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3、宿舍,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张汇款单,一笔出乎众人意料的收入,直接扫清了农场上下的疑虑。

本来农场就是一个半封闭环境,□□十个人之间,很难隐瞒什么。更何况姚软枝和管理层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所以没有两天,这个消息就已经传开。

更别说后勤还加了菜,光明正大地庆祝农场首战告捷,整个农场的气氛在无形之中更热烈了几分。

农场前景光明了,农场职工才能过得更好,这种简单的道理,不需要谁多说,大家都明白。

曾经在某些小群体中流传的非议不满,不用任何强制手段,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减少乃至消失。

姚软枝也是从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开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非常清楚基层职工的心态。

只要能让他们过得好,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用什么外部手段来干预。

接下来实验农场进入了高速运转阶段。

一部分人负责清理树木,跟着龚海波他们架设线路;一部分人继续管理苜蓿种植;其他人仍旧继续开荒。

但是不管是分工负责哪一项工作的职工,都被一项新的工作吸引了目光——职工宿舍开始修建了!

乔氏父子的砖窑已经完全进入正轨,还招了附近山村里的一些汉子来做事,定期出产的青砖全都用在了农场建设上。

之前的青砖都拿来铺设农场的道路了,免得一旦下雨,农场中一片泥泞,拖拉机都不好行走。

道路铺好之后,按照计划,就开始修建职工宿舍。

这是切实关系到每个农场职工生活的大事。

几乎每个人都看过会议室里悬挂的规划图和设计图,都对画面中的农场十分向往。

当听说农场首先要修建的竟然是职工宿舍,而且还是三层小楼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对议论姚软枝感兴趣了。

楼房啊,那可是个大家都无限向往的新事物。

在很多人心里,楼房就是共产主义生活的一个典型特征。能够住上楼房,那就意味着从过去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下层,真正彻底翻身成了主人,过上了以前城里富人才能过的日子。这种精神上的意义,是其他任何口号都无法比拟的。

每天跑到宿舍地基跟前观看帮忙,几乎成了农场职工的日常之一。

姚软枝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心太多,她只是跟盖房子的大师傅碰了个头,把设计图和建筑要求说清楚之后,就把事情丢给了后勤,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投入了试验田里。

实验农场,归根结底是要在农业领域起到先锋示范作用的。

苜蓿饲料产业在如今来说稍微有点超前,在奶业产业还不成熟完备的今天,草业的重要性也就还未提上日程。

用苜蓿饲料增收创收,给农场启动积攒资金,是个剑走偏锋的做法。

如果真的把重点放在苜蓿种植上,在这个时代来说,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在实验农场中,“本”就是粮食种植。

粮食种植的根本,又在于种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早在古代,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良种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开始选择良种。

李育红之前实验的是麦种,而接下来姚软枝要带着她们这个良种小组进行的则是玉米良种优选和培育。

玉米是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已经数百年,因其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最初是作为“救荒作物”,专门种植在丘陵山地、荒地薄地的。

不过随着玉米各种特性的被发掘,二十一世纪后,玉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除了作为粮食作物,玉米还具有经济作物、饲料、果蔬、能源作物等多种用途。

在姚软枝重生之前,因为全球石油资源紧张,石油价格不断飙升,玉米加工乙醇燃料也成为一种新的能源来源,玉米的价值受到更多重视。

但是在现在,1952年的时候,国人还是仅仅把玉米当成饱腹的粮食对待的。

种下的玉米,就是来年全家的口粮,每个农民都会精心对待,认真留种。

像姚文昌,每次收割玉米的时候,都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留下来,然后摘头去尾,把中间部分的玉米保留,从中挑选个大饱满的玉米粒当做下次耕种的种子。

旧党时期,国家也多方制定政策,组建相关机构,负责进行玉米良种培育。

姚软枝见过的那位金陵大学的庄教授,就曾经参加过旧党政府主持的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是如今国内玉米杂交育种方面的著名专家。

旧党时期有不少农学家在美深造,其中有好几位专攻作物遗传学和玉米育种技专业,庄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玉米育种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从美国引进的金皇后玉米种子,三四十年代最高平均亩产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五十公斤。经过统计,这是所有玉米种子中产量最高的。

这也是建国之后,中央政府主推金皇后的主要原因。

兴化县使用的主要就是金皇后的种子。

但是姚软枝并不满意于此。

她想要在金皇后的基础上,以金皇后为亲本材料,进行玉米种子的杂交工作。在保留金皇后穗大、粒饱、抗病高产的前提下,克服其不良种性,培育出更适合h省的杂交玉米种子。

所以姚软枝在实验农场,专门开辟了一个独立区域,用作良种试验田。李育红带了几个年轻爱动脑子的职工,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李育红非常拼命,带得整个小组的几个职工都跟她一样,几乎从早到晚都在拼命干活。不是在田间观察记录,就是在一起开小组会学习育种知识。

姚软枝手写给李育红的一本讲义,被他们小组当成宝贝一样传抄,已经磨得卷边,被李育红干脆收藏了起来。

对于这样的一组职工,姚软枝非常满意。

这个时代最好的地方,就是人们特别质朴,思想纯粹,很多人真的能够做到舍己为公。

忙碌起来的时候,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两座职工宿舍楼彻底完工了。

宿舍楼在距离办公区一千多米外的一处小山坡上,一前一后平行。

两座楼都背北朝南,是白墙白栏杆的三层小楼,方方正正的立方体,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

南边的是单身宿舍楼,每层三十个房间,统一都是一室的格局,每个房间大概二十个平房。

楼梯在正中间,左右各十五间。

所有房间都是门朝南,前面有一条走廊,一米多宽的走廊上安装了半人高的水泥栏杆,配上一张张红色木头房门,看起来整齐鲜亮。

走廊尽头是公用的水龙头和蹲坑卫生间。

整个楼的格局和桓钢的宿舍楼是一样的,这也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集体宿舍的结构。

房间里水泥地面平平整整,墙上刷了白涂料。公家配上基本家具,一张一米五的木头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简单的衣柜,还有一个木头的洗脸架。

结婚的职工宿舍楼一层十六户,楼梯两旁各八户,每户面积四十多平,格局是一室一厅,其他的都和单身宿舍楼差不多。

在姚软枝看来非常简陋的宿舍楼,放在农场职工眼里,却让他们一个个亢奋不已。

这些职工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有不少是参过军而后退伍的,也有一些就是兴化县人,但是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从来没有住过楼房,更没有住过这样雪白整齐的房间。

哪怕是柳培忠、苏云这些曾经担任过军官职务的,也对新的宿舍楼十分满意。

廖科学非常高兴。

他来到农场没多久,行事一直很低调,实际上却一直在暗中观察摸底。

来之前,老领导跟他谈话,说他转业的新单位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很有前途。只要他踏踏实实的,不要跟单位领导层闹矛盾,团结同事,就不会有问题。

话里话外,老领导暗示,说新单位的领导是某位高级将领的孩子,年轻有为,但是也同样因为年轻,难免会有些不长眼睛的不服,所以这位将领特意托老领导从转业的政工干部中选一位性格沉稳、耐心包容的,去跟自家孩子搭档。

廖科学性格温和,为人踏实,不与人争锋,品行端正,所以最后被安排到了实验农场。

在来之前,廖科学在脑海中不止一次地想象过实验农场那位年轻领导会是什么样子。

年轻有为,出身将门,又得过全国先进工作者这样级别的荣誉,这样的女孩子,有无数个理由高傲。

廖科学早就想好了,他是男人,是军人,还比人家大了快二十岁,理所当然,应该包容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只要那位姚场长不违法乱纪,他就绝对不插手不干涉她的工作。

哪怕那位姚场长性格、行事有什么出格的,他都会用最大的耐心去对待。

年轻人都爱出风头,他想好了,自己就往后站,把前排让给姚场长。

开会她主持,工作她安排,人事她管理,财务她掌控。

他只要负责不让农场内部思想出问题,走上歪路就行。

可是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廖科学发现,这位姚场长跟他最初想象的完全不同。

和他预期的一样,甚至更超出廖科学的预期——姚软枝是真的能力出众,年纪轻轻的,懂农机,懂种植,懂育种,懂经济,懂规划,懂设计……几乎没有什么她不知道的。

可是与廖科学想象不同的却是,姚软枝没有一点儿傲气。

她能和普通职工一起在田间地头锄地拔草,不辞辛苦;也能带着苜蓿小组、育种小组、后勤小组等各种小团队指导工作;

她能和大家一样钻在闷热的地窝子里,忍受蚊虫叮咬;也能与各兄弟单位来人谈笑风生,轻松签下订单;

她不仅关注农场的工作,还关心职工的生活。

眼前这两座宿舍楼一盖,整个农场人心全都安定了。

廖科学之前还在努力宣传姚软枝的成绩,想要彻底消除农场少数职工对姚软枝的不满和非议,但是现在看来,盖宿舍楼这个办法,比他的方法直接有效多了。

这要是放在战场上,他们这位姚场长就是那种不动则已,一动就挥着大关刀直奔敌方要害的猛将啊!

不动声色之间,已取上将头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第三十二封情书

丹青手

愿圣光忽悠着你

伸出圆手

[综英美]官方吉祥物

蔓里梅

沐无咎唐释

反派是作者的亲儿子

天师的奶萌男友捕捉指南

Ayzo

福气包她有六个大佬哥哥

影夏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