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9、选址,五零重生日常,海棠无眠,po18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聂登高的话让房间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农业部的那位副处长宋敏桦笑了笑:“小姚同志,我记得你啊,当初咱们农业系统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名单,还是我亲自给部长送过去的呢。后来,你在会上做的报告,噢,对了,名字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未来》,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还特意去听了,笔记写了好几页,报告内容非常有价值。”

聂登高的表情从倨傲变得有几分迷惑,忍不住侧头打量宋敏桦和姚软枝,目光中带着探求。

他只是个翻译,不是真正的官员,刚才对姚软枝的说教,倒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姚软枝抢了他的风头而积累的怨气导致的。但是对于姚软枝,他还真是不了解。

在聂登高看来,h省这个经济落后的地方,一个小县城里来的农村姑娘,再优秀又能到什么地步?能说一口不错的俄语,恐怕已经是她最大的本事了。

至于什么眼界见识,就不要提了。敢在苏联专家面前大放厥词,不就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吗?

他虽然是不喜欢这个没见识没分寸的乡下姑娘,但是他觉得自己对姚软枝说的也没错。她要是说错一句话,说不定专家手里的援华项目就得变,这可真不是小事。

这种变化对一个乡下姑娘没什么影响,但是很多省的计划都会随之变动,很多计划都要跟着改变。

什么有机肥为主化肥配合?她知道化肥是怎么回事吗就乱说一气?

要是专家觉得中国政府对化肥厂的项目不重视,把四个化肥厂砍掉一个,信不信因为这个拿不到本来该在自家建设的化肥厂项目后,那个省班子就敢跑去京城闹去?

可是听见宋敏桦对姚软枝这么客气,居然还说这个小姑娘参加过第一届劳模会,还在会上做过报告,这事情好像就有点不太对头,好像跟他想的不大一样啊。

“宋处长您真是过奖了,我年纪轻,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幸亏各位领导不跟我计较,以后还要各位领导多多指导我们的工作。”

宋敏桦摇头笑:“小姚同志,你的本事是实打实的,我们有目共睹。董部长对你也是夸赞有加,经常说刘校长又带出来一个好徒弟,非常期待你以后的表现。不过,你怎么不做农机,反而跑去搞农场了呢?”

农业部董部长确实对他赞扬过姚软枝,不过宋敏桦也就是听过了就算了,毕竟从中央到地方,距离远着呢。

刚才陈盾把姚软枝叫过来的时候,宋敏桦也想起了她的履历,心里真的有点不解。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姚软枝在农机领域里,有刘智宇这样影响力强大的老师和师门人脉,有之前的工作成绩和荣誉,在一个县城里,当上一个农机厂的一把手完全不成问题。只要以后再做出一些成绩,往上升也是轻而易举。

怎么姚软枝反而跳出了农机领域,去做什么农场场长去了?

搞技术和搞管理,可不是一回事。

陈盾板起了脸说:“可不是!当初我就劝过她,老师也批评她,让她专心做农机就行,不要三心二意。但是她非要说,这正是她向着农业机械化目标努力的必经一步。农业机械是为农业服务的,只是停留在实验室和机床上的农业机械生产,始终距离农业现代化还隔着一层。必须把农业机械放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才能及时调整方向,准确捕捉农业生产需求,为农业发展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的服务。”

这些话还真是姚软枝的原话。

陈盾看似批评不满,实际上却是在向大家展示他和姚软枝之间的亲近关系。

聂登高是中央来的不假,但是一个翻译一张嘴就给姚软枝扣帽子,什么影响外交,拿他们地方上的人当傻瓜吗?

他们农业厅可不是外交部的下属单位,轮不到他来指手划脚。

姚软枝是他的师妹,也轮不到聂登高指教。

“师兄,这都多久了,你还记得呢。”姚软枝不好意思地低头,这种动作在她这个年纪做出来,只有可爱,看得几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都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聂登高心里不爽,还是把陈盾的话给一脸期待看着他的谢步列夫翻译了一遍,谢步列夫也跟着哈哈笑了。

宋敏桦和陈盾一前一后站出来,含蓄地给姚软枝撑腰,一个搬出了姚软枝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和董部长,一个搬出了刘智宇和姚软枝的农业现代化理想,那位副市长自然衡量得出来他们两位和聂登高之间孰轻孰重,也跟着赞扬姚软枝。

聂登高一肚子气,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只是看着姚软枝的眼神难免带上更多不满。

陈盾出去了一会儿,没多久,饭菜就端了进来,食堂负责人带了一个小伙子,专门来陪谢步列夫喝酒。

谢步列夫还是没有忍住,喝了个过瘾,最后是被食堂的人扶着去的招待所。

陈盾把谢步列夫和宋敏桦、聂登高都安排进了招待所之后,才在招待所门口和姚软枝汇合。

“师妹,你还藏着什么本事,快点拿出来,别每次都吓人一跳。”陈盾也跟着喝了一杯白酒,白净的脸上泛着红,不过看起来心情倒是不错,还跟姚软枝开玩笑。

姚软枝看他走路稳当,没有真醉,也就跟在他身边笑:“师兄,我还真有别的本事,你要不要看看?”

“哦?”陈盾本来是在调侃姚软枝那口完美的俄语,没想到她还真能接下来,“有本事就使出来嘛!”

姚软枝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师兄,苏联专家是来考察环境,为化肥厂选址的吧?”

陈盾有些惊讶,不过也不是很意外,这个师妹总是有些别人意想不到的本事,而且眼界见识一点儿都不像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姑娘,能从苏联专家的话语中推测出来他的来意,也不奇怪。

陈盾轻轻点了点头。

“咱们省很想把这个化肥厂留住吧?”

陈盾白了姚软枝一眼,这还用问吗?就像是去问一个天天饿肚子的人,想不想要一个聚宝盆,以后每天都能吃饱喝足衣食无忧一样。

化肥厂比聚宝盆更珍贵!

可是这个道理每个省都懂,而且大家都是饿肚子的人,顶多是饿的程度不太一样,但是盯着聚宝盆的眼睛都是一样绿油油的,谁也不会退让。

h省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想要抢聚宝盆的家伙全都踩下去,抢到这个聚宝盆,是个难题。

“你有办法就说,只要有用,省里绝对重奖。”陈盾就是省里派出来探路的,省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省领导和农业厅领导都在其中。

小组规定,每天陪同苏联专家的细节、对话,包括苏联专家的所有反应,陈盾全都要记清楚,每天晚上都要向小组汇报,大家碰头开会,寻找机会。

在小组身后,是整个h省,所有人力和资源,随时等候调用。

姚软枝嘿嘿一笑:“师兄,你要是谢步列夫,会怎么选择厂址?”

这个问题,h省领导们也同样问过自己。

其实在苏联专家来华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了这些备选城市的信息收集工作,作为参考提供给苏联专家。

只是没有经验的中方所注重的方面,和苏方完全不同,所以提供的备选名单中,大部分城市也就不符合这些援助项目的要求。

陈盾他们绞尽脑汁,也无法跳出这个时代和眼界的局限,倒是姚软枝因为上辈子的经验,看得很清楚。

这次谢步列夫负责的氮肥厂,选址方面要考虑什么?

陈盾苦笑:“你就别卖关子了,快救救师兄吧!”

在外面谈论这个话题不方便,陈盾就把姚软枝领回了自己家。

他家就在省农业厅家属院,出了食堂大院过马路没多远就是。

姚软枝跑回招待所,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山蘑和熏肉拿了出来,去了陈家。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给陈盾的礼物。

她也不是第一次来,不过以前跟着刘智宇,这次是自己来,上门也不能空着手。好在实验农场靠山吃山,有唢呐在,这些东西对姚软枝来说不算太稀罕,但是在城里也算是好东西了。

陈盾的妻子吕玉霞是诸市一个领导的女儿,在省档案馆工作,中午吃完饭正准备出门去上班,家里却来了客人。

姚软枝一口一个嫂子,几句话把事情说了个清楚,吕玉霞知道轻重,先给单位打了个电话说晚点到,然后给两个人倒了热水,又亲自下厨去做了点汤。

陈盾的心思却只在姚软枝一直没说出口的内容上,要不是一直叮嘱自己沉住气,他在路上就要问到底了。

现在两个人坐了下来,热水也端上了,陈盾就盯着姚软枝,等着她说重点。

姚软枝看他那样子,也不能再卖关子了。

“师兄,如果我是苏联专家,要为一个氮肥厂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交通条件。”姚软枝肃容说出第一句话,让陈盾恍然大悟。

这和他们之前开会讨论的结果大不相同,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又觉得太有道理了。

之前他们开会时候,说起最近国家和苏联签订的协议,即将开始的一百多项重点工程项目,一个个想的都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条件,却从来没有人从姚软枝这样的角度思考。

但是现在姚软枝一点破,陈盾之前心中闪过却始终没有抓住的那些念头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交通运输条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考察,生产设备运输,建造工厂的人员和物资输送,生产工程中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问题。

陈盾皱眉:“现在省里很多城市之间的国道修建还不是很好,这样的话,符合条件的也就只有少数几个城市了。”

省会诸市显然是最合适的,它算是h省的交通枢纽,也占据了中部交通的重要位置,火车和汽车线路都很多。

“师兄,我觉得你还漏了一个水运。”姚软枝提醒他。

澶河向南汇入长江,仍旧在h省境内,这条水路也是潜力巨大。

在大型货物运输方面,水运比陆运更具优势。

陆运的大卡车和火车再怎么着,能够运输的货物体积和重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水运方面的限制就要宽松很多。

只要到时候长江上的大桥高度不要那么没有想象力,最高通航水位只留下二十四米,长江水路运输就是一条黄金命脉。

陈盾眼前一亮,起身进屋拿了一张h省地图出来,用手指在地图上勾勒着长江在h省内流过的路径,心中浮现出长江周边各个城市的资料。

“除了交通条件之外,还要考虑的是原材料问题。如果一个城市周边正好富有氮肥生产需要的原材料,那么这个城市显然就比其他城市多了几分优势。”

“再然后还要考虑,在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哪个城市能够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姚软枝一边说一边解释,陈盾已经拿出了笔记本,飞快地把姚软枝的话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记录了下来。

这些内容在二十世纪后面二十年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在五十年代,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当成知识分子使用的人才极度匮乏时期,简直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生活在后世的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个年代缺乏人才到了什么程度。

新中国建立之后,向苏联学习制定国民经济的中长期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到了1954年9月才基本形成定稿,到1955年被人大通过时,计划中的很多项目都已经开工两三年了。

除了中国当时的情况确实复杂,各种资源都匮乏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才缺乏。所以当时的一五计划,其实是在苏联的帮助之下编制成功的。

当时一五计划甚至拿到了莫斯科,请斯大林提意见修改。

因为缺乏对国民经济规划和工业工程足够了解的专业人才,很多中方提出的计划根本没有资料支持。

当时在计划部门工作的同志后来回忆说,他们去了苏联,开始的时候,连“指标”、“基本建设”这些术语都不会讲,计划表格也不会拟定,都是请求苏联同志的帮助。

这也说明,当时新中国政府的领导阶层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是缺乏经验的。这一点当时沪市的那些资本家也看得很清楚,所以才会一个个在哪儿叫嚣,说新党会打仗,但是不懂经济,要教新党怎么做。

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省里,竟然没有几个领导人能够弄明白工厂选址的标准,因为这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知识和阅历范畴。

不过托现在计划经济的福,很多后世工厂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都不算什么。

比如说工厂土地价格,税收政策优惠,等等政府政策方面,都不需要考虑。

姚软枝的话无疑给陈盾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让他摸到了诀窍,他很快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在笔记本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吕玉霞看着丈夫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轻轻给姚软枝续了一杯热茶:“不要管他,他这会儿根本听不见你叫他。”

姚软枝看了看手表,距离下午开会已经只有半个小时了,就匆忙起身道别,赶往了会场。

好在会场就在农业厅大院里,走快的话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姚软枝来到会场门口的时候,大家也正在陆陆续续进场。

她随着人流走近会场,按照标识找到了铁原地区代表队的位置,罗秀梅看见她就对她招手:“我还担心你迟到呢,正好,快坐快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第三十二封情书

丹青手

愿圣光忽悠着你

伸出圆手

[综英美]官方吉祥物

蔓里梅

沐无咎唐释

反派是作者的亲儿子

天师的奶萌男友捕捉指南

Ayzo

福气包她有六个大佬哥哥

影夏夕.