉了她,道:“快,再不去没位置了。”
秋实很想开口说这样子没规矩,可看嘉玉脸上虽是不高兴,身子却已经跟着走了,便没再说什么,放了帕子便跟上去。
承焕带她来的是临街的那幢楼,二楼靠北的第一间,房间不算太大,但看其摆设,明显是常有人来的样子。厅里已经前前后后坐满了人,他们俩个只在离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寻得一处可坐。
坐下来后,承焕低声道:“这屋子平日里都是祖父的学生来的。祖父偶有兴趣来说上两句,正好在书社里碰上的人,便都会来。”
那便难怪了,厅里感觉空荡荡的,只在最上方设了一个高阶,放有小几,小几两旁有设有软垫。嘉玉坐得远,看不太清楚,其实,这小几并不算下小,放下一副棋倒是刚刚好。此时,上面放有一两本书,还有一叠便笺。大厅里也是放了无数的小几,众人都是三五成群的围在小几边,小几上的茶水却是供应十足的。
这厅也不止刚才嘉玉刚才进的这一扇门,面对高阶的左边还有一扇门,是传供赵老太爷走的。厅里的人现在还在交头接耳,三五成群的争论着。嘉玉紧了紧眉,很是不习惯。如果不是想知道公孙良的目的,她才不要来受这样的罪。
承焕看她秀眉紧锁,用手肘拐了一下嘉玉,道:“这里面可都是受过祖父恩惠的学子,有些直接是师承祖父,有些只是常来请教。”嘉玉懒得听的样子,哦得一声儿,似要继续打盹儿。承焕一个焦急,声音难免高了些,道:“你别睡啊,听听这些人说话也很有意思的。”
嘉玉看得他一眼,很是无语。左边那三个,一直就孔孟之道辩论了半天,争得面红耳赤。右前方那五个,关于一个‘礼’字,也不知说了多久,反正从嘉玉进来时就已经在说了。嘉玉摆了摆头,心中叹道:可不可以讨论些实际点的。
承焕看嘉玉摇头的样子,道:“你不觉得好玩吗?这些人看似在说同一个事儿,用的却是不同的逻辑,你如果认真听,你就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思维习惯,不是很有意思吗?”
嘉玉睨得他一眼,倒不想这小子思考的东西,确实和别人不太一样。难怪他会觉得这样枯燥的学术论道是有趣的。可是,这些东西,嘉玉统统不喜欢。她很没有耐心的,用懒懒的声音问道:“还有多久?”
承焕听得不清楚,只好问道:“你说什么。”
嘉玉却似没了耐心,吼了句:“我说,那两个人到底还有多久才来!”这声儿虽是吼,但其实不大,承焕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却听旁边讨论‘礼’其中的一个人,扭了头看向嘉玉,眉头拧成了麻花,道:“公子如果不想听,大可以不等的。”
嘉玉瞪大了双眼,她说什么惹到这位仁兄了。不认识这人,嘉玉便不打算搭理。瞅了一眼承焕,低了头微眯了双眼。
可那人似不放过她一样,又说:“这里不接待无礼之人。”
瞬时引来多人的视线。嘉玉闭了眼都觉得有无数道利剑向自己射来,微微抬了头,不知所以的看向那些人,非常有眼色的收起不耐烦的脸色,很有些无辜的道:“我就是有些心切,你们继续。”
那些人出于嘉玉比较好的态度,都回过身去。嘉玉这才看了承焕道:“他们可认识你?”承焕摇了摇头。他每次都是偷偷来的,也从不发言提问,躲在角落,把准备的零食拿出来,一边儿吃一边儿听。
嘉玉却是不信,她不过是说得一声就遭到他们的攻击,若是吃上东西可不得被骂得体无完肤。承焕适时的解答了她的难题,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剥好的瓜子,只有瓤儿没有皮儿。嘉玉不得不佩服承焕了,准备得不要太充分了。
终于熬到两人进来时,嘉玉已经觉得快睡着了。台上她的外祖父,赵老太爷老神在在的坐了下来,伸了手做出请的姿势,公孙良这才微微侧了身在他对面坐下。
承焕摇了摇嘉玉撐着脑袋的手,低声道:“来了。”
睁开模糊的双眼,便瞧见远处的高阶上坐了两个人。公孙良正面无表情却很是恭敬的坐在那与下面的人点了点头。
于是,赵老太爷开始说话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护国城。”
嘉玉嘴型变成圆形,这还讨论起国事来了,不会一会儿冲上来几个官兵,把他们一个个抓进牢里吃牢饭吧?而且,这护国城,好像多少与公孙良有点关系。
承焕早已没再注意嘉玉,拿了瓜子出来,盘了腿儿,边吃边乐呵呵的看着远处的两人。这样的的造型,绝对是在赵府看不到的。
台上两个人就护国城,从里到外,从起点到终点,从护国城的当世作用,甚至聊到了后世之功。嘉玉听得很想睡觉。在她心里,对护国城的理解,与万里长城是一样的。
在她眼里,这就是个军事工程,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抵御外侵。自从她读了公孙良给她的各国国志,她便知道,其实也不是大昭帝来修,他只是将之前各国修建的城堑全部连接起来。别小看这小小的‘连接’工作,只怕在昭帝有生之年都难以完成。
要防的自然也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大昭帝应该是感应到了来自北方的压力,燕国如今刚统一,消耗过大。可就在燕国统一之时,北方那边儿也在打着战,指不定也会统一。到时北方就形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昭帝担心的还不止这些,他最担心的是太子扶不起,内乱还不知会不会暴发,但北边儿却是个个兵强马壮,为了长远之计,昭帝舍了血本也得把护国城给修起来。
可这些,厅里这些书生们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修建护国城,老百姓的生活更困苦了。不仅要缴税,家里的壮男还得被征用。便是用民不聊生也是可以的。
说到激奋处,有人还举出修建护国城时的惨案。说是为了加快修建进度,监工每天都抽打着工人,那里每天累死的都上百人。这些情况是不是真的,嘉玉不知道,但她看向台上时,却发现公孙良微微低了头。嘉玉心道:难道他会没想过这些?
还好在坐的人除了嘉玉没人知道内幕,便是有几个情绪激动的也不会在赵老太爷的地儿上撒野。
接近尾声时,赵老太爷总算把场面控制下来,说道:“护国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护国城的修筑不是为了不被攻陷,而是就算偶有一处被攻破,但只要整个护国城还在,就会有强劲的兵力驻守,那些入侵者始终会被阻击。有了护国城,那些人就不会也不敢入侵,就不会动摇大燕的根基。”
这一段话却是出自公孙良,赵老太爷觉得说得很对,便引用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厅里那些起初还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都不再说话,大家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听到此处,嘉玉已起得身来。她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去考虑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想过修建护国城对燕国带来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可今天她明白了,公孙良其实有个很大的梦。
公孙良在为了他那个梦一直努力,忘记了自己的家国仇恨,忘记了自己的高贵身份,只是以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燕国人,在给朝廷出谋划策。
她呢?她曾经是一代巾帼英雄,铁打的忠心,在战场一辈子,荣极时曾披皇上亲赐龙袍。可这一世,她只想做个小女子,只想嫁个好郎君,只想安稳过一辈子。所以她忍下了要与公孙良私奔的念头,奉了父命来了京都,来看看这个花花都市到底与她有着怎样的联系,到底是谁在等着她。
就在她起身时,公孙良却发现了她。她的身影于他来说太过熟悉,一眼即可认出。公孙良起了身来,向赵老太爷鞠得一躬以向厅里的人做得一揖,便从赵老太爷的专属通道一路追了出来。
就在一个交叉点,公孙良拉住了心不在焉的嘉玉的手,柔声道:“你怎么来了。”听语气就知道公孙良有多高兴。
可是,嘉玉却愁苦着一张脸,问道:“你为什么要来书社?”为什么要闹得大家都知道有你的存在?你的身份不是不可以公开吗?你这样在京都大张旗鼓是为了什么?
公孙良看她脸色不好,没回答她的问题,只问道:“你怎么了?可是不舒服?”
嘉玉摇了摇头,把手从公孙良手里抽出来,说:“我以为,你会默默无闻一生的。”我以为你不在乎功名利禄,我以为你只是在想办法娶我。
公孙良不知嘉玉所想,只轻轻叹得一声,道:“你希望这样吗?”如果这是你希望的,我也有办法完成。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出名,至少不是为了在皇上面前博名。
嘉玉听得他一问,愣在当场。我希望?我能希望什么?我们什么都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